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都驚雷 第198章 女皇的心

唐休景拉了把秦霄,讓他站到身邊:「走吧,事情就你最清楚。二張的事情,武皇若有不甘心的地方,你解釋給她聽。」

秦霄心裡一陣叫苦:殺了皇帝的男人,還讓我最先頂上去,這都什麼事嘛!你們這群老烏龜,真是太陰險了!

不過唐休景的話,的確有幾分道理。雖然他們現在,擺明了就是要逼宮武則天讓她退位,但是怎麼說也不能胡來,至少,為何起兵、為何殺人,這樣的事情是有必要交待清楚的。不然,史官在史書上大筆一揮,那就不是「清群側」,而是謀逆造反了。

秦霄硬著頭皮走在三大元老和御史、司刑和李多柞他們前面,一步一步,緩緩朝巍巍的長生殿走去。一片漆黑高大聳立的殿門,此刻在秦霄看來,是那麼神秘莫測,充滿變數。

危機、殺人、機遇、騰飛?

誰又能說的清楚!

秦霄明顯的聽到,身後的一眾大臣將軍,個個也是呼吸粗重,腳步沉沉。彷彿每走一步,都徘徊在天堂與地獄的邊緣,榮與辱天壤,生與死的懸崖。

而真正說起來,殿內,不過是卧著一個年近八旬病體沉重的女人。只不過,她是中華幾千年男權至上的歷史中,唯一的女皇。她用一生的時間苦心經營,終於立於天下之巔左右乾坤,掌握實權長達數十年之久。大唐幾代皇帝打下的李家江山。在她手中一度沉淪改名換姓,被她攪入懷中獨享了十餘年……

秦霄的腦海里頓時有些混亂起來——為什麼,讓武則天下台這種事情,我竟然不知不覺的摻和了進來?歷史,這還是之前的那段歷史么?歷史上張東之搞政變逼宮武則天,稍了解一點唐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可是……可是為什麼是我一一去推開長生殿的大門?

我……我只是個非法偷渡的穿越分子,無名小卒呵卜……

腦子裡一陣胡思亂想的時候,秦霄已經走到了長生殿門前,深吸一口氣。伸出雙手,緩緩的朝門上推去……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秦霄那雙金甲包裹,滿是鮮血的手。

呢?門居然沒有動呢!

眾人齊齊低噓一聲。

秦霄心頭一汗——搞什麼嘛,這時候。鬧出這種彆扭,真是太煞風影了。看來從裡面鎖著!

秦霄深吸一氣力貫雙臂奮力一推,「咔崩」一聲。門後的門門斷了,同時還有朝後摔倒驚叫的聲音,尖細而倉皇,似男非女,看來是幾個太監在堵門。

秦霄抬起左腳,一腳踏了進去。

殿內牆壁上的銅盞里,油燈一如往日的亮著,整個大殿亮如白晝。三四個小太監驚慌的從地上爬起來朝里外跑去。口中大喊:「進……進來了!殺進來了!」幽深曲折的走道,燈火通明。眾人齊步朝里走,一隊千牛衛迎面撲來,秦霄拔出那柄崩了口子的長劍斜指前方:「本將奉太子令,進宮護駕,誰敢擋我!」本就沒了將領帶頭的千牛衛。看著秦霄和他身旁的重臣大將,個個不敢上前,舉著刀。緩緩後退,神色緊張。動作倉皇。

秦霄等人,腳步不停,直朝武皇卧室龍榻走去。千牛衛被逼的步步後退,索慌失措。

到了!

那一席金黃耀眼鳳綉龍紋的宮慢重閨,雍容華貴之極。普通之下,除了皇帝,誰還敢用?

輕拂搖動的慢閨之後,就是當今女皇——武則天的寢宮龍床!

那一層薄薄的慢閨,卻比那一隊千年衛更有擋抗能力。眾人走到寢宮前,紛紛停住了。那一隊千牛衛,也算是盡職盡責護衛到了最後時刻,此時紛紛的扔下刀,垂頭喪氣的走到了一邊。

三大元老走到最前,拱手齊聲道:「臣——唐休景、張東之、姚崇,恭請陛下聖安!」一句話說完,頓時沒了任何聲音。所有人,連呼吸都放的緩了,靜靜的聽著裡面的反應。秦霄透過慢閨,隱約看到,龍榻之上,武則天在宮女服侍之下,吃力的坐了起來,動作緩慢而凝滯的往身上套著金黃色的龍袍。

這也許,就是她最後穿上這一套上朝時穿的龍袍了吧……從正式登基的那天第一次穿起龍袍起,她還沒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穿的仔細和認真。

半晌,所有人都沒有任何動作,也沒有說任何話。龍床上的武則天,終於穿好了衣服,宮女托著她的腿,從床上坐起,將腳放了下來,穿上了靴子。

三大元老再次說道:「臣——唐休景、張東之、姚崇,恭請陛下聖安!」武則天劇烈的咳嗽起來,然後,低沉、但仍然十分威嚴的說道:「都進來吧。」

眾人靜靜的魚貫而入,齊齊拱手拜於榻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半晌後,武則天仍然沒有說出那句『眾卿平身』,而是凄婉而又憤怒的低吼道:「萬歲?你們都恨不的朕早就死了吧?」

沒有人說話。

幹什麼霄很想吼一句:臣不敢,但也生生的壓了下來。現在,可不是說這種客套話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該擺到檯面上說清楚了。

張東之清清嗓子,朗朗說道:「陛下,今日之事,臣等也無須多言解釋。張益之、張昌宗,趁陛下病重無力理事,把權弄政,禍國殃民,弄的天怒人怨。此次他們密謀造反。臣等暗中查實,恐事有泄露不敢熏報陛下,於是提義斬除奸賊以清君側。這裡,是他們二人的罪狀,證據確鑿,請陛下過目。」

說完,就將那份狀紙遞了上去。

武則天拿起狀紙,哆嗦的看了一陣,臉上好一陣顫抖,沉默無言。半晌後。她才聲音發抖的說道:「他們……都死了?」

張東之道:「已按大周律裁決,就的正法。」

武則天渾身一顫,手中的狀紙滑落到腳下,表情變的極其複雜起來。似哀怨,似震怒。似後悔,似悲憤。

武則天看似仍不死心,恢複了之前的那種威嚴神色。擺了擺手:「既然逆賊已誅,爾等都退下吧。朕累了,要休息。」

張東之趁勢說道:「陛下,天皇高宗,將太子顯託付於陛下,如今太子年齒已長,理當正皇位,為陛下分憂。陛下年歲已高病卧宮中。已致政事荒廢,國事無人料理。此時正當傳位於太子,還政於李唐,以成就陛下一生之無量功德!」

原本病衰疲憊的武則天勃然大怒:「大膽!你們竟敢公然逼宮於朕,形同造反!」

後面秦霄低縮著頭暗暗想道:「鬧吧鬧吧,這樣的事兒。我才不露頭去管了呢……改朝換代的大事,還是你們這些元老們解決吧。我這個小人物,跟著打了一些悶棍當了一陣打手就夠了。我這顆小苗苗。要是鏗芒太露被巨大的風浪撕扯幾下,遲早完蛋……」

唐休景、姚崇與桓彥范、崔玄障等人此時表現的空前的勇敢團結。齊齊上前一步:「臣等,肯請陛下傳位於太子,還政於李唐,成就無量功德!」

傲視天下目中無人了幾十年的武則天,突然被眼前的陣勢所嚇住了,睜大了眼睛瞪著眼前的一群人,手指顫抖的指著他們:「唐休景,醒彥范!朕往日待你們不薄侍為心腹,你們居然居然跟著一同反叛於朕!」

唐休景凜然說道:「陛下!臣等決非是要反叛!陛下立了太子,此時自身年歲已高體弱多病,合當退居後庭怡養天年,臣等也是為陛下著想!試想想,這些日子來,陛下病卧長生殿,二張侍機禍亂朝廷遺害天下。他們的那些罪行、劣跡,天下人,和後來人,都會牽怒於陛下身上!臣等實在不想看到類似的事情再去發生。為了陛下聖名,臣等只好斗膽強諫,肯請陛下禪位。」

姚崇等人也說道:「臣等也是為陛下、為大周社稷著想!」武則天目光獃滯的看著這些人,半晌沒有說話。最後,終於長嘆一口氣:「罷了,將太子李顯,梁王武三思,與太平公主喚來……」眾人心頭一陣大喜——成了!

秦霄的,已頭也一塊大石落了的——好,至少不會被算成謀逆造反了!

張東之面色沉靜的說道:「太子、梁王與太平公主,臣等已將他們請到了殿外,專候陛下詔見。」

武則天已是渾身乏力的靠到了龍床上,冷冷的看著張東之:「還傳什麼詔,將他們叫進來吧。」

稍後,太子等人進來,齊齊拜倒在榻前。

武則天靜了半晌,語氣平平的宣佈道:「李顯,朕命你從今日起監國理事,禪位一事,事關天下,馬虎不的。細做準備挑個良辰吉日,你再登基稱帝。」

李顯面對武則天時,早已養成了習慣——兩股戰戰埋頭不語,此時渾身如遭雷擊,驚慌道:「陛下,兒臣才疏學淺,實無力監國。請陛下收回成命!」

武則天冷哼一聲:「罷了,就這麼定了。三思,太平,日後,你們要盡心輔佐太子,不可妄生二心自相殘殺。」

武三思和太平公主拜倒在地:「遵旨!」

武則天又抬眼看了一陣張東之等人,緩緩說道:「張東之,唐休堤,姚崇,即日起,開始籌備太子登基之事,不的有誤。」

三大元老齊聲道:「臣領旨!」

武則天擺了擺好:「好了,朕累了,卿等都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