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迷情 第一百章 請君入甕

12月6日,許鴻伯在海州日報發表題為《魅力海州的城市之本》的文章,佔據整個社會評論版整版的篇幅,提出挖掘自身特點、進行環境整治、塑造海州特徵、進行城市建設的全局觀點。

這篇文章全盤否定一年前市常委會議提出並由人大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城市規劃思路。

許鴻伯是一個早就遠離海州官場的人物,在某些人看來這篇文章遠遠逾越他的民間身份,在他們看來,許鴻伯完全沒有寫這篇文章的立場,但是他卻提出來了,而且佔據海州日報社論版整版的篇幅,不提這篇文章在市民中引起的議論,對海州市官場的震動是巨大的。

萬向前看到這篇文章,立即惱羞成怒的給宣傳部部長楊文清打電話質問這事是不是宣傳部的授意,楊文清此前還琢磨許鴻伯之前的身份,懷疑是萬向前在裡面搗鬼,是他才讓許鴻伯整出這篇文章。既然跟萬向前無關,楊文清當然能理解萬向前為什麼會惱羞成怒,一個在他身邊工作了六年,可以說對他身上每根汗毛都清楚的人,沉寂了這麼多年,突然搞出這麼大動靜,當然要讓他驚慌甚至恐懼了。

楊文清給海州日報社主篇掛了電話,詢問此事,日報社主篇說是社論版編輯負責采稿,他現在才知道這事,已經接了好幾個電話詢問此事。楊文清恍然知道是誰在幕後布置,別人從日報社問不出東西,那還正常,日報社也有自己的立場。宣傳部管著日報社,楊文清問不出所以然來,那表明不是周富明,就是唐學謙在幕後直接指使,就目前的局勢,周富明與唐學謙是同穿一條褲子的。

楊文清決定在此事上保持沉默。但看事態發展,才做決定。

第二天,海州大學城規院教授在海州日報刊登題為《城市規劃的新視點》的文章。

萬向前惱羞成怒的事情卻由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傳了出去,張恪聽到爸爸說起這事,問道:「是不是唐伯伯安排的。防止萬向前見風轉舵,將功勞撈過去?」張知行笑著說:「沒那麼容易,周富明下午地會議已經要求市規劃局、市規劃設計院組織相關的討論,之前的規劃工作暫時停下來……」

此時跟周富明爭功勞是不明智的。

海州日報文學版同時發起「海州之秀」的徵文活動,第三天就推出沙田古街的徵文子專題,接下來將將陸續推出象山森林、疏港河、錦湖、海州錦繡等子專題,對許鴻伯文章中地塑造海州特徵的論點進行延伸。

張恪更關心宋培明的態度,經歷新光造紙廠一事之後。宋培明無疑會堅定的站到唐學謙這一邊。這麼說也不完全對,宋培明應該是堅定不移的站到徐學平這一邊,他現在還沒有資格跟徐學平搭上關係。所以才退而求其次的支持唐學謙。張恪只關心宋培明會不會被這次輿論攻勢碰出思想的火光,別人出來是論戰,造紙廠老廠改造成飲食廣場可是實實在在的可以最先拿出來地試點,不曉得要不要再讓人提醒一下他。

在此之前,吳天寶、邵至剛幾次要求請吃飯,張恪都以學習很緊為理由推脫掉。吳天寶這段時間也找不到張知行。在許鴻伯文章發表的當天,小叔張知非也異常興奮,他要組織專家學者挖掘疏港河的話題,還要搶在其他工程公司前面主動拉攏海州市中小型工程企業掛靠到宏遠名下。還要與其他工程企業通氣,讓疏港河疏浚工程成為海州市環境整治地第一步。

12月8,正泰集團正式收購嘉信,最終以一千一百萬的現金收購嘉信85%的股份,海泰會在愛立信第一款中文數字手機GH398出之前與嘉信合併,合併後的公司總部會遷回省城,兩家公司合併後的人事安排會在稍後幾天的會議中討論出來。海裕公司在各地的分部將完全剝離出來,併入新公司之中。

不得不承認。這是正泰集團相當成功的一次表演。

如果不是正泰集團的咄咄逼人,張恪覺得這樣地結果,對三方都不算太壞。正泰集團是大贏家不假,但是海裕公司擺脫以前的包袱,還在最終重組後的公司里保留不低於18%的股份,自己雖然有些虧,但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從中拿出三百萬的現金,也能讓人安慰了。

這一天最後兩堂自修課,還是李芝芳坐班。還得挨到放晚學才能往校外走。

吳天寶的豐田車停在校門外的場地上,看見張恪走出校門,緩緩地開過來。

張恪看著吳天寶堆著笑推門下車,坐他旁邊的那個瘦瘦高高的青年人卻沒有動作,臉上似乎含著笑,眼睛裡卻很冷淡。張恪雙手抱胸看著吳天寶繞到車邊來:「吳經理在校門口堵我,有什麼事?」

「不過來找你,見不著你人啊,」吳天寶眼睛給笑容擠成一條縫,「你要去哪裡,我送你?」

「送我去前門吧。」張恪打開車門坐到后座。吳天寶又繞到駕駛位

介紹他旁邊的那人,「恪少,這是花園酒店的邵總,跟你提過。」

邵至剛轉過身來,伸出手說道:「這幾天一直聽吳大哥說你的事,逮到今天才見到你,晚上有沒有時間一起吃個飯?」

※ ※ ※

邵至剛大約三十三四歲,臉瘦長,膚色有些蒼白,眼神堅定,剛剛的一絲冷淡,這時候已經看不到了,換上溫和的笑容。

「哦,吃飯就算了。」張恪跟他握了握手,人蜷到後排座椅上,臉上露出沒有說話興趣的表情,偶爾通過後視鏡,看見邵至剛一直在觀察自己。

車到前門新海通大廈,張恪跟吳天寶招呼一聲就下了車,走上台階,聽見吳天寶在後面喊他,回頭看見吳天寶與邵至剛也下了車,從後面追上來。張恪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看著吳天寶、邵至剛兩人:「還有什麼事?」

「呵呵,」吳天寶尷尬的笑了笑。「那個飲食廣場項目,怎麼就沒有動靜了,好像周廠長不負責這塊了?」

吳天寶等了多少年想擠進前門做餐飲,要麼找不到合適地地方,要麼對方索取的代價太高,好不容易找到這個機會。而且找邵至剛討論過這個項目,如果能好好操作的話,造紙廠老廠這一塊,極可能成為海州餐飲業最發達的地段。

具體的情況不是很清楚,吳天寶卻曉得這個少年能夠決定很多事情,讓兒子吳尊領著三個青皮去學校道歉,也是為了討好張恪,沒想到這事會讓張恪不快。他接到兒子電話後趕到新海通大廈。想補救一下,沒遇到他人。第二天就被告知,造紙廠老廠的改造方案暫時停下來。追問周復,周復也只是說事情不再歸他負責了,什麼事情都要等張恪才能決定。

吳天寶這才曉得還是輕視了這個少年,這幾天想補救,奈何找不到他人,今天在一中校門口等了小半天,才逮到人,不料張恪好像忘了那回事似的。

「嗯,你說那個事啊。造紙廠新廠那邊準備月中投產,最近地事情比較多,周復他們可能忙不過來,才把老廠的事情暫時丟下來。」張恪信口胡扯,看了邵至剛一眼,繼續拾階而上,推門進了新海通大廈。

「這項目什麼時候會啟動?」吳天寶緊跟著進了大廈。

張恪在電梯前停住腳步,笑著說:「我小孩子家家的。在學校里爭強鬥狠出出風頭罷了,吳經理真以為我能決定這事?」

電梯倏然打開,周復陪宋培明從裡面出來,他們看見張恪站在電梯前,愣了一下,宋培明伸手抓住張恪的胳膊:「逮你好幾天,跟你談餐飲休閑廣場的事,你愣是把我晾了好幾天,今天你可不能再躲著我了。」

「宋叔叔,瞧你說的。我哪裡敢把你晾一邊啊?」張恪燦然笑了起來,「你有什麼事不會直接問周廠長?」

聽張恪這麼說,周復有些訕然,宋培明哈哈一笑:「老周口風緊,我今天才知道項目交給蔣薇負責了,我大概了解一些情況,詳細地資料還得你授權。」看著電梯門已經闔上,吳天寶與邵至剛站在一邊沒有進去,疑惑的問了問,「這兩位是?」

「宋區長,」吳天寶慌忙掏出名片,「建鄴酒店經理吳天寶,您治下的草民。」

邵至剛鎮定些,遞上名片:「邵至剛,在電視里經常聽宋區長的講話。」

宋培明接過邵至剛的名片,輕聲讀出來:「海州錦繡藝術研究協會理事、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張恪眉頭挑了挑,沒想到邵至剛還有這個身份,剛看到他從名片夾的底層取出名片,看來他隨身帶著不同的名分,遇到官員拿出文化人的名分,遇到文化人拿出商人地名分,至少不會在別人弱了他自己的氣 勢。

宋培明看邵至剛的目光果然要比看吳天寶凝重得多。

張恪嘴角含著笑,也不點破,站在一旁抿著嘴不說話,對宋培明詢問地眼神,也只作未看見。

吳天寶臉上堆著笑,說道:「我們也正跟小張討論餐飲廣場的事情呢,沒想到宋區長也關心這事。」

邵至剛聽到宋培明跟張恪說話時有討好的語氣,這些天聽吳天寶說張恪這少年如何的了不得,他多半不信,他只對這個項目感興趣,也不認為一個小孩子能做多大的主,事實似乎卻是如此,令他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