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43章 亂戰(十八)

在潘美大軍的追趕下,李廷珪並未攻打慶州城,而是猛然北上,在秦直道的一座烽燧節義烽一帶安營紮寨。

秦直道是秦始皇時築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在這山嶺遍布的西北地區便是條「高速公路」。

節義烽南側秦直道經過之地有兩道大灣,足有數公里長,一側靠山,一側臨澗,兩灣之間有條數百米長狹長穀道。李廷珪觀察完地形後,立刻下令蜀軍將進入南邊大灣的直道挖開一道壕溝,後將重兵埋伏在各險要之處靜待宋軍。

潘美進入慶州城,聽兒子說李光睿、趙廷贊已降蜀,大驚。稍作思考,向朝廷發出急報,下令停止追擊,命部下或入城,或在城外安營駐防。

杜彥珪集齊六州兵馬,足有十多萬,浩浩蕩蕩地殺向淄州。

柴禹錫亦彙集各州兵力,不下十萬,從陳州出發,欲奪回蔡州。

郭從義剛剛布置好防守陣勢,突然又接旨攻擊,心中不願,卻也只能接受。只好令傅潛留守西京,自率馬正、賀令圖、劉遇等部出汝州南下。

王超率兩萬禁軍到達宋州,由於水上作戰處於劣勢,與高懷德商議後,龜縮在城內。蜀戰船整日在汴水上耀武揚威,卻不攻城,讓人好生著急。

曹彬接旨後嘆氣搖頭不止後,只好遵旨留史珪駐守徐州,率盧懷忠、尤貴等部再次殺往宿州。

慶州的潘美屁股還未坐穩,聖旨便到,無奈下令各部向節義烽進發,剿滅蜀軍。

蜀宋大戰再一次全面鋪開。

為方便期間,我便一個一個地介紹,時間不分先後,交錯處亦不作說明。

淄州,慕容延釗正在為往哪個方向發展困惑著呢,杜彥珪的到來讓他雲開霧散,當即與呼延贊、韓繼勛、韓保貞商議對策。

已成為青州降兵主將的呼延贊大笑道:「來得好,慕容,咱們可以大幹一場了。」

慕容延釗笑道:「一打仗,你又來勁。呼延,我怕你了。」

「哈哈,所以先鋒非我莫屬。」呼延贊道。

「那我們呢?」二韓不願意地道。

慕容延釗道:「宋軍足有十萬,我軍滿打滿算,能戰鬥的只有三萬,諸位不可大意。」

正說著,朱知任從青州而來,進入笑道:「慕容,聽聞宋軍來攻,我又募集一萬多士兵。」

「好。」慕容延釗點頭稱讚,「呼延將軍正嫌兵力不足呢,朱大人你便帶他去驗兵吧。」

又過三日,杜彥珪已近淄州城,慕容延釗當即部署,出城布陣迎敵。呼延贊居左,二韓居右,自己居中。

杜彥珪也參加過太原之戰,但那時他只是小小的將軍,如今是十萬大軍的統帥,手下戰將不下一百,得意之餘又多了幾分傲氣。小小的淄州、青州算什麼,看我如何大展拳腳,一舉剿滅你們。

見蜀軍已出城布陣,人數還不到自己的一半,不禁大笑下令道:「諸位,見功立業的機會到了,放開手腳給我殺。」隨後將六州兵馬分為三部,與蜀軍針鋒相對。

這才剛剛布置下去,各部還未到位,蜀軍的戰鼓便響起,開始攻擊。

「給我殺!」杜彥珪大吼著舉起長戟,還未站穩的宋軍無奈迎擊。

四萬對十萬,以一敵二多一點。這樣一算,呼延贊可佔了好大的便宜,他一對鞭至少和十名宋將交鋒。

以少打多,講究的是猛,是快。呼延贊全佔了。他迅速衝到一將前,右手鋼鞭猛力擊去,那將忙舉長槍擋。「咔嚓」一聲,長槍斷為兩截,鋼鞭威勢不減,繼續向下,敲在那將頭盔上。

頭盔碎沒碎,沒看清楚,那將的腦漿四濺,頭顱已被敲碎。

他的左手鞭與此同時向旁一掃,那人忙豎長刀阻攔。又是聲「咔嚓」,長刀柄一分為二,鋼鞭實實在在地掃在他腰間盔甲上。

盔甲碎沒碎,沒看清楚。只見那將嘴中噴出大口鮮血,瞬時斃命。

「還有送死的嗎?」呼延贊雙目圓睜,厲聲喝道。

「啊」的一聲慘叫,一宋將竟嚇得落下馬,腦袋著地,昏厥過去。周圍那幾位宋將一個個顫顫巍巍不敢向前。

兵不在多,有蜀兵就行;將不在多,有慕容延釗便行。中路慕容延釗一馬當先,身後蜀軍精騎緊隨,在宋軍陣中左突右沖,任意馳騁,如入無人之境。

韓繼勛、韓保貞也毫不遜色。馬過處,宋兵紛紛倒地;刀過處,頭顱在地上滾動;弩箭過處,屍體的咽喉處插著箭。

耳邊時時傳來的慘叫聲讓杜彥珪心一顫一顫地。「給我殺!」他舉戟大喊。

身旁將領見他的坐騎紋絲不動,不禁鄙夷。讓我們去殺,你怎麼不去殺呢。

本來就是六州兵力,集聚的時間又短,誰願意在最前面送命呢。前軍已有很多將士後撤,邊撤邊還招呼同伴,「蜀軍太厲害了,快跑吧,讓他們去打。」

已被蜀軍沖得七零八落的宋陣,哪還有什麼陣型可言,於是紛紛掉頭回奔。「讓他們去打吧。」哪州是他們?

「大帥,先避蜀軍風頭,撤退吧。」有人勸道。

杜彥珪大聲道:「不許撤,給我殺!」再環顧周圍,那些將領早已跑遠。

「撤!撤!」他高舉長戟高喊。

用得著你喊嗎?十萬宋軍早已自動主動激動地向後撤著。

慕容延釗、呼延贊又是一陣追擊,殺敵無數,見天色已晚,方才罷手回城。

蜀軍回城,杜彥珪摸著顫抖不已的小心臟,連忙叫停,安營紮寨,清點人數。

各部的統計很快到了他這,他長噓道:「還好,還好。」才損失兩萬人,咱還有倍數蜀軍的兵力呢。

次日,他吸取教訓,將兵力平均分配,推出個長長的平行陣型。我比你人多,你突吧,突進來就把你包圍。

蜀軍陣型未變,陣法未變,迅速向宋軍突擊而來。

哈哈,中計了。杜彥珪大喜,令旗一揮,宋軍縮小包圍圈,一層一層地撲向蜀軍。

在我面前只有實力,別提計策。慕容延釗哪管你的陣型,率兵縱橫馳騁,所到之處遍地宋兵屍首。

在我面前只有實力,別提計策。呼延贊的雙鞭如狂風橫掃,似暴雨撲面,率兵任意廝殺,宋兵慘叫連連。

在我們面前只有實力,別提計策。韓繼勛、韓保貞二人箭發刀落,近的遠的宋兵紛紛倒下。

很快,杜彥珪發現不對勁了。為什麼呢,這是為什麼呢?按理是我的人數多呀,怎麼感覺到處是蜀兵呢?

「大帥,再不撤就來不及了。」身旁有人勸道。

「給我殺!」他高舉長戟喊道。再一看,周圍將領早已跑遠。

這次絕不能撤。「給我……撤!」他自己已掉頭催馬便跑,因為他看見有一蜀將舉著長槊沖了過來。

在慕容延釗的帶領下,又是一番追殺,直到天黑才回城。

杜彥珪也不安營紮寨了,立刻下令各部統計人數,結果讓他很想不通:兩萬。

怎麼可能,這隨便算算也不止啊。就在他糊塗時,有人提醒有三州的主將陣亡,人數未清點。

這好辦。他馬上派去幾名親信臨時擔當那些無將之兵的指揮官。

過會,人數總算清楚,尚有五萬人馬。

我人數還是比你多。杜彥珪心想。當即下令原地露營休息,準備明日再戰。

雖開春,這北方的晚間還是很寒冷,宋兵們縮成一團,想睡都難以睡著。

主帥當然可以享受在營帳內休息的權力,疲倦的杜彥珪一躺下便熟睡。再醒來時,見帳外陽光高照,天地通明。

「現在什麼時候了?」出帳,他問。

「已是晌午,大帥。」

「怎麼不喊我,貽誤戰機。」他怒道。

話音未落,猛聽前方傳來呼喊聲:「蜀軍來了,蜀軍來了!」

什麼?不帶這樣的,好不好?是我攻你守,搞錯沒搞錯啊。杜彥珪慌忙大喊:「給我殺!」發覺右手無戟,怒道:「戟,我的戟呢?」

戟未到,便見宋軍一窩蜂地往回跑。

「給我站住!」他聲嘶力竭地喊道,然而被淹沒在撤退士兵的呼喊聲中。

「給我站……」還未說完,便被奔跑的眾兵撞到在地。這個時候誰認識誰啊,比的是誰跑得快。

「大帥,撤吧。」幾個親信過來扶起他,道。

「撤屁,給我……逃。」未穿盔甲的杜彥珪慌忙爬上馬便逃奔而去。論逃,你們差得遠了。

逃回齊州的杜彥珪也不用清點人數了,用手指點點也能點得清,一千來人。很多士兵都向自己的州逃,誰還願意跟著他呀。

淄州大勝。殲敵近四萬,降將降兵近三萬,繳獲戰馬戰車糧草物資等不計其數。

慕容延釗並未滿足,享受簡短的喜悅後,整編隊伍,訓練士兵,準備向西南進發,因為汴京在那裡。

嚴格地說,柴禹錫是個文人。他聰穎伶俐,年少便成名,被人稱為「有丞相之才」。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