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美人恩 第0470章 求仙

對於婉兒的質疑,楊帆笑而不語。

楊帆堅信世間沒有長生術,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的太師傅不信。

少年時候,楊帆也曾望著浩渺無際的大海,好奇地問他那位年過百歲卻依舊健朗的太師傅:「太師傅,海上真的有仙山嗎?仙山上真的住著長生不老的仙人嗎?」

剛剛釣了一條大魚的太師傅正在惱火,因為他釣了一條極大的魚,那是一條鯨魚,雖然那條鯨魚還未成年,畢竟還是鯨魚。結果,他的魚桿折了,連他都差點兒被拖進大海,這讓虯髯客覺得在自己的徒孫面前很沒有面子。

丟了面子的虯髯客犯了老小孩的脾氣,正四處尋摸鋼叉,想要追到水晶宮去把那隻不肯乖乖就範的鯨魚給宰了,聽到徒孫問出這樣的混話來,虯髯客馬上吹鬍子瞪眼睛地說:「仙山?啥叫仙山?仙人,啥叫仙人?」

剛跟鯨魚搏鬥了一番的虯髯客一隻腳穿了麻鞋,另一隻腳光著,蓬頭垢面地教訓他的小徒孫說:「若有長生術,必有長生人,你見過?我對你說我是秦朝人,當年使一柄大鐵椎和張子房在搏浪沙刺殺過秦始皇,你信嗎?」

少年楊帆兩眼冒著小星星,雙手托著下巴,很崇拜地對他的太師傅說:「太師傅說是,那就肯定是!」

虯髯客剛被一個龐然大物駁了面子,又被這個小東西駁了面子,不禁氣得跳腳:「蠢貨!當真是蠢貨!我說我是我就是嗎?老子又不是一棵樹,切開來數圈圈就能知道我的歲數。哪個秦朝人能活到現在證明我就是誤中副車的那個大力士?」

虯髯客不想就這個蠢問題和小楊帆辯論下去了,他忿忿然地下了結論:「笨孫兒,等你長大了,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懂什麼狗屁長生術,你就替老夫潑他一頭狗血,這廝絕對是個大騙子!」

在楊帆小小的心靈中,他的太師傅就是超越傳說中那神奇的劍仙的存在,如果說世上真的有神,他相信他的太師傅就是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神。他尊敬並且無條件地崇拜這個老人,他相信太師傅告訴他的一切。

長大以後,楊帆對他的太師傅依舊崇拜而信任,他相信太師傅告訴他的話。不過,這時候楊帆再回想起太師傅當年的反映,便不免懷疑太師傅年輕時候是否也相信過長生術,沒準兒還聽人瞎掰,特意去找過什麼海上仙山,因為吃了大虧,才會如此惱火。

楊帆沒有對婉兒說出他的根據。很多人一生中至少在某一階段,會有一個絕對崇拜的對象,對於這個人說過的一切,他都會深信不疑。但是他絕不會把這個理由說給別人聽,因為他和他的偶像都可能都會因此受人嘲笑。

在自己的女人面前,楊帆尤其不會這麼做,他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大男子主義的,不希望自己的女人知道她的男人像個孩子似的依賴、崇拜著另一個男人。

他胸有成竹地反問道:「神秀大師乃是北宗禪門創派祖師,修行深厚,佛法高深,他前些日子入京時,陛下也曾向他討教過長生之法,神秀大師可曾為陛下講授過長生之道么?」

婉兒不服氣地道:「神秀禪師修的是佛門正宗禪法,修的是往生,信的是輪迴,練的是一顆菩提心,身體與他而言只是一具臭皮囊,不求千秋萬載,自然不精於此道!」

神秀大師已於月前入京了,神秀大師到京後,武則天曾親往相迎,並不計君臣之別,以皇帝之尊,跪禮相迎。並特敕神秀大師可乘肩輿上殿,直達殿前,不必行禮。

她又下令在神秀原來住的玉泉山和他的家鄉尉氏修建寺院,以表彰他的功德。並下詔廢除「道先佛後」的次序,代之以「佛先道後」。劃撥專款大修寺廟,大造佛像,大量翻譯佛經,玄奘臨終前的遺願終於實現,佛教在神州大地上再放光明。

武則天又趁神秀到京之機,給自己加了個「慈氏」尊號,慈氏就是彌勒,武則天登基時就在民間宣揚自己是彌勒轉世,現在她終於堂而皇之地把彌勒佛的尊號加在了自己的皇帝尊號上,她如今的全稱是「茲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神秀大師已經九十多歲了,白須飄飄,卻依舊健朗,步履如飛。武則天正是見了神秀大師體魄強健,才突然萌生了討教長生術的念頭。

但是這位大德高僧豈會用那些旁門左道的東西奉迎皇帝,他只是淡淡一笑,答道:「老衲修的是一顆禪心,求的是菩提自性。長生之道,實非老衲所長。」

武則天拜唔神秀禪師並與之對話的過程是當著滿朝文武進行的,所以此事盡人皆知。武則天聽了神秀禪師的話之後雖然有些失望,對於神秀大師倒是依舊禮敬有加,不敢有絲毫怠慢。

不過皇帝這願望一傳開,那些想著阿諛皇帝的大臣就起了心思。樂安侯俞灝然就是因為這個,才把自己奉若上賓的三位活神仙舉薦給武則天的。

楊帆聽了婉兒的話,忍不住笑道:「這麼說,你倒是信的?」

婉兒猶豫了一下,遲疑道:「奴自幼博覽群書,究盡古今書籍,但凡此等奇人逸事,多是子虛烏有的傳說,確無一例實證可循。然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日在宮中,陛下請來的那幾位世外高人,曾經當著陛下的面展示過神通,婉兒卻是親眼所見的!」

楊帆吃了一驚,失聲道:「你親眼所見?陛下請了什麼高人來,展示過什麼神通了?」

婉兒把那日凈光老尼所演神通的經過與楊帆一說,楊帆心中頓時恍然:「原來是他們?他們……精通神仙術?」

楊帆想起那天所見,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婉兒道:「今日陛下冒著大雪便服出宮,就是特意去見他們的。」

楊帆道:「陛下去了樂安侯府?」

婉兒道:「不是侯府。這三人在侯府住不慣,說他們是山野中人,餐風飲露,受不得世俗氣。樂安侯在積善坊緊挨著星津橋的位置有一處老宅子,因為洛河泛濫時常遭水災,所以蓋了新宅子後就荒廢了。這三位活神仙聽說後,執意要去那裡居住,而且自給自足,不要任何人伺候。說起來,神秀大師出行時弟子無數,前呼後擁的,比起這三位高人還真少了幾分方外人的味道呢。」

楊帆輕輕眯起了眼睛,緩緩地道:「如此說來,倒真像是幾位世外高人呢,有機會的話,我也想見識見識他們的無上神通!」

這一刻,楊帆已打定主意要去一探究竟。

他要知道,是不是自己心中的神錯了。

如果他的太師傅是對的,那麼,以「神仙術」接近皇帝的這三個騙子,目的何在!

至於要不要潑他們一頭狗血,楊帆決定見識過他們的本事之後再說。

……

武則天輕車簡眾,微服趕至樂安侯府老宅,換了便服的內衛和百騎早在她趕到之前,就把這幢宅子四下里團團圍住,里里外外搜索了一遍,就連躲在洞里的老鼠都無所遁形。

院中,武則天在三位活神仙的陪同下里里外外巡視了一番,院落房舍雖然打掃的極為乾淨,還是難以掩飾其間破敗荒涼的氣息,武則天便有些不悅了。

樂安侯察顏觀色,趕緊解釋道:「非是小臣對三位神仙不恭,實是三位活神仙執意要求住在這裡。」

他頓了頓,又訕訕地道:「三位神仙說,小臣府上世俗之氣太濃了些,不利於他們修行。」

武則天聽了容顏稍霽,對什方道人關切地問道:「三位仙師在此住著還方便么?一日三餐供奉如何?」

什方道人稽首道:「多謝聖人關切,貧道修習道法小有所成,早在兩百六十年前就已辟穀,如今只偶爾服些草木丹丸,不吃世間食物的。」

那老胡人呵呵大笑道:「聖人,貧道與他們不同,貧道修的是西方法門,一日三餐照舊,葷腥酒水不忌。不過這洛陽的精緻美食,容易叫貧道耽於享樂,所以不需俞侯照應,貧道自行燒些飯菜就好。」

武則天聽了,對這三人的道行更信了幾分,空蕩蕩的正堂中已然擺了幾張蒲團,雖然整個院落警戒森嚴,但是在武則天身邊卻看不到劍拔弩張的氣氛。

張昌宗和張易之扶著武則天在蒲團上坐下,這兩個少年年紀輕、頜下無須,又兼眉清目秀,三位活神仙壓根不知道他們是皇帝的新寵,還以為他們是宮裡的太監或者宮娥所扮的呢。

他們只知道皇帝最寵薛懷義,至於張昌宗和張易之,因為他們受寵還是近一段時間的事,在百姓間還沒有傳開,他們又不是真的有能掐會算的本事,哪裡知道其中詳情。他們雖然已經和樂安侯搭上了線,但樂安侯把他們當成活神仙供奉,自然也不會說這些宮闈秘聞、風流韻事來污神仙的耳朵。

武則天坐定身子,馬上再度提起想要見識見識這三位活神仙道法神通的願望。這一回三位高人倒是並不推辭,一時間,撒豆成兵、斷舌再續、隔物透視,剪紙成魚……諸般法門一一使來,把武則天看的神馳心醉。

親眼見到這般神通,武則天對這三個方外人再無半分懷疑了。她迫不及待地問道:「三位仙師都是有大神通的人,朕想請教,若是朕想修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