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技術野心 第五百六十一章 轉移

自愛達電子創立起,盛青、邵至剛、張知非等人就開始做盜版碟,最初是直接生產,在張恪的促使下,將壓碟線全部轉讓出去,專註於盜版產業鏈上游的設備貿易與母盤製作,還在深圳等地成立十多數軟體工作室性質的公司從事一系列的母盤工序製作,盛青、梁軍這一兩年的精力幾乎全部壓在深圳,這些公司也漸漸走上軌道,張恪就希望他們從這些工作室的業務管理中完全撤出來,只與這些公司保持一定的財務控制關係。

雖然說國內的盜版產業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但是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與執法會逐年嚴厲,張恪這是要盛青他們進一步與盜版產業脫離。

之前建立的管理團隊,大部分人蔘股成為下面公司的負責人,盛青與梁軍還有一些不想在這個行當幹下去的骨幹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深圳了。

不出張恪的意料,小叔、邵至剛、盛青他們將餐飲娛樂公司也冠以世紀錦湖的名稱,邵至剛的精力轉移到商業地產開發上,特別年後丹井巷改造項目提上日程,盛青就留在海州親自抓起餐飲娛樂方面的管理——這本身就是他的強項,這兩年又在深圳、香港兩地奔波,長了很多見識,還將香港一個負責經營大眾化娛樂場所的團隊直接拉了過來;深圳那邊的事務畢竟不能馬上就脫手,梁軍年後還是去了深圳,張恪便想借這次機會將梁軍也徹底的從深圳拉回來。

張知非看了看邵至剛,說道:「我看就讓梁軍回來算了,深圳那邊也就剩下些財務管理上的工作。那幫龜孫子,看到你一個個叫大爺、畢恭畢敬的,但是想他們不做假賬是不可能的,財務管理,怎麼管理?能有錢收就不錯了;也就指望日後江湖相見,給我們留些薄面……」

雖說從事盜版還有極豐厚的利潤,但是內地的其他事情也逐漸起步。該放手就放手,人不應該將所有的錢都攬入自己的懷裡,這是他跟在張恪身邊這些年最大的領悟了。

想想錦湖,面對多少利潤豐厚地領域都絕不貪心,只專註電子、造紙兩個行業,其餘的細枝末節都毫不猶豫的砍掉。

邵至剛點點頭,說道:「可以啊,讓梁軍回來,委屈他給我當助手。我也可以省些力氣。」梁軍最初到海州,就給丟到宏遠實業里鍛煉,三個月轉一個職務,幾乎將工程建造所有相關事務都熟悉起來。

當時張知非大力鍛煉的接班人,除了梁軍之外,還有他大哥張知微的兒子張奕。

奈何張奕不成器,給張知非趕回東社。張奕回東社之後自己開公司,從他老子民財局挪出公款卻給合伙人捲走了,雖說幾十萬的錢款對張家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麼,張知非替他們將錢墊上,但是張知微最後還是給趕出東社縣民政局。

當然了。後來發生的許多事情,都不是特別的光彩,甚至比張知微、張奕挪用公款還牽累整個家族的聲譽。自然就不為外人道,邵至剛也不清楚,他只曉得張知行、張恪對張知微一家向來都有不滿,張恪此時主動提起要用梁軍,那神態間卻是壓根兒將張奕這個人忘了一乾二淨。

邵至剛當然也不會去插手過問張家內部地事情。

張知非倒是想跟張恪聊聊張奕的近況,不過也不會適合在這麼多人面前提起,岔開話題,說道:「以後建鄴這邊就要熱鬧起來……眼下要把根據地先搞起來……」

葉建斌說道:「新華都大廈里還有些辦公室空著……」

邵至剛搖頭說:「留給恪少吧。世紀錦湖才多大的攤子,該節約還是要節約的,我看就在東大附近租一層樓先用起來……」在新市街租樓辦公的經營成本太高,雖然葉建斌也是世紀錦湖地產的股東,但是邵至剛作為總裁是對公司經營成本負責的第一責任,他忙搖頭拒絕葉建斌地建議。

「就商業地產來說。建鄴市裡的商業地產售價比海州要高三到五倍。同量的工程量,經營規模、利潤規模都要大許多。最關鍵的,還是建鄴市的商業地產需求旺盛絕不是海州能比的,」張恪笑著說,「錦湖會堅持將總部留在海州,但是世紀錦湖地產要到大城市才有大的發展,你們不借這次機會將總部遷過來?」

「會不會太心急了些?」邵至剛看了看張知非、葉建斌,世紀錦湖地產不是他一家,葉家的盛鑫環球、張知非地宏遠實業、許思名下的維域投資、盛青的盛世年華都是世紀錦湖地產的股東。

「得,欲拒還迎的姿態,這裡可沒有人欣賞,」張恪笑著說道,「你的心思,我能看透九成,你不但想將世紀錦湖地產遷過來,還想著同時將世紀錦湖餐飲娛樂也遷過來,要做就一塊做吧……只要不想著從橡樹園計畫里佔大便宜,給你們遮遮蔭,還是可以的。」

「那就遷過來吧……」葉建斌說道,他早就想涉足商業地產開發了,經張恪介紹參股世紀錦湖地產,要是世紀錦湖地產一直留在海州開展業務,他也不方便到海州去喧賓奪主,到建鄴市來,才有他能力施展的空間。

商業地產開發,地域之間是有門檻限制地,想從小地方跳到大地方的難度很大,就算方方面面的關係擺平,但是沒有在大城市做大項目的經驗,依然得不到信任,依然不能稱一流的商業地產開發企業。

張恪向建鄴市常委副市長王維均承諾對學府巷的商鋪拆遷會採取回遷補償地方式,邵至剛是有些心痛地,不過能藉助橡樹園計畫一下子跳到建鄴市這個平台上來,就算不賺一分錢也是樂意的。

能想像橡樹園計畫在國內地影響力,邵至剛可是想將錦湖的橡樹園做成樣板工程,那樣,世紀錦湖地產就等若於拿到進軍國內各大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的入門證。

邵至剛相信張恪能代表許思的意見,葉建斌又這麼說,張知非沒有反對,盛青的意思,他早就有所了解,說道:「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遷過來也是好地……師大南門外有一棟辦公樓因為之前承租的企業捲鋪蓋溜走了,各方面條件都比較適合,我們可以先租下來……」

大家哈哈大笑,邵至剛都已經在建鄴物色公司總部大樓了,剛才還遮遮掩掩……

「師大南門?那地方不錯,」陳信生問張恪,「橡樹園建成之前。錦湖在建鄴市的辦公地點,是不是跟世紀錦湖擠一擠……」

張恪搖了搖頭,說道:「整個橡樹園計畫龐大,需要建鄴市報送國務院審批,有若干項目我們可以先拆出來實施,學府巷改造可以行將拆遷工作做起來,燕歸湖東北角上的兩座印染廠可以先買下來改造成創業園區。改造也分塊分段的去搞,我想速度夠快的話,兩個月就能先清出一片辦公區域來……」

陳信生雖說剛參入錦湖,但是與張恪接觸的時間很長了,知道錦湖辦事的風格。要沒有這點搶時間的風格,錦湖也不可能在兩三年時間裡發展成今天地規模。

張恪手抓著扶手站起來,說道:「明天就與建鄴市開始正式的談判吧,先把意向書給簽下來,大家有個積極的姿態,做事總是宜早不宜遲的……」

※ ※ ※

4月9日上午,建鄴市委召開臨時常委會議,迫不及待的討論了建鄴市高新技術產業新戰略的問題,的確可以用迫不及待這個詞來形容。

市委書記羅君在會議上慷慨陳辭,指出建鄴市八年來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畏首畏尾地戰略方針使得整體格局狹小。不改變就要給其他副省市級城市,特別同省、同級別的惠山市落在後面。

整個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明建就幾乎沒有抬起頭來,羅君總究要給肖明建留些顏面,而是將之前一直分管這方面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鬍宗慶拿出來狠狠批評了一通,也將之前市委市政府對錦湖橡樹園計畫的遲鈍反應歸咎到胡宗慶的頭。

張恪中午與王維均一起用餐時。從王維均那裡知道上午建鄴市委召開會議地情形。他對此也感到很無奈,他雖然想面面俱到。但是現實的情況不可能將每一個人都討好到,不曉得胡宗慶對錦湖會不會有所遷恨。

建鄴市委召開臨時常委會議之後,會議紀要中午送交省政府辦公廳,送到李遠湖手裡。下午,李遠湖就在省委省政府辦公大樓根據建鄴市委上午臨時常委會議的內容紀要召開省政府辦公室會議,討論了東海省高新技術產業新戰略地問題。

※ ※ ※

9日入夜,謝漢靖、謝劍南、謝瞻、陳靜等一行人從香港飛抵建鄴。

夜色沉寂,飄著小雨,車前燈的光柱里雨絲飄過。

「昨天還聽謝意說省里天很好,」謝漢靖坐在車裡,跟謝劍南說,「也是到梅子黃時雨的季節了。」

陳靜聽著汽車調頻電台里正播放東海省今後幾天都是陰雨天氣,倒對綿綿春雨沒有特別的感觸。

車隊駛入建鄴南郊一處名叫暖香樓的休閑山莊,謝意站在山莊主樓前等候,看著車子過來,幫忙打開車門,車子停的位置水好,檐頭滴水恰好落在車門前,陳靜探足伸出車門,穿著亮絲褲襪的小腿滴了幾滴雨水,浸染著顯露出白膩如玉的肉色來。謝意下意識地伸手要幫陳靜擋雨,一隻手掌擋在頭頂有什麼用?陳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