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謀劃更大的事件

武則天威嚇的話及群臣們的反應讓河內鯨與坂合部石積驚出了一聲冷汗,他們都是極其聰明的人,從當日陳易不卑不亢的冷談及今天元日大朝會上武則天的話及群臣的反應是讀出了一些意思,兩人都清楚他這次出使大唐不可複製上一次的順利,一些使命很可能難以完成。

作為副使,已經第二次出使大唐的坂合部石積更是清楚這一點,從來長安的那一天起,他就感覺到這次得到的待遇與上次相差太遠。上次來大唐,他們受到了還算熱情的招待,並且來長安的第二天就見到了大唐的皇帝和皇后,隨後拜訪了不少大唐的高官,沒有一名大唐高官對他們冷落的,元日大朝會上排位也是挺靠前的,跟隨使團一起來的那些留學習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但這次感覺卻是完全不一樣,大唐君臣所有的表示都好像是在故意刁難他們一樣,連大朝會上上前獻禮時候的待遇也如此。

元日大朝會上,各外藩使節都會向主持朝會的大唐皇帝或者皇后敬獻本國或本部落精選的禮物,這是慣例,禮物高貴些得會得禮部官員特別聲調的唱諾,獻禮的使節會倍感有面子。這次倭國使團所獻的禮物不能說不貴重,但倭國使團在含元殿上出列獻禮物時候,卻沒聽到禮部官員特別是唱諾,報了所獻禮物後,就被喝令退下了。這讓上前敬獻禮物的河內鯨挺是失望,但又沒有辦法。不過在聽了隨後一些藩國所獻的禮物後,他總算有點釋然了。

倭國到底是貧窮落後,所獻的禮物雖然自認為珍貴,但一些比他們小很多的大唐藩國所獻禮物都比他們珍貴多了,失落少去,自慚又起來。

在元日大朝會結束,武則天主持宴會招待今日參加朝會的眾臣及外藩使節時候,倭國的使節及河內鯨、坂合部石積幾人都被安排在不太顯眼的位置,雖然不是最偏僻的角落,但這與上一年的元日大朝會有不少區別,有幸參加元日大朝會的幾名倭人,面對精美的酒宴可是沒有一點胃口。

所有的一切安排都讓他們明白一件事,這次他們受到冷遇了!

只是河內鯨和坂合部石積都不知道,此時的大唐還正在謀劃更大的事件呢!

元日大朝會持續時間並不是很長,宴會時間也沒多久,這種特殊的日子裡,大臣們都歸心似箭,都要回去陪家人的么。

不過酒宴散了後,有幾個人並沒能如願回家,一個是陳易,還有是裴行儉、姜恪、劉仁軌等,另外還有兩個特殊的人,就是青海戰役時候被俘的歸德郡王、輔國大將軍贊婆及其子莽布支。看到這幾個人,再想到過年前與武則天密議的一些事,陳易知道今天武則天召他們留下是為了什麼了。

過年前,陳易數次與武則天聊起吐蕃的事。吐蕃人雖然在青海被我大唐軍隊打殘了,元氣大傷,但並未亡國,據收到的情報,吐蕃人正在發奮圖強,恢複國力,這種機會是萬不能給他們的,不應該給吐蕃人東山再起的機會。大唐的仁義已盡,應該派兵進剿了。

吐蕃高地雖然高寒,但駐紮在青海的邊軍幾年呆下來,已經差不多適應高寒地帶行軍作戰了,進入吐蕃高地,直抵邏些城應該不在話下,但關鍵是不完全清楚吐蕃人現在的實力。

不過無論如何,再不能給吐蕃人以修養生息的機會了。如今大唐的國力非常強大,上一次的青海之戰並沒有耗費多少的國家財力,基本沒對大唐的經濟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武則天並不反對遠征吐蕃,將其殘餘力量撲滅。

青海戰役過後,大唐曾派被俘的一名吐蕃垈本持大唐國書返回邏些城,令欽陵率殘部來降。但欽陵不為所動,並努力協助贊普芒倫芒贊,穩固邏些城一帶的局勢,並派兵剿來了一些試圖分裂反抗的力量,據不完全的情報顯示,邏些城一帶早已經穩固,欽陵的力量又有恢複。

贊婆這個被封為歸德郡王的吐蕃降將,正是欽陵的弟弟,同父同母的親弟弟,但他在被我大唐俘虜後,表現出很配合的樣子,數次向朝廷請求,回邏些城勸服欽陵歸降,不要再與大唐為抗,只是他的請求並沒得到應允。這讓贊婆很鬱悶,一種不得志的、被大唐朝廷冷落的感覺油然而生,讓他有點心灰意冷,這些年一直閉門不出,也令其子莽布支也不要表現太張狂,多呆在府中,以免被朝廷懷疑什麼。不過這次,陳易清楚武則天準備動用贊婆這個棋子了。

武則天是在金鑾殿召見幾位大臣的。李治依然沒什麼恢複,孫思邈差不多給他判了死刑,說他這輩子只能這麼關昏迷地躺著,沒辦法再清醒過來理事了。但李治其他身體情況卻挺好,眼睛也會偶爾睜開,只是沒有什麼意識,看到任何人都沒反應,差不多成了活死人。這是武則天最需要的結果,皇帝沒死,又完全不能理政,她可以借李治以前的囑託,光明正大地插手朝政,將權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要是李治現在死了,她就不能這麼做了,新皇肯定要立,李顯雖然是個「乖寶寶」,但不可能像病榻上的李治一樣任武則天擺布的,許多大臣會沖著李顯這位新即位的皇帝公然與武則天爭鬥。

今日武則天召集幾位大臣到李治所躺的金鑾殿商議事兒,當然是其特殊的目的的。

今天是元日,大年初一,皇帝沒能出來主持朝會,許多朝臣都會猜測現在的皇帝到底如何,甚至一些人會懷疑皇帝是不是被武則天偷偷殺害了。將幾位重臣召到李治身邊商量事,就是向他們表明,皇帝還好好活著,還會睜開眼睛,還會吃東西,只是沒法處理朝事而已。

諸臣到來之際,李治剛好醒過來,睜開眼睛茫然地看著跪在榻前的眾臣,沒太多反應,這副樣子惹的劉仁軌、姜恪等人眼淚滾滾。最終武則天以怕打擾到李治休息為由,讓他們到偏殿議事了。

「各位愛卿,吐蕃贊普不理會我大唐朝廷的諸多招撫手段,準備重整力量繼續與我大唐對抗,據安西傳來的情報,吐蕃人在那邊時有動作,今日本宮傳幾位愛卿來,就要問詢一下各位,要如何應對吐蕃人的動作?」武則天沒有客套就直接說明了今天留下諸位大臣的目的。

「娘娘,臣覺得應該趁吐蕃人元氣未完全復之時,舉大軍討伐吐蕃殘部,進軍邏些城!」陳易首先表態了。

「娘娘,臣附議!」已經與陳易就此交換過意見的裴行儉也馬上表示了相同的意見。

姜恪也沒有意見,倒是劉仁軌表示了進軍邏些城,行進在高寒之地上的擔心,但在姜恪這位兵部的主官一通解釋下,也打消了顧慮。

「歸德郡王,你的意見呢?」武則天眼神落到了贊婆身上。

「娘娘,臣願領軍攻打吐蕃殘部,還請娘娘答應臣之所請!」贊婆馬上表態了。他完全清楚今天武則天召他來的意思。

武則天注目了贊婆幾眼,笑著答應了:「好,本宮就准你所請,待這個年過完,你就去準備進軍邏些城的事宜!」

武則天當然不會放心讓贊婆單獨領軍出征吐蕃,不會讓他當進軍邏些城的大軍統帥,但一定會讓他隨軍出征的。贊婆歸降前在吐蕃國內威望也挺高,僅次於贊普芒松芒贊和欽陵,其歸降大唐後,又得非常高的榮耀,被封為郡王,其子莽布支也在軍中任高官,要是大唐與吐蕃再起戰事,他的示範作用及號召力可以讓一些搖擺的吐蕃頭領放棄抵抗的。

自贊婆被我唐軍俘虜,再被朝廷封為歸德郡王、歸德大將軍後,青海戰役失敗後許多逃竄的原本贊婆手下,也在其召喚下來降。贊婆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吐蕃的許多情況都是從他嘴裡得知的,這讓大唐對吐蕃的情況了解更多了,這些年他又一再請求率軍討伐吐蕃,只不過沒得朝廷同意罷了。

誰也弄不清楚贊婆這樣的態度究竟是為了什麼,是想拿點功績來讓朝中大佬們刮目相看,還是原本在吐蕃時候就與芒松芒贊和欽陵有矛盾,現在想報復一下。

大唐對歸附的降將一向是寬容的,有太多來降的胡人將領在大唐的歷史上風光無限了,年事已高但至今還在為大唐效力契苾何力,還有執失思力、阿史那摩、阿史那社爾、李謹行、李多祚、黑齒常之等等許多陳易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物。原來的歷史上,贊婆是與吐蕃贊普翻臉後歸降大唐的,並不是被唐軍俘虜的,歸降後的贊婆一直為大唐領軍作戰,主要對手也是吐蕃人,只是那時候欽陵已經被殺了。不過這一段歷史,陳易卻是不知道。

要是贊婆領軍出征吐蕃,率軍抵達邏些城下,這對吐蕃軍隊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這也可以算是赤+裸裸打欽陵的臉,要是他們兄弟倆在戰場上見面了,各自率領不同的軍隊作戰,那是件殘忍又有趣的事。不過兄弟兩人會不會死命拼殺,戰果究竟會如何,誰也不知道。

但陳易知道的是,此次武則天動用贊婆,主要目的並不是看中他作戰時候的勇猛,只是要利用他對吐蕃人特點的了解,他在吐蕃國內的影響力,他與欽陵的關係,總的一句話,就是想利用贊婆勸降表現上與芒松芒贊關係不錯,但已經與芒松芒贊關係出現裂痕的欽陵。

而贊婆是完全能負起這件事的!

來大唐這幾年,贊婆充分領略了大唐的強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