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第一章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東都迅速以換股的形式併購張碧筠、顧良宇等個人在星湖實業10%的股權,為星湖回歸天星湖做最後一步的準備。

5月24日,聯合證投以2.1億巨資從省金融管理公司手裡收購上市公司天際控股51%的股份,並同時拋出重組ST股天際控股的方案。在此之前,一直是星湖實業在與省金融管理公司談判買殼的事務,計畫先由星湖實業借天際控股的殼資源上市,然後再將逐步天星湖、豪城、佳誠的資產併購進這家上市公司,以實現幾家公司的合併。為了加快合併的速度,不得不由聯合證投出面收購天際控股,在ST天際控股的重組方案中,聯投、東都、和黃做出極大的讓步,以溢出現時股價30%的價格,由ST天際以向三家定向增發新股,換購三家手中星湖實業、天星湖的股份,將天星湖、星湖實業的資產通過一次操作就完全整合到ST天際控股之中。經過此次重組,天際控股總股數由原來的九億股激增到五十六億股,更名為星湖控股,聯投、東都、和黃、聯合證投控制著超過90%的股份。

零五年的五月、六月,國內的證券資本市場陷入幾年來的最低潮,重組消息透露之前,ST天際控股的股價一度降至1.71元,溢價30%的增發股價為2.22元,但是這次重組將完全改變ST天際控股的資產結構,重組後的星湖控股在財務審計之前,雖然一時還不會摘去ST股的帽子,但是已經不妨礙其擠身進入國內最優秀的地產上市公司行列。

以開發爛尾樓而聞名業內的星湖實業有爛尾樓之王的稱譽,成立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有和黃地產為基礎,其旗下的許多項目迄今為止仍是業內傳頌的經典之作。最重要的,在零二、零三、零四年度,爛尾樓以極其短暫的開發周期,成為地產公司盈利最迅速、最豐厚的利器,而在這三年里,星湖實業是業內開發爛尾樓最多的公司之一,總開發規模達到二百億。聯投、和黃若不從星湖實業源源不斷抽取利潤,業內保守估計星湖實業的凈資產將超過百億,但是星湖實業最終只以五十六億的凈資產計入ST星湖。

天星湖置業局限於靜海一隅,但是零四年度,天星湖首度大規模開發小戶型住宅,協助靜海市政府開啟地方樓市調控的序幕而名振天下。天星湖置業在靜海市這樣一座欣欣向榮、擁有優秀潛力的二線城市擁有獨一無二的壟斷地位,但是一直以來沒有走出靜海一地的慾望,甚至沒有將手伸入周邊的城市,這讓業內的分析人士十分不解,直至今年初,顧良宇卸去星湖實業總裁的職務,改由徐建兼任,業內的分析人士才恍然明白天星湖、星湖其實處在同樣的幕後老闆控制之下。

在證監會審議ST星湖增發重組方案的同時,ST星湖將實施長達一個月的停牌,但是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就算在幾十年一遇的大熊市中,也沒有什麼力量阻止ST星湖復牌首日的爆漲。

同等規模的沈氏地產,其地產資產規模稍強於ST星湖,但是盈利能力距ST星湖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沈氏地產的股價經過長達一年的持續陰跌,股價仍維持在4元左右的位置振蕩。

重組後,將成為ST星湖最大股東的聯投再度成為證券資本市場的焦點。熟悉證券市場的分析人士不會忘記,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前,聯投以不到五億的代價從麗景集團收購靜海建總45%的股權,隨後邀集靜海建總的各方債權人,以極其強勢的姿態,拋出重組靜海建總的方案,不僅要債權人減免一部分靜海建總的一部分債務,還從各債權人手中再度籌集重新啟動世紀城項目的巨額資金,一舉扭轉靜海建總的絕境。雖然世紀城項目還沒有開發第二次開盤預售,但是在短短數月的時間裡,靜海建總的股價從歷史最低點上揚了五倍。

受ST星湖重組消息的影響,擁有同一控股股東的靜海建總開始大幅上揚。

與此同時,聯合投資進行工商變更,將聯合投資完全置於聯合持股委員會的控制之下。陳氏家族基金會控制聯合投資持股委員會18%的股份,註冊地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聯合·林氏基金會,控制聯合投持股委員會51%的股份。

在此之前,聯投以換股的形式併購徐建在天星湖將近20%的股權,徐建成為陳氏家族基金之外的聯投持股委員會第三大股東;聯投同樣以換股的形式併購張承祿在靜海電氣12%的股份,他們與張碧筠、顧良宇、衛思明等管理層一共持股委員會21%的股份。

郭德全家族也將他們原先在秀水閣、後來整合到四季集團的股份與聯投的股份進行置換,成為聯合持股委員會的一員。星湖實業控制的四季集團的股份也借ST星湖重組之機,劃歸到聯投、和黃、東都的名下。

三家組建新博青龍湖開發集團,將在新博市除硅業之外的基礎設施與房地產項目都劃歸青龍湖開發集團,青龍湖開發集團以陳至立為首,除了新博市之外,還負責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雖然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的主流依舊是東部的一線城市,但是中西部地區的二線、三線城市在國家調控日趨嚴厲之時,相形之下,卻藏著更大的發展機會。

在世人紛紛猜測聯合投資真面目之前,聯合投資主動的調整財務層次與結構,將龐然身姿抖擻著顯露在世人面前。

這是一家控制ST星湖、四季集團、靜海電氣、靜海建總等四家上市公司的龐大集團,從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公告里,人們還可以看到聯投名下的其他產業,包括聯合證投、聯合創投、聯合新能源、新博硅業、青龍湖開發集團等實體的資產規模,還包括早在五月初東都、和黃、聯投三家聯合成立的通海港運集團。

一直以來在媒體面前躲躲閃閃的聯合投資一下子水落石出的站出來,給證券資本市場的震撼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在靜海電氣、ST星湖、四季集團之中,東都、和黃所握有的股份,僅列於聯投之後,三家聯合起來的股份牢牢控制著這三家上市公司。特別在聯合證投與聯合創投的資本金結構里,東都、和黃與聯投一樣,都是主要投資人。

和黃早在零四年,就將註冊地由省城變更至靜海。

僅管一時還得不到更詳細的資料,但是不妨礙分析人士一致認為這三家註冊地同為靜海市靜南區南港鎮的企業事實是同為一體的大型實體,他們早在靜海市欣欣向榮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緊密的財團關係。

東都旗下擁有橡膠製造、微電子、紙業等大型集團,和黃這些年的投資方向主要集中於基礎設施投資,在通南修建靜通高速、靜通復軌鐵路缺乏資金引進民營資本之際,和黃都輸出大量的資金,此時的和黃擁有靜通鐵路27%、靜通高速31%、靜池高速21%的股份,這次三家籌建靜海港運集團也是由和黃牽頭,供籌措近二十億的資金從國立海運集團手中收購通南遠洋海港這個還在開發中港口的51%的股份。

僅計算聯合投資在其控制的四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市值就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值,只要ST星湖復盤後的價格不跌破前期低位,聯合投資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的資產總值就超過一百多億,這還是在證券資本市場最悲觀的時候。從四家上市公司公布的關聯交易,聯投潛在水面下的資產也若隱若現,有些經濟媒體與分析人士比較傾向於一個觀點,認為一直名不經傳的聯合投資與他的合作夥伴們(東都、和黃)實際控制著至少六百億的龐大資產,在這一部分資產中,聯投至少直接控制著將近三分之一的資產,在這個財富意味權力的世界裡,聯投是當之無愧的新貴。

※※※

墜落,深淵似的懸崖彷彿沒有盡頭,靈魂被漩渦似的異物吞噬著……

沈在星陡然從噩夢中驚醒,抹了一把臉,一手的汗,發現妻子陸冰倩不在身邊,晨光從薄紗窗帘里透進來,沈在星坐在床頭,直待驚魂稍定,才披衣下樓。妻子陸冰倩坐在樓下大廳的沙發上,頭仰靠在沙發靠背上,閉著眼睛,身上蓋著一張報紙。

由於空調的緣故,室內感覺不到室外的炎熱,沈在星在妻子身邊坐下來,想跟她說夢的事情,卻發現無從說起,或許是內心的恐懼使然。

「你起來了……」陸冰倩睜開眼睛,這些天來精神上的折磨讓她的眼睛有著掩藏不住的疲態。陸冰倩將報紙攤開,遞到丈夫沈在星的面前,「證監會通過ST星湖重組的方案,ST星湖今天復牌,證券報特意划出一個版面來刊發ST星湖的專題,上面有一篇介紹聯合投資的文章,比我們收集來的資料還要詳盡……」

沈在星接過報紙,粗粗的看了一遍,說道:「聯合投資是ST星湖的最大股東,但是ST星湖的董事長卻是由和黃的駱益同來擔任,看來這篇文章的推測確實有所依憑……東都、和黃實際與聯投是一體的,實力不弱啊!」

「這樣也好,要是對方沒有一點威脅,我拿什麼說服董事會的成員……」陸冰倩聲音低啞,「ST星湖的重組,已經威脅到沈氏地產在省里的地位。我看靜海那伙人的野心也不小,組建青龍湖開發集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