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青衫少年 第225章 全都捐掉!

——兒子不爭氣啊!

徐階在心中長嘆一聲。

在外人,包括徐元佐看來,徐元春已經很厲害很天才了,但是在徐階看來,還是不甚滿意——徐階二十歲時可就已經是探花了。

總算現在有了徐元佐,聊可安慰。

「大父,咱們退田可以,但是絕不能動搖徐家根基。」徐元佐略一沉思:「照孫兒的設想,非但不能有損,其實還要進一步鞏固根本。」

徐階靜靜聽著,心中卻是暗道:這孩子跟倒像是我的親孫子啊!當年承奉世廟,自己也是將各種事準備妥當,無論先帝說什麼,自己腹中都有了備案。這點上就連嚴分宜都做不到。

「首先咱們得將真正手裡的田土釐清。將沒有收益的薄地發賣,換成銀錢。」徐元佐道:「如此可以將總畝數降下來,而那些收益不高的土地留著也沒用,徒遭人妒忌。」

「其次是契書有爭議的地。」徐元佐抿了抿嘴唇,道:「包括鄉人族親投獻的。這些地可以分兩步走。跟咱們關係不深的,捐出來;有情誼的,等海剛峰要求退田的時候再退,這樣上下面子都給全了。」

徐階是站在帝國巔峰的人物,年入八萬金和十六萬金,對他而言只是數字而已,面子和人情才是更貴重的東西。退宗親的地,意味著你這位首輔不肯庇護貧寒族人,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然而有海剛峰的壓迫,徐階就可以說:自己已經致仕,不得不服從長官安排。

關鍵是捐地。

「孫兒仔細想了想,大父在田土上的劣勢,無非就是超過了優免額度。」徐元佐道:「而如果不用優免,那麼田土越多。虧得就越多。咱們把地捐出來,則解決了這個問題。關鍵是捐給誰,怎麼捐。」

朝廷優待讀書人,就跟後世政府給大學生髮糧油補貼一樣。從秀才開始,一直到一品公卿,每個階層都有不同的免稅免役額度。絕非全免。只是開國百年之後,官僚們拖沓不作為,將這種定額優免變成了幾乎全免——從舉人開始。

徐階突然發現自己跟不上思路了。捐地,這還不如發賣呢!不過以徐元佐的水準,絕對不會出個「以地買名」的餿主意。

「孫兒查了大明律和歷代詔令典章,發現學田是沒有稅賦的。」徐元佐道。

學田是官府專門劃定一片土地,招徠佃農進行耕作,約定好的地租作為學校的行政開支、教授教諭的薪俸、廩生的膳食津貼、祭孔的祭祀費用。因此朝廷也就不給學校額外撥款了,等於專地專用。自然也就免了稅賦。

「然而地肯定不能捐給官學,否則就是白送了。」徐元佐繼續道:「如果我們自己家辦個書院,劃一部分土地出來作為學田。私學的學田朝廷收不收稅呢?不好說,所以先讓他們去吵,等有了結果,海剛峰也該升遷了。咱們既沒有多佔田土,也沒有想逃避賦稅,只是等朝廷的結論嘛。」

徐階浮出一絲笑意。

「當然。管理土地的人要有工食銀,管理書院的人要有工食銀。西席先生要有禮金……這些銀子都得學田出。」徐元佐道:「家中傭人的月例,清客們的聘金,乃至於春哥兒的月例銀子都可以掛在書院里。」

徐階總算明白了徐元佐意思。這等於把家中的開銷轉嫁給了書院,那些地說是捐出去辦書院,實際上地里的收益仍舊用在了徐家。

好一招捐而不給!

「學田也不至於太多。」徐階道。

「再者,大部分地可以用來成立一個新社。」徐元佐道:「不過孫兒覺得叫『基金』更加貼切。所謂『基金』者。金之基也。基金名下的田土出產,用來借貸、投資生錢,由此所生的錢財則捐給鄉黨鋪路修橋,賑濟孤寡,獎勵學子。」

「如今府縣在登記商社。商社以最終所得繳稅。孫兒以為,基金可以作為商社登記,然則不可能有『所得』,因為一旦有『所得』便投入生息之中,或是做了鄉梓公益,賬目上哪有盈餘?」

「基金掌握在我徐家,田土之孳息自然也是由我徐家控制,再投入布行、商鋪、牙行等末業之中,擴大生產,等於過了一手又回到了我家口袋。少部分的盈餘做些公益,這本來就是家裡每年都要做的,只是換了個口袋掏錢。再叫父親、元春在基金中兼職,高薪厚幣,每年又回來不少。」

徐元佐一一解說,生怕徐階難以理解,還畫了一張流程簡圖。

用圖來表示果然更加明了,徐階一眼便明白了。

「我家出地設立基金,基金的資產大部分投入家中末業生息。小部分孳息做善事,剩下的則從高薪厚幣之中回到家裡。」徐階指著圖表複述了一遍,因問道:「這既然是商社,佃農不能免賦,如何是好?」

賦役才是最令人頭痛的事,也是農民投獻、詭寄的主要原因。真正的田稅,反倒不是很大的負擔。

「府尊召集兩縣並府中官吏,制定條例:商社所用僱工人等,以班匠銀折算。一人一年四錢五分。」徐元佐道。

徐元佐如今在報紙上大肆鼓吹「末業興鄉」「就業崗位」,徐階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府縣裡已經制定了相應政策,卻是他不了解的。因為最近他的精力都花在《故訓彙纂》上,沒有在乎那些小事。

此時聽徐元佐說來,從末業興鄉的政策,到自家的基金,連成了一條完整的線。前後有序,井井有條,而這一切的推手,正是眼前這個尚在沖齡的孩子。

——能有這樣的手段,再磨礪幾年,入閣都夠了。

——起碼比高拱有手腕。

徐階心中暗暗評價。

「私學學田,去掉一兩千畝;基金可以多些,劃個三萬畝;家中祭田也是免稅免賦的,再划出來三五千畝。剩下的田土不過就是數千畝的規模,對於我家三代官宦而言,實在是清廉如水了。」徐元佐道。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