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戰略格局 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

酒宴選在省政府招待賓館梅園酒店進行。雙方都是兩地的政府官員。張恪差不多到酒會結束才趕到梅園酒店去。

梅園是民國初期的建築。曾是國民黨官員的私宅。解放後就一直是東海省委、省政府的招待賓館。

梅園背枕著梅花山。建鄴梅花山雖不及惠山的十里香雪海。但到賞梅季節也是好去處。此時的梅山花除了稀疏橫斜的枝椏之外。沒有什麼看處。倒是沿路過來滿山滿丘的桃花甚是嬌艷。張恪、翟丹青與周遊匯合後在梅園偏院廂房改成的廳里稍等了片刻。陶晉沒有出席晚上的酒宴。李遠湖、梁偉法、羅君、趙有倫還有陸文夫等人就從那邊的酒席離開趕到這裡來。

張恪與梁偉法、趙有倫都是第二次見面。不過彼此間可沒有什麼生疏的地方。開始談了很多區域經濟合作的話題。

在地圖上呈倒勾形的小江下游流段。聚集了兩省最主要的五座城市。東海的建鄴、惠山、海州。江南的金山、長亭。這五座城市距離很早。長亭與建鄴相距最遠。也不過只相距二百六十公里。區域聯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潛力遠較各自為陣、相互拆台要強許多。

錦湖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從最初的海州一隅到向東海省最重要的建鄴、惠山兩座城市進行產業布局。如今又開始在國內各主要城市呈幅射狀的進行技術投資。也不排除會在其他地區投資建設製造基地。但是張恪始終將小江流域視為錦湖的根基所在——既非局限于海州。也非局限於東海。而是整個小江流域。或許之前的投資都集中在建鄴、惠山、建鄴三地。但是錦湖今後也會考慮向金山、長亭甚至章州進行適當的投資傾斜。

當然。要是兩省還局限在狹隘的區域經濟競爭之中無法自拔。錦湖向金山或長亭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投資。李遠湖、羅君等人即使不會表示出來什麼不滿。心裡多半會有芥蒂。此時能從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錦湖的產業布局當然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張恪也正式跟李遠湖、羅君提及錦湖正籌劃著動用巨資收購金山地晨曦紙業集團。將以收購晨曦紙業為楔機。展開在江南省的產業布局。

李遠湖、羅君他們心裡清楚民營機構收購大型國企在當前國內所能遭遇的阻力能有多大。也清楚錦湖的志向高遠。無法要求錦湖將自己的手腳捆住只局限在東海發展。在梁偉法、趙有倫的面前。對錦湖意圖收購當然表示支持。

收購晨曦紙業地前期籌備工作是以馬來西亞郭氏雲源集團旗下的雲源紙業與晨曦紙業進行合資談判的名義進行的。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晨曦紙業的管理層都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是以合資名義進行的接觸。也都處於相對嚴格的保密狀態。江南省也就幾個人知道背後是錦湖對晨曦紙業有著興趣。這麼做。也是希望能減輕前期籌備工作可能遇到的阻力。

前期地籌備工作是為了對晨曦紙業的財務、經營狀況能有一個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方便錦湖為全資收購報價。此時周遊隨張恪過來就是代表新光紙業正式向梁偉法遞交收購晨曦紙業要約書。

22億地報價。並沒有低於梁偉法本人對晨曦紙業地估價。甚至比梁偉法的預期要高許多。

晨曦紙業雖然還有相當不錯的盈利。但是盈利完全是以犧牲周邊生態環境而得來地。扣除生態環境成本。晨曦紙業還將產生相當地虧損。錦湖以此報價收購晨曦紙業。還承諾響應國家政策關閉污染嚴重的草漿生產線。還將後續投入巨資對生產線與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進行全面地技術改造與升級。保證徹底解決晨曦紙業的污染問題。甚至沒有在稅收方面提額外的要求以免減少地方財政的收入。

一旦徹底解決晨曦紙業這個飲馬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那是一定的。另外。流域內的農林業、漁業、航運業以及旅遊業等產業都會復甦。這其中的經濟賬。梁偉法都會算。但是到這時候。他仍然有著其他的擔憂。說道:「這大概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樁民企收購國有資產案。阻力不容小視啊……」

李遠湖、羅君也頗為認同梁偉法的擔憂。國內民企收購地方國有資產屢有發生。但是規模、金額都極其有限。可以視為地方搞國企體制改革的試點。這麼大規模的民企收購國有資產案。很可能會引發大爭議。要麼梁偉法成為推動國有體制改革的先鋒人物,促使收購案獲得通過;要麼收購案被否決。那對梁偉法的政治生涯的影響將不容忽視。反而錦湖在政治上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

「要是這份方案阻力太大。新光紙業還備有一份方案。」張恪倒是充分考慮到梁偉法的顧慮。笑著說。「新光紙業可以與馬來西亞的雲源紙業合資成立海外公司。再由海外公司向晨曦紙業注資18億以換取51%的股份。其他相關條件只做細節上的調整。並無大的變更……」

合資的話。晨曦紙業的資產只被估算18億不到。全資收購卻高達22億。4個億的差值是錦湖為全資收購支付的溢價。

梁偉法接過周遊遞過去的另一份合資要約書。翻看著。心裡權衡收購與合資之間的利益差異與阻力大小。顯然以海外公司的名義進行合資。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但是對當前江南省政府對資金的饑渴並無緩解。因為合資的話,入資的18億現金會截留在晨曦紙業內部用於企業自身的發展。江南省政府拿不到一分錢;要是給錦湖全資收購,就是省里以22億的價格將晨曦紙業的所有資產都出售給錦湖。省里拿到現金再也不干涉晨曦紙業的事務。

看著梁偉法眼睛流轉著遲疑不定的心思。張恪話鋒輕輕一轉。說道:「梁省長今天可只能帶一份方案回去。不曉得梁省長您會做什麼選擇?」

「只能帶一份回去?」梁偉法詫異地看了張恪一眼。他可是想著將兩份方案帶回去仔細的權衡利弊。甚至可以將兩份方案拿到省政府辦公會議或者省常委會議去討論。沒想到錦湖只肯提供一份方案供江南省決策。也就是說。江南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除了他能看到兩份方案之外。其他人只能看到他在這裡做出選擇的一份方案。他忍不住問了一句。「為什麼?」

「我們並不想在晨曦紙業的事情上花太長的時間。一旦晨曦紙業這條路走不通。我們也希望能儘快地選擇其他道路來加速新光紙業的發展。」張恪解釋道。

的確。提供兩份方案會讓江南省委、省政府在進行決策時浪費太多的時間用於權衡兩份方案的利弊。要是江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兩份方案同時開啟談判。最終再由江南省委、省政府決策。張恪大概連哭的心思都有——這樣的談判,沒有一年半載的閑工夫肯定談不下來。就像當初三星與香雪海的合資談判進行了一年半。最後還要錦湖橫插一腿將事情攪黃了。

不過要求梁偉法這時候就做出決定二者取一。張恪的態度也夠強硬地。羅君心裡這麼想著。借著與李遠湖換眼神的當兒打量了他一眼。見李遠湖臉上並無芥蒂。心想:張恪在要不要急著投資製漿工廠的問題與李遠湖之間起地矛盾。大概也隨著時間而沖淡漸無了。

李遠湖性子頗為強勢。別人以強勢地姿態出現在他面前。容易起衝突;梁偉法性子寬和。對張恪的要求雖然覺得有些詫異。倒也不會引起反感。當然。也與錦湖日益重要的地位有關。

趙有倫在晨曦紙業地這件事情。也無法幫梁偉法拿主意。他甚至在配合錦湖對晨曦地收購。只是不會在梁偉法面前表露出來。

當然。這次兩地的政府官員接觸。張恪趕過來湊熱鬧。也不僅僅是為晨曦紙業地事情。他說道:「趁著李省長、梁省長兩人都在。有個情況要跟你們通報一下……」

梁偉法還正頭疼在錦湖提交的兩份方案間難以決策。這時候又聽張恪鄭重其事的說要通報其他情況。精神稍振。問道:「你慎重其事的說什麼事情。總讓我有莫明的擔憂……」

李遠湖微微一笑。問道:「能有什麼事情?」

「倒也不是多嚴重的事情。只是覺得這個情況有必要讓兩位省長知道一下。」張恪笑著說道。「東海大學教授周瑾璽受國務院稀土辦委託。對稀土等稀有金屬產業政策調整進行宏觀經濟面的調查與考研。已有可靠的消息證實。周瑾璽這段時間與金山華稀、三井特種金屬的管理高層來往從密。或許梁省長還不大清楚。金山華稀是章州盜採稀土礦資源流向市場最主要的渠道……」

東海幾乎沒有什麼礦產。江南章州卻以礦業為最主要的支柱產業。作為全國最主要的兩個稀土礦資源所在地之一。江南省在稀土產業政策調整的問題有著相當的話語權。

從地方經濟的角度來說。稀土產業政策以周瑾璽的觀點進行調整。允許民資、外資進入。能壯大章州的礦業產業規模。對發展江南、章州的地方經濟發展更有利一些;當然這個有利還局限在四五年的期限之內。局限在單純的GDP經濟增長速成度上。

梁偉法能知道單純的追求經濟快速成增長並非是對全省民眾最負責任的一種態度。就像晨曦紙業的收購案一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