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瘋狂計畫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螻蟻望大樹

「啪!」耿重陽手拍著檀紅色的辦公桌站起來,瞪大眼眼盯著葛建德,想發一通火,還是克制下來,只是壓著嗓子說道,「部里對華夏電子已經夠支持了,出台的相關政策,都是偏向你們這些國家隊的,你們還想要怎麼樣?」

葛建德臉色訕訕的,沒有吭聲,他看不透耿重陽是真怒還是佯怒。

「上面已經決定華夏電子劃給經貿委去管,我以後也省心了,」耿重陽苦口婆心的說道,「能跟你這樣說話的機會也不多了,我還是告訴你一句:我希望你們國家隊能勇爭上游,不希望看到你們成天在那裡比爛!」

憑葛建德臉皮再厚,聽了這句話,臉上還是火辣辣的發燙,耿重陽脾氣硬在國務院有名的,爭議產業政策時,都敢跟趙濟東總理吵得面紅耳赤,葛建德還不認為自己一個副部級、現在還給耿重陽管著,給刺兩句有什麼還口的餘地,只想著等華夏電子從信產部划出來之後,就不會受這種鳥氣了。

「即使錦湖的資金來源真有可疑的地方,也不該是華夏電子,也不該是信產部來捅出來。別人會怎麼想?會說華夏電子無能,信產部無能,只會在背後捅刀子——總理們那裡會有什麼判斷,你用些腦子想想吧。」耿重陽說完話,揮了揮手讓葛建德出去。

葛建德心裡對耿重陽也恨,誰給別人當孫子一樣訓了心裡都會恨得痒痒的。

他走出耿重陽的辦公室,氣息都有些喘不平,對耿重陽的硬脾氣卻又無可奈何,只得離開部里乘車返回華夏電子在海淀中路的總部。

路過愛達大廈,看著大樓前那天藍色製成的玻璃鋼帆船形樓標,葛建德心頭就壓著一道陰雲——這近二十米高的獨立樓標竟然成了海淀中路的標誌了,真搞不明白錦湖為什麼決定在樓前豎這麼個東西。

手機響起來,葛建德見是林雪打來電話,便接通了。

「我中午要宴請成晉傑主任,你有空陪同一下?」林雪發嗲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很難想像這麼個女人對待別人是如何的狠決。

葛建德在國家計委時。與成晉傑都是副主任。算是面和心不和地老對手。葛建德從計委跳出來掌舵華夏電子。與成晉傑就算有些舊怨但至少還沒有撕破臉皮。所以見面吃飯還是相當和諧地。

海粟科技這次能借江源製藥的殼上市。也是林雪在他地指點下樊上成晉傑地關係,成晉傑與嚴家地關係也相當密切。

說到嚴家。此時地海州市委書記劉聞濤就是嚴家硬打進海州地釘子。嚴文介與林雪能較為清楚地掌握錦湖地財務、看到錦湖財務中地漏洞,沒有劉聞濤地幫助是不可能地。

錦湖地資金來源里有三十億地漏洞。這絕不是什麼小問題。

※ ※ ※

嚴家為什麼要盯著錦湖咬?

雖然嚴文介當家的宏信建設是在京津地區發家,但是嚴家的根本還是在國內私營經濟體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文舟。

嚴家的利益鏈就從鋼鐵、製藥、能源、物流、港口工業等諸多領域滲透進文舟的海港經濟之中。

嚴家背後操縱的信通銀行南方總部就設在文舟,文舟也是信通銀行最大的資金來源地。雖然信通銀行在國內主要城市都設有分支機構,都有吸納公眾存款的許可權,但是僅文舟一地供給的資金總量就占信通銀行吸納公眾與企業存款總額的四分之一。

宏信建設能在全國各地攻城掠地,直接的因素是有信通銀行在背後支撐,深層次的因素,就是宏信與嚴家的根基在浙東、在文舟。

前些年,國內民營經濟的地位嚴重受壓制,嚴家也頗為低調。九八年中央徹底解決民營經濟體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問題之後,宏信系的規模才漸漸露出水面,嚴家也正式組建宏信投資控股集團來直接控制宏信系旗下的產業。

或許直到今年上半年,大家才突然的發現在宏信建設之外,宏信系藏在海面之下的規模竟是如此的龐大——年產三百萬噸鋼、三百萬噸鐵規模的文舟鋼鐵集團作為浙東最大的民營企業,總資產規模超過一百九十億,宏信就直接持有43%的股權,僅這一家的規模就已經超過之前露出水面之上的宏信建設的規模;另外,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造船產業集群,文舟造船產業里,宏信系也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要認真的去估算國內民營經濟體的規模,錦湖系還不是宏信系的對手。

新亭的崛起,將對直線距離不過兩百公里的文舟海港經濟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

新亭從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籌建東山港,一直拖了十多年,才在錦湖的支持下去年正式啟動——拖了十多年的背後不是沒有文舟背後使壞的因素在內。

錦湖不僅支持新亭建東山港,更在新亭直接對東山鋼鐵控股,將東山鋼鐵的產能在一年時間裡提高到一百二十萬噸,更計畫與東海聯合鋼鐵集團合併在新亭籌建千萬噸級的鋼鐵產業基地,還計畫與洋浦船業、南洋海遠在新亭籌建大型造船基地。

從錦湖出面推動東山港建設,這已經是根基上的直接競爭了——也難怪嚴家會咬錦湖咬這麼緊。

※ ※ ※

葛建德吩咐司機送他去北京飯店。

這幾年北京的豪華酒店林立,北京飯店多少有些顯舊了,但是大家還是習慣性的往北京飯店裡跑,畢竟是老牌子的五星級,大家都知道。

趕到北京飯店,葛建德讓秘書跟司機回公司去,不用跟著他。他走進包廂,除了林雪、成晉傑之外,宏信投資的副總裁、8818網上商城總裁張文信也在場,還有就是華夏電子建分公司的總經理周興東——周興東此時已經成了葛建德的愛將。

見成晉傑也沒有讓秘書隨同,葛建德走進來坐下來。

「我趕巧到北京來出差,嚴總特意吩咐我要好好的敬一敬兩位部長。」張文信說道。

張文信是香港人,人很年輕,九五年浙東商人集群大鬧國債期貨市場時他充當操盤手而在業內名聲大振,那一次足足以讓對手損失十八億,這兩年他改頭換面擔任宏信投資的高層,讓人很容易聯想九五年國債期貨市場一戰真正的幕後是嚴家。

這些事情,葛建德也只是聽說而已,相互利用而已,嚴家也不會將底細攤到他面前來。

看到林雪徵詢的眼神,葛建德微微的搖了搖頭,表示在耿重陽那條路走不通。

成晉傑注意到葛建德的小動作著說:「耿重陽也不比當年勇了……」

聽成晉傑這麼,葛建德才知道林雪將這個傢伙已經完全給拖了下來,有些事不用瞞著他,也沒有必要將自己給耿重陽當孫子訓的話都重複一遍道:「無論是華夏電子,還是信產部來捅錦湖的漏子,只怕別人會嘰笑我們無能,耿重陽也不肯丟這個臉。」

「耿部長的考慮還是有道理了,不曉得我們能不能幫上什麼忙?」張文信說道。

葛建德搖了頭,這種事,上面沒有個默認態度,耿重陽的態度也是首鼠兩端、猶豫不定。他們在下面瞎攪和,只會將耿重陽以及耿重陽更上面的人物推到錦湖一邊去,將枷鎖往自己脖子上套。

成晉傑笑著說:「徐學平到江南任記,是趙濟東總理強力支持的,甚至還將唐學謙調到江南去配合他,大家都以為背後幫錦湖說話的最大老闆就是趙濟東總理——不過據我所知,中晶微芯與東山港兩件大事,曾如聖副總理關心倒是蠻多的。」

在中晶微芯之前,國內為建晶圓生產線努力了近二十年,前後三代線、三次努力都以慘敗告終,交學費就交掉好幾十億。

中晶微芯直接從海外拉兩百多中級工程師回國來建廠,哪個總理沒有關心過?

東山島建港又是歷來少有的大工程,直接關係到江南省的經濟復甦,總理們關心也是正常的,葛建德見成晉傑意有所指的說出曾如聖來,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看他能不能暴出更足的料來。

「八幾年,國務院是誰最先支持新亭東山島建港的,曾如聖副總理早年在農業系統時是給誰當秘書的?」成晉傑故弄玄虛的說道,「這麼扯關係,或者還有些遠,不過新亭市委書記竇唯濤卻恰恰與那位前副總理有些故舊之情——眼下錦湖要給國內同時引進0.25、0.18微米的晶圓技術,就算錦湖有再大的簍子,總理們也不會希望看到有人這時候站出來捅。」

葛建德也知道問題就是出在這裡,涉及到中晶微芯與東山港的成敗,趙濟東總理是不會袖手旁觀別人來拆錦湖牆腳的。

趙濟東總理過於強硬的執政風格,讓他在體系內也頗為孤立、樹敵很多,要是他立場鮮明的站出來要保錦湖,指不定會有更多人的站出來刨錦湖的牆腳。

出於這樣的考慮,他才想著是不是慫恿耿重陽去捅錦湖——在國務院,耿重陽也是很不得趙濟東總理歡心的人。

就算趙濟東總理不站出來,錦湖背後也有葉家在支撐,一時之間或許還不能拿錦湖怎麼樣,但是只要撕開一道口子擺在那裡,就會讓上面積累越來越多對錦湖的質疑——沒想到竟然曾如聖副總理也是站在錦湖那一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