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東宮之爭 第289章 祿山所謀

今天註定是李隆基多事之日,高力士剛剛安撫完畢,宦官又來報,東平郡王、驃騎大將軍安祿山求見。

李隆基已經非常疲憊了,他正想推遲到明日,可一轉念,便對魚朝恩道:「去宣他覲見!」

魚朝恩有些心神不寧,高力士的退仕不成固然令他失望,但李隆基對高力士的信任才真正令他沮喪,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個宦官罷了,他想取代高力士,還是個遙遠的夢想。

當李隆基命他去宣安祿山時,他愣了一下,這才忽然醒悟來過,低頭匆匆地走了,片刻,安祿山拖著一身贅肉快步走了進來,他雖然肥胖,但卻十分靈活,給李隆基半跪行一軍禮,「安祿山參見吾皇陛下!」

這幾年李隆基非常喜歡這個胡人,他善解人意,在自己兒子都想不到的情況下,居然給自己送來的助情花香,讓自己能重振男人的雄風,儘管這個助情花香的後患很嚴重,但李隆基還是很感激安祿山,對他信任有加,甚至還在安祿山一次擊敗契丹的功勞下,封他為東平郡王,開啟了大唐冊封異姓王的先河。

今天朝會上,又是安祿山在細微處體貼自己,讓李隆基深受感動,李隆基望著這個憨厚老實的胡人,微微笑道:「你這個大胖子,朕革了你一年的俸祿,你在怨恨朕嗎?」

安祿山嚇得另外一隻膝蓋也跪了下來,給李隆基磕了一個頭,誠惶誠恐道:「臣只恨不能替陛下去死!」

李隆基哈哈大笑,指著他道:「當真是胡兒,口不擇言,你希望朕現在死掉么?」

「臣不敢!不敢!臣只是打個比喻,臣對陛下忠心耿耿,陛下叫臣向,臣不敢向西,陛下叫臣跳海,臣不敢下河。」

「是嗎?那朕叫你回京為官,你肯嗎?」李隆基似笑非笑地問道。

安祿山心臟都幾乎要停止跳動了,他想起了李慶安給他說的話,聖上有意調他回京,難道會是真的嗎?還是陛下在試探他?安祿山心念一轉,立刻道:「臣會遵從陛下旨意。」

「朕只是和你開個玩笑,不會讓你離開范陽,朕還需要你替朕看好東大門,對了,你就是朕的一條狗,一條肥胖狗。」李隆基心情大好,和安祿山開玩笑道。

安祿山一顆心慢慢放下了,他的背感到一陣冰涼,汗水已經濕透了他的後背,他今天來找李隆基是有目的,他一直在尋找機會,而今天他推斷李隆基的心情應該很好,恰好今天自己在朝堂上又表現出色,李隆基應該會答應他的要求。

這時,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臣今年夏天打算進攻赤山,拔掉契丹人這個重要的堡壘,還請陛下恩准!」

李隆基的笑容慢慢消失,他沉吟一下道:「愛卿想替朕分憂,朕很感動,但朝廷今年秋天準備大規模對吐蕃用兵,財力物力都集中在隴右,愛卿想打赤山,朕擔心朝廷沒有財力支持兩線作戰。」

「陛下,臣考慮過此事了,臣打算採取閃電戰,用騎兵來襲擊赤山,這樣的話,最多十天便可拿下赤山,就不需要朝廷的錢糧支援,而且臣拿下赤山,范陽的壓力減弱,臣也好集中兵力進行軍屯,為朝廷分憂。」

李隆基點了點頭,笑道:「那你先告訴朕,你怎麼忽然想到要去打契丹?」

安祿山的頭深深埋下了,半晌,他肥厚的嘴唇哆嗦道:「今天安西軍將士都封官封爵,臣回去恐怕無法向手下將士交代,所以……」

「你很誠實!」李隆基讚許道:「這才是朕想看到的大將,看見別人高封了,自己心中不服氣,便要奮發立功,也要拼一場,這便是朕封安西軍後希望看到的結果,所有的大唐將士都能知恥而後進,爭相立功獲得榮譽,朕是絕不會吝嗇那一點點官爵,安將軍,你攻打赤山的請求,朕准了!」

「謝陛下理解!臣雖然不需要朝廷給予錢糧,但臣的騎兵恐怕不足,希望陛下能答應臣向朔方借騎兵。」

「安思順是你兄弟,你們自己商量便是了。」

「不!不!軍隊是陛下的軍隊,臣只能借安思順的幾個兒子,沒有陛下同意,臣安敢私借朔方一兵一卒。」

安祿山的回答讓李隆基非常滿意,兄弟再親也只能借子侄,而軍隊可是他李隆基的,今天這個安胖子表現得非常不錯,確實要好好嘉獎一下,李隆基便欣然道:「好吧!你要借多少騎兵,你去和安思順商量,朕都准了。」

安祿山要的就是這句話,為這句話他已經等了三年,他什麼兵都不要,他就要阿布思那兩萬最精銳的朔方突厥騎兵。

「臣一定會奮勇殺敵,用契丹的人頭來向陛下請功!」

……

就在安祿山借兵方案終於得到李隆基批准的同時,李慶安正帶著曼蘇爾遊覽長安西市,經過一頓飯局,他們的關係已經拉近了很多,甚至曼蘇爾提出李慶安能否釋放大食戰俘,李慶安也沒有明確拒絕,也就是沒有關閉談判之門。

儘管李慶安下一步將劍指吐火羅,但哥舒翰提出的吐蕃戰役卻打亂了李慶安的計畫,使得他的吐火羅戰役不得不向後推遲,當然,能夠先收拾吐蕃人,解決後顧之憂,也是最佳的方案之一。

所以李慶安也希望能和大食達成一種類似停戰協議的和解條約,讓他有時間發動對吐蕃的戰爭,否則兩線作戰,他的後勤也供給不上,李慶安也知道大食的主要精力將會放在非洲,這就使大食無法全面反攻唐軍,雙方都有停戰的意願,現在就看在談判中誰佔上風了。

但這卻不是李慶安帶曼蘇爾參觀長安的目的,讓曼蘇爾了解大唐的雄厚實力,這固然能在談判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李慶安用意並不在此,李慶安是一個有遠慮的人,他希望大唐開闊的胸襟能同樣吸收伊斯蘭的文化,他也希望曼蘇爾這位阿拔斯帝國哈里發的繼承者能夠更深地了解大唐,戰爭不是他李慶安所需要,他需要時間發展安西經濟,安置移民,積蓄糧食和財富,鞏固他李慶安對蔥嶺以西的控制。

戰爭也不是大唐所需要,現在已經不是開元盛世,現在是大唐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歷史上大唐無力鎮壓安史之亂,很大程度上就是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大唐的軍隊和經濟基礎就已被連綿不斷的對外戰爭和土地兼并給摧毀了,以至於朝廷對安史之亂最後妥協,惡果影響千年。

任何一個民族如果樹敵過多,最後只會走向滅亡,吐蕃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漢民族的威脅永遠是來自北方,在南有吐蕃強敵、北有回紇契丹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再在西方樹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這無論如何不是一個正確的國策。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將大食勢力趕回阿姆河以西,把他們打怕了,再和他們建立友誼。

他們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緩緩而行,曼蘇爾背著手,饒有興緻地觀察著這座大唐最繁華的商業市場,那寬敞的街道,壯觀的店鋪有數千家之多,店鋪里堆積著小山似的貨物,精美的瓷器、絲綢,瀰漫著清香的茶葉,雪白的紙張,每一種貨物在大馬士革都是昂貴的奢侈品。

但讓曼蘇爾感受最深的卻是大唐人身上洋溢著的自信和健康,無論是高貴如李慶安這樣的高級將領,還是身份卑微的搬運貨物的腳夫,他們的笑聲爽朗而自信,在他們這些西方人面前,一個小小的腳夫都會將腰挺得筆直,沒有半點卑恭姿態。

「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民族」,曼蘇爾暗暗忖道。

這時,曼蘇爾被一家瓷器店櫃檯上的一對精美的大邑白瓷瓶吸引住了,這對瓷瓶薄如白紙,瓷胎晶瑩剔透,他彎著腰,仔細地觀察上面的繪畫,是一幅水墨山水畫,精美異常,曼蘇爾眼中露出了不舍之意。

「店家,這對瓷瓶多少錢?」李慶安笑著問道。

夥計連忙上前笑道:「客人,這對瓷瓶是小店的陳列品,一般不賣,如果客人實在想要,我去問問掌柜。」

「不用了!」

一名老者走了出來,拱手笑道:「客人想要,這對瓷瓶我送你了。」

老者眼光如炬,他看出曼蘇爾和李慶安一行人身份非同尋常,送他們一對瓷瓶,他們不會虧待自己。

「那就多謝了!」

李慶安對曼蘇爾笑道:「殿下,這個商人說你是遠來的客人,所以這對瓷瓶送給你了。」

「啊!這怎麼可以?」

曼蘇爾一怔,他眼中露出了敬佩之色,大唐連一個小小的商人都這樣與眾不同嗎?他接過瓷瓶,連忙從腰間解下一把鑲滿了寶石的純金匕首,雙手遞給掌柜,道:「我們阿拉伯人雖四海皆兄弟,卻不隨便欠陌生人的情誼,你送我瓷瓶,我送你這把匕首,這樣我也心安。」

「這個……」掌柜有些猶豫,他見匕首十分昂貴,不知是否該收?便向李慶安望去,李慶安點點頭笑道:「你就收下吧!」

掌柜接過匕首,想了想,又連忙從柜子里取出一隻檀木盒子,打開來,裡面是一對彷彿觀音菩薩用的玉凈瓶,當然也是瓷器,不過是上品大邑白瓷,上面繪有宮廷侍女圖,精美絕倫,明顯是出自大師之手,比剛才那一對瓷瓶明顯要好得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