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蓄勢待發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私下密會

珀斯直航北京的航還沒有開通。張恪在珀斯住了兩天,乘香港中轉的飛機與衛蘭離開珀斯。透過飛機窗以及雲層的縫隙。可以看見西澳洲大片的荒漠與湛藍無垠的海。

坐機艙寬敞舒適的弧形軟椅上。張恪見衛蘭頭凝望著窗外出神。問道:「真決定要到珀斯來?」

「嗯。」衛蘭點點頭。「被荒漠與海水包圍著。有著與世隔絕的感覺。相當不錯。」

「哦。」張恪微一嘆。這些年來在衛蘭身上發生這麼多的事情。她的家人沒有能力給她所想要的到的保護。家裡窮困。為了讓兩個弟弟能繼續上學。衛蘭不得不在高二時綴學工作。是翟丹青保護著讓她沒有在污穢不堪的濁流里沉淪下去。在她的心裡。翟丹青是比她家人更親近更重要的人。再說現在也還些流言蜚語在暗地裡滋生。衛蘭想著離開國內到珀斯來陪翟丹青。也不難理解。

這麼想來太沉重。張恪換了話題。壞笑著問道:「忘了問你一件事。前天早上你跟翟丹青光著身子睡在一起做什麼?」

「你。」衛蘭睜著美麗的眸子瞪著張恪。粉臉緋紅。前天早上的事情還真是解釋不清楚。總不能說內褲濕透了才脫掉睡覺。伸手去掐張恪的腰肉。「你還敢再胡說。」

張恪嘿然壞笑。舉手投降。讓衛蘭不要再掐他的腰。

珀斯還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冬天。飛越湛藍的海洋。香港卻是一年中颱風季剛剛過去最炎熱的夏季。長遠旅程往往能給人一些奇異的感覺。

張恪與衛蘭在珀斯上飛機時就準備。將外套脫下。裡面就穿著輕涼單薄的夏裝。

衛蘭不再辦公女郎裝扮。穿牛仔褲、T恤衫加運動球鞋,一副清純學生女孩的打扮。

「不留在香港玩兩天?」張恪問道。

下了飛機。衛蘭沒有辦出境手續。而是打算直接轉乘國內的航班回建鄴。

「後天就要正式上課了……」即使想著儘快轉學去珀斯大學,衛蘭也不想學張恪那樣肆意逃學。完全沒有一點學生的樣子。

看著唐婧辦了手續到候機廳來見面。衛蘭舉起手笑著招呼她過來。見唐婧嬌柔而笑的模樣。心想自己要是唐婧。會不會對張恪是從珀斯飛回香港而視若不理。看了張恪一眼。又想到翟丹青所說的「愛情不是純凈水」的話,與唐婧笑著寒暄。想著有愛人要比愛人離開自己幸福的多。要是這渾球將主意打到自己身上。還沒有力氣推開他。

唐婧一周前就到了香港。與張恪將衛蘭送上飛往建鄴的飛機才離開機場。

在車上張跟唐婧說了衛蘭可能會移民去西澳的事情。

唐婧擁著張恪的臂膀。羅歸源案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一些流言蜚語卻很難平息。心裡曾經受過傷害的衛蘭想離開國內也好。溫柔的將頭靠在張恪的肩膀上。她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移民什麼的。

葉建斌、孫尚義都不在香港。千萬噸級鋼鐵產業基地的填海工程已經進行接近一半。東海聯合鋼鐵與東山鋼鐵的合併談判也進行到最後階段。加上造船基地的項目,葉建斌、孫尚義都在新亭。南洋海運的高層也多在新亭。

雖然葉建斌與孫尚義都不在香港。張恪在香港落腳也不得清閑。他剛到酒店。蔣薇的電話就打了進來。說是聯信的肖瑞民也在香港,希望能私下裡與他見一面。

張恪不知道肖瑞民哪裡知道自己今天會在香港落腳,既然他要求見面。而且夜裡也沒有其他安排,便請肖瑞民到半島酒店來一起吃頓晚飯。

※ ※ ※

肖瑞民才四十六歲。頭髮卻有些霜白。他沒有刻意去將霜發染黑。心想有些白髮會憑添了儒雅的氣質。他最早與張恪見面。還是在王旭家中。那次也是刻意的想見一見在背後締造錦湖經濟帝國的人物到底是怎樣的模樣。即使那時承認錦湖在國內掀起不小的旋風。心裡也沒有特別的以為然。都快三年時間了。這段時間裡發生的種種事情。肖瑞民心裡也很難用言語去準確描述。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有些生下來就有天賦能做好的。

在半島酒店前下了車。正是黃昏、晚霞鋪滿天的時分。站在半島酒店前。能聽見遠處海浪的聲音。他知道張恪到香港習慣性的喜歡住在半島酒店。想不通錦湖財力如此雄厚。為何不在香港購置一棟宅院。總是要比住酒店舒服多了。

看著傅俊從大堂里出來接他。肖瑞民笑著與他握手。

肖瑞民再也不奢望張恪能親自下樓來迎接他。就算葛建德與錦湖沒有恩怨。張恪下不下樓來。也是兩可之間的事情。他想著自己與張恪私下見面的事情。要是傳葛建德的耳中。葛建德大概又要暴跳如雷了吧?

半島酒店頂層的法國餐廳。透過落地玻璃。可以眺望黃昏時的大海。像林火在熊熊燃燒的晚霞將湛藍色的海水染成千姿百媚。走進來。肖瑞民也不不承認。這時候坐在這裡用餐。絕對是種奢侈的享受。

「肖總也正好在香港?」張恪看傅俊領著肖瑞民進來。站起來與他握了握手。請他入座。

「聽說恪少從達拉斯直接去了珀斯。想著恪少從珀斯回國或許會在香港停留。這段時間正好有機會到香港來。就多停留了幾天。」肖瑞民也不掩飾。他在香港留就是等著跟張恪見上一面。在香港見面。總是要比在北京或建鄴見方便一些。

張恪笑了笑。從侍應生手裡接過咖啡壺幫肖瑞民倒咖啡。肖瑞民大概也不想讓葛建德曉得私下見面的事情。

肖瑞民也不拐彎抹角,他也清楚自己在張恪面前沒有資格拐彎抹角。在半島酒店頂層餐廳里,與張恪、唐婧一起用著法國大餐,一邊將來意挑明。

「錦湖正式在ESS實室下面成立了手機晶元研發部門,外界都在猜測錦湖在基帶晶元的研發上有些關鍵性進展。直接說這個。會不會太冒昧?」肖瑞民問道。

「我想外界對我們質疑聲音更多一些吧。」張恪笑著說道。「畢竟基帶晶元技術不是什麼機構想開發就能開發出來的。前面失敗的例子也太多了些。」

「就我個人的判斷。我更願意相信錦已經掌握了可商業化的基帶晶元技術。」

「……」張恪微抿著嘴。沒有吭聲。等著肖瑞民將他的來意直接說出來。

「信產部已經明確答應聯通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來負責CDMA網路的建設和經營,也明確今年就要將移動通訊業務從電信集團分拆出來成立獨立的公司。」肖瑞民知道這些內幕消息對張恪來說不算什麼內幕消息。易雲飛在信產部內部已經公開的站到支持錦湖的立場上。他這麼說。只是覺得能更好的說明今天的來意。「今年移動通訊資費相比較去年已經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了。都促使國內手機銷售的大幅增漲,但是今年拿到信產部新發放手機牌照的十一家廠商中。除了科王高科。其他十家。也包括聯訊、聯信、東興。都無法獲得充足的手機元器件供應——不然的話。我想上半年的國產手機市場佔有率會更高一些。」

張恪安靜的聽肖瑞民說著話。手機元器件供應跟不上。有多方面的原因。也不能抱怨上游廠商的產能不足。

今年國內手機場需求同比去年增漲近一倍,外資品牌與錦湖在中高端市場糾纏廝殺激烈。從而在中低端市場給國內手機廠商留下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國內手機廠商的準備多少有些不充分。採購管理在初期也相對混亂。供貨量遠遠達不到設計產能的要求。有錢也賺不了。

科王高科寶石手機需要的大部分元器件都由錦湖供應,而且相當一部分元器件是定製的,由於彼此的溝通充分而有效。錦湖能夠配合科王高科的需求來及時的調整元器件的生產。

國內其他手機企業卻無法享受這樣的高規格待遇。這些手機企業對元器件的需求量不大。不受上游元器件廠商的重視。即使建鄴、海州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配套產業集群,但是整體產能還十分的有限。配套工廠建設還有些滯後。再加上一些核心元器件還需要向海外電子企業採購。常常因為缺少某一種零配件就要等上兩三個月,從而導致整條生產線都被迫停下來——就算聯信、聯訊、東興也常常有這樣的困擾。

這種現象跟九五年的影碟機市場有些類似。當時碟機市場需求像火山一樣噴發。而碟機機芯嚴重供不應求。就是因為錦湖能獲的飛利浦上海工廠每月十萬份機芯的供應合同。才一舉奪下碟機市場40%的份額。

張恪安靜的看著肖民。說道:「這種情況。我有所了解。我想這種局面會逐漸轉變過來。不過也不要指望一下子能得到徹改善。」

「想來你也知道國內一些手機企業針對這種情況的對策。」肖瑞民說道。「很多企業都是提高元器件的採購量。增加庫存。提高手機產品的備貨量。」

「聯信的對策呢?」張恪也沒有忌諱的直接問道。

「聯信現在有些困惑。」肖瑞民道。「我有些擔心。增加元器件庫存。提高成品的備貨量。是能應付眼下的市場困局——但是有個很致命的問題橫在眼前。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什麼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