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風雨大唐 第214章 鴻門宴會

「使君,其實事情還沒到你想的那樣糟糕。」

劉嗣松吞吞吐吐說,他用一種略帶同情的目光看著上司,這個新任上司還不了解真實情況。

「如果事情很嚴重,吳太守早就來找你了,其實漕工的動向一直在他掌控之中,只有上午差點鬧事那一刻他把握不住,可現在……,使君,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慶安慢慢坐了下來,他仔細琢磨劉判官的話,漸漸地,他體會出了一點味兒來。

「你是說,漕工的聚集就是他安排的嗎?」

「我可沒這樣說,事實上漕工們的家裡也快揭不開鍋了,他們沒有錢買米,他們也很想來鬧事,可是兩萬人居然一起來,就有點值得商榷了。」

劉嗣松還是說得吞吞吐吐,但李慶安已經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確實,兩萬漕工需要人組織,而組織漕工鬧事,這可是死罪,一般人是不會這樣做,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把幾個州的漕工一起組織起來,他想了想,便不再提吳清,而是換了一個問法。

「你告訴我,這些漕工平時是怎麼運作的?」

李慶安在揚州辦過鹽案,當時杜泊生家族就以鹽幫的形式控制著江淮一帶的數千鹽工,汴州這邊也應該大同小異。

不提地方官,劉嗣松的話立刻變得順溜了很多,他笑道:「使君可能不知,這漕運和商業一樣也有行,有行頭,汴、宋、亳、徐,這一路漕河沿岸,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承運貨物的船行,這些船行有船隊,有駕船的船工,還有搬運貨物的漕工,每家船行擁有漕工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這上百家船行中又有三家行頭,規模特別大,和官府關係密切,且都有各自的後台,所有船行都聽他們三家指揮,一家是開封的徐家,一家是陳留陶家,這兩家都是汴州船行,還有一家在宋州,宋城縣的趙家,這三家船行基本壟斷了五成以上的貨物運輸,汴河沿岸的二萬漕工都在他們三家的掌控之中。」

李慶安這才明白了,吳清就是通過掌控這三家大船行,便能動員二萬餘漕工來向自己發難,可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難道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嗎?

想到這,他對劉嗣松笑道:「這樣吧!我初來乍到,你就辛苦一下,先替我在汴州城最好的酒樓中訂幾桌酒席,然後再把開封徐州和陳留陶家的大東主請來,就說我請他們喝酒。」

「那吳太守……」

「吳太守那邊由我來請,你給我開份名單便可。」

……

由於從陳留趕到開封還須半天時間,所以酒席就訂在次日,李慶安寫了幾十份請帖,教給劉嗣松安排人送去,他自己則離開了衙門,在一名衙役的帶領下,來到了汴州城最大的胡人珠寶店鋪賀獵行,大唐最賺錢的商業有四樣,櫃坊、鹽鋪、茶鋪和胡人珠寶鋪,在汴州城也不例外,賀獵行有夥計、工匠三十餘人,幾乎壟斷了汴、宋、許等附近州縣的珠寶生意。

賀獵行位於白水大街的中間,店鋪佔地極大,是一座狹長型的巨大建築,前店後坊,李慶安走上台階,立刻迎出來一名熱情的夥計。

「客人想要買什麼珠寶,小店應有盡有,物美價廉,包客人滿意。」

「我找你們掌柜,談一筆大買賣,他在嗎?」

夥計愣了一下,連忙道:「在!客人請隨我來。」

李慶安和幾名親衛走進了店鋪,店鋪很寬敞,擺著幾十張坐榻,坐榻上有低矮的小桌子,有兩張坐著人,一名中年男子在給顧客講述康國的寶石。

「掌柜!」夥計對中年男子叫了兩聲,「這邊有事情。」

「我失陪一下!」中年男子歉意地對客人們說了一聲,便快步走了過來,「什麼事?」

「這位客人找你,說有大買賣。」夥計指了指李慶安。

「客人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掌柜笑道,目光有些異樣。

李慶安從腰間摸出一塊金光燦燦的金牌,在他面前晃了一下,掌柜的臉色立刻變得異常嚴肅。

「請隨我來!」

他帶著李慶安匆匆地走向後院,來到一間沒有窗戶的小屋前,他打開了兩把大鐵鎖,吱嘎嘎推開了沉重的鐵門。

「請進!」

裡面是黑黝黝的一片,深不見底,幾名親兵剛要搶先進去,李慶安卻一擺手攔住了他們,「你們在門口等著!」

他走進了小屋,進了屋才發現這裡竟是一個通道的入口,前面二十幾步外還有一扇鐵門。

「這裡是我們放名貴珠寶的倉庫,請隨我來吧!」

掌柜帶著李慶安一直走到底,又開了門,眼前驀然一亮,裡面竟是一間頗有阿拉伯風格的圓形房間,四周是用大青石砌成,點燃了幾盞燈,有設計巧妙的通風口,沒有半點缺氧的感覺。

轟隆一聲,掌柜把門關上了,李慶安背著手打量了一圈,房間四周放了一圈木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放置著一件璀璨奪目的珠寶,看起來價值不菲。

「使君,我先介紹一下,在下名叫楊唐,是河南道漢唐會的總頭目。」

「你認識我?」李慶安眯著眼睛打量這個掌柜。

楊掌柜苦笑了一聲道:「去年我一直在北庭商鋪,見過李使君,也在李使君的軍營里呆過幾日。」

「呵呵!原來是老朋友了。」

李慶安笑了笑,取出了剛才的金牌,那是李回春給他的金牌,一共只有三塊,憑這面金牌可以調動大唐漢唐會所有的勢力。

當然,能認出這面金牌的人並不多,楊掌柜便是其中之一,他拾起金牌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這才躬身道:「請李使君吩咐!」

「來!先坐下,我想問你幾件事。」

兩人坐下了,李慶安想了想,便笑道:「我這次來河南道巡察,感覺這裡的官員們對我處處提防,我想知道,他們在我來之前,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使君,你真會開玩笑,這些當官的只有見不得人的事,怎麼會有有趣的事?」

「我說的就是見不得人的事。」

楊掌柜呆了一下,半晌,他才嘆了口氣道:「如果我說很多官員對這次旱災的到來是歡欣雀躍,使君相信嗎?」

「為什麼?」李慶安有些不太明白。

「因為旱災的到來可以抹去他們所有的惡跡,比如貪污了官糧的,可以說賑災把糧食用掉了,或者饑民搶了官倉,我就聽說宋州那邊有饑民搶了官倉,卻是空空蕩蕩的,根本就沒糧食,這樣朝廷就無從查起,再比如說,虛報了民戶陞官的,旱災一來他們便可以說,民眾都逃掉了,或者餓死了,這樣又可以圓一個謊,總之,使君的到來可能會侵犯到他們的利益,比如宋州出現饑民造反,使君只要查一查饑民造反的原因,估計就會有人丟官帽。」

「那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楊掌柜搖了搖頭,「我不是很清楚,不過聽說和土地有關。」

李慶安點了點頭,便道:「宋城縣的問題我會去調查,不過今天我來找你,是有兩件事請你們幫忙。」

楊掌柜連忙站起身,躬身道:「漢唐會之事不分大小,使君吩咐,我們一定遵命。」

「好!」李慶安讚許了一聲,便道:「是這樣,城外碼頭上有兩萬漕工,我想從他們中間僱傭兩千人組成為我效力的民團,可是我沒有這麼多錢糧,這筆錢糧就由你們替我出。」

漢唐會的等級森嚴,上下級之間的命令必須決定服從,李慶安雖然不是漢唐會的成員,但他有著漢唐會最高權力的金牌,楊掌柜立刻躬身道:「我們遵命,若這裡錢不夠,我們從江淮調。」

他猶豫一下,便道:「不過使君,我們漢唐會在河南道也有五百餘人,我們可以為使君效力。」

「我知道!」李慶安擺擺手笑道:「漢唐會只能暗地裡支持,不能公開露面,我手上需要一支驍勇的隊伍,漕工們聚集,正好給我機會。」

說到這,李慶安又道:「還有我需要一支運糧的車隊,還在需要一筆錢去江淮買糧,這些都由漢唐會替我籌措。」

他取出一紙方案,給楊掌柜道:「就照上面我說的事情來辦,明天上午一早,我就要開始招募民團。」

……

兩萬餘漕工的匯聚很顯然是給李慶安施加壓力,或許是讓他分散精力,無暇過問官場之事,這是河南道官場給他下的絆子,當然,這裡面也有朝中某些高官的意思。

但李慶安卻從中發現了另一種商機,那就是兩萬漕工可以解決他人力不足的問題,河南道也有駐軍,但調動十人以上的軍隊必須要兵部的指令,而兵部尚書是楊國忠,可想而知了,他是調動不了一個士兵,加之漢唐會有雄厚的財力物力,人手不足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次日一早,觀察使衙門便在汴州碼頭上擺下了招募台,一桿紅色的大旗高高豎起,大旗上寫一個斗大的「募」字,十幾名衙役和一百名親衛前後忙碌,維持秩序,李慶安親自坐鎮為招募官,在他身後站著二十名膀大腰圓的親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