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萬里黃沙 第233章 岳州群英

一路馬車顛簸,走了幾天才好不容易過了雍州,進入商州境內。秦霄不由得十分懷念起汽車、火車、飛機那些東西來。自己一人單騎飛奔,以淡金馬的腳力速度倒是不慢。這樣馬匹車輛男女老少的混合隊伍,行進速度著實不怎麼樣。原來還打算去一趟洛陽拜祭狄仁傑,順道找張士泉打聽一下張九齡的消息,看到這樣的行進速度,天氣又不是太好恐怕碰到風雪,只得放棄了這個念頭,趁天氣還算晴朗,加緊趕路。

進了商州,已經是薄暮時分,於是投到了驛站準備歇腳過夜。

驛丞讓秦霄在禮簿上蓋了個印,睜眼一看:乖乖不得了,來的是個候爺,朝廷三品大員!忙不迭的將車馬請進驛站,跑前跑後的安頓去了。

商州驛站好不氣派,三間斗拱大瓦屋,數十間客房收拾得一塵不染,器具考究環境幽雅。後院一個迴廊,還有小溪亭閣,花榭樓台,簡直就是個大莊院。

驛丞差下人安頓了車馬,將秦霄一行領進大堂奉上了茶水,就去招呼安頓晚宴。剛剛坐下來還沒喘上一口氣,一人在大堂門口一邊朝內走來,一邊大聲吟著一首詩——「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台。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秦兄弟,讓我逮到了吧!」

秦霄聽著這首出自陳子昂之手熟悉無比的詩歌,聽著那熟悉的聲音,早已想到是誰——草書瘋人張旭!

來人進到堂內,入眼一看,可不是他!

秦霄歡喜迎上去:「張旭兄弟,你可真是神出鬼沒呀!江南一別,有大半年沒見了吧?居然能在這裡碰到你!」

張旭一身凈爽白衣,頭帶白紗雙翅帽。似乎比平常打扮得要亮爽了許多,哈哈大笑道:「可不是么!不過,我今天是特意在這裡等你的。」

秦霄打量了張旭一陣,不由得好笑起來:「喲喝,兄弟今日怎麼打扮得這麼光鮮漂亮,莫非又是要與哪家的名媛幽會?」

「放屁,盡瞎扯!」

張旭低咒了一聲,環眼看了屋裡的人一眼,有些驚疑的說道:「好些陌生面孔呢,秦兄弟也不介紹認識一下?」

秦霄將範式德、萬雷、邢長風他們一一介紹給張旭認識,說到李仙惠的時候,秦霄道:「這是拙荊仙兒。」

李仙惠款款的行了一禮:「見過張大哥!」

張旭頓時一臉嚴肅,彎腰一長揖拜了下去:「拜見秦夫人!」

秦霄看這架式,不由得心裡暗自有些好笑:這張旭平常瘋瘋癲癲地,在禮儀約束上還是一點也不怠慢。現在的人都這樣,對於朋友的妻室,都不敢正眼相看,禮儀一點也不能含糊——當然,個別淫蕩之徒(例如武三思等眾面首)專獵人妻者除外!

說到墨衣和紫笛的時候,張旭狠狠的輪了輪眼睛,甚至還晃了一下頭:「哪個是姐哪個是妹呀?我弄了半天還是沒弄清楚。上次在彭蠡湖軍船上見到的是哪個?」

姐妹二人咯咯的笑了起來。墨衣上前一步:「是我,我是姐姐墨衣。」

張旭恍然大悟道:「哦……那另一個,就是太子殿下整天瘋想的紫笛了?」

紫笛臉色一變,冷哼一聲瞪了張旭一眼。嚇得張旭一跳腳再也不敢正眼看紫笛了。

驛丞安頓的酒菜很快送了上來,一行人坐下來入了席。

秦霄和張旭對飲了一杯問道:「張旭兄弟,你剛才說特意在這裡等我,有事找我么?你怎麼知道我就要從這裡經過?」

「何只是知道,簡直一清二楚。」

張旭說道:「你看我打扮得這麼工整吧?其實是準備去長安做官的。李重俊當了太子,死活要保舉我當個官兒,好到長安天天陪他玩。我不樂意吧,他還生氣了。連著寫了兩封信到岳州罵我,無奈只好準備動身去長安。說是讓我當個什麼金吾長史,跟秦兄弟這個右金吾大將軍天天混在一起,我這才答應的。怎料幾天前我剛要準備動身,就在岳州刺史那裡聽來消息,說你棄了官兒準備下江南。嚇!那我還去幹什麼,跑去見了那些煩心的事兒生閑氣么?所以,嘿嘿,在這必經之路截著你,想討你一紙文書回了太子,讓他斷了那個念頭吧。我實在是不願意做官兒。現在這樣,多自在呀!」

大家都一陣笑了起來。秦霄笑道:「你這傢伙,原來是找我替你開脫的。你自己得罪了太子,倒讓我來幫你背黑鍋。你剛才說你在岳州,敢情你一直沒有離開江南嘛!」

「是呀,沒有。」

張旭說道:「上次你鬧什麼假結婚,我吃了兩天酒就開溜了,便開始四處遊盪。不巧聽說岳州有個老朋友調到那裡當了刺史,於是就跑去混吃混喝呆了一些日子。」

萬雷插了一言:「岳州換了刺史么?幾個月前我剛從岳州府調離的時候,還沒有換。」

「噢,也就三四個月的事情。神龍一事後換的,換來的這個人可大有來頭哦,天下名士——郭敬之。」

秦霄等人都有些迷惘的搖了搖頭:「不認識。」

範式德擄了擄鬍鬚笑道:「我倒是聽說過。此人做過綏州、渭州、桂州、壽州四州的刺史,每到一處都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愛戴。為人正直不阿,剛正嚴明,在官場上素有雅名。」

張旭點頭贊道:「還是范先生有見識。前不久,就是郭敬之的四十五歲壽誕,我也只不過提前了三二個月跑到他那裡住了幾天罷了。這人在許多地方當過官兒,又最愛結納名士豪傑,好些文人雅客青年才俊都跑去為他賀壽了,現在都還沒散去。」

秦霄不由得笑道:「哪裡有自詡名士豪傑的?有女士在場,不要自吹自擂好吧——都有哪些人哪?」

張旭氣憤地瞪了秦霄一眼,看到李仙惠和墨衣紫笛都在偷笑,好不鬱悶:「八歲擢第的神童裴耀卿知道吧?此人年方弱冠。就在相王府里任典韱,與我交情最好。太子和楚王就是派他來找的我給我送信兒的;一代文宗大才子張說,武后時年方弱冠,應舉對策第一,授太子校書。後來因剛正怍逆被貶而流放,最近也是剛剛要召回朝中重用的;桂州大都督,郭敬之昔日同僚、慷慨義氣聞名的王晙;大唐名將薛仁貴之子、左武衛大將軍薛訥;嶺南第一才子張九齡……」

秦霄不由得著實驚了一把:「這些人,還真的個個都是天下風傳的名士,我全都聽說過。你剛才說,張九齡?」

張旭疑惑道:「對呀,怎麼了?此人在嶺南一帶,可是才名蓋世了。現正準備上京應考科舉呢,這狀元頭銜非他莫屬!我與他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交情最厚,死活拽著他在岳州陪了我二個月沒讓他走,現在還留在岳州呢,反倒又被郭敬之的公子留住了。我若不是被催得急了,好歹和他們在一起住上一些日子再散。」

秦霄不由得歡喜道:「你是說,這些人還留在岳州?」

張旭有些呆愣:「是啊。你莫非也想去認識一下?」

秦霄笑:「答對了。這樣的人物,要是不認識一下多可惜!要不這樣吧,反正你也不打算去長安了,太子那邊我幫你寫書信去。你陪我去一趟岳州怎麼樣?反正我這一路水路下去。也是順道兒落一下岳州,也好讓萬雷將軍回家探探親。」

張旭頓時大喜:「當真?太好了!哈哈,終於不用做官兒了!」

萬雷也歡喜:「多謝候爺成全了!」

第二天,秦霄雇了一艘大畫舫。沿著漢水順流而下,走上了水路。反正大隊的車馬也走不快。還累人得緊,還不如乘船來得安逸舒服。偌大的一隻畫舫,裝載了三四十人仍然顯得很空闊。天氣還沒有轉晴,仍是北風凜冽。但這順風下來反倒讓船行得更快了。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喝了些酒水的秦霄有些睡不著。便走出船艙來透透氣兒。行了幾天船,剛剛過了荊州,大概明後天就要進入洞庭湖地岳州境內了。回想起一年前的這時候,自己懵懵懂懂當了個江南道欽差,也是沿著這條水道下的江南。才過了一年,發生的事兒可還真是多。

秦霄走到船舷邊,看著漆黑的夜幕下遠處的幾點漁火,聽著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的風帆,和畫舫破浪踏水發出的脆響,一時發起呆來,有些入了神。夜間的冷水掠過額間,一陣寒意襲來,酒勁也慢慢地化了去。

身後有腳步身,秦霄回頭一看,是範式德,對他說道:「范先生還沒有睡么?」

「候爺不是也沒睡么?」

範式德縮緊衣袍,站在秦霄身邊:「候爺在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沒什麼,回想一些以前的事情。一年前,范先生和李嗣業一起陪著我,也是這樣下了江南的么。」

「我猜也是,呵呵。」

範式德輕聲笑道:「短短的一年時間,真是物是人非呀,發生的事情可真是不少。當初我還以為,江南火鳳案是我這輩子遇到的最大的事兒了,沒想到回朝就發生了政變……讓人不得不感慨良多呀!」

「兩位在聊什麼呢?」

張旭有些跌跌撞撞地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