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盛世霸圖 第45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接下來的幾天里,秦霄一直忙於整備兵馬和糧草。李為印將士護送的傷兵們帶回來了,秦霄將他們全部安置妥當,靜靜的養傷。除開這些傷員,全營州一共四萬多人馬,其中有一萬五是秦霄親率的精銳虎騎師,萬餘步兵,其他全是騎兵。

由於之前的幽州和灤河大捷,遼東軍剿獲了大量的戰馬,使得軍中馬匹配置幾乎達到甚至還超過了一比一的比例。騎兵的數量和質量也大幅上升。這四萬兵馬整休了近半月了,又恢複了戰鬥力。騎兵,也成了遼東軍的主戰兵種。就算是步兵,也配備了馬匹用來馱物和行軍,使得步兵的行軍速度大大提升,並不太遜色於騎兵。

可李嗣業心裡仍然火急火燎,生怕早先出發的桓子丹搶光了功勞,不停的催秦霄讓他發兵。他自己在遼東軍中精挑細選了五千名陌刀好手,每人準備了十天口糧,厲兵秣馬就等著出發。

好不容易挨過了三天時間,李嗣業幾乎都要急得冒煙了。

這天大清早,李嗣業全副披掛的就闖進了秦霄房裡,幾乎是將他從房裡扯了出來,押著他去了城外的軍屯。

點將台前,五千步兵先鋒已經集結完畢,個個神情激昂就等著秦霄發兵符讓他們開拔了。

秦霄站在點將台上,看著虎虎生威的幾千健兒,滿意的點頭微笑。對李嗣業說道:「真地只要五千人?恐怕不夠吧。你這一路先要突破遼水封阻,然後從蓋牟新城殺過去。然後在鴨淥水附近的泊勺城和桓子丹匯合。你的任務,比他重;路途比他遠。要不,我再配備我親率的五千虎騎師給你?」

「不用、不用!」

李嗣業又是擺手又是搖頭。連連道:「五千陌刀手足矣!帶得人多算不得我好漢。小娃娃兒都只要五千人,我莫非還不如他么!你就快發兵吧,在營州等我地好消息就行了。」

秦霄呵呵的笑了笑:「路線都弄清楚了吧?先是一個迂迴渡遼水。從蓋牟新城打下去,和桓子丹的部隊形成一個合圍之勢。然後在鴨淥水等我親率地大部隊。」

「清楚。清楚。」

李嗣業急乍乍的點頭道:「就是殺過鴨淥水直接去剷平平壤都行!」

秦霄馬上正色道:「別胡來,一切按軍令行事。我安排你們只打到泊勺城是有道理地。鴨淥水以西臨海的半島,有新羅駐軍。建安城和都里鎮都是新羅重要的軍鎮,兵馬不少。這次他們就是從這裡發兵奇襲東北的。要是你們孤軍深入,恰好會讓他們斷了你們的後路,到時候就吉凶難測了。」

「哦,明白了。」

李嗣業認真的點了一下頭:「可以發兵了不?」

秦霄哂聲一笑,拿過一面將旗遞給李嗣業:「去吧,祝你旗開得勝,一路勢如破竹!」

「哈哈!終於到手了!」

李嗣業大喜的接過旗幟。就站在點將台上拿勁的搖了幾搖,先鋒步兵們齊聲吶喊,同樣的激動不已。

李嗣業將旗幟交給旗使,自己翻身騎上馬,大聲道:「兄弟們!讓新羅的孫子們,見識一下我們大唐遼東軍地厲害!牢記我們的宗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出發!」

五千雄兵跟著李嗣業,朝東南奔騰而去,留下震震的馬蹄聲和一路煙塵。

秦霄還留在點將台上,看著李嗣業大軍的背影呵呵的發笑,臉上的表情很是愉悅。這一次地大劫難,雖然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也同樣將這支遼東軍狠狠的淬鍊了一把。好鋼就要烈火煉。相對於幾個月以前在幽州埋頭苦訓的時候,現在的遼東軍幾乎已經是脫胎換骨了一回。先後經歷苦戰、血戰的遼東軍。稱之為眼下大唐最精銳的軍隊一點也不為過。

這支遼東軍在秦霄的眼裡,也就像是自己地孩子一樣。看著它蹣跚學步。直到今天的威風凜凜,心中地那股成就感也來得格外的強烈。

邵宏和一些偏將們站在秦霄身後,紛紛低聲的讚歎這支軍隊。邵宏對秦霄道:「大帥,先鋒出發了,大軍什麼時候開拔?這次將我帶上吧!」

「你還是安心在營州養傷吧。」

秦霄微笑說道:「上次救援榆關,你傷的不輕,到現在手臂上都還要吊繃帶。」

「那怎麼行!」

邵宏急道:「大帥身邊都沒有先行官和副將了,難不成又自己衝鋒,那還要我們這些人有什麼用!」

「放心,有的。」

秦霄神秘一笑:「再等幾天,我就會有兩員大將左右輔佐。你就帶著人馬守好營州,安心養傷吧。傷好了以後,會有用得著你的時候。」

邵宏滿腹疑惑還有些不甘心的點了點頭,心中喃喃道:大將?還兩員?遼東軍里的將軍,都分配到四方了,營州僅剩我一個將軍……還能有誰呢?

幾天以後,幽州的大批糧草終於運來了,滿城歡慶。二十萬石糧食、五千頭牛羊,足以讓營州用上好一陣,撐到秋收了。雖然這一次營州陷入了戰火,所幸持續時間並不長,之前新建的農田水利受的災害也不是很大。只要到了秋天,幽州、營州這些地方,就都可以自給自足,再也不必從河北道各地轉運糧草了。整個東北的局勢,也將更加穩定。大唐在東北的地位,穩如磐石。

幾天的時間內,張九齡和姜師度也接連派人來營州送信,和秦霄商議再遷百姓入營州的計畫。秦霄和宋慶禮詳細商議之後,迅速給予回覆。最後,東北一帶得出地最終結論是:將契丹、奚族百姓遷徙三分之一入營州和幽州。三分之一留在本土,另外的三分之一,南下遷入河北、河東、淮南等地,改牧為農。讓這些游牧人過上農耕的生活。同時,再調從內地抽遞五萬戶入東北,由朝廷給予補助。分發農田、農具、牛羊和基本生活資料。

秦霄不清楚,這樣的大國策會不會推行下來。那些內地地百姓,會不會願意遷徙到東北這樣的地方。表面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勞民傷財有可能會惹得天怒人怨地事情;但從大局上看,那就是利在千秋萬代的大事,如果能將奚族和契丹人完全地融合進華夏民族中來,無疑是一個勝舉了。

眼下秦霄更關心的,是李邵固會不會如約的帶契丹大軍來投效自己。眼下自己手上正缺兵少將。如果能有契丹人的幫助,平定新羅將會輕鬆許多。新羅的兵馬雖然不強盛,但好歹也是個有百萬人的「大國」。要打敗他們的軍隊容易。要想完全的鎮住一個民族,就不那麼輕鬆了。手上的實力越強橫自然越好。更何況,讓契丹人當炮灰和打手去對付新羅人……這本就是一個很美妙的設想。

秦霄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有那麼一點陰險,也越來越像一個所謂地「政治家」了。他心裡時常想道:嗯,就讓契丹人的鐵騎,賓士到朝鮮半島上去吧,別在東北瞎扎騰留下後患了。契丹和新羅,你們的精壯死得越多。我就越開心……

每每想到此處,秦霄臉上總忍不住要浮現出一絲殘忍的微笑。雖然他對李邵固這個人有那麼一點好感,但對契丹人並不感冒,而且還是有點憎恨的。畢竟在士護真河的時候,自己有太多地兄弟死在了他們的手上……至於新羅人?

棒子,自然都是該死的。而且死得越多越好!

五天過去了,李邵固那邊仍然沒有消息傳來。

秦霄瓣著手指頭過日子,這已經是李邵固離開的第八天了。離約定的日子僅剩兩天。他的心情也無可避免的有些焦躁起來。除了杳無音信的李邵固,墨衣去了易州也有些日子了。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南下地兩路先鋒,也沒有戰報傳來。他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這樣的等待中度日,極其難熬。好在還有李光弼陪著自己解悶。小傢伙雖然還只有幾歲,卻是出奇地成熟和懂事,資質奇佳。這些日子以來,秦霄手把手的教他識字、練武,可謂是進步飛快。李光弼一口一句「義父」也叫得秦霄心裡暖暖的,時時讓他想起家裡的孩子們。

什麼時候能打完仗,回去陪陪老婆孩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呢?秦霄時常這樣的感嘆不已。眼下身邊已經沒有親人相陪了,也時常感到一陣寂寞。思念家人,變成了每天的必修之課。

第九天晚上,秦霄正準備就寢結束這失望的一天,李為印來了。

秦霄歡喜的接到他,將他請進了自己了卧室里。

李為印不喜歡廢話,開口便道:「報大帥,契丹三萬精騎集結完畢,目前正在渡河朝營州而來。領軍大將是原契丹大首領李邵固!」

「三萬?」

秦霄頓時眉飛色舞,開心的一擊拳:「來得太好了!」

李為印表情淡然,靜靜說道:「大帥,請恕末將直言。這三萬契丹大軍里,幾乎沒有一個漢人。你難道不擔心他們反戈攻打營州,聚眾謀逆么?」

「呵!」

秦霄一笑:「張九齡這樣的書生都有膽量放他們出來,我還沒膽量接收么?我相信李邵固,他是絕不會幹這樣的事情的。」

李為印默然不語,臉上卻是浮現出一絲釋然的微笑。

秦霄疑惑道:「你笑什麼?」

李為印繼續微笑,說道:「你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