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北冥釣鯤 第710章 君臣相疑

太和殿。

朝堂之上,君主高高在上,大殿兩側站立著文武百官。

自從去年先皇駕崩,由其弟福王即位,也就是現在的西風惠王。

惠王高居九五至尊之位,居高臨下的打量著面前的眾多臣子,卻並無太多的王霸之氣,精神萎靡,打著呵欠,有氣無力的說道:「孔雀王召集九國照會,眾卿拿出個章程出來。那九國照會我們去還是不去?去了如何?不去又如何?」

「陛下,孔雀王是孔雀王朝的王,又不是我們西風帝國的王……他召集聚會根本就是包藏禍心。這九國照會我們不去也罷。」一個年輕的臣子站出來說道。

「陛下,九國照會是九國之聚會,每一個契約國家都有權召集聚會。倘若我們不去的話,其它國家全部都去了,那是說我們西風帝國並不在九大強國之列?」一個老成恃重的臣子出聲說道。

「去還是要去的……不過剛才李侍郎的話很有道理,孔雀王不安好心,得到了那什麼萬靈玉璽就以神州共主自居,實在是荒謬之極……」

「一個小小神器,就算有排山倒海之神通,但是我們西風帝國雄兵百萬,猛將如雲,又有宋老神仙這樣的星空強者坐鎮,他們能夠翻得起什麼風浪……」

「不加理會便是。」

「不去的話怎麼知道孔雀王要搞什麼陰謀?」

※※※

惠王的問題一拋出來,下面的文武大臣都吵翻了天。

站在文臣右側首位的中年男人眉頭微皺,橫跨兩步,到了大殿中央,躬了躬身,對著身坐上位的惠王說道:「陛下,孔雀王召集九國照會,邀請各國皇室前去參加,微臣以為我們應該派人前去。一為西風皇族禮節。倘若下回我西風召集九國照會時,其它國家的皇族也不派遣代表前來怎麼辦?二為彰顯國威,倘若連前去一探的勇氣都沒有,有失大國之儀。三嘛,也讓我們看看那孔雀王到底想要在大會上面搞什麼名堂。」

「雖然萬靈玉璽被傳得神乎其技,得之便有機會成為神州共主。但是,孔雀王當真有此奢望嗎?怕是到時候他只要稍一露出這樣的企圖,就會被其它各國群起而攻之……想起來也是一樁好戲。無論是孔雀王的態度,還是其它各國皇族對此的反應,我們都要做到知已知彼。所以,這九國照會我們西風帝國還非得派人前去不可了。」

說話之人乃是西風右相顧清林,顧清林是宋家的女婿,也是西風朝堂的文官之首。

陸氏尚未倒塌之時,有風聲傳言陸行空想要奪取左相之位。可惜,左相的位置還沒能夠收至饢中,就已經因為謀逆之罪而被抄家滅族,想來也是諷刺。

也正是因為此事,左相之位直到現在仍然空缺。

聽了顧清林的話,其它官員紛紛附和。

「顧相是忠正之言。」

「顧相言之有理,我等附議。」

「顧相考慮周到,倒是我等目光短淺,看得不夠真切……」

※※※

惠王早就知道是如此局面。

每當自己拋出一個問題,顧清林不發話的時候還好,大家還會象徵性的討論一番。一旦顧清林站出來說話,那就再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了。他一個丞相說的話可比自己這個君王所說的話要有用多了。

沒辦法,誰讓他是宋氏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呢?

不過顧清林也極其聰明,不會為了彰顯威風而處處與自己為難。大多數時候仍然要顧及到惠王顏面,與其保持統一步伐。極少數的時候才會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

惠王再次打了個呵欠,一幅久經操勞疲憊不堪的模樣,也確實操勞,最近一批選秀的妃子姿色都相當的不錯,讓他日夜操戈辛勞不已,負責選妃事務的張曲也被他大加褒獎稱讚。

「既然眾卿都認為我西風也有必要派人前去參加照會,那諸位就再議一議派遣什麼人去好吧?」

於是,朝堂之上再一次議論紛紛起來。

「陛下,臣認為燕伯來將軍適合出任此職。燕將軍履歷豐富,老成穩重……」

「陛下,臣覺得成剛大人適合……」

「臣有一人推薦……」

※※※

惠王坐直身體,笑呵呵的看著顧清林,說道:「丞相大人可有好的人手推薦?」

「臣心中確有一人推薦。」顧清林恭敬說道。

「哦,丞相大人覺得此人合適,那便一定是合適的……快說說,丞相要推薦何人履此重任?」

「大將軍宋玉。」顧清林面無表情,朗聲說道。

聽到這個名字,文武百官的臉色都變得怪異起來。就連惠王也是稍微錯愕,顯然沒想到顧清林會提議這樣一個人選。

宋玉,宋家的軍方領軍人物。

此人確實是行軍打仗的一把好手,以一名小卒一步步的累積軍功至一國之大將軍。就連最是厭煩世家子弟去軍伍之中搶功的陸行空當年都不曾壓制過他,而是放手而為,任其晉陞。

可是,此人也同樣的遭人非議。每次打仗,必殺盡俘虜。每次奪城,必會讓其麾下士兵極樂三天。

所謂極樂,便是燒、殺、搶、以及發泄性慾。凡是被他征服過的城池,最終都將會變成人間地獄。

他能打仗,會打仗,而且戰必勝。但是,他的行事作風又極受詬病,不僅僅是在西風帝國內臭名遠揚,就連其它國家對此人也是恨之入骨。

要這樣一個人代表西風帝國參加九國照會,宋家到底打得是什麼主意?

「宋玉將軍……」惠王嘴裡咀嚼著這個名字,說道:「鎮守鐵門關,職責重大,輕易不可擅離。」

「陛下,鐵門關猛將如雲,又有數十萬鐵騎在側枕兵待戈。應當能夠確保鐵門關無憂……」顧清林看起來非常堅持宋玉這個人選。「陛下要對自己麾下的將領有信心。就算宋玉將軍不在鐵門關,其它的將軍們也能夠為陛下守土開疆,護我國土不失。」

惠王點了點頭,舉目四望,問道:「眾卿可有異議?」

問完之後,底下無人應答。

開玩笑,誰願意去和顧清林頂著干?誰願意得罪顧清林身後的宋家?你一個君王都不願輕易忤了宋家的心意,哪個臣子願意自尋死路?

皇帝問了問題,下面黑壓壓的人群卻無人作答。場面瞬間就有點兒詭異起來。

「臣有異議。」正在這時,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打破了太和殿的寧靜和……尷尬。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著發聲之人,難道這西風朝堂當真有不怕死之人嗎?

朱育人快步從人群中間走了出來,跪倒在大殿正中央,高聲喊道:「陛下,臣有異議。」

惠王看到朱育人,笑著問道:「朱愛卿,你有何異議啊?」

「宋玉將軍德行有虧,沒有資格代替我西風帝國擔任此要職。」朱育人朗聲說道。

此言一出,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丟了一塊石頭,又像是在燒滾的開水裡面倒了一大盆菜油。

「朱育人,你瘋了?宋將軍忠君護國,在邊疆奮勇殺敵,何曾有虧過德行?」

「說話要拿出證據,宋玉將軍做了什麼德行有虧的事情,讓朱御史如此喪心病狂的攻擊?」

「這就是對待邊疆那些愛國男兒的態度?這種行徑豈不是讓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寒心……」

※※※

一時間,朱育人便成了眾氏之的。

那些文官倒還好些,只不過是嘴上罵罵說些誅心之語而已。那些武將脾氣暴躁,一個個的衝上去就要讓朱育人吃一頓老拳。

惠王身邊伺候的大太監晉安手甩拂塵,尖聲尖氣的喊道:「肅靜……肅靜……」

可是,他的喊叫卻沒有任何作用。文官仍然在罵,武將挽起袖子欲打。

若不是朝堂之上尚有飛羽軍維持秩序,怕是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朝堂之上,何人張狂?」顧清林厲聲喝道:「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顧清林這麼一吼,那些隸屬於宋家的勢力自然就消停下來。

宋氏嫡系都不言語,其它方勢力的官員更不會再無事生非。

等到朝堂清凈下來,顧清林看著跪倒在地上的朱育人,笑著說道:「有理不在聲高。陛下面前,有什麼話不能明言?朱大人,既然你說宋玉德行有虧,可有什麼證據?」

朱育人仍然跪倒在地,但是脊背卻挺得筆直。他的臉色平靜,並沒有因為剛才的那一幕鬧劇有任何的情緒變化。

「陛下,我參大將軍宋玉欺凌朝廷官員,虐殺官員女兒。並勾結悍匪屠殺朝廷官員一門兩百一十六口……」朱育人聲若洪鐘,一字一句的將那驚駭世人的言論給講出來。

滿堂皆驚!

有人是真驚,有人是假驚!

真驚的人,並不知曉二十幾年前那樁慘事。當時宋玉還是青春少年,朝堂之上的文武怕是還有不少人沒有入朝為官。就算有人說起一句半句的,也礙於宋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