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握未來(4)

周發言後,28個布爾什維克再也沒有獲得主動權。而且自遵義會議後,周再也沒有對毛的領導地位或思想提出過根本性的挑戰。

毛重新獲得的權力主要在軍事方面。至少在整個長征期間,槍杆子居一切權力之首。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頭號人物,並從此入主政治局*。這使他比紅軍在井岡山或江西時的任何一位將領都擁有更高的權威。朱德仍是紅軍的總司令,而且繼續支持毛。

--------------------------------------

*毛沒有成為黨的總書記。28個布爾什維克的成員張聞天——對博古和布勞恩持批評態度——接過了這個職務。毛的職務是軍委主席,在這方面他成功地取代了周恩來和布勞恩(校註:毛只是在遵義會議之後進入全權指揮軍事的新成立的三人軍事小組)。

1935年,中共還沒有設後來是黨的最高職務的主席一職,但是,總書記也不象以前那樣是最高職位。遵義會議後,黨的不明確的領導機構在北京公布的官方史料中也可以看出來,他們只是簡單地說毛從此獲得了「領導地位」。

毛在遵義會議上提出了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可以說是他的傑出軍事思想的總結。

·敵強我弱,紅軍須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不打無把握之仗,大踏步進退,以捕捉戰機。

·誘敵深入,避免打陣地戰。

·紅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宣傳隊。對犯錯誤者應予以教

育,而不能秘密處罰,應讓每一位戰士都知道下一步行動的

目的及危險所在。

在該城一座天主教堂里舉行的群眾大會上,毛解釋了這些方略,同時提出了未來幾個月的口號:「北上抗日。」

遵義的十二天改變了長征面貌,給這次慘敗的軍事撤退賦予了新的政治使命:為著民族和革命的雙重目的。

很明顯,中國革命已經從莫斯科的影子中擺脫出來。斯大林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而不再顧及四處流竄的中共,他也根本不相信這批農民軍隊就能完成中國革命的艱巨任務。

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不再由一個令人敬畏的蘇聯人來領導。這決非偶然,正是在與莫斯科接觸十分困難,共產國際與中共之間聯繫幾歸消失的時刻,權力移交到了毛的手中。

毛依然景仰十月革命。三十年以後——當他有充足的理由不再講蘇聯的好話時——他告訴安德烈·馬爾羅,當時向西北去的一個原因是「以能與蘇聯接上聯繫」。⑦但是在毛看來,中國革命的重心還是應該在中國的農村。

另外在黨和軍隊內部,毛在組織方法上也逐步對斯大林主義進行抵制。這也特別表明他對人的改造所抱的信念和他那靈活、植根於本土以及精神高於物質的軍事策略是正確的。

毛的最終目的是要到達陝北,並從那裡開始抗日。同時,他還想與四川北部張國燾的軍隊會合,在這個神話般的省份建立蘇維埃政權。

遵義休整後,長征重新開始時,毛看上去整潔瀟洒。警衛員發現,毛穿上了一套特製的合體的灰軍裝。

毛有一匹馬,但只是在十分疲勞時才騎上去。有兩次他染了瘧疾,病得很厲害,以至連馬也不能騎,不得不躺在擔架上由兩名戰士抬著行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