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共逐鹿 第一百七十一章 葫蘆口築京觀

大廳內除了徐鳳年和徐渭熊,以北涼都護褚祿山,騎軍大統領袁左宗,副帥周康,和步軍副帥顧大祖這四人官位最高權柄最大,對於徐鳳年提出要竭力死守虎頭城,褚祿山和袁左宗暫時都沒有表態,竟是周康和顧大祖最先有了爭執,後者在春秋戰事中以提出天下形勢論,以及提出南唐務必要戰於國門外作為「保國」方針而著稱於世,但恰恰是看上去進攻意識極強的顧大祖有了異議,不同意北涼邊軍傾邊關之力幫助劉寄奴的虎頭城死守到底,反而是鷓鴣老營出身的周康贊同徐鳳年的觀點,顧大祖根本不顧及徐鳳年就在當場,毫不留情說道:「這種倉促做出的戰略變更,比起臨陣換將更加禍害北涼邊軍!軍國大事,豈是兒戲?」

周康也爭鋒相對說道:「水無常勢,兵無固陣,伺機而動,有何不妥?」

在反問此之外,周康又說了些意味深長的言語,「想我北涼當年制定幽涼涼州的用兵方略,大將軍和李義山都還在,那時候的初衷僅是設想北莽會經由北涼和薊州兩條路線南下中原,北莽蠻子只將北涼當作一座固若金湯的大城,就算不可能直接繞城而過,也只是在此安置五六十萬兵力掣肘我北涼邊軍,而非今日舉國攻打幽涼流三州的糟糕局面。策略和規矩是死的,我北涼將士則是活的!涼州十多萬邊境騎軍更不是吃素的!」

周康一口一個「我北涼」,以及提及北涼早年軍政和邊境騎軍,這位老將軍的言下之意很明顯,你顧大祖一個晚來的外人,但也不過是當上了步軍二把手,北涼以騎軍為尊,涼州更是如此,那麼你顧大祖就在此時此地「識趣」一點。其實軍伍和朝廷差不多,不但按資排輩,而且講究出身,在北涼像那些從步軍體系進入騎軍陣營的校尉將領,就少不了白眼和長時間磨合。北涼邊軍中對徐鳳年一手提拔上來的顧大祖,自然不可能沒有半點非議。

徐鳳年皺了皺眉頭,但是沒有說話。顧大祖也沒有當場翻臉,不過臉色也算不上多少好看,冷聲道:「本將只是就事論事,沒誰否認我北涼邊關騎軍戰力不行,只不過擁有強大的戰力,不代表我們領軍帶兵之人就可以肆意揮霍,沙場戰事,恰如棋盤廝殺,只會下力棋的國手,哪怕一時一地治孤甚至是屠龍成功,就全局而言,仍是得不償失。本將不希望北涼軍是一位空有十段國手力量、卻只有六段棋手眼光的棋手。北涼如今手握四州,四州又有數以百計的城池、軍鎮、要隘和雄關,拿虎頭城單單一子來決定過百棋子的存亡,是不是需要多加權衡?」

周康嘖嘖道:「這口氣,我怎麼聽著像是陳芝豹在說話啊?」

顧大祖終於怒色道:「你這周鷓鴣!今天我顧大祖就當著周大將軍和北涼王的面,把話撂在這裡,北涼軍根本就不該全盤否定陳芝豹,連北涼王都明確提出邊軍之中不該禁止《武備輯要》,為何獨獨在你周康的涼州騎軍中不得出現一本一卷?!周康你要學鍾洪武做那油鹽不進的邊軍山頭不成?你看我不順眼這麼久,我看你不順眼的時間也不短了!」

若是平時,騎軍主帥袁左宗會當個和事老,甚至會略微幫襯些顧大祖這個「外人」,大致意思就是為了一家團圓,他這個如同當婆婆的在兒子跟兒媳吵架的時候,幫兒媳才是真的幫兒子。只是今天既然徐鳳年在,袁左宗也就安安心心練習閉口禪,輕鬆養神。褚祿山這傢伙更是一肚子壞水,笑眯眯看著兩位副帥在那裡面紅耳赤,饒有興緻看著熱鬧。

徐鳳年平靜道:「有資格在這裡議事的,頭上官帽子也都有三品二品了,是該把話都說開。不過虎頭城一事,可以查漏補缺,但死守一年的決定,不會更改。」

這句話是對顧大祖說的,然後徐鳳年對周康說道:「陳芝豹的那部《武備輯要》不要禁,周將軍你回去以後,帶頭抄錄一卷,包括都尉在內,校尉和將領都不能免去,抄完了以後寄到北涼都護府,我親自審閱,誰找人代筆,或者是誰不肯抄寫,我直接去你軍中跟他好好談,如果還談不攏,再讓他去幽州當步卒。」

周康一臉苦相,小心翼翼地討價還價道:「王爺,那部書十多萬字啊,一卷也有將近萬字,這會兒戰事正酣,要不然等得空了再說?」

徐鳳年皮笑肉不笑道:「那咱倆先好好談談心?要不要順便喝點小酒,再讓我二姐做點下酒菜?吃飽喝足了,周將軍也好上路去幽州。」

周康趕緊擺手笑道:「不用不用,回頭我這就挑燈熬夜抄書去,手底下那些校尉都尉,一旬之內保管都一字不漏抄完。」

等到步騎兩位副統領離開都護府前往各自帥帳所在的城池,袁左宗微笑道:「原來是各打五十軍棍啊。」

徐鳳年憂心忡忡道:「周康是挨了五十棍,但是顧大祖可能會覺得自己挨了五百棍子。」

袁左宗問道:「那需要不需要喊住他,私下談一談。顧將軍不是那種冥頑不化的人物,只要道理說得通,老將軍聽得進去。」

徐鳳年有些無奈,「但問題在於我沒信心說得通,到時候反而火上澆油,只會讓顧大祖更加堅持己見,還不如像現在這樣我故弄玄虛,顧大祖不清楚我葫蘆里賣得是仙丹妙藥還是狗皮膏藥,捏著鼻子也就能照做了。」

徐鳳年看著大廳內只有二姐、袁二哥和褚祿山三人,苦笑道:「現在都是自家人了,終於可以不用辛辛苦苦假裝高人風範了。」

褚祿山除了看周顧兩位老將軍的笑話,視線更多放在沙盤上。其實這位北涼都護大人,文治武功兩事一直為赫赫凶名掩蓋,始終被整個中原朝廷所輕視和低估,尤其是在中原老一輩人物相繼逝世後,褚祿山只有偶爾因為那次千騎開蜀而被人說起,比起燕文鸞、陳芝豹都要遜色許多,甚至不如在公主墳一役中大放光彩的袁左宗,當時對於官不過四品的褚祿山出任北涼都護都感到十分震驚。不過北涼軍自身和死敵北莽都並不驚訝,由此可見,離陽朝廷普遍對北涼是何等漠不關心,是何其眼不見心不煩。褚祿山有一句話在北涼邊軍高層中流傳甚廣,從這個死胖子第一眼看到沙盤後,他就如痴如醉,早年不管有無戰事,都喜歡盯著各國各地的沙盤怔怔出神,沒人知道這玩意兒有啥看頭,還是有一次王妃吳素問他,褚祿山才給出真相,說了句「跟看書一個道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後來中原定鼎,徐趙「分家」,褚祿山在北涼的家中,就有不下百件大小沙盤,傳言最大一件獨佔整座樓,一樓沒有立足之地,想要看沙盤,得直奔樓梯登上二樓去俯瞰。

褚祿山看了看沙盤上涼州最北的虎頭城,又瞥了眼幽州葫蘆口最南的霞光城,輕聲開口道:「虎頭城不是不可以守一年,我想到一個理由,也許可以說服顧大祖。」

褚祿山自顧自說道:「從北莽選董卓作為南院大王,並且一開始就調動百萬大軍,分三線南下叩關北涼道,意味著北莽徹底絕了從薊州和兩遼南下的念頭,這也意味著我們當年制定的策略,必定會有漏洞。我們要做的就不止於縫補一事,而是要在某些地方全盤推倒了。我們北涼起先也有過這種最糟糕境地的預測,只是那會兒就像與人對敵,嗯……打個比方,就像是跟老劍神李淳罡為敵,我們猜出老前輩可能會一上來就是直接一招兩袖青龍或者是劍開天門。」

徐渭熊輕聲道:「當年只以為是兩大最強手之一,結果沒想到一上來就是兩招齊出。」

褚祿山繼續道:「這樣也好,虎頭城戰事越慘烈,涼州防線越是瞧著危殆,那麼我們出奇制勝的機會也會越大。當年……」

袁左宗突然笑著接過話頭,說道:「當年褚祿山是對李義山訂立的策略頗有異議的,覺得太『正』了,只想著不輸,而非想著如何去勝。」

褚祿山笑了笑,「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是得那麼做,沒有二十餘年遮掩的『填白』,哪有今天的『餘地』。」

褚祿山緩緩抬起頭,看著徐鳳年,然後綻放出一個燦爛得一塌糊塗的諂媚笑臉,嘿嘿道:「這也是王爺給了我靈感,否則以小的這點腦子,打破腦殼也想不出的。」

大概也只有這種時候,才會讓人想起當年那個跟李功德爭奪北涼溜須拍馬境界第一人稱號的祿球兒。

徐鳳年笑罵道:「說正經的。」

褚祿山繼續沒個正經樣,「王爺不是早就想到了,只不過風險太大,知道顧大祖不會答應而已。」

徐鳳年點了點頭。

徐渭熊看著沙盤上的幽州葫蘆口一帶,「難攻。」

徐鳳年沉聲道:「至於攻下以後也是難守,還是易守,我們給過北莽機會。」

袁左宗眯眼道:「因此以卧弓城和鸞鶴城為核心的所有堡寨,他們看上去束手待斃的那種死守,讓北莽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

所幸跟袁左宗褚祿山一樣同為徐驍義子之一的齊當國沒在場,否則又要頭痛自己為啥那麼笨了。

徐鳳年自言自語道:「北莽一開始就是沖著踏平北涼然後直奔中原去的,太平令的那些文臣官吏都是要用於薊州、河州和接下去的淮南道,沒打算浪費在北涼。在這種情形下,幽州葫蘆口的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