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建康城內小藥師 第118章 前路

士族女子投身匠人,在建康引起一片軒然,尤其是當得知這個女子是新晉解元顧海之妹,更是引人注目。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顧家就兩次震驚了建康城,無數的目光都聚焦在顧家巷子。

「將她驅除族譜!」有人憤憤說道。

「笑話,不過是去做匠人,士農工商,那咱們族中經商的子弟豈不是更要被驅逐?」也有人嗤笑道。

「族長,叫她來……」有人小心地建議。

顧長春看了那人一眼,臉色鐵青。

「叫她來又如何?」

罵她?指不定誰罵誰,指責她?指不定誰指責誰……討不得好還白白惹一臉騷!

想到那女子的伶牙俐齒,大家都搖了搖頭。

「算了,隨她去吧。」顧長春擺擺手,沉聲說道。

京城,位於城外的雲夢書院,面臨即將到來的會試,平靜的氣氛中多了一絲緊張。

「少爺……」

一個小廝拿著一封書信噔噔地跑進一間書房。

看完信,顧漁的神色卻是絲毫未動,筆下依舊揮灑如風。

門外有學子的說笑聲,聽到其中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他才停筆。

透過洞開的窗欞,一身湛藍長袍的顧海正與幾人相談甚歡。

「含之!」顧漁含笑走入他們中。

顧海和顧漁是親堂兄弟,學子們都已經知道,但這二人之間的氛圍卻有些古怪,來到這雲夢書院短短日子,顧漁才華橫溢大家有目共睹,而顧海則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別,聯想到他們二人一個是建康案首,一個是第二,這其中自然有不為人道的心思,大家又都釋然。

同宗同族子弟不和睦,不管是誰對誰錯,如果表現的太明顯,難免要被人詬病失德,因為雲夢書院的事,顧海認為顧漁卑鄙,顧漁認為顧海藏私,但面子上卻都依舊和睦相處。

「存之。」顧海含笑點頭。

「恭喜你今後財源廣進吃喝不愁。」顧漁摺扇一擋,低聲笑道。

顧海含笑不語。

「將來再得個同般妹夫,那更是金山銀山在手了。」顧漁接著笑道,摺扇在他肩頭輕輕一拍。

顧海的臉色至此才輕微一變。

「不過,那又如何。」顧漁收回摺扇,在身前輕搖,看著顧海,他的嘴角勾起一彎笑,「如此大利之事,只有那些蠢人才會錯過,十八娘,聰明人也。」

「漁哥兒。」顧海收笑,看著他。

他們之間的稱呼可謂複雜多變,漁哥兒卻是第一次。

顧漁搖扇淡笑不語。

「十八娘此舉為報恩,而非利。」顧海沉聲說道:「師門規矩,不拜師不收徒,不許傳授技藝,但劉公他老人家破例行事,已然是將十八娘當徒所待,但為十八娘所慮不說收徒之事,如此恩德,不知不念妄為生靈!」

顧漁只是嗤地一笑,「說得那麼好聽,還不是因為此人是劉公,而非他公。」

「你!」顧海面色顯出怒意。

「我說的不對嗎?」顧漁輕聲一笑,目光投向隨風擺動的樹梢,「逐利而行,別說拜師,就是認父又有何妨?」

顧海胸口起伏,將手攥了攥,怒目相向一刻。

「你呀你。」他忽地吐出一口氣,帶著幾分說不清意味的神情看著顧漁,「為何總是想法偏頗,原本很簡單的事,你總是……」

他苦笑一下,「這莫非是你太過聰明的緣故?」

「偏頗?」顧漁嘴角掛著一絲嘲笑,「是你自詡君子而已!」

二人四目相對,火花相撞。

「嗨。」在一旁閑談的幾個學子不知道說到什麼,其中一個招呼他們。

二人轉開視線,面色恢複如常,往人群中走了幾步。

「朝廷那份疏議你們怎麼看?」一個白面濃眉的學子說道。

「當然是戰了!」一旁一個神情激動的學子甩袖說道:「葉將軍用兵如神勢若破竹,我大周收復故土在望……」

「屁話!」另一個學子嗤聲喝道:「活在邊境的人不是你,上戰場打仗的也不是你,你在這裡放什麼厥詞!一將功成萬骨枯,和著你不是做枯骨,說的風涼話!」

「你這是貪生怕死!」

氣氛頓時變得火藥味十足。

「存之,你怎麼看?」最早發起話題的白面學子制止住兩個臉紅耳赤的學子,看向顧漁道。

這一段,伴著葉將軍接連捷報,朝廷因為戰還是和的問題,爭論越發激烈。

主戰派以沈國公為首,要求收復失地,主和派以宰相朱大人為首,要求趁機劃界商談和平共處,一時間雙方從朝堂吵到堂下,只鬧的病體初愈的皇帝又病倒了。

身為京城學子,自然也沒能避免,各自擁護一派,也是爭得熱火朝天。

「我一學子,尚未涉足朝政,不知全局大事不敢妄議朝政,皇帝陛下聖明自有決斷。」顧漁只是一笑道。

他這便是居中派了。

大家面上浮現一絲不屑,將目光看向顧海。

「含之,你說呢?」

「當然是戰!」顧海毫不猶豫答道,面上一片毅然,「此時形勢大好,正是一鼓作氣的時候,正是雪恥揚威的時候,吾等身在後方,自當鼓舞士氣,同仇敵愾才是!」

這話說得立場再分明不過,一時間引得主戰學子激動不已,求和派則嚷嚷不止,亂亂地吵做一團。

「呵!」威嚴的聲音傳來,學子們頓時停下喧鬧,看著站在不遠處的白衣先生,忙施禮停止爭論散開。

顧漁跟在人群後,搖扇漫步,什麼主戰派主和派,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已。

雲夢書院依山勢而建,眾人拾級而上,穿行山林間,山風吹來,清涼徐徐,大家丟開了方才爭論的僵持,又開始說笑,談論經文,猜測今年的考題。

「你們瞧。」忽地有人指著山下說道。

大家隨著他所指看去,見一行隊伍正穿過山道向外而去,李建周為首的先生們隱約在後相送。

京中權貴子弟眾多,但能讓李建周親身相送的還是很少見,少年人好奇心重,便都停下腳,因為距離遠,看不真切,只見七八個身材高大的護衛中擁簇著一個錦衣少年,看背影身姿挺拔氣度不凡。

大家紛紛猜測這是哪一家,有說王侯子弟,有說重臣嫡親。

顧漁看著那遠去的隊伍,眼中閃過一絲熱烈,不管到底是誰,但一定是個權貴子弟,這就是出身。

出身又如何?百年前,當今的聖上一族不也是個躬耕鄉下的草莽之民。

一旁的顧海對於這些事不怎麼感興趣,他的眉頭微微皺著,心裡始終反覆著顧漁方才的那句話,當然對於妹妹的決定,他自然贊同,但妹妹將來的親事……

他心裡有些酸澀,這該死的顧漁!他每次說話都能成功地給自己添堵!

想到這裡,不由瞪向顧漁,順著他的視線,看到山下,忽地一愣。

「快走吧,別誤了課。」有人招呼道。

學子們紛紛起步而行,卻見顧海轉過身,向山下奔去。

「他做什麼去?」眾人訝異,喚了幾聲無果,不解地互相問道。

顧漁看著他直衝那已經走出山門的隊伍而去,不由淺淺一笑。

「追雲逐月去了。」他笑道。

大家一笑不以為意,轉身接著走,顧漁走了幾步,忍不住回頭,見顧海已經追到那隊人跟前,他的眉頭不由一皺,心中一動,莫非……

「呔,站住!」

顧海追出門,剛站到隊尾,就覺數股凌厲之氣撲面而來,最後的四位護衛猛地轉過身,警惕地看向他,抬手喝道。

這些人身上帶著濃重的殺戮之氣,顧海心中一驚,這些人是軍中之人?

大周朝等級分明,規格嚴定,異姓絕不封王,公侯再功勞熏天,也用不了軍隊做護衛,只有皇家王族才能如此。

當今聖上無子,自然也沒有皇子出行之說,但皇室宗族卻是枝繁葉茂,雖然大多數分封在外,但這些年因為聖上無子,皇位延續便不得不落在這些王族之中,據說太皇太后已經接了四五位年弱郡王進宮了。

但由於皇位是事關重大,學子們不敢像討論朝廷其他大事那樣暢談闊論,所以從建康來的顧海,知道的也僅僅這麼多。

那麼這一定是個王族子弟!顧海心中猜測,透過隊列警覺的護衛,看到一個高瘦的身影正坐上馬車,車簾緩緩垂下,擋住了他的形容。

是他!顧海一驚,猛地想起進雲夢書院那次遇到的就是這隊人!

他的眼神有些驚異,人便有些發愣。

「呔,退後!」站在顧海最近的護衛再一次冷聲喝道。

顧海回過神,忙將視線從那車中移到車旁,那裡站著一個男子,正是那日引自己入學院的人。

此時他已經不是書院人的裝束,穿著一身素淡長袍,帶著綸巾,神色淡然,舉步欲行上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