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第三章 空氣都有陰謀的味道

將方楠送回家,季永開車將林泉送到花園街五號耿一民的住宅。趙增特意從通南趕回來,見林泉姍姍來遲,問:「什麼事,現在才過來?」

「不得留些時間讓你跟耿書記多聊聊?」林泉笑著說,「幫姥爺相孫女婿呢,果果、陳燕姐沒隨你回來?」

「他們想回還不簡單,不用湊今天的熱鬧……老書記的孫女婿,陳楚的男朋友,還是陳越的男朋友?」趙增好奇的追問,「還要讓你幫著相?」

林泉一邊往宅子里走,一邊將前因後果解釋給趙增聽,趙增聽了哈哈大笑,耿一民在屋子裡問:「什麼事,你們笑得這麼開心?」

「林泉在幫老書記挑孫女婿,我怎麼聽怎麼覺得像老書記有做手腳的嫌疑。至少老書記已經偷偷摸摸的見過那年輕人了。」

耿一民笑著搖搖頭,幫林泉、趙增打開半掩的玻璃門,耿一民的秘書葉照也在,耿一民抬手看了看錶,對葉照說:「小葉,時間也不早了,你還是先回去休息吧。」

林泉知道今天有些話連葉照都不方便聽,等葉照走後,三個人坐進耿一民寬敞古樸的書房。林泉有事找耿一民極少去市委,更多的就是在這間書房裡議決。

沉香梨打制的長背角椅,坐上去卻無堅硬蹙手的感覺,林泉微微頷首,等耿一民說第一句話。

「換屆選舉準備工作會議,今天已經結束,全市四百六十七名黨代表將決定靜海市新一屆的政治結構,接下來就是換屆選舉了,依照部署常委候選名單上增加兩個名額,但是要將向義山、張權同時擠下去,困難很大。」耿一民緩緩的說,語氣倒也不凝重,「何況省里並沒有這樣的安排,靜海市擅自動作,恐怕會打亂顧書記的部署。」

趙增沒有說話,側頭看著林泉。

林泉覺得奇怪,為什麼要自己先發言?

「候選名單加增加兩個名額,大概讓向義山、張權很惶恐吧,兩人抱成一團,只怕很難在換屆選舉中擠下他們。」林泉說道,「何況省里沒有安排,靜海跟省里抵觸,總是不和諧的。」

「不錯,是有這樣的擔憂,」耿一民抬頭看著林泉,「如果兩人中只能下一個,你希望是誰?」

「張權!」林泉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說出口才覺得後悔,怎麼覺得耿一民在套自己的話?

「為什麼是張權?」趙增在旁邊幫腔。

「革命皆偉大,事業有分工,向義山至少還在市委的一畝三分地里,到時候隨便給分到哪個旮旯里就行了。張權則不同,他不僅在市委佔了名額,還主持市府的工作,獨立性強。只能下一個,當然下張權。」林泉不假思索的解釋。

「果真是這樣?」耿一民老奸巨滑,笑著問林泉,「聽你這麼一說,也是那麼一回事,那就留向義山,逐張權!」

林泉心裡那個後悔啊,明明耿一民跟趙增也這麼決定的,讓他們這麼一說,好像是屈從了自己的意見,不曉得這次他們要提什麼條件,眉毛擠到一邊,苦著臉不吭聲。

「中央商務區規划出來有兩年了吧?」趙增摸出煙,朝耿一民揚了揚,耿一民指指喉嚨,示意自己咽喉這些天有些小毛病。趙增掏出煙,那是要放緩節奏,慢慢的用時間來熬人呢。三十七歲的正處級,縣級市一把手,磨人的工夫可是一流的,林泉見趙增、耿一民擺開架式,趕緊繳械求饒:「我說哥啊,聯投手裡有多少資金,只怕你比我還清楚。要不是施坦巴赫公司年前拔來一筆款子,我這時候看見龔志超、李信還得躲著走。中央商務區,多大的盤子,光地價四十億才夠打底,要不你們給打個六折?」

「四十億,四十億你未必拿得到!」趙增笑著說,「靜海電氣的舊廠子,市裡要準備多少錢,你才會放手?三億,四億,還是五億?」

「這個,這個,遷廠子成本很高啊,到底多少錢放手,也得由全體股東投票決定,聯投決定不了的。」

「聯投手裡有靜海電氣多少股權,60%還是70%?」耿一民看著林泉,「聯投看好新能源產業,又剛剛好比其他人早了一步,靜海電氣的股價漲了三倍了吧。」

靜海電氣的復權股價,比聯投剛剛進去之前漲了三倍多,聯投為獲得靜海電氣的控股權,定向增發時,付出一定的溢價成本,但是僅從市值來看,這部分投資增值也將近一倍,最關鍵的聯合新能源從靜海電氣獲得寶貴的人力與技術資源,成為零四年能夠騰飛的重要基礎。

南港新城北側的高新產業基地規劃好之後,靜海電氣就在那裡買了塊地皮籌建新廠,只待廠房建成之後,就整體遷到新廠,將佔地近兩百畝的舊廠讓出做商品樓盤開發之用。舊廠處於靜海市主城區東南綠化帶的中心位置,那裡的住宅房價超過七千,附近剛剛招掛拍的一塊地,八十畝,凈地轉讓金高達三億。

林泉不得不承認靜海電氣的總裁張承祿是一個相當有眼光的人,在靜海電氣改制上市之初,就徹底解決該宗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歸屬問題,靜海電氣還擁有該土地近四十年的使用許可權,國土局想收回這塊地進行商業開發,就不僅僅是征地那麼簡單。

耿一民無法直接干涉市府的具體事務,柳葉天又管不到土地徵收、儲備這一塊,林泉不想與張權直接接觸,對於該宗土地的開發,只是私下裡跟趙增、耿一民聊聊,並沒有提到計畫中來。

趙增、耿一民提靜海電氣舊廠的那宗地,不過是為了說明中央商務區規劃區域的土地價值,林泉心裡嘿嘿一笑:價值不在於類比,而在於能吸引多少資金?沒有上百億的資金推動,中央商務區很難建設起來,就是建設起來,也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真正成為成熟的商貿中心,聯投就算願意承擔其中的風險,也沒有這麼長時間的耐心。

耿一民不會下狠心趕鴨子上架讓聯投通盤吃下這個項目,林泉也不會袖手旁觀,不分擔一點責任;當然,耿一民希望聯投能主動多擔一點責任,林泉卻希望耿一民少給他點壓力,這兩人這段時間正為這事暗中角力,遮遮掩掩甚是有趣。

林泉見耿一民拉來趙增說事,知道不能繼續推脫下去,不然只會讓一直很重視、扶持自己的耿一民寒心,從趙增丟在桌上的煙盒裡抽出一支煙點:「從中央商務區拿塊地,在手裡囤上三四年再開發,無疑是最合適的路子。我真要這麼做,耿叔叔沒話可說,趙增哥也會拿東西砸我了。整個區域的盤子太大,也不是就將中央商務區建設起來,就能立即回籠資金的,關鍵還要繼續培育,一直到商貿中心成熟起來才算到收益期。資金充足,建設周期也要四到六年,但是培育時間還要看靜海市商貿的發展水平,但是在這個期間,巨額的管理成本是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承受的。我知道,耿叔叔也不會將整個的擔子往我肩上壓,我能承擔的,也不會推搪。」

「你個小滑頭,就算答應也留著一手,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會將整個擔子推給你?」耿一民笑著站起來,「我考慮過了,你說的有道理。市裡出整體設計規劃,將整個區域的開發拆開成各個子項目,分開來招商,但是事情需要推動,需要引導,我想聯投來做引導者。」

林泉拍拍額頭,身子往後仰起,後腦勺抵著冰冷的牆壁,嘴裡的苦水快吐出來了:「不會讓聯投做地標吧?」

「你很有自覺啊,」耿一民見林泉這付模樣,笑起來,「在中央商務的中心偏北地塊,將建成以地標建築為中心的商務、辦公、酒店建築群,我對聯投的前景很看好,聯投不拿地標,其他企業也沒資格拿地標啊。」

「聯投一直很低調的,」林泉攤攤手,「是不是發動一下機關事業單位?地稅不是很肥嗎,讓地稅局做地標吧。」

「靜海市地標,四十八層的大廈,要是作為地稅局的行政辦公樓,靜海市的市民會有什麼想法,國民對此又會有什麼看法?」耿一民深邃的眼神注視著林泉,「你要真覺得為難的話,那就算了。」

「耿叔叔哪裡會讓我拒絕?」林泉嘿嘿一笑,說道,「只是不能讓張權成為卡脖子的魚刺?耿叔叔大概不會為了中央商務的開發,再設一家南投吧?」

耿一民搖搖頭,說道:「針對目前的房地產業形勢,市府必須有強硬的聲音才行,張權確實不適合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

林泉不願意拿地標,真正的原因也是他所說的,聯投不願意改變低調處世的風格,至於投資收益的問題倒不重要。

地標通常指某個地區有代表性的建築。

在新市政大廈的正南方,在中央商區規劃區域的中心偏東北,規劃有一座四十八層一百九十八米高的地標建築,由於市裡對中央商務區進行統一規劃,投資商邀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時,受到太多的限制。

德國新能源產業政策的突破,使得聯投目前在其他事務上沒有急迫要解決的瓶頸,聯投完全有能力承擔建設地標的重任。在此之前,林泉早就有承擔建設地標的覺悟,也讓相關部門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就目前所出的三個可選擇性方案,每個方案的投資額都不會低於十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