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定鼎天下 第641章 上黨戰役(1)

或許是意識到唐軍援兵的到來,燕軍開始連夜東撤了,夜色中,李慶安和數十名大將在府城關的城牆上,凝視著對岸的敵軍調動,一盞盞哨塔上的燈依次滅了,對岸歸寂於黑暗之中,這時,一羽信鴿從對岸飛來,這是對岸的斥候送來了消息。

「大將軍,最新情報!」

一名校尉將一卷鴿信遞給了李慶安,兩名親兵連忙舉過火把,李慶安展開鴿信看了看,對眾人道:「這是良馬寨斥候傳來的消息,李懷仙的軍隊已經先退過良馬寨了。」

李嗣業眉頭一皺道:「聽說安慶緒已經到了對方軍中,這應該是安慶緒替代了李歸仁的主將,只有他能協調李懷仙同時撤軍。」

「你擔心他們又開始精誠合作嗎?」李慶安笑著問道。

李嗣業點了點頭,「卑職確實有一點擔心,安祿山應該也意識到了李懷仙和李歸仁的矛盾,所以才讓安慶緒來為主將,有安慶緒居中調和,兩李之間的矛盾很可能會消弭於無形。」

李慶安笑著搖了搖頭,「安慶緒來了也沒用,他們最多只是表面上的和解,撤軍、行軍或許沒有問題,可一旦涉及到雙方的切身利益,比如激戰,他們矛盾就會顯露無遺,這不僅僅是他們之間的矛盾,還涉及到了雙方各自的利益,他們的利益不可調和,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或許吧!大將軍考慮問題和我們不同,或許更能看透。」

李慶安笑了笑又道:「明天一早,我們去看一看李歸仁的紮營,應該有更多的收穫。」

……

天漸漸亮了,對岸的斥候又傳來消息,燕軍所有的士兵都撤過了良馬寨,向上黨方向而去,良馬寨在沁水以東約八十里,那裡地勢險要,攻防兼備,燕軍撤離良馬寨也就意味著他們確實是退回潞州了,李慶安當即下令北唐軍渡河。

兩個時辰內,北唐軍的工程營便在沁水上搭建了兩座浮橋,大軍開始迅速渡河,李慶安命大將荔非元禮為先鋒,率騎兵一萬,限他半天之內拿下良馬寨,荔非元禮當即領令,率一萬騎軍,浩浩蕩蕩向良馬寨疾奔而去。

李慶安則和李嗣業來到了李歸仁的駐營處,李歸仁似乎也意識到李慶安會來查看他的營盤,臨走時收拾得乾乾淨淨,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但正是這樣,說明了李歸仁心細如髮的一面。

李嗣業見李慶安的幾名親兵在測量哨塔間的距離,不由走上前笑道:「這就是大將軍的細節決定成敗了。」

李慶安也走上前笑道:「雖然李歸仁自認為把一切痕迹都抹掉了,灶拆除了,水井也填了,但就從這座哨塔身上,我還是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情報。」

李嗣業好奇道:「卑職但聞其詳。」

李慶安笑了笑,走上前問親兵道:「測量幾座了?」

「回稟大將軍,我們已經測量了五座。」

「夠了,把測量結果給我。」

一名親兵校尉將一隻測量板遞給了李慶安,測量板方方正正,上面夾著十幾頁紙,紙上畫有標準表格,這是李慶安親手設計的測量表之一,專門針對敵軍哨塔的測量,另外還有營盤、還有糧草庫、還有羊馬圈等等幾十張表格,在專門的測量兵測量結束後,交給參謀營進行分析總結,最後得到各種準確的情報。

這種方法李慶安還沒有在安西推廣,是他進中原後才開始實施,所以李嗣業也是首次看見。

李慶安看了看數據,便對李嗣業笑道:「正如我的猜測,每兩座哨塔的間距都是一百步整,沒有任何偏差,哨塔雖然已經拆除不知道高度,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李慶安走到一座哨塔前,哨塔表面的浮土已經被清理乾淨了,露出了黑洞洞的四個樁孔,他指了指樁孔對李嗣業笑道:「這些樁孔也能透露出很多秘密,首先是四根樁的樁距,都是八尺整,非常精準,而且五座哨塔都是一樣,其次是孔深,我的親兵已經測量過了,每個孔深都是一丈二尺,五座哨塔的二十個樁孔都是一樣,雖然有一兩寸的差異,但可以不用考慮,這說明什麼,李將軍想到了嗎?」

李嗣業沉思片刻道:「李歸仁沒有必要刻意去量孔深,能說明一件事,他所有的底樁長度都是一樣,樁子上有刻度,所以才會這麼精準。」

李嗣業也被自己的推斷嚇住了,他驚嘆道:「這個李歸仁連這個都有規定的尺度嗎?這也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李慶安搖了搖頭道:「正是從這些細節上,我便可以推斷出李歸仁的作戰風格,此人打仗循規守據,一切都會按照部署好的計畫來做,甚至有點死板,不善於出奇兵,優點是說明他的軍隊訓練有素,兩軍對壘時,將是一支勁敵,而大營南面應該是蔡希德部的駐地,明顯就凌亂得多,各個方面都不講究規矩,非常隨意,甚至在撤走時連一些情報都沒有燒乾凈,和李歸仁的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說明蔡希德軍的軍容散亂,是三支軍隊中最弱的一旅,我們要觀察它的駐兵分布情況,如果有可能,我們不妨先吃掉蔡希德部。」

李嗣業聽得心悅臣服,在他看來,李歸仁已經將所有的痕迹都抹掉了,不會有任何收穫,卻沒有想到李慶安卻能從一座哨塔的細節處便推斷出了這麼多有用的情報,而且合情合理,說服力很強,他不由嘆道:「只要跟大將軍在一起,每次都有收穫,卑職受教了。」

這時,遠方奔來了一隊斥候騎兵,一直奔到李慶安面前,他們紛紛下馬,為首校尉向李慶安半跪施一禮道:「稟報大將軍,有最新情報!」

「講!」

「我們發現東南二百里外的長子縣有一支燕軍駐紮,約有五千餘人。」

李慶安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了,長子縣位於長平關和上黨之間,但又不在必經之路上,這必然是對方已經發現了李光弼的大軍到達了長平關,所以才在長子縣駐兵,如果李光弼的大軍參與爭奪上黨,那這支長子縣的駐軍必然會對李光弼的後軍輜重造成嚴重威脅。

李嗣業也意識到這支軍隊存在的危險,便抱拳請纓道:「大將軍,讓卑職去拔掉長子縣燕軍吧!」

「也好,先打一仗試試看,探一探敵軍的虛實!」

……

長子縣位於上黨西南約四十里外,濁漳水北岸,這裡地勢西高東低,由丘陵地帶逐漸向平原地帶過度,長子縣縣城並不大,城內約兩千餘戶平民,當李歸仁軍屠殺上黨縣民眾時,長子縣的數萬人基本上都跑光了,而李歸仁部將阿史那從禮率一萬騎兵趕到長子縣時,縣城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七十餘名寧死也不願離開故土的老人。

目前駐守長子縣的燕軍共五千三百人,基本上都是契丹人,由契丹貴族耶律重光統領,正如李慶安的推斷,李歸仁之所以駐軍五千在長子縣,就是針對李光弼的軍隊。

長子縣和河東的其他縣城一樣,由於百年來平靜無戰事,縣城年久失修,已經變得十分陳舊,縣城牆根本無法防禦大軍的進攻,只起著一種擺設的作用。

由於長子縣距離上黨很近,因此李嗣業的攻擊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偷襲,深夜,八千騎兵在丘陵峽谷中疾奔,漸漸地,地勢開始低平起來,前方是一條明晃晃的大河,那便是濁漳水了,奔行了一天一夜,騎兵早過了發鳩山,距離長子縣城只有二十里路程了,北唐騎兵便漸漸放慢了腳步。

他們駐足在一大片茂密的樹林中,一邊抓緊時間休息,一邊等待著斥候的消息,李嗣業站在一棵大樹下,目光專註地盯著東方。

雖然這只是一場小戰,但它卻是李嗣業參與平定安祿山叛亂的第一仗,對他的意義非同小可,李嗣業心中早已憋足了一口氣,他要用一場真正的戰鬥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來了!」

他身邊的副將衛伯玉看見了,在月光下幾名騎兵正向這邊疾奔而來,片刻,幾名斥候奔至密林前,一名隊正翻身下馬向李嗣業稟報道:「稟報將軍,約五千敵軍一分為二,一半駐紮在北城外的大營中,另一半駐紮在城中,目前他們尚無動靜,沒有發現我們。」

「縣城防禦如何?」

「回稟將軍,縣城城牆高兩丈,十分破舊,有護城河,但東城的護城河只寬一丈,而且東城門正在修葺,沒有弔橋,可以直接撞開城門。」

「好!再去探查。」

李嗣業一聲命令,數名騎兵調轉馬頭繼續向東而去。

這時李嗣業召集了一次短暫的會議,數十名校尉以上的軍官全部都聚集在他的身邊,李嗣業沉聲對眾人道:「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和燕軍直接交戰,我們以多戰少,取勝是必然的,關鍵是怎麼樣的勝利,按照大將軍的命令,李歸仁的軍隊不接受投降,所以我要求全殲敵軍,以人頭報功,時間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無論是否全部殲滅了敵軍,我們必須返回,違令戀戰者,斬!」

眾人一起躬身施禮道:「遵令!」

李嗣業一揮手令道:「好了,現在出發,不要停留,以雷霆之勢,先擊碎城外的營盤!」

八千騎兵開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