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60章 歸一(十三)

「也就是說你們有心相讓,卻不知該怎麼去做?」趙普道。

蕭太后幾人不答。

孟昶坐會,笑道:「其實很好辦。太后,何不趁此時機,由我大蜀來幫你消滅異己被?」

耶律斜軫道:「我遼國內部之事,豈容外人插手。」

王昭遠接道:「我等又未插手,只是奪回失地而已。」

「你們的意思是?」蕭太后望向孟昶。

孟昶忙擺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看來這次和談算是失敗了,我們走吧。」

蕭太后幾人忙挽留。

孟昶笑道:「若呆久了,恐會引來他人猜想。太后,該怎麼做,你們自己盤算吧。一月之後,我會出兵。」

回到盛京的蕭太后將和談崩裂之事告知眾臣,立刻引來稱讚。

「太后聖明,未辱沒我契丹之氣勢。」

「太后聖明,必能給南人好看,殺他個片甲不留。」

蕭太后未有喜悅之色。

很快,遼國發生件大事。兩院的大王,蕭太后最依仗的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竟產生矛盾。作為草原上最知名的勇士,兩人選擇用決鬥來解決。

耶律休哥年輕氣盛,竟將耶律斜軫誤傷。蕭太后大怒,將休哥調回宮中嚴加管教。

一月之後,孟昶部署,四路攻打幽云:

以慕容延釗為定州路都部署,楊業(即楊繼業,已改名)為副,出飛狐;

以王全斌為雲應等州都部署,無鸞為副,出雁門;

以符彥卿為幽州道都部署,武璋為副,出雄州;

另以高彥鑄為水軍統帥從界河口出航,跨渤海灣,在平州登陸,從後助攻。

「蜀軍來了,諸位,如何應戰?」盛京大殿,蕭太后問。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太后應速下懿旨,調兵布防。」韓德讓道。

蕭太后猶豫,「斜軫大王有傷在身,休哥頑劣被錮宮中,還有何人可以領兵?」

「我大遼並非只他二人。」一人不服氣地道,是魏王耶律欽贊。

韓德讓道:「然論文武,無人超他二人。」

耶律欽贊大怒:「你個漢人知什麼?若不是與太后交好,本王早就擰下你的腦袋了。」遼國的王爺都喜歡擰腦袋!

這話觸痛蕭太后。要知道在嫁給耶律賢之前,她便已被許配韓德讓。耶律賢病故後,二人出雙成對,形如夫妻。不過還好,在契丹族中,對這些禮數並不講究,也無所謂。

耶律欽贊的話引來一片喧嘩。不管怎樣,這韓德讓畢竟是漢人,太后與他要好不是很合適。

「如此說來,魏王願去幽州?」韓德讓並未生氣。

耶律欽贊一愣,眾臣起鬨:「魏王,拿出你的勇氣,讓我們看看。」

蕭太后說話了,「魏王忠心,護我幽雲。好,本宮任你為東路元帥,率部馳援幽州。」

耶律欽贊唯有領命。

這個刺頭去了,還一個呢。蕭太后望著趙王耶律喜隱,道:「趙王,聽聞你前日又招撫兩萬之眾,想必早料蜀軍來犯,欲報效大遼吧。」

耶律喜隱乃蕭太后的二姐夫,自小驕橫,善騎射,但不善言語。「這……」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尋機會自立為國。

「趙王算敵於前,憂國之心真乃我等楷模。」韓德讓已開始恭維。

「好,本宮任你為西路元帥,率部抵禦西部之敵。」蕭太后不等他開口,已下懿旨。

耶律喜隱可以不接嗎?

殿外進來兩人,耶律休哥攙扶著耶律斜軫。

「斜軫大王傷還未愈,怎來殿上。」蕭太后忙起身道。

「蜀軍來犯,我怎可置手不管。」耶律斜軫道。

蕭太后怒罵耶律休哥,「年少無知,你看將大王傷得。」

「休哥已知錯,並向大王告罪。」耶律休哥忙道,「還請太后准休哥上前線殺敵立功。」

「斜軫也願往,請太后成全。」耶律斜軫跟著道。

蕭太后猶豫不決。

耶律欽贊、耶律喜隱等人冷眼旁觀著。

「好吧。」蕭太后下了決心,「你二人隨本宮及聖宗駐紮駝羅口為中軍,阻擋中路之敵,策應東西兩路。」

孟昶坐鎮東路軍,以極快的速度向幽州推進。途徑易州,大遼漢人守將張守業獻城降蜀。

涿州城下,契丹守將耶律虎古自恃勇猛,率契丹兵殺出城迎擊蜀軍。

耶律虎古怎是符彥卿對手,被斬千餘,棄城逃往幽州。

符彥卿揮軍緊追,到達幽州城下。孟昶隨後趕到,聚近二十萬蜀軍精銳欲奪幽州,城內耶律道隱及剛剛逃來的耶律虎古驚慌失措。在聽聞援兵將至後,這才定下心堅守城池。

孟昶御營駐於城南寶光寺,指揮蜀軍圍城作戰。

出雁門的王全斌、無鸞等部大敗派兵出戰的遼寰州刺史趙彥章,並追擊到寰州城下,迅疾發動猛烈攻勢。

蜀軍將士奮勇突前,血染戰袍毫不畏懼,咆哮如雷,震天動地,兇悍異常。

作為漢人的趙彥章見已無法守,舉城請降。

蜀軍繼續前進,圍逼朔州。守將趙希贊亦請降。

王全斌馬不停蹄,進圍應州。守將艾正、宋雄等人二話不說請降。

西路軍幾乎未遇到什麼激烈抵抗,便收取三州,隨即圍攻失去外圍屏障的雲州。此時耶律喜隱的遼援軍已到,雙方進入焦灼的對峙階段。

慕容延釗、楊業一處飛狐,便遇遼渤海軍,冀州防禦使大鵬翼的抵抗。這名字有點怪,但確實就叫這名。渤海軍在遼國契丹外其他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大鵬翼非常兇悍。

慕容延釗與楊業等人商議後,決定利用山地險要地勢,出其不意地攻擊敵軍。

慕容延釗在飛狐南口偏東列陣,抗住大鵬翼的攻擊。一日內,渤海軍發動多次衝鋒,蜀軍紋絲不動。

傍晚,就在大鵬翼一籌莫展,不知下一步如何行動時,突然西側山崖出現蜀軍,從後襲擊。慕容延釗部也開始推進,將渤海軍夾在中間,一番砍殺。

隨著蜀軍前後大軍的不斷推進擠壓,短兵相接,慘烈無比,許多遼兵甚至被擠下山崖,死不見屍。

最後只余千餘遼軍守在一座小土山上,居高臨下,蜀軍有些無可奈何。

「楊將軍,你在山下為我吶喊助威,看我把他收拾了。」慕容延釗下馬,揮槊帶韓繼勛、韓保貞等精兵猛衝上去。

慕容延釗奮勇當先,一鼓作氣,氣勢逼人,一舉沖了上去。接著,韓繼勛、韓保貞等跟著站在土山之上。光慕容延釗一人殺敵便不下一百,將殘敵全殲。

大鵬翼無奈逃竄,蜀軍緊追五十餘里,乘勝攻克小冶、直谷二砦。

逃離險境的大鵬翼確實是名悍將,重新集結隊伍來攻二砦。

蜀軍故技重施,慕容延釗只率率少數兵力正面阻敵,楊業率大軍在後吶喊壓陣。

大鵬翼指揮渤海軍向蜀軍發起數次攻擊,不能獲勝。而蜀軍的吶喊讓人情不自禁地心生害怕,準備逃走。

但已晚,楊業率大軍壓到,遼軍瞬間崩潰。

大鵬翼猛拍坐騎後背,欲逃,但坐騎紋絲不動。

這是為什麼呢?緊跟著坐騎倒地將他摔落的那刻他明白過來,原來馬腿已被砍斷。

抬頭,慕容延釗笑嘻嘻地望著他,腰間插把帶血的菜刀。「降,活;不降,死。」

慕容延釗、楊業進圍飛狐。叫過渤海軍第一猛將,初降大蜀的大鵬翼來到城下招降。

守將呂興德頑固地表示不降。

蜀軍向城池發動一輪猛攻後停下,大鵬翼再一次到了城下,問他是降還是不降。

呂興德哪敢回答,直接將城門大開,跪地請降。

繼續挺進,蜀軍圍攻靈丘三日,守將穆超堅持不住,舉城降蜀。

接下來,便是蔚州。慕容延釗得到孟昶指令,採取只圍不打的策略,向大遼施壓。

蔚州守將蕭啜理是蕭太后娘家人,已知皇上、太后親率援軍正前來,自不會降,堅守不出,此路也陷入對峙。

耶律達不是耶律欽贊的親兒子,但比親生的還親,因為耶律欽贊三個親生兒子都死在當年遼國的戰亂中。

吐力渾不是耶律欽贊的親兄弟,但比親兄弟還親,因為若沒有那次吐力渾用身體幫他擋住那一箭,便不會有現在的魏王。

所以他很放心地下令耶律達與吐力渾率部落精銳為先鋒先行快速前往幽州。

城北沙河,遇見巡視的武璋,雙方交火。

「待魏王主力到後再行會戰。」吐力渾道。

耶律達同意,指揮部下撤出戰鬥,在河畔布陣。

「援軍來了,好。」孟昶聽後,道。

趙普獻計道:「援軍停止攻擊,想必在等主力,應迅速消滅其有生力量。」

孟昶點點頭,「符老四、武叔,你們繼續圍城,以防城內遼軍出城合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