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52章 完美落幕

張延朗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出戰時,突然一秦州守將到了跟前,「將軍,天水和秦州失守。」

「什麼,你再說一遍。」張延朗連忙追問。

「天水和秦州已經失守。」那將重複道。

張延朗急切地問:「誰幹的?」

「不知道。昨夜突然出現,就像從天而降。」那人倒也沒有誇張,昨夜他正在夢中呢,就聽見四處是投降聲。

他望向城頭的張虔釗,莫非是他?可他哪來的這麼多兵呢,那麼強的戰鬥力呢?

不急多想,趕緊回兵要緊。要知道秦州才是自己的大本營。

「速回天水!」他命令道。

「將軍,那鳳州呢?」胡一通焦急地問。

張延朗安慰道:「你先去鳳翔,待我奪回天水和秦州再來鳳州。」

「可是鳳翔也危急!」胡一通道。

是你們的鳳翔重要還是我的秦州重要啊!張延朗不耐煩了,「你們自己想辦法。」

一萬秦州兵馬在風塵僕僕地趕到鳳州,過了一個漫長的夜後,又風塵僕僕地趕回秦州。真夠勞累的!

城內的孟昶豈能容他從容而退,立刻向張虔釗和孫文韶示意了下,兩人迅速下了城樓,率領早已準備好的三千兵馬,與慕容延釗一起追了上去。

張延朗見有追兵,立刻令一將率兩千人阻擋,自己則馬不停蹄奔向天水。

那兩千秦州兵哪能抵擋得住,堅持了沒多久,便被擊潰。張虔釗好不得意,率軍繼續追趕張延朗。

「太子,胡某服你了!」進城上了城頭的胡一通對孟昶贊道。

孟昶微笑道:「只是這些城牆的修補要勞胡都尉費心了。這鳳州我可就交給你了。」

「太子要走?」胡一通聽出了畫外音。

「當然,這麼好的戲怎能缺少我這個主角呢!」孟昶的笑很自信很暢懷。

胡一通沒聽懂,但意思明白了,「可是你就這麼放心將鳳州交給我?」可不是嘛,他才投降了幾天。

孟昶望著他道:「你的夫人馬上會到鳳州,我決不會拿她來要挾你的。當然,我也不會怕你反的,因為你反多少次,我就會奪回多少次。」

這是何等寬闊的胸懷啊!胡一通雙膝跪地,淚流滿面道:「胡某誓死效忠皇太子!」

「呵呵,胡都尉請起。咱們勝利了,應該笑才對嘛。」孟昶將其扶起,「你的人馬全部歸還與你。我去了,有空還會來看望你的。」

這哪是太子,簡直就是我弟。胡都尉又差點跪地再來次效忠誓言。

孟昶帶領韓繼勛與那八十名「刀鋒」也向天水奔去。是啊,這麼大的戲就要落幕了,怎能缺少我們的男主角呢。

張延朗的隊伍又遇到了阻礙,是李廷珪率領的四千人馬從側方殺來。實在沒辦法,見敵人眾多,只好令一將引三千人阻擋。他自己是不能停歇,率餘下五千人繼續往天水。

那三千人正與李廷珪的人馬廝殺在一塊,張虔釗等人的追兵也趕到加入了戰團。

戰鬥很快就結束的時候,孟昶也趕到了。會合一處,繼續追趕張延朗。

天水終於到了,城外早有李延厚、王全斌、符彥卿候著,他們的身後是早已陣形齊整的八千士兵。

張延朗還在驚愕中時,身後又起殺聲,追兵又到。

要被包餃子了!張延朗心呼不妙。追兵勞累,還是向後突圍為好。

張延朗大喝道:「向後突圍。」掉轉馬頭向追兵殺去。

李延厚也大喝聲:「上。」王全斌與符彥卿當先,八千士兵掩殺過去。

追兵不追了,靜待張延朗的衝擊。當中一人白衣白馬,目含笑容,正是城頭那少年。

「你是何人?」張延朗勒馬問道。

「大蜀皇太子孟昶。」

張延朗憤恨道:「原來都是你在搞鬼!」

孟昶笑道:「大勢已去,為少些傷亡,還望張將軍下馬受降。」

張延朗四周一望,已被重重包圍,無路可逃。嘆口氣道:「張某還有何臉面去見潞王。」說完,拔劍自刎而亡。手下竟無一人阻攔,可見張延朗平時對他們也不怎麼樣。

張延朗一死,那五千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

眾將士歡天喜地,在幾乎沒什麼損失的情況下奪得勝利是最大的快樂。

張虔釗已擺脫了前時的頹廢,豪氣衝天,「太子,臣願領兵去奪鳳翔。」他要到鳳翔徹底洗刷恥辱。

「不可。」孟昶意味深長地道,「不但不攻,你還要修書示好,和鳳翔保持良好的關係。」

張虔釗心有不悅,「為何?」

孟昶解釋道:「只要鳳翔在,潞王不會在意我們。若奪下鳳翔,那將逼近長安,潞王或會回師救援。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尚不足敵,還是會退出鳳翔,得不償失。」

「那何時攻打鳳翔。」張虔釗迫不及待。

孟昶本想說攻打鳳翔的時候便是拿長安,逐鹿中原的時候,這是他心中的大計,便忍住沒說。但張虔釗的心思已被他看透,「張大人,你已經沒有恥辱了,因為拿鳳州,奪秦州,張延朗無奈自殺,都是你指揮的。我想不用多久,天下人便知。」

「張某不敢貪功。」張虔釗急忙道。

孟昶「哈哈」笑道:「你沒有貪功,本來就是你的功勞。你與我一同去成都接受封賞吧。孫大人,你也功不可沒,一同前往。」

「謝皇太子。」兩人齊聲道。

孟昶望向東南方,心想李從珂應也拿下洛陽了吧。

成都的蜀皇帝孟知祥接過王昭遠帶回的降書,雙手有些顫抖,因為激動。不動一兵一卒,兩名節度使率部歸順,豈有不激動之理。

趙季良與王處回在旁也都喜笑顏開。

「就按昶兒所說,命趙廷隱安排劍州處蜀兵分批進入三泉、興州、成州等地協助駐防。」趙季良道。那裡有一直蓄勢待發的趙廷隱三萬將士。現在看來,勢是白蓄了。

孟知祥點頭同意,又問王昭遠,「昶兒何時回來?」

王昭遠如實回答:「太子要等奪下鳳州、秦州後方才回。」

「鳳州好奪,可那秦州豈是他想奪就奪的,五千人簡直就是去送死。速速傳令太子率兵回朝。」孟知祥威嚴地下了旨意。

趙季良連忙道:「臣這就去辦。」

孟知祥在宮中焦急地等待消息。也確實有消息不斷傳來,「太子不在興遠府」,「太子不在風州」,「太子在天水」。

都已到了天水?孟知祥的緊鎖濃眉,憂心忡忡。趙季良道:「陛下,是否讓趙季良將軍前去支援?」

「德彰,你還沒安排嗎?」孟知祥因為關切兒子,對這位老戰友第一次有了怨言。

趙季良慌忙道:「昶兒的速度出乎臣的意料,我這就去安排。」

也別安排了,趙廷隱已傳來消息,「天水、秦州已破,雄武節度使張延朗兵敗自盡」。

「昶兒怎麼樣了?」孟知祥心裡只想著兒子。

來人道:「皇太子與五千蜀兵正在回朝途中。」

「五千?難道他奪天水和秦州沒有損失?」孟知祥懷疑地問。

「回陛下,這個不知。」

趙季良道:「一切待昶兒回來便知曉。」

所有的這一切都建立在孟昶對形勢的準確分析之上,外人只看到了結果,怎麼看得清其中的奧妙。

張延朗的實力很強,作戰勇猛卻缺乏謀略,但卻偶爾會耍些小聰明。孟昶正是看準了這點,斷定他第一次救援兵力不會太多,便聚殲在鳳州。

此人對李從珂忠心耿耿,第二次救援必定傾囊而出,後方空虛,正好趁機奪下天水和秦州。

張延朗到鳳州城下時,城中不到五千人馬,孟昶乾脆擺個空城計,讓他為難。當然孟昶也不是沒有準備,若他真攻城,李廷珪會迅速來救援。

待天水和秦州被破的消息傳來,張延朗回家心切,只會派小股部隊阻截,便殲之。

待到他到天水,李延厚方面早有準備,而張延朗的兵力也將所剩不多。戰,你還拿什麼戰?

如果你看得仔細,你會發現每次戰鬥孟昶都是以眾擊寡,穩操勝券。整體實力上張延朗戰優,但被一次次分割後,便成了弱者。正如《孫子兵法》所說:「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孟昶回到成都時,李從珂攻下洛陽自立為帝的消息也隨著傳來。

朝堂之上,孟昶的表現得到了眾臣的齊聲恭賀。這是發自內心的讚揚。

張虔釗與孫文韶也得到了豐厚的封賞,孟知祥下旨三日後擺大宴為兩位大人接風洗塵。

聽得此言,眾人皆興高采烈,只有孟昶的心「咯吱」痛了一下。眼前的這位父親會不會如歷史所記載的亡於這次大宴呢?雖然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可畢竟父子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