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技術野心 第五百八十章 夜自修

天氣漸漸炎熱起來,張恪這些天倒是悠閑自在,每天清晨跑步到唐婧家裡吃過早飯一起去學校,在學校渡過一段並不算太艱難的時光,夜裡或者留在學校上夜自修,也或者陪唐婧到家裡自修,沒有嚴格的複習計畫。

臨近高考的最後一段時間,高考前的緊張氛圍反而淡了。

到了夜裡,白晝的炎熱就逐漸消散,張恪他們的教室在四樓,坐在臨窗的座位上,手裡壓著最近幾期的消費電子雜誌《T3》,拿鉛筆將雜誌上刊登的摩托羅拉最新一款手機描摹下來,又寫亂七八糟的文字,字跡非常潦草,隔兩天讓張恪他自己認,都未必能全部認得清。

他無需為高考努力,坐在教室里考慮一些問題,倒也毫無壓力。

學校里的高考氛圍淡了,夜裡到教室上夜自修的同學都不足三分之一,即使教室里上夜自修的同學也不再那麼認真了,這段時間也沒有教師會到班上來看班。

唐婧看了許久書,不好意思叫張恪在教室里幫她捏拿頸椎,姿態收斂的舒展著身體,回頭看見張恪在白紙上描摹出摩托羅拉的手機圖案,又拿過雜誌,看到雜誌介紹摩托羅拉的這款手機只有65克,嘖嘖的咂了咂嘴,下巴磕在書桌上,小聲的問張恪:「錦湖能生產這麼輕薄的手機?」

「錦湖目前的技術條件還達不到,」張恪搖了搖頭,說道。「國內也沒有這款手機出售,你要是喜歡,你去香港,我送這部手機給你……」

教室里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張恪與唐婧占著一個角落,也沒有別人湊過來煩他們,杜飛倒是上夜自修地時候還在的,轉眼間都不曉得他跑那裡去了,張恪與唐婧在角落裡隨便說著話,也不虞給別人聽見嚇著別人。

「我不要這個。」唐婧搖了搖頭,「你們能做出什麼樣子的手機,我就用什麼樣子的手機,只要你送給我的,那隻丑手機也無所謂……」

「別這麼說,給別人聽見會抓狂的,那隻手機指不定日後能進博物館呢,」張恪笑了笑,唐婧是說前些天他手裡把玩的那隻樣機,看上去夠簡陋的。跟摩托羅拉的大哥大似的,不過ESS地研發小組能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拿出來樣機,挺不容易的,「你這麼說。我感到壓力倒是蠻大的,手機拿出來不能丟你的人啊。」

「隨便啊!」聽了張恪這麼說,唐婧得意的笑了笑,「男人是要有些壓力的。」

「你來幫我看看,這裡有三套方案。你喜歡哪個?」張恪將文件夾上的前面幾張白紙取下來,下面竟然是一疊手機設計方案。

設於漢城、東京、香港的三家產品開發中心都已經先後運行起來,文件夾上層幾張白紙是張恪塗塗畫畫的,下層則是這三家中心的設計人員拿出來地最新手機設計方案。

「嗬,我說你整天陪我在教室里發什麼呆呢,」唐婧將文件夾顛倒了方向,手捏成拳頭,下巴壓在拳眼上看著設計稿上的手機圖,設計稿邊上的空白處有紅色筆寫下的批註。密密麻麻地,字跡很潦草,唐婧認得是張恪的筆跡----張恪有時候看不懂自己寫什麼還要問唐婧——唐婧見張恪在教室里整天都是鼓搗這玩藝,眼帘一抬,問他,「會不會很無聊……」

「不會。」張恪搖了搖頭。說道,「產品設計需要更多靈性的思考。倒是很適合拿來打發時間的……」

※ ※ ※

無論是聯信、聯訊還是東興,這三家公司都沒有技術準備,貼牌也只能貼海外手機廠商的二流產品,錦湖從德儀那裡拿到整套手機製造技術也是二流地技術,所說幾家公司的起點是一樣的。

技術上取得突破是需要時間的,持續的對技術研發進行巨額投入,可能需要兩年、三年,才能縮短與諾基亞、飛利浦、愛立信這些海外手機廠商之間的差距,但是二流技術並非不能贏得一流的市場。

那就需要在手機設計上下工夫。

張恪能發揮的最大作用也就是在手機設計上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議。

一般說來,等手機設計這個行業成熟之後,手機設計加上制樣地完整設計周期通常在四十天左右,不過,這都是在不脫離現有技術條件的基礎上實行的產品設計。

錦湖從德儀獲得的不過二流的手機製造技術,張恪的一些前瞻性建議往往是超出錦湖現有技術條件地。

好吧,當張恪提出這些意見出來,ESS地研發小組成員與產品開發中心的工程師就有一陣子忙碌了。

張恪說地輕描淡寫,他在設計稿上寫著簡單的一句話:「鏡片(顯示屏)設計上需加寬處理」,這不僅僅是手機面板重新調整的問題:加寬顯示屏,功耗會加大,又不能犧牲其他功能,又要保證待機時間,功率管理晶元的技術級別就要提高;加寬顯示的屏幕要求圖像處理技術升級,甚至需要圖像顯示質量更細膩的STN液晶屏。

當然,不可否認,這就是錦湖最大的優勢。

擁有張恪前瞻性的建議,錦湖旗下的技術研發團隊就能集中資源、不需要走一段曲折的道路就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引領技術的進步;而一般的高科技術公司化大力氣研發出來的技術真正具有商業價值卻是不多。

當然,對於錦湖以「IDEA」為品牌發行的第一款手機,除了要求加寬鏡片設計之外,不是沒有就其他額外的要求。

「手機鈴聲需要更響亮悅耳,採用和弦音。需技術部門集中力量攻一下關,」唐婧輕聲讀著設計稿上的一行批註,側著頭,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難以理解,問張恪,「和弦音就是指複音吧,這有什麼難實現地?」

「呵呵,這個問題我剛搞明白,」張恪得意的笑了起來。有意在唐婧面前賣弄,「不說你不會覺得,其實現在的手機鈴聲都是很單調的。複音是指多個音源同時發音,這好比是多件樂器一起演奏,音色會更加飽滿、圓潤。我們在計算機上用軟體聽音樂,從一個音道里能直接聽到多重演奏的效果來;但是手機不行,手機鈴聲的音道都單音的,就跟只有一件樂器似的,怎麼也弄不出多重演奏的效果來。目前的技術手段只能增加音道來模擬複音效果,效果聽上去跟和弦音差不多。至於在技術上怎麼去實現。就不是我要關心地事情……」

唐婧比較了三個手機設計方案,呶著嘴看了半天,搖了搖頭:「都不是很滿意,要是能將你在設計稿旁邊寫的這些都體現出來。好像很值得期待啊……聽你的意思,技術上好像很有些難度……」

「應該不算太大吧,」張恪心想自己又不是將十年後才流行的全觸摸屏智能手機概念提出來,主要是錦湖的技術積累不夠,一切都剛剛起步。要求不能太高,笑著說,「屏幕加寬一倍有難度,那先加寬四分之一的尺寸;七重奏和弦鈴音有難度,那先實現三重奏和弦鈴音效果;要做到單機輕薄只有65克重量有難度,那先做到130克……技術水平提高總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整體性能往前跨一大步,就可以推出一款新型號產品。」

手機屏幕、鈴聲是國人選購手機時最注重的兩個細節,當然張恪還提出許多繁瑣的建議。簡直要讓錦湖旗下的設計與技術團隊抓狂,聽說成漢璋在美國矽谷地實驗室已經繼承了丁槐、蘇津東他們早年開發影碟機時睡實驗室的好傳統。雖然聯信宣稱七月之前就會推出他們的第一款手機產品,張恪卻要求陳信生、蘇津東他們拿出第一款手機就要讓市場為之震動。

錦湖有完善的銷售渠道與售後服務體系,特別是盛鑫在華東地區地手機銷售渠道可以直接利用——盛鑫的這個模式還是張恪最初創立並最終幫盛鑫在華東地區完善起來——開發市場的經驗也日益成熟,再說生產的籌備越充分,越能保證產品的質量穩定;錦湖不差這兩三個月地時間。也不跟聯信爭這兩三個月的時間。唐婧跟張恪說了一會兒話。又繼續埋頭溫書去了,張恪思路停下來。就覺得有些無聊,抬頭沒看見杜飛在教室里,不曉得這小子轉眼間去了哪裡,將文件夾塞到唐婧書桌下,他自己走出教室溜達,走到走廊里給杜飛打電話,手機震動的聲音卻是從教室里傳出來,這小子出去沒有把手機拿在身上。

看到唐婧詫異的探出頭來,張恪朝樓下指了指,示意自己下去一趟,溜達到小賣部那裡,買了兩罐可樂準備回教室,看到新建成還沒有啟用的新學生食堂那邊人影幢幢,有人拿手電筒往樓梯口照。

「呵呵,政教處的人沒事又跑過去捉姦了……」

張恪回頭看了一眼,分了一罐冰可樂給杜飛,問他:「你小子去哪裡了?」

「在政教處的那些孫子搜查之前,我跑出來通知那些野鴛鴦趕緊逃離現場啊……」杜飛嬉皮笑臉的說。

「你也真夠閑的……」張恪笑了起來,世紀錦湖地總部都遷建鄴去了,杜飛雖說要定下心來認真複習,複習之餘倒是要找些事情來消譴的。

高中生談戀愛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算是早戀了,不過海州一中的風氣比較嚴厲,張恪、唐婧所能受到的優待畢竟是極特殊的,絕大多數學生只是被迫選擇單純地讀書。卻是到最後一個時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