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席捲 第517章 糧食所帶來的危機

大明上下真的是非常的無奈。後金沒了,但是邊患不僅沒有消除,還更加的嚴重了起來。

大凌河一戰不僅是失去了三十多萬大軍和山海關以北的所有遼東地區,更重要的是它幾乎抽幹了大明原本還算是勉強能夠維持軀體供氧的血液。

三十多萬大軍一失,使得大明緊急從各省抽調大軍北上,防備中華帝國的遼東大軍。同時也使得大明朝廷在全國範圍內再次進行了加稅。

這麼一來,失去了大軍彈壓和沉重的稅收壓力之下,各省的越來越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越來越多的站起來造反了。

特別是洪承疇被抽調出來的陝西一帶,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如同野火一般,迅速的燒遍了整個陝西,並將力量伸入了山西等地。

在朝廷大軍被抽調一空的情況之下,以比之原史更加洶湧的態勢席捲西北地區。

另外在原本還算是安定的兩湖地區,一支女寇蕭明仇自號觀世音顯聖,她的勢力也瘋狂的發展了起來,雖然有四川大軍的圍追堵截,但還是成了勢。其率領著六萬多人竄入湖北西北地區,威脅河南安徽兩省。

而且最讓人頭疼的是,她每到一地,比屠盡當地的士紳,將土地分給當地的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無地百姓的支持。

即使是這樣,老天爺似乎還嫌不夠。崇禎三年年底,已經徹底的慌了神的大明朝廷繼續抽調各省大軍前往陝西平亂,原毛文龍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突然攻下登州,興兵謀反,自稱元帥和總兵官。

數月間,山東東北數州縣糜爛,山東眾多官吏不是被孔有德擊殺就是被明廷找來承擔責任而殺掉。至年底都還沒能夠抑制住,而且還有向萊州大規模進攻的跡象。

面對這種天下大亂的景象,明廷實在沒辦法,只能冒險抽調洪承疇西擊陝西眾叛亂,任命孫傳庭調集東南大軍北上鎮壓湖北的蕭明仇和山東的孔有德。

但是,到處都在打仗,而原本還能夠為大明貢獻些糧餉的東南三省又被中華帝國所佔。

江蘇,浙江等富庶地區,只能勉強維持南路大軍而已。其他省份,能夠自給自足已經不錯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崇禎皇帝還有進行軍隊訓練和裝備方面的改革,當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還好,在年底的時候,南部傳來了不知好壞的消息,中華帝國控制的福建,廣東,廣西三省的糧食價格瘋狂的下跌。

即使是浙江這樣的富庶穩定的地區,糧食價格都達到了一兩七八錢一石,但是那些將糧食販賣過來的走私商人報出來的價格卻只有一兩銀子一石的價格。

這樣的價格立即使得靠近三省的其他省份的糧價也跟著下跌。在這種情況之下,孫傳庭緊急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抽調銀兩大規模的收購這些從三省流出來的糧食,並將其北運,以穩定西北地區的民心。

孫傳庭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同意。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次是個賺大錢的機會,不管是對朝廷還是對他們個人。

於是乎,數百萬兩的銀兩瘋狂的流向南方,幾乎以鯨吞的方式,將三省流出的糧食快速吸收。

一見這種情形,蕭明乾親自下令,緊急調集大量的糧食通過這個途徑進入大明的市場。你不是需要糧食嗎?我就給你糧食,百萬石夠不夠,不夠的話,千萬石如何。

大量糧食的流入,使得本來以為可以通過囤積,大賺一筆的眾多大明糧商很快發現,這股糧食潮流就像是那大海之水,不可能枯竭一般。如果他們繼續囤積的話,只能在這種恐怖的浪潮之中被淹死。

沒辦法,他們只能放下那種以超高價格來賺取巨額利潤的想法,以較低的價格將糧食賣出去。

這一降價,糧食價格當真是一瀉千里。浙江這些東南省份的糧食價格幾乎與福建等省持平,即使是北京,山西,陝西等地的糧食價格也從原本的四五兩一石的價格,降低到了二兩以下。

糧食如此瘋狂的下跌,那些剛剛介入糧食販賣的官商和大明朝廷倒是沒什麼。但是那些在此之前就將大量的資金放在了糧食囤積上的無良奸商們就徹底的倒霉了。

他們的財富基本上蒸發了一半左右,無數通過籌集資金介入這一行的人,因此而傾家蕩產。

不要以為糧食價格降下來了,對大明是件好事。對於西北地區已經徹底破產了的普通百姓來說,二兩一石和四五兩一石沒什麼區別,反而是農民軍的糧食更加的充裕了。

而對於浙江,江蘇,兩湖這些產糧大省來說,出現了大面積的自耕農破產的現象。

這個時候,一個決定更是讓大明的國運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吳榮堂上書皇帝,請求大明官員,軍隊的餉銀全部停止以銀兩進行發放,全部改發糧食。而收取稅收則全部要求以銀兩進行收取。這一來二去,朝廷還能賺取大量的利潤,以支持龐大的軍隊開支。

這一建議表面上是解決了大明財政的窘迫狀況,維持了軍隊的穩定。但是其實質是什麼呢?

大明繳稅的主體是誰?是那些薄有資產的小自耕農,本來糧食價格大跌,就已經讓他們的生活困頓不堪了,而大明還要採取這一手,繼續以銀兩進行稅收結算,而且還必須同往年一樣。他們一年所收成的糧食,交完稅,就什麼也不剩下了。最後只能放棄糧食種植,上山當土匪得了,那樣反而能夠過得更好。

所以,糧食多了只是讓大明各地的百姓獲得糧食更加容易了而已,對於大明的社會結構的穩定,反而是起到了負作用。大明的根基就這樣,被一點點的腐蝕殆盡。

這正是中華帝國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即能讓更多人能夠活下去,更能給大明帶來些麻煩,真是一舉數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