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萬里黃沙 第265章 飲馬黃河

四個月後,時已盛夏。大戈壁灘上,也有了灌木綠影,草長鷹飛。

今天是個不錯的日子,天氣很涼爽。烈日躲進了重雲,氣候怡人。傍晚時分,西邊被夕陽鍍起了光芒金邊,南風吹起,送來了中原溫和熟悉的氣息。

秦霄主持了一天左威衛大軍的訓練,這時候總算是的了空閑,背上弓箭騎上馬兒,開始享受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打獵!

軍中的生活過的最是充實,也最是無聊。現在秦霄唯一的消遣,就是打獵了。騎著傷愈了的淡金馬,追逐野兔羚羊,有時還能遇上一兩匹兇狠的野狼。拉弓滿月一箭下去,晚上就能和墨衣、郭子儀等人享受一頓完美晚餐。黃胖子的手藝不是蓋的,隨便一樣東西到了他手上,也能調出好滋味來,更何況是這樣的野味了。一個月的之前,在軍醫劉迪的細心照料之下,一個完完整整的墨衣又出現在了秦霄眼前,似乎跟當初比起來,沒有任何的不同。唯一有點差異的,就是墨衣不用在軍帳里藏頭露尾了,而是大搖大擺的陪伴在秦霄左右。在戰場上能有那樣的表現,她已經得到了所有將領和士兵們的認可,把她當成了夥伴,十分的尊重。

今天墨衣也毫不例外的騎上了雪花馬陪著秦霄一起出來,不緊不慢的跟在他身後。另外兩人,就是郭子儀和刑長風,也各自背上了一口弓。

秦霄眼尖,一眼瞅到前面草叢中有隻野兔,一拍馬就沖了過去,拈弓搭箭。弦響飛矢,頓時將一隻野兔釘穿到了地上。秦霄縱馬過去一彎腰拾了起來,朝後面的三人搖手:「喂,晚上有好吃的嘍!」

墨衣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整整一百隻了。」

刑長風微笑:「墨衣妹子居然記得這麼清楚?敢情大將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掛在心上了呵。」

墨衣微微紅了一下臉:「你別胡說……是大將軍自己說的。現在算起來,大將軍的孩子也快出生了。他說了要打一百隻野兔。取他們的耳皮給孩子們做小皮襖,將來做見面禮的。現在這不剛好,一百隻了。」

三人拍馬跟上了秦霄,郭子儀抖出一個袋子將野兔裝了進去,瞅了一眼歡喜道:「這兔子可真是肥,哎呀,要是能有狼啊狐狸什麼的就好了,拿他們的皮來給師娘們多做幾件圍脖兒和斗篷披風,給師弟師妹門做疊褥襁褓,天冷下雪的時候套在身上、鋪在床上多暖和呀!」

秦霄呵呵的笑了起來,眼前彷彿就看到了一家人圍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情形,不禁微嘆一口氣說道:「張大帥請求北築受降城的上表已經發出去四個月了,按理說也是時間走了一個來回。不知道結果怎麼樣……若是朝廷還一味的要朔方軍守在靈武,那我們還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了。」

郭子儀接道:「我倒是擔心了。萬一韋後和武三思那些人,擔心張大帥和大將軍功勞太高給他們構成威脅。從中作梗就不好辦了。」

「可不是么!」

秦霄虛拉了一下弓弦,有些鬱悶的凝眉沉思道:「其實歷朝歷代以來,我中原大國常常都是內亂鬧起來,才被外邦有機可趁。晉朝的時候五胡亂華,不就是因為三國時期的百年紛亂,中原自己打的元氣大傷了么?現在雖然是太平盛世,但又黨爭門閥斗的厲害,朝中妖人作橫。若不是這樣,突厥、吐蕃那些異蠻,哪裡會有那麼囂張?換做數十年前太宗的時候,那是何等的豪情大氣,揮戈北指,李靖拿下突厥牙帳……其實以現在大唐的國力、軍力,也不是辦不到。關鍵就是,我們的朝廷上自己人不爭氣,非要窩裡斗,只顧著自己的眼前的利益。」

四人騎著馬兒,且走且聊,漸漸的離軍營稍遠了,回頭看去,左威衛大營也已經看不太清楚。

天色漸暗,秦霄勒住馬兒問郭子儀:「有多少收成了?」

「四隻兔子,一隻獐子。」

「行了,回去吧!」

秦霄調轉馬頭,四人一起朝回走。

郭子儀說道:「這三個月來,突厥人居然沒有半點消息。莫不是被打的殘了,一時喘不過氣來?」

「沒那麼容易打殘吧。」

秦霄牽了牽嘴角,淡然說道:「突厥人的骨子裡,都是野性與張狂的,跟狼一樣。就算是受了傷,也不會放棄搏鬥。而且突厥汗國的軍力不俗,默嘴手下少說也還有十幾萬精銳大軍。我估計,他們在籌劃一些大的動作。」

刑長風忙道:「要不要我帶兄弟們,到黃河之北去探探消息?」

「先不忙吧,等朝廷的消息來了再說。」

秦霄說道:「從這裡到黃河就有三百里,過河之後還要橫渡陰山才好探到消息,往來路途太過遙遠了,兄弟們的消息不好遞過來。再說了,如果朝廷不同意北築受降城,那我們也就只好窩囊的守在靈武,不用幹什麼大事了。」

就在這時,前方一騎踏著煙塵跑來,跑的近了才看清,是左威衛長史範式德。範式德一臉喜色,朝秦霄抱拳道:「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朝廷來下旨了!」

「好,終於來了!」

秦霄歡喜道:「范先生可知道,旨意是怎麼樣的?」

範式德忙道:「雖然老朽沒有看到聖旨,但從張大帥和天使的口氣里可以聽出,應該是好事!」

「好,回去!」

秦霄一拍馬,朝前飛奔而去,直到軍寨大營,然後跑到了右威衛張仁願的大寨里。

中軍帳中,張仁願端坐在那裡等著秦霄,旁邊就是幾個太監和千牛衛。張仁願手骨的傷勢也好的差不多了,雖然還不能用出很大力道,但也沒了大礙。歡喜接到秦霄對他說道:「秦老弟,就等著你來了一起接旨——貴使,請宣旨吧!」

秦霄和張仁願拜倒接旨,掌旨太監宣道:「愛卿張仁願與秦霄,率軍大破突厥,奏靈武大捷,朕心甚慰!特令嘉獎如下:張仁願,授兵部尚書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國公;秦霄,授兵部侍郎,加封食邑三百戶。望二位愛卿多斬敵首,為國立功,揚我大唐軍威於邊朔。凡朔方軍七品以上官秩者,加半年俸祿;其他將士,加二月餉銀。另,張愛卿所奏北築受降城一事,朕思之再三,認為此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一一準奏。並賜張愛卿尚方寶劍與特較令符。凡我大唐隴右州縣,皆可驅使行令,提供徭役、物資與軍需,有違令者,有如抗旨,可先斬後奏。欽此!」

張仁願和秦霄都大喜過望,沒想到一向懦弱糊塗的李顯,這次居然這麼英明果斷,完全同意了張仁願的請求,還大開方便之門!

至於那些什麼虛榮的頭銜,秦霄是滿不在乎了。張仁願被授兵部尚書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只要回朝,那就是兵部尚書和宰相。自己呢,恢複了兵部侍郎頭銜重回三省六部;加了一些食邑,只能算是為子孫後代謀了一點福利。加上之前封的一百戶食邑,自己現在已經是四百大戶食邑的侯爵了。

送走了使者,秦霄和張仁願二人就忍不住一陣舒暢的大笑起來。秦霄說道:「大帥,實不相瞞,這些日子以來,日子拖的越長,我這心裡越犯嘀咕,生怕這事批不下來。沒想到,皇帝陛下這次居然這麼英明神武,哈哈。陛下登基後,除了大赦天下搞了幾次,還沒弄出什麼出彩的成績來。唯獨這次北築受降城,算是陛下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筆的功業了。」

張仁願點頭道:「是啊!事不宜遲,你我來計議一下,具體該怎麼辦。首先就是要弄清突厥人的動向,確保築城的時候不受到攻擊,工事萬無一失的進行下去。秦老弟,這件差事,那是非你莫屬了!」

「大帥放心吧!」

秦霄拍著胸脯:「左威衛這些日子操練休養下來,可謂是兵強馬壯,正是用武的時候。我帶兵渡河,先行開道,巡哨河北,確保築城期間萬無一失!」

「嗯,有你這句話,老夫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般的放心。」

張仁願寬慰的笑道:「你我二人,一老一少現在分個工。看下地圖,這裡……諾真水,看到沒有?秦老弟帶上左威衛,當一回朔方軍前鋒游弋使,在這裡駐紮巡警。突厥人要來鬧事,這裡是必經之路,以你現在在軍中的威望,和上次在突厥人心中留下的印象,我相信他們都不敢前來尋釁了。老夫就領著右威衛和民夫徭役,在黃河以北八百里防線上,築建受降城搭建烽火台!」

「行,就這麼定了!」

秦霄一擊掌,感覺渾身骨頭髮癢:「說實話,我倒還真想那厥特勒再來挑釁一回,跟我狠狠的干一架分個高低!」

張仁願哈哈大笑:「秦老弟,厥特勒當初可是被傳的邪乎邪乎的,甚至有人說他是金剛下凡,三頭六臂,沒想到一遇到老弟,就變成了夾著尾巴的土狗,哈哈!你們都還年輕,肯定還會在疆場上相遇的。我們這些老骨頭,可是拼不過你們年輕人嘍!」

「哈哈,大帥若是年輕個二三十歲,我和厥特勒加起來都不是你對手了!」

秦霄心情一好,就狠狠的拍了一下張仁願的馬屁,然後說道:「稍後我就差刑長風帶那些兄弟們出去,到陰山之北探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