第五卷 兵戎 第267章 平賊將軍

高迎祥被斬首後,盧象升第一個收到了林純鴻的戰報。

出於對盧象升算計自己的不滿,林純鴻的這份戰報極為簡略,大抵只有「……二月初二午時,戰於竹園寺,斬首三百二十級,俘四百五十二口……」等語,絲毫不談作戰部署等關鍵之處。

但盧象升是什麼人?自林純鴻與高迎祥接戰後,無時不關注戰局的進展。盧象升根據前期的消息以及簡略的戰報判斷,林純鴻參與作戰的軍隊高達六軍一營,也就是說,林純鴻的總兵力至少已經達到了五萬,再加上大明獨有的霹靂炮,荊州軍完全可以稱為大明第一軍,也許,只有關遼鐵騎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盧象升將戰報丟在了一邊,暗自嘆了口氣,道:「老虎終於露出了獠牙……」

本來,按照盧象升當初的設想,高迎祥大規模進入南陽後,林純鴻兵力必不能支,除了退守襄陽,憑藉堅城與高迎祥乾耗以外,別無他途。為了防止高迎祥北竄,盧象升還在河南布下了一個廣闊的包圍圈,等著高迎祥力竭後,再揮兵攻打,永遠解決高迎祥這路最大的賊寇。

哪想到,林純鴻與高迎祥接戰後,不僅沒有退兵,反而在一個月內動員了三四萬的精銳兵力參戰,最終在鄖陽將高迎祥斬首!

三四萬精銳兵力啊!而不是三四萬弓兵!

盧象升現在也徹底糊塗了,不知道林純鴻到底還能組織多少精銳戰力。

聯想到林純鴻上次展示的火槍,盧象升心頭的寒意更盛。

要是林純鴻一月能產火槍幾千桿,再佐以遍布荊州的弓兵,林純鴻豈不是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戰兵?

月產火槍幾千桿,對林純鴻來說並非不可能。曾有傳聞,林純鴻到了廣州後,在瓊州府大規模開採鐵礦,鋼鐵可謂充足無比,這從遍布荊州、夷陵和襄陽的四輪鋼鐵馬車就可以看出。

至於工匠,那就更不是問題了!盧象升在枝江就親眼看過水車帶動機床鑽孔,用機床時,對工匠的技能要求並不高,林純鴻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大批的工匠。

盧象升對自己誤判林純鴻實力恨得直咬牙。上次去荊州,他就已經認識到自己低估了林純鴻,這次南陽之戰後,他認識到,自己還是低估了林純鴻。

林純鴻到底隱藏了多少實力!

盧象升不停地問自己,聯想到最近東林黨人四處興風作浪,試圖逼反林純鴻,盧象升焦慮不已,想來想去,提筆給朝廷寫了一份奏章,極言荊州軍作戰之積極,作戰之艱苦,建議朝廷論功行賞,對林純鴻加官進爵。

丟下筆後,盧象升令駐紮在南直隸、河南的各路人馬加強對革左五營、羅汝才等賊寇的圍剿,而他自己則親率天雄軍坐鎮洛陽,堵住李自成、張獻忠流竄至河南的道路。

且說自溫育仁返回京師後,溫體仁令爪牙精心炮製了一份奏章,詳細介紹荊州植稻、植棉、植麥狀況,並聲稱,溫育仁心系朝廷,積極為聖上解憂,方才不辭辛勞,長途跋涉,至荊州各地考察,得到如此詳細的數據,懇請聖上全國推行,提高農業產量。

看穿溫體仁為東林黨設置的陷阱後,林純鴻配合密切,在溫育仁臨走之前,將這些材料慎重地交到溫育仁手中。溫育仁這才知道,溫體仁為何令他在荊州大搖大擺地行走。

溫育仁感慨萬分,「這麼多年算是白活了,連大哥和林小三的一個零頭都趕不上……唉,還是聽大哥的話行事比較妙……」

溫體仁、溫育仁兄弟倆就如窺視在密林中的老虎一般,靜待獵物出現。哪想到,東林黨人歷經幾十年的政爭,經驗豐富無比,看穿了溫體仁的陷阱,對溫育仁荊州之行視而不見,壓根兒提都懶得提。

溫育仁靜待了兩個多月,見無一獵物上鉤,不無遺憾,對溫體仁嘆道:「虧了我們費了偌大的心思,沒有一個老賊跳出來!」

溫體仁狡黠的目光一閃而逝,道:「不跳出來更好,一旦紛爭起來,咱們雖然不懼,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對咱們並無好處,一動不如一靜……」

正說著,忽然接到戰報:高迎祥人頭被送到了京師!

溫體仁目瞪口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自己只希望林純鴻在荊州不要鬧事即可,哪想到這個小子居然為朝廷解決了這麼大一個麻煩!

溫體仁對與林純鴻達成和解慶幸不已。林純鴻一出手,就在一兩個月內讓高迎祥十餘萬賊寇灰飛煙滅,擁有此等戰力,東林黨又能奈林純鴻何?恐怕這次東林黨連褲子都要輸掉!

溫體仁意氣風發,大聲吩咐道:「沐浴更衣!老爺要進宮!」

……

當溫體仁在宮外求見時,朱由檢還未從狂喜中恢複過來。

當戰報到達朱由檢手中時,朱由檢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真的!

為禍大明七八載,兵馬一度達到二十萬的高迎祥就這麼完蛋了?不是說高迎祥兵甲犀利、行伍不亂、手下更是有好幾萬精銳騎兵么?

朱由檢一遍又一遍地看戰報,這份戰報非常詳細,從接戰開始,兵力部署、作戰思路、戰術目的無不躍然紙上,就如把朱由檢帶到了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正親自指揮著千軍萬馬與高迎祥生死相搏一般。

憑直覺,朱由檢相信,高迎祥已經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朱由檢手腳直發抖,立即令王之心驗明首級真假。不多時,王之心的彙報讓朱由檢徹底放下心來,首級是真的。

朱由檢快速地在乾清宮內走來走去,不停地搓著手掌,興奮之情形於色。

「謝天謝地,高賊被誅,上天保佑,祖宗保佑……」

朱由檢心裡不停地念叨著,不可避免地開始暢想未來:大明最強的一路賊寇覆滅,其餘小魚小蝦不足為慮,一旦海內清平,揮師遼東,徹底解決邊患……萬邦來朝,重現太祖、成祖雄風……

正暢想得高興時,忽報溫體仁請求面陛。朱由檢哪能不知溫體仁之意?無非就是來拍馬屁而已。朱由檢大手一揮,對王之心道:「讓他回去吧,明日朝會,一併接受群臣恭賀……」

朱由檢還未獨自爽夠呢,豈容溫體仁破壞數年來從未有過的喜悅心情?

第二日朝會上,群臣當然馬屁拍盡,讓朱由檢舒心不已。然而,以馮元飈為首的東林黨人存心不讓朱由檢好過,待馬屁聲稍懈,立即出列,慷慨陳詞,聲稱林純鴻擅自返回荊州、河南,廣東總兵率私軍剿滅高迎祥,無異於賊寇窩裡斗,何喜之有?

朱由檢一下子變了臉色。事實上,昨日接到戰報後,朱由檢心裡就有點遺憾,砍下高迎祥人頭的為何不是盧象升、為何不是洪承疇,反而偏偏是林純鴻。

不過,此點遺憾絲毫不能沖淡他的喜悅之情。畢竟,朱由檢從骨子裡相信,林純鴻忠於朝廷。這些年來,林純鴻不僅如數上繳起運,還四處征戰,剿滅了為禍大明海疆多年的劉香,這次更是把高迎祥一鼓蕩平,朝廷諸臣,若是有林純鴻一半的本事,朝廷何至於窘迫至斯?

東林黨人潑冷水,不僅朱由檢不滿,就連一眾大臣也暗自腹誹:好不容易讓皇上有個好心情,咱們也過幾天舒心的好日子,你他娘的出來攪局,惹惱了皇上,咱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溫體仁向黨羽唐世濟使了個眼色,唐世濟馬上出列奏道:「皇上,臣有本奏,林純鴻擅離職守,擅自率兵進剿賊寇,論律當斬!但臣觀之,其擅自進兵河南,乃是為朝廷立功心切,高迎祥伏誅,此乃明證。皇上,自古一將難求,林純鴻英勇善戰,更是令高迎祥一戰授首,皇上不如令其戴罪立功,剋期進兵,徹底剿滅余寇!」

唐世濟寥寥數語,態度非常明確,無非就是諫言朱由檢籠絡林純鴻,令其掛銜討賊!

一言激起千層浪,朝臣們立即興奮起來,圍繞著是否令林純鴻掛銜討賊各執一詞。大部分朝臣激烈反對,與唐世濟一伙人展開了舌戰,整個朝堂亂鬨哄的,猶如菜市場一般。

朱由檢煩不勝煩,將目光投向了溫體仁。

溫體仁洋洋洒洒說了一大堆,詳細分析利弊,就是不表態,直把朱由檢聽得雲里霧裡,都快要打起哈欠。正當朱由檢準備令溫體仁退下時,溫體仁不經意間冒出的一句話讓朱由檢精神一振:「……太平盛世,臣從未聽聞武將能夠擅權的……」

朱由檢熟讀史書、本朝實錄,對這句話贊同不已。甭管林純鴻現在蹦躂得有多高,一旦海內清平、外患解除,哪有林純鴻擅權的機會?太祖爺當初設立的體制,幾乎完全斷絕了武將擅權的可能,再加上文臣對武將的天然反感,一旦海內清平,林純鴻若是一意孤行,就算朝廷不派兵圍剿,也要被官紳、士大夫的唾沫淹死!

朝堂依然紛擾無比,朱由檢無法,只好下令退朝。退朝之後,朱由檢又接到了盧象升的奏章,盧象升也支持對林純鴻加官進爵。朱由檢終於下定了決心,爵位當然不能給,給一個正式的名分還是可以的。

於是,經內閣票擬,朱由檢下旨拜林純鴻為平賊將軍,令其掛銜討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