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戰爭財 第一百零五章 預留退路

布坦尼要塞波倫亞,當馮赫爾將軍的士兵出現在它的面前時,每一個布坦尼的士兵都感到了驚懼。他們的君主率領大軍攻向了諾曼,而諾曼的大軍卻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意味著什麼?

沒有時間細細琢磨了,他們必須馬上應戰。馮赫爾將軍的紋章官下達了攻擊命令,掌旗者舉起了示意的旗幟,重騎兵開始進攻!

叢林中鑽出來的這支軍隊在穿越莽莽叢林的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減員。儘管事先準備了大批藥物,還是有些士兵感染了疾病送了命。不過這支長途跋涉而來的軍隊,鬥志卻是極其昂揚。

騎士們扣下了面罩,如同圓筒一樣的頭盔讓人有種窒息般的悶燥感覺,但是豎起的四米長槍如林般直指蒼穹,那森森然的殺氣卻令每一個人都有種激動的寒意。

號角聲已經吹響,一排排騎士左手緊抓韁繩,鳶型盾牌也固定在他們的手腕上,這是矮人製造的輕型盾牌,既堅固又輕便。而右手的長槍也是經過加工的,這是兩截式兵器。

他們衝鋒的時候不需要換兵刃,一旦刺穿人體,他們可以在輕輕一扭間就旋開長槍的連接環,從長槍變成短矛,這樣可以把他們更換兵刃的時間縮到最短,延長衝鋒時間,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輕輕用馬刺踢一下馬,騎兵群開始衝鋒了,並不是一股腦的瘋狂衝擊,龐大的戰馬群十分密集。需要逐漸的展開。最前沿地騎士們向前馳去,動作輕快緩慢,彷彿在散步,但是速度在逐漸加快。

與此同時,後方的騎士也在以同樣的速度漸漸展開了衝擊隊形,當最後一排士兵也策馬輕馳的時候,第一排的士兵已經將戰馬的衝擊速度提高到了極限。

蹄聲轟隆有若雷鳴,喊殺聲如同海嘯狂潮。雙方在迅速接近,「殺!」不知是誰首先喊出了一聲,瞬間如同回應一般所有人不約而同長槍急轉。一道山林立刻變成了槍峰之陣,伴隨著怒吼聲、伴隨著駿馬給大地帶來的震動。一場屠戳開始了。

「想要活命就在對手殺死自己之前殺死他!」這是馮赫爾將軍的怒吼,他的獵龍沖在最前頭。丈余長的鬥氣光芒閃處血肉橫飛,在他衝過之處殘肢血肉漫天飛濺。

劇烈地碰撞聲之中,戰場上就象兩道洪流撞擊在一起,槍陣使這洪流濺起了漫天的「浪花」,血紅,血紅。

雙方衝鋒地隊列交錯而過,很多人已從馬上墜落。沒有人顧得上回頭看上一眼。只有向前,不斷的向前。震麻地手還慣性地緊握著長槍,直到穿過對方長長的隊伍,就象又一次跋涉過一座莽莽叢林。但這一次是血肉和刀槍組成的林陣。

毫不猶豫的,每一個還活著的戰士兜轉戰馬,布坦尼的士兵扔掉了長槍,摘下長劍和釘鎚,諾曼的士兵明顯快了一步,長槍變成了短矛,他們已經開始了第二次衝鋒。這一次地速度慢了許多,雙方展開了馬上地肉搏。

遠處,雙方的步兵劍士們蜂擁過來,將他們包圍在中間,一場更慘烈地肉搏戰開始了,掌旗官們徒勞地揮動著旗幟,不過已經沒有多少人去看他的指揮,每一個握著刀劍的人都發出獸性地嘶吼,向他們眼中看得到的每一個敵人猛衝上去。

戰鬥持續了兩天一夜,當馮赫爾將軍提著滴血的長劍登上波倫亞城頭的時候,時近黃昏,血色斜陽,戰場上橫屍遍野,一片凄茫,一個信使就在這時出現在森林的邊緣。

馮赫爾孤軍在外,沿途設有駐紮在森林中的一個個消息傳遞點,給他送來的消息一共有三個,第一條消息是馮登堡的那支炮灰部隊終於在布坦尼大軍的試探性進攻中全軍覆沒了,現在布坦尼大軍正向真正的要塞風雷堡挺進。

之後就是沃倫的死訊和他即將有一個新的繼承人的喜訊,是悲是喜?馮赫爾將軍心中五味雜陳,那種心境實難言喻,他久久地佇立在城牆上,當夜色深沉,他終於離開城牆返回帥帳時,每一個士兵都發現馮赫爾將軍那向來挺拔如山的背影似乎已不堪重負,他好象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布坦尼大公終於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價,當他在風雷堡久攻不下的時候,馮赫爾將軍已經勢如破竹連拔數城。

那時的軍隊沒有專門的後勤補給兵,戰爭條件也不允許,他們一路屠戳、一路搶劫,消息源源不斷地送到布坦尼大公那裡,明知馮赫爾將軍要調虎離山的布坦尼大公不得不拔營回師了。

攻敵之必救,你便明知是計也不得不乖乖地跟著對手的計策走,馮赫爾將軍用的是陽謀,其效果卻是你明知是計也無法破解。

在布坦尼大公回師過程中,馮赫爾將軍派出了許多叢林戰的小分隊,在莽莽叢林中給布坦尼大公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當他的疲憊之師出現在已經變成一片廢墟的波倫亞要塞時,馮赫爾將軍已經揮師攻陷了六座城寨。

布坦尼首都塔諾亞也陷入了恐慌之中,大公夫人伊麗莎白。素素號召全城百姓在城巷中掘挖戰壕,並徵調大批預備役士兵入伍,準備和馮赫爾將軍打一場城市攻堅戰了。

伊麗莎白素素原是阿皮亞王國的女王,一個南國有名的美人兒。她的國家雖小,也有自已的領土和軍隊,她和金髮雄獅布坦尼大公的結合,被譽為金童玉女天作之合。由於女王自身具備相當的實力和號召力,塔尼亞已經是全民皆軍。

幸好這時布坦尼大公殺回來了,馮赫爾將軍雖然一路勢如破竹,士氣正銳。但是傷亡在所難免,而布坦尼大公雖疲於奔命,軍隊主力卻幾乎沒有什麼損失,為免腹背受敵,馮赫爾將軍決定見好就收,開始準備戰略撤退了。

馮赫爾將軍取得的一串串勝利傳回國內,整個諾曼公國沸騰了,他的個人聲譽一時無兩,整個軍隊的地位都陡然提高到了無以倫比地地位,公國人民把他們看成了最偉大的救星。沒有人敢再對大兵們說三道四,就連貴族們稍有微言。普通的平民都敢勃然斥罵,由於響應者之眾。那貴族便也只能忍氣吞聲。

狂熱之中,諾曼大公儼然以以南疆諸國中最偉大的一位君主自居了,他頻頻召開對國外使者和國內貴族的盛大慶祝宴會,不時發布各種莫名其妙的指示。諾曼金頂證券交易所也再度興旺起來,公債價格直線上線,許多忘乎所以的人開始瘋狂搶購。

在這種情形下,傑迪和巴托等人並沒有跟著頭腦發熱。杜維控制的工廠正在趁機逐漸出手。據說是考慮到南方的震蕩。亞歷克斯男爵決定暫時收縮投資。他的決定就象他當初決定購買黎明山脈地礦山一樣再度受到了人們的嘲笑。

不少資本家開出大價錢收購他地公司店鋪,而杜維把還沒付貨的少量軍用品訂單也作價賣給了他們。這更令這些千餘年來沒有見過戰爭,忽然一夜之間發現自已是個軍事強國地商人們頭腦發熱了,天知道在戰爭已經開始這麼久之後他們還日夜趕工生產的軍用品還有多少是公國軍隊所需要的。

不合協的聲音當然也有。忽然發現自已的國家原來如此強大的貴族們覺得他們應該擁有強大國家的風範,起碼應該盡到一個大國地義務,比如說戰爭與文明。

無所事事地貴族們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經過仔細考究,羅列了一張長長的單子,建議大公命令馮赫爾將軍在戰鬥中對於那些擁有悠久歷史地城市文明予以保護,盡量不要予以破壞。還要爭取民心,要保證紀律嚴明,對平民要有騎士般的仁慈之心。

馮赫爾孤軍深入,一切給養全部來自就地「徵集」,哪可能讓那些大兵如此文明?一座古城上高大的圖騰地確是很悠久的人類文明,可要是避著它,那他得多犧牲多少士兵的性命?

對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痛,端著雞尾酒站在後方富麗堂皇的房屋中悲天憫人的蠢貨,馮赫爾將軍只當他們是放屁,完全不予理會。

當貴族們站在道義高度上品評這場似乎完勝的戰爭時,傑迪和巴托也沒閑著,他們正在拋售各種債券,開出更多的空頭支票,絲毫不考慮負荷程度地發行更多的公債。

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事。使沒有親自體味血與火,不知天天在戰鬥中生存滋味的貴族們站到了道義的至高點上。

馮赫爾將軍在征服赫伯威爾城時,派了一個千人隊留守,徵集糧草等物。但是他的大軍奔赴第二座城池時,一直溫馴貼服的布坦尼市政官員們卻突然發動了兵變,號召全城百姓造反,把他們給殺掉了。

後路被斷、糧草無以為繼的馮赫爾將軍被迫回師,重新佔領了這座城池。他們沒有攜帶給養,全靠以戰養戰,每攻陷一座城池留少量兵馬鎮守,大部隊繼續進攻,如果放任赫伯威爾城這種事情發生,其他城市群起響應,那麼馮赫爾將軍將陷入布坦尼公國一場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他的這支軍隊將有去無回。

有鑒於此,馮赫爾悍然下令,對赫伯威爾城的反判予以最殘酷的懲罰:屠城!

這場大屠殺,將全城十二萬人殺的乾乾淨淨,當布坦尼大公重新接收這座城市時,赫伯威爾已經變成了一座死城,最後只找到七個倖存者,赫伯威爾城從此改名為七人之城。

這是後來的事,但是為了起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