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燃燒的土地(5)

現在蔣介石再次面臨兩面作戰的困境。

南京失陷後,利令智昏的日本人以為大功告成,竟然拋出所謂 「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政府聲明,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第一次近衛聲明」。事實證明日本政治家大多是目光短淺的好戰之徒,中國首都被佔領並不等於中國滅亡,就是目前中國未被佔領的剩餘領土也超過日本面積二十多倍,難道你發表一個首相聲明國民政府就不存在了嗎?幾百萬中國軍隊的堅決抵抗就自動消失了嗎?何來「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呢?真是一群自欺欺人的戰爭狂人啊。蔣介石多次東渡日本,深知大和民族欺軟怕硬的所謂「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戰力極限為動員二百萬軍隊,而中國至少能夠動員二千萬大軍,這就是說如果把日本比喻成一條蛇,那麼中國就是一頭大象,蛇能吞下大象嗎?

所以抗戰必須堅持下去,這是中國的惟一出路。總結抗戰十個月的經驗教訓,蔣介石得出的結論是,談判桌上的勝負歸根結底在戰場上。如果你不想打仗,那麼你一定要打個大勝仗,你不要戰爭,那麼你一定要堅決應戰。去年曆時百餘天的淞滬抗戰不僅讓狂妄的日本人吃到很大苦頭,而且差點迫使日本代表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這就是「以戰逼和」的成效。一個「逼」字,折射出抗戰初期蔣介石對日作戰的核心戰略思想。

兩個月多前,蔣介石下令調集六十萬大軍實施徐州會戰,表面看是阻斷敵人打通津浦鐵路,但是大本營的深層意圖仍然是迫使日本人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為此中國軍隊一度在台兒庄正面擊破日軍精銳的第五、第十師團主力,取得著名的台兒庄大捷。可惜勝利旗幟未能如願高舉下去,日本華北、華中兩大派遣軍實施南北夾擊,第五戰區不得已放棄徐州,實施戰略大撤退。雖然從理論上講徐州會戰不應算作失敗,因為我軍主力並未遭敵合圍,保存實力有利於長遠抗戰,但是國內輿論和人民群眾不會這樣看待問題。撤退意味著更多國土被敵人佔領,更多人民淪為亡國奴,所以撤退就是逃跑,汪精衛和反對派決不會不利用這個機會發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一次前線軍事失利都將導致政治危機,都會把蔣介石推上即將噴發的火山口……

……

飛機開始盤旋下降,乘客產生頭暈耳鳴的失重感。忽然機身重重一震,隨即顛簸不已,乘客不由得發出一陣驚呼。

九江機場到了。蔣介石把手伸給夫人,夫人挽住丈夫,兩人會心一笑。夫人款款起身,柔聲說道:

大令,我們已經安全了,上帝會保佑中國的。

4

特務頭子戴笠一大早趕到戒備森嚴的東湖官邸來見校長。

他被告知,校長昨晚會見客人,凌晨剛剛睡下,因此戴笠只好坐在接待室耐心等候。但是不多久他又被告知,校長已經起床了,要立刻見他。

蔣介石端坐在書房裡,這位令人生畏的統治者此時看上去氣色不錯,身穿府綢薄長衫,腳蹬圓口布鞋,目光炯炯表情平靜,絲毫看不出他只睡了兩個小時。據說蔣介石睡眠極少,頭腦清醒精力旺盛,並且從不在衣冠不振或者精神不佳之時接見下屬。戴笠一身鬼魅之氣,這個特務頭子橫行天下,惟獨畏懼蔣介石決不是沒有理由的。

戴笠趕來是要把兩份重要情報呈送校長。

一份報告是偽華北政府首腦王克敏率所謂「中國臨時政府」代表團赴東京訪問,日本人給予該偽逆以接待外國元首的禮儀並大肆宣傳,而有幾個西方大國的外交官竟然也出現在東京機場的歡迎儀式上。另一份報告則是報功,王克敏的助手,華北漢奸頭子、省主席高凌尉被軍情局秘密特工刺殺。

兩份情報帶來截然不同的兩種滋味;亦冷亦暖,亦喜亦憂,如打翻五味調料盤,令蔣介石眉頭緊鎖心情複雜。第一份情報表明日本人已經開始大造「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國際輿論,試圖製造一個以漢奸傀儡政府取代合法的中國政府的事實。本來這不過是日本人導演的一出鬧劇,不值一駁,然而值得重視的倒是「有幾個西方大國的外交官到場」,這個跡象究竟透露出什麼信號來,是否表明某些西方大國的立場開始發生變動?難道自私自利的西方人已經對艱苦抗戰的中國國民政府失去信心,轉而與日本人達成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第二封電報來得很及時,正好給了所有甘心賣國投敵的漢奸走狗一個嚴正警告,相信王克敏之流包括那些暗藏的投降派定會嚇出一身冷汗來。當然事實上電報內容並不完全準確,高凌尉並沒有當場被擊斃,他只是受了重傷,拖至第二年才死於醫院。

蔣介石沉吟片刻,指示戴笠將漢奸頭子被愛國人士擊斃的消息披露給報紙,並繼續監視敵偽動向。心領神會的戴笠剛剛退下去,侍衛長進來報告說,蘇聯(俄國)駐華大使魯姆甘茲先生求見委員長。

蔣介石換上一身威風凜凜的黃呢統帥制服,頭戴圓頂軍帽,腰佩中正式短劍步入會客廳。蔣介石接見外國使節一向極有講究,值此抗戰期間,服裝便是一件重要道具,他要通過這種外交形象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確定不移的信息,那就是自己的領袖身份不可動搖,蔣委員長是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