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風潮 第六百七十七章 驚人的決定

外人很難理解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爭執。外界的質疑不斷,中央電視台卻一直保持沉默,或許在觀察外界的反應也說不定,舉棋不定、內部分歧較大時,這無疑是最佳的姿態。

6日下午,位於海淀區中關村愛達大廈內,愛達集團在其駐京分公司內召開記者會表示清醒認知公司的發展現狀與海外廠商之間的差距尤為重要,公司都不需要激進而惘顧後果的市場策略,不願意成為陪襯外資品牌的綠葉,有外資品牌參加競標的廣告時段,有可能會直接選擇放棄。

大家都能清楚的看到愛達集團的矛頭所指,只是之前沒有預料到會有一家企業公開站出來抵制中央電視台接受外資品牌入場,愛達集團召開這樣的記者會令媒體相當驚諤。

想想也不奇怪,圍繞著央視第一套節目黃金廣告時代的競標,不僅是競標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競標企業與中央電視台之間的博弈。

愛達集團選擇這樣的時機發表這樣的聲明,另一方面也無疑從側面表明愛達集團對這屆的央視標王有著深厚的興趣。

愛達集團恰好是這次央視標王廣告時段最有力的競奪者,中央電視台當然希望競標的場面越熱烈越好,希望有更多的、更有實力的競標企業參與進來;愛達集團卻不希望最終為央視標王廣告時段支付過高的代價。

愛達電子有違常例在十一月之前就提前公布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隨後多家媒體又步調一致地拋出對上屆央視標王企業科王電器今年有可能巨額虧損的市場分析報告,背後的聯繫以及矛頭所指。都是不言自明的。愛達集團就是要在這個關鍵時刻,促進媒體與公眾對央視廣告標王的概念進行反省,打壓其他潛在的競標企業對央視標王的期待值。

愛達放棄對標王廣告時段的競標,這本身不會產生多大的問題;要是這屆央視廣告標王給外資品牌競得,會造成怎樣地影響,卻是誰也無法預料的。

黃昏時分,北京電視台組織人手走到街頭進行「當外資品牌成為央視標王」的現場調查,錄製的節目並沒有在北京電視台二套七點半鐘的新聞調查欄目里播出,但是在此之前。陳靜在科王駐京辦事處里接到中央電視台廣告信息部的電話通知,邀請她與其他參與廣告招商大會的企業代表到梅地亞中心參加競標方案的座談會。

陳靜與子嘉趕到央視的梅地亞中心,在央視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到大樓三樓地會客大廳,看到傅俊坐在大廳一角的沙發上,才曉得張恪與愛達集團運營部下屬的市場總監及銷售公司總裁楊雲以及北京分公司的總經理周一平早在他們召開記者會剛結束之時就給請到梅地亞中心來,這時候他們正與中央電視台的領導進行磋商。

受邀過來參加座談會的主要是去年競標新播聯播與天氣預報欄目之間十三條5秒廣告的企業代表。國內幾乎所有的地方電視台都同步轉播中央一套的新聞聯播與天氣預報節目,因而這十三條5秒廣告的市場價值最高。

除此這些企業代表之外,陳靜還看到聯信集團地肖瑞民。聯信集團也要加強明年的市場宣傳力度,做大他們的手機業務。東興、聯訊也不會錯過央視的這次招商大會。只是陳靜對東興、聯訊的管理層不大熟悉,也不曉得有沒有他們的代表在場。

※ ※ ※

張恪與央視廣告信息部地領導談完話,與楊雲、周一平返回會客大廳,看到陳靜與謝子嘉,走過去跟她們打招呼。

「啊,才算明白你說的那句話,你們這次可真是選擇中央電視台作對手呢……」站在梅地亞中央寬敞明亮的大廳里,陳靜凝眸看著眼前這個年少得志、意氣風發的青年,明眸皓齒的笑著說,「對央視的態度會不會有些強硬?」

「還用了暗渡陳倉這種老套的計謀……」謝子嘉嘟著嘴輕語說道。她與陳靜對錦湖可以說是知根知底。當然都很清楚這次很可能是香雪海站出來競奪央視標王廣告,偏偏是愛達集團這時候跳出來吸引媒體與其他競標企業的眼球,可不正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其他參與競標地企業又不知道愛達集團與香雪海的根底。

雖然香雪海與愛達集團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兩家企業根據其市場規模及資金實力,對央視標王企業地競爭能力是不一樣的,張恪總不能將愛達集團的資金無償的撥付給香雪海。

張恪沒有理會謝子嘉的譏諷。無論是愛達還是香雪海。都統一在錦湖的整體戰略之中,笑著回答陳靜的疑惑:「態度怎樣才算不強硬?央視為標王廣告標價十個億,我們乖乖的全額支付?」又笑著說,「連累你們也給攪和進來參加這什麼座談會,不會又要我承擔什麼責任吧?」

陳靜臉有些微紅,之前說承擔責任的話,只是子嘉的刁蠻任性,換了個話題說道:「你們誰留下來參加座談會?」

張恪回頭看了一眼。周一平、楊雲就站在不遠處。呶了呶嘴說道:「諾,他們倆留下來就可以了……」又說道,「錦湖的任性,畢竟給你們添了些麻煩,這樣吧,錦湖從德儀所獲得的手機製造技術都可以授權科王高科免費使用,算是一點補償……」

「啊……」陳靜愣了愣,有些不知所措,錦湖當初可是花費五千萬美元的巨資從德儀手中接受全套的手機製造技術,這當中沒有最核心的手機基帶晶元技術,但是除了基帶晶元技術之外,其他組配件技術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連錦湖一時間也無法消化多少。

張恪說完這句話說走了,陳靜卻還沒有從剛才的鎮驚中回過神來,謝子嘉伸手在她面前招了招,問道:「你確定他剛才不是在開玩笑,還是說你已經給他騙上床去了?」

「什麼跟什麼啊?」陳靜將子嘉地手撥開,俏臉漲得通紅,子嘉的話倒是說中她藏在心裡的隱秘,還想著將那個夢給徹底忘掉。但是她仍然無法理解張恪剛才說的話,或者說是張恪剛才的決定。

錦湖要公布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款手機方案。而是德州儀器積累了近十年、錦湖花費五千萬美元的巨資從德儀手中接受的專利技術。雖然給業內貶低地二流技術,雖然只是免費授權使用,但是無論此時的科王高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從其他海外手機廠商手裡獲得這種授權。

離開會客大廳時,張恪與肖瑞民對看了一眼。

雖然愛達與聯信在手機業務上有競爭,但是在外資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的問題上,聯信又會被迫選擇與愛達站在同一個立場上。

直到看著張恪的背景從會客大廳的入口扶梯緩緩下沉消失不見,肖瑞民都若有所思的手撫著額頭,沒有走上前搭話的意思。

一個多月,在香港機場承蒙張恪贈送的那隻愛達i19手機還躺在他的公文包里。雖然聯信還沒有能力實施像橡樹園那樣的龐大構想。但是肖瑞民一開始就想著先在聯信集團旗下成立一個產品設計中心與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收到張恪地贈禮,他的這種心思愈發的堅定。

除了從第十二研究院抽調技術力量之外,肖瑞民更希望從外部直接高薪聘請在手機設計與手機應用技術開發上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但是事情的發展並不總是如人意的,沒有強力的支撐,國內的運營方案通常是多方面意見的折中。移動通訊終端設備設計中心與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總算是很快就掛牌了,但是部里通過的方案,向外部直接高薪聘請專業人士只限5人,咬咬牙開出五十萬地總年薪。與其從外部招聘半生不熟的半專業人士,還不如自己花費力氣培養。肖瑞民跟部里爭取的條件就是花四十萬聘一名真正的專家來領導兩個中心的工作,再花十萬聘請四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總年薪仍然控制在五十萬。

至於南方公司擁有代工包銷授權地權力,也是妥協地結果,肖瑞民也頗為無奈,周興東在部里獲得那些老領導的支持。也不是他能完全壓制住的。

肖瑞民視線看著陳靜那邊。他不認識陳靜,畢竟科王高科目前只跟聯信的南方公司有聯絡,但是這麼一個漂亮的女人,應邀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三樓的會客大樓,還與錦湖幕後的那個人物有過簡短而親密的交流,僅僅是這些因素,就足以引起肖瑞民地注意了。

陳靜無法消化張恪剛才帶給她地震憾,看到肖瑞民看向這邊。朝他走過去。落落大方的伸出手,說道:「肖總你好。我是科王高科地董事長陳靜,對你仰慕已久……」

看到陳靜走過來,肖瑞民就客氣的站了起來,聽她自我介紹完,心想道:科王高科也是海州的公司,這麼一個漂亮的女人與那小子認識,倒也不奇怪。

在手機代工包銷問題上,肖瑞民與周興東等人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周興東等人獲得部里的支持,肖瑞民為此十分痛苦,如此短視的追逐眼前的小利,最終卻是會損害到聯信的根底。即使如此,肖瑞民對科王高科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科王高科拿愛達的手機模塊與產品方案套上聯信的牌子也跟著進入手機產業,算是開創了手機品牌代工包銷全新的商業模式。

就憑藉這份創新能力,科王高科就是一家值得尊重的企業,可惜的是聯信自己沒有出息,沒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