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蓄勢待發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張恪有多少錢

這幾年來,報紙、電視、互聯網對愛達電子、愛達集團的報道也多,但是這些無孔不入的媒體都不能準確的或者說稍微清晰些的描述出愛達集團的輪廓,秦剛此時稍能體會。

愛達集團股權結構里存在多名海外法人股東,只怕中央政府通過外交手段也未必能將這些離岸註冊的私人公司財務資料搞到手,而且愛達集團與關聯企業之間相互交叉持股,股權關係異常的複雜。

總之,秦剛只能從手頭的文件知道愛達集團的資產規模與集團的基本財務狀況,想知道背後真實的股權結構卻是不能。

聽杜飛剛才說起「錦湖系」這個詞,秦剛心裡想:站在錦湖經濟研究中心的背後以及經研中心名稱都是來源於此吧,所謂的世紀錦湖地產出資贊助不過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罷了,那麼說,經研中心所關注的產業範圍至少要包括整個錦湖系所涉及到的產業領域,地產、餐飲娛樂、消費類電子、紙業、林紙一體化、家電製造及家電連鎖銷售、鋼鐵、造船、航運、礦產、互聯網投資……這哪裡是一家民營企業,簡直就是一家經濟帝國。

秦剛之前從來都沒有想到過國內的民營經濟能壯大到這種地步,像愛達集團,已經完全不能用凈資產來衡量其經營規模與價值了。

文件里,愛達集團國內部分凈資產估值才有一百五十億,這顯示是遠遠低估了愛達的品牌價值。現在科王都號稱其品牌價值有二十億,愛達國內國外的影響這麼大,品牌價值說一百億是謙虛的,扣除掉一百億的品牌無形資產,難道愛達集團國內部的固定資產與技術資產等部分才值五十億?

這幾年,大家都習慣以資本證券化的形式來估算企業的市場價值,當前滬深兩市新科技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40倍,國內大概沒有一家高科技企業敢站出來說比愛達集團的資產更優質了,愛達集團國內部分九八年凈盈利四十億,以四十倍市盈率計畫,愛達集團國內部分資產市場價值就有一千六百億。

秦剛之前還與國商院的同事開玩笑討論愛達集團為什麼不在國內上市,這時候明白過來,在國內滬深兩市這麼大的水塘,怎麼容得下一家市值一千六百億的民營企業?而且愛達在今年國內手機市場上的表現尤其的出色,看了這份文件,愛達今年的銷售額突破二百億、凈盈利突破六十億,秦剛都不會覺得有絲毫的意外,那豈不說愛達集團國內部分資產的市值將達到兩千四百億?都有足夠的資格擠進世界五百強之列了。

難怪海州地方財政如此的寬裕,愛達集團國內部分的稅費繳納大部分都是在海州完成企業所得稅,海州地方財政就能從愛達集團提留近四億。

秦剛稍微估算一下,錦湖在海州的企業差不多要給地方財政貢獻十二億到十五億之多。要知道建鄴市九八年的地方財政收入在大幅增漲之後還只有一百二十億,秦剛大概記得海州市地方財政收入九四、九五年時也就十四五億,海州市靠著錦湖系一家,就將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了一倍,也不怪大家都說海州市肥得冒油了。

這次創域融入錦湖系。成為錦湖系地成員企業,交叉持股是以愛達集團九八年財務審計計基準計算七倍市盈利折算資產價值。約兩百八十億,甚至才一千六百億地六分之一略強些。也難怪時學斌激動著想全部換成愛達集團地股份簡直就是掏錢買愛達集團地廉價原始股啊。恨不能將創哉將有兩億六千萬地現金都換成愛達集團地原始股。

當然了。創域至少也要留一定地資金在手裡用於業務發展。另外交叉持股也要按一定地比例分散到各個關聯企業中去。不可能集中到愛達集團一家。

秦剛看過交叉持股計畫書。發現錦湖商事不列入這次地交叉持股計畫。心想錦湖商事或許還有一些商業機密暫時不會對他們公開。

除了錦湖商事之外。秦剛還知道錦湖系還有一些海外公司。也不列入這次地交叉持股計畫。比如說近期經常給媒體報道地ESS。

這時候。秦剛才知道ESS在財務上是完全獨立於愛達集團之外地。而且愛達集團九八年度共向ESS支付了近八個億地專利許可費用;還有一些與德儀、斯高柏等海外企業地合資公司比如說中晶微芯都不在這次地交叉持股計畫之列。

拿時學斌地話說。他們今天看到地這些文件。也只是潛到海面下二十米了解錦湖系。海面二十米以下地錦湖系是什麼模樣。他們還無從得知。

秦剛心想:海面二十米以下大概主要是錦湖系的海外擴張部分了吧?

除了創域與錦湖成員企業間的交叉持股之外,秦剛他們還可以選擇一定比例的個人持股,杜飛一開始就跟他們解釋過了:「個人持股部分,大家可以選擇持有香雪海、盛鑫電器、新光紙業以及世紀錦湖這些企業,等時機成熟之後,這些企業的資產將優先上市,等上市後,個人持股就有機會套現了,愛達集團短時間上市的可能性比較小……要是想到套不套現都無所謂,那就多選擇愛達集團吧,未來的成長性要好一些。你們先選擇,我跟蒙樂分剩下的。」

因為錦湖系成員企業管理層的直接持股要控制在30%以下,他與蒙樂對創域持有的股權要另外跟錦湖系的成員企業再次進行交換,這次主要是秦剛、令小燕、時學斌、董躍華、施新飛以及席若琳的事,他與杜飛不參與。

除了愛達集團之外,香雪海、盛鑫電器、新光紙業、世紀錦湖的資產都非常的優質,在座的幾個人,在今天下午之前,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香雪海、盛鑫電器、新光紙業竟然跟愛達集團是關聯企業,都是錦湖系的核心成員企業。

盛鑫電器的新市街旗艦店,只是一家門店年凈收益就破億元的存在,香雪海還是去年的央視標王企業,新光紙業則是華東紙業市場的龍頭企業……

好吧,比起交叉持股計畫,比起個人持股的選擇,秦剛這時候更好奇張恪或者說張恪背後的張家在錦湖系裡到底處於怎麼的地位,相信時學斌、施新飛、董躍華他們此時心裡也會有這樣強烈的難以自抑的好奇心。

整個錦湖系的國內部分凈資產不多(不計算錦湖商事在國內的直接投資),有形無形的凈資產有三百億左右的樣子,負債率較低,資產也就四百三四十億左右。錦湖系在國內近期露頭的民營資本陣營里或許還沒有資格坐頭把交椅,但是盈利能力極為驚人,九八年錦湖系在國內盈利就達到八十億的規模,差不多抵得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九八年全年的盈利了,相信再沒有哪一家民營資本實體有如此驚人的盈利能力。

要是錦湖系將國內資產逐步的分拆上市,不說四十倍的市盈率了,就算股市行情再低靡,新興產業二十倍、十五倍的市盈率總歸是有的,以一千二百億到一千六百億的區間來估算整個錦湖系國內部分資產的實際價值是恰當的,張恪個人或者說張恪背後的張家佔了多少?

只是張恪在會議室里,都不好意思直接的議論,看著葉小桐接了個電話,拉著張恪、杜飛出去,董躍華側過頭來跟秦剛說道:「那個叫胡潤的傢伙給中國富豪排了個百富榜,估計中國首富榮家財富有一百二十億,你說這個胡潤是不是眼窩子太淺了,見識這麼差勁?東海這麼一條大魚愣是給錯過去了!」

秦剛笑了笑,張恪在整個錦湖系裡持有權益只有10%,就算只計算錦湖系的國內資產,張家的財富就要超過一百二十億了。

施飛平時比較沉默寡言的,他看著蒙樂蹺著二郎腿坐在席若琳的背後幫她參謀,問道:「老懞,來,跟我們透透底,不然就太壓抑了……」

「去,我也是簽保密協議的……」蒙樂撇撇嘴不理施新飛,下巴壓在席若琳的香肩上指導她如何配製個人股份才更合適。

見蒙樂嘴硬,時學斌調戲他道:「老懞,你也說過了,男女搭配要講究個劫富濟貧原則,有錢的男人要娶漂亮的窮女人,有錢的女人要娶有才的窮男人,你跟席師姐湊在起來,至少抹殺了兩個靠結婚脫貧致富的機會,我說你們倆是不是……」他話沒有說話,就給席若琳丟過來的筆砸中腦袋,「唉呦」一聲,見蒙樂那裡套不出話,轉頭看向令小燕,「令師姐……」

「我知道的跟你們一樣多,不要喊我師姐!」令小燕趕忙拿話堵住他的嘴,時學斌這人嘮叨起來沒完,給他多說兩話,指不定讓他忽悠住了。

她張恪認識久了,她與張恪認識時,愛達集團遠沒有今天的規模,張恪當時還要騙黛兒給愛達集團當廣告模特,都四年多時間過去了,感覺還真快啊。四年前,愛達還是愛達,盛鑫還是盛鑫,令小燕也沒有想到現在愛達與盛鑫已經融合為一體了。從朱小軍那裡,她略知道葉家在國內政壇上的地位,葉家那種人脈深遠的影響,不是某個省委書記或者部長能夠抵上的,心想盛鑫電器幾乎是葉家一手打造的,既然盛鑫電器也融入錦湖了,那葉家在錦湖系佔有的權益應該不會太少。令小燕能猜到張恪從頭到尾都主導了愛達集團的發展,主導了整個錦湖系經濟帝國的締造,這些能從張恪平時與錦湖系其他的核心人物日常交往中可以看出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