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蓄勢待發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登堂入室

夜裡從金山湖歸來,張恪就住在徐學平家。他習慣晚睡晚起,次日清晨,徐學平六點鐘就坐車去了省委,聽見樓下汽車發動的聲音,他翻了個身看了下時間,就繼續沉浸在睡夢裡逍遙。

隱隱約約聽見唐婧的說話聲,張恪更不急著起床,等著小妮子自投羅網送上門來將她拖到床上來蹂躪一番,過了一會兒,就聽見「咚咚咚」的上樓梯的腳步聲,張恪還覺得奇怪唐婧怎麼這麼性急,也不怕周淑惠在家看了笑話,緊接著就聽見芷彤清脆的嚷嚷聲:「小恪、小恪,太陽都曬到屁股了……」

門給撞開,三個小姑娘興沖沖地搶進來,惜容、惜羽各跑到一頭先將被子拖扯到地板上,芷彤跑到窗檯前將窗帘拉開,金燦燦的太陽光灑進來,果真一道陽光曬到張恪的屁股上。張恪蜷著身子還想再賴一會兒床,看著芷彤伸手要去開窗戶,趕緊坐起來求饒,大清早室外天寒地冰的,昨天看天氣預報得有零下五六度。讓寒氣竄進來,穿著單薄的內衣可真夠好受,看見晚晴從後面跟著上來,問道:「你們怎麼今天就到金山來了?」

「昨天接到她奶奶的電話,說你在金山,芷彤就吵著今天過來,天沒亮就從海州出發,我都困死了。」晚晴神情嬌媚地打了個呵欠,拍著三個小丫頭的腦袋,說道,「好了,好了,張恪給你們成功的吵醒了。你們先下去吃早飯去……」走過去幫張恪將床褥收拾起來,看著張恪站在那裡手忙腳亂的穿衣服,他穿著貼身的內衣睡覺,早晨兩腿之間頂隆起一砣,抿嘴輕笑:「真丑!」又伸手在上面輕擰了一把,將床鋪攤整齊,也先下樓去了。

張恪拿起床頭的腕錶看時間,才八點鐘稍過一些,昨天還是到凌晨才睡,這時候算是剛剛睡足。徐學平年紀大了,身上壓力也大,睡眠很淺,每天就睡五個小時,周淑惠對此也很憂心,這次三個小姑娘放寒假計畫著要去澳大利亞過冬,周淑惠也擔憂徐學平的身體沒人照顧,沒有同意一起去澳大利亞渡假。

張恪洗漱完畢下了樓,見李明瑜與傅俊都在,跟傅俊說道:「你明天親自送他們去珀斯吧,我差不多還要過一周才能抽出時間去珀斯,」又問唐婧,「你是等我一起過去,還是跟小丫頭她們先過去……」

「小婧姐跟我們一起走,小恪你說好一星期的,那我們就在珀斯等你一星期啊!」芷彤在旁邊替唐婧回答道,又歪著腦袋問張恪,「今天你能不能抽出時間讓我們陪你啊?」

張恪撓了撓腦袋,看著小丫頭眼巴巴的神色,跟傅俊說道:「你幫我聯繫一下,我改乘明天中午的飛機去北京,總要先將你們送上去珀斯的飛機……」

這段時間,信產部正計畫對國內的移動通訊產業進行大力度的重組。聯通的GSM網路業務將要進行徹底的整頓,然後到香港上市;中國電信也要將移動通訊業務獨立出來,成立獨立的公司。要想保持九八、九九年移動通訊市場高速增漲的勢頭,移動通訊資源的深度整合是必須要進行的,除了GSM網路資源整合之外,國內也將迅速升級GPRS網路。還會對未來的3G通訊網路建設有所規劃。

雖然,國內移動通訊的運營市場將始終由央企把持,錦湖也不是找不到更多的利益所在。各種層次的交流,最近就變得極為密切,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張恪親自到北京跑一跑,也不會特別的正式;正式的交流自有陳信生、蘇津東等人代表錦湖出面。

※ ※ ※

金山的寒冬也不是沒有值得一游的地方,只不過要遷就芷彤、惜容、惜羽三個小丫頭,大家一起到動物園以及人民公園的冰雕展耗了一天。

人民公園的冰雕展實在沒有什麼可看的地方,遠遠及不上此時乘飛機到哈爾濱看冰雕;動物園裡異味撲鼻,加上天寒地冰的,籠子里的動物也都藏在暖和的地方,不大願意出來露臉,奈何三個小丫頭興緻很高,小臉蛋冰得紅撲撲,天擦黑,都不高興往回趕。

徐學平下午就離開金山到下面的地市視察去了,唐學謙從新亭趕回來,夜裡就在唐學謙家,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家宴。三個小丫頭誓不分離,都跟謝晚晴住到徐學平家去。難得有機會,還是要與唐學謙談些事情,夜裡就住下來。也沒有什麼生分的,唯一感覺不好的就是未來丈母娘顧建萍拉著唐婧上樓給他收拾房間,跟唐婧還是不能光明正大的睡在一起。

「差不多在考慮製漿項目了吧?」坐在書房裡,唐學謙自顧自的拿出煙來抽,笑著說道,「現在好些人都怕直接跟你們提這個問題,迂迴曲折的還有跑到我這裡來打聽的……」

張恪也不好意思在唐學謙面前拿起桌上的煙盒點一支煙跟著一起享受。說道:「說起來,還是資金的問題。中晶微芯的資金壓力暫時是緩解下來了,看上去很輕鬆,自然也繃緊了大半年的神經,這大半年來,錦湖有好些人日子都不好過。」

「製漿項目要達成到三百萬噸規模,才能滿足新光紙業的中期發展所需,所需資金的確是海量,」唐學謙語氣輕鬆地說道,「錦湖已經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上面不加限制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就不要想在內地解決融資的問題了。」

上百億規模的融資,沒有中央的傾斜性政策,地方上是根本沒有能力解決的。江南省九九年全省總放貸規模也只有五百億,要是徐學平或唐學謙作主挖一兩百億來給錦湖,只怕當夜就能有人將狀告到中南海去。這時候還想著中央大力的支持錦湖,那也是不現實的。

「我早就有這個覺悟了,中晶微芯的新建項目,我也沒有去求爺爺告奶奶,」張恪笑著說,「我倒是覺得有些人在等著我們求上門去然後一本正經的告訴我們『沒門』,可惜,我們沒有讓這些人享受到快感,他們會不會格外的憎恨我們?」

「沒正經的在背後編排別人。還相當惡意,」唐學謙笑了起來,「既然你們都有這個覺悟了,錦湖在融資方面下一步有什麼安排?」

「製漿項目還好一些,春節過後會正式列入工作日程,我們計畫著推動新光紙業在香港上市籌集製漿項目的一期建設資金。不過能不能成功還要看當時的市場大環境,現在也不能說就有十足的把握……」張恪說道。

「哦,那還真急不得。」唐學謙應了一聲,當初碟機業務到香港借殼上市前後還準備了半年多時間,新股上市的籌備期將更長,新光紙業發展到今天,商業前景也比較明朗化了,將製漿環節補上,商業模式、經營狀況就相對穩定下來,到公開市場進行融資自然是最佳選擇,不然的話,就算錦湖的供血能力再強,也頂不住這麼多大項目來抽血。

「製漿項目還好,只要有大資本投入就能產生規模效益,在產業鏈搶先布局,也的確能佔據先機,真正讓人頭疼的還是電子產業上的投入。」張恪說道,「就拿晶圓項目來說,根本就是大家一起拼砸錢的遊戲:中晶微芯這次砸進去二十億美元,0.18微米線程也能建兩條線,算是勉強追上亞洲主流市場技術。不過我想不用兩年0.18微米線程的晶元就會成為大路貨,那時候就迫切上馬0.13微米線程的生產線,再過兩三年,就又要考慮上馬90納米、65納米的生產線。每升級一代技術,都意味著幾十億美元的投資,而這麼短時間的時間間隔,之前的項目也完全來不及收回投資。到時候,大家就會感慨的說:這根本就是無底洞啊!除了晶圓項目之外,我們還特別想上薄膜液晶項目。這玩藝兒又是另一個無底洞,每升級一代技術就意味著幾十億美元的投入,而升級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就這兩個項目,要真正的追趕上國外先進水準,十年八年時間裡沒有兩三百億美元的投入,想都不要想。」

「是夠痛苦的,」唐學謙微微一嘆。二十億美元投資到其他地方,可以期待一本萬利,投資到晶圓廠或薄膜液晶項目上,只是意味著揭開技術與資本競爭的開端,能不能在這條狹窄的道路上最終獲得勝利,這時候做判斷還太早,「你們也確定要上薄膜液晶項目?」

「未來的趨勢如此,我們現在咬著牙上馬項目,還能搶回一些先機。再拖三四年,就會徹底的陷入被動。」張恪說道。

「都說等離子體與薄膜液晶是來未來示電子市場發展兩大趨勢,你們已經認準薄膜液晶?」唐學謙問道。

「也不是現在就認準,」張恪也不能跟唐學謙明說等離子體與薄膜液晶之爭到零七、零八年就會徹底的分出勝負,他說道,「錦湖根本沒有能力去追求平衡,只能將籌碼都押在一邊。至少在顯示器市場,薄膜液晶技術的勝算更高一些,將來在愛達的電子產品中,薄膜液晶技術有著更廣泛的用途,現在,已經有日系手機廠商開始研究將薄膜液晶技術用於手機之上。要是只能籌碼押在一邊,我們其實沒有什麼選擇餘地……」

「還有珀斯的鐵礦項目,你們這兩年要趕著做的事情很多啊。」唐學謙背靠在沙發上摸了摸頭頂的頭髮,在燈光下,他的兩鬢赫然生了些白髮。

「你們聊起來還沒完沒了,明天還要趕早去機場,也不想著早點休息。」顧建萍懷裡捧著一條毛巾被,站在書房門口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