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北地篇 第049章 情話

冬日天黑的早,到了晚膳時分,天已經擦黑了,青璃坐在偏廳,外面是呼嘯的風聲,又變天了,這兩天沒準又要下雪。

瑞雪兆豐年,在鳳陽的冬天,下雪是比吃肉還尋常的事。青璃家裡來了貴人,驚動了整個莫家村,村裡人實在,回去仔細一想,也不知道用什麼招待的好,幾乎每家都做了一個自己的拿手菜,在晚膳之前,劉氏一直忙著招呼鄉親們。

崔奶奶原本還不知道準備什麼,就怕怠慢了貴客,現在不用愁,光是菜就收上來二十多個,大部分是肉菜,自家只要炒幾個青菜,葷素搭配正好。

飯桌上有從和悅樓帶回來的招牌菜,水晶肘花,什麼酸菜燉大骨頭,拔絲紅薯,土豆條燒肉,山菇爆炒肉片,還有人家送來了一大盆的紅燒魚。

魚是冬日裡最難得之物,族人沒地方買,族裡發的也不多,就這麼被端來,劉氏讓青璃記好,怕那家過年沒有魚應景,等明天讓家裡的下人再過去送兩條。

淳于諳送的年禮一共有兩車,多是山珍野味,幾頭狍子,獐子,雞鴨魚,毛皮和一些乾貨,水酒,兩輛馬車裝得滿滿的,卸車之後,放滿青璃家的庫房,最後地方不夠,又放到地窖里一部分。

青璃家的地窖,做的比村裡人家都好,是在地下挖了幾間屋子,為了防止有老鼠混進來,四周砌了青磚,裡面有高高的貨架子,還有棉被,蓋著蔬果,防止受凍。

晚膳時,莫如湖沒有回來,劉氏覺得面度淳于諳壓力很大,就請來青璃大伯一家幫忙待客。一大桌子菜配著水酒,是大伯的最愛,大伯原本小心謹慎,這一喝多了酒,話也多了起來。

「淳于小子,平陽苦寒,你們在關外風大,也要多喝點烈酒驅寒。」

大伯莫如江面色通紅,頻頻舉杯,說話也不算那麼客套,卻多了一絲親近和關心,淳于諳雖然沒有答話,但是點了一下頭。

「你看你,人家少將軍出身高貴,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你到京都這禮儀也沒學明白。」

一桌放不下那麼多人,只好分成兩桌,大伯莫如江,大堂哥莫子冬,二堂哥莫子華和淳于諳,方侍衛坐在一桌,方侍衛是個愛說話的性子,一直對眾人講在關外打仗的凄苦。

女眷這邊很靜,都在認真聽,大伯娘一聽,叫人家淳于小子,怕淳于諳會不舒服,這可是村裡人的叫法,自己的輩分還不夠,還是叫少將軍好些。

「我們少主不是計較禮儀的人,入鄉隨俗嘛!」

方臉侍衛暗自偷笑,高高在上,威風凜凜的淳于少將軍,一到莫家村就變成了淳于小子,這稱呼為什麼那麼喜感?見自家少主不說話,方侍衛主動應答,反正有青璃那小丫頭在,少主再不願意也要忍著。

「方大哥,我很欽佩那些北地的將士們,只是自家條件有限,幫不上什麼忙。」

莫子冬一臉激動,聽說前幾天打了勝仗,把身強體壯的大秦蠻人一鼓作氣攆回了老巢,他就止不住熱血沸騰,一想到將士們保家衛國,內心裡泛起崇敬之意。

莫子華與莫子冬不同,他是鳳陽城送溫暖小分隊的成員,當初家裡生意忙,全靠莫子冬忙活,他才能騰出工夫來,這個小分隊總部在京都,給鳳陽這邊撥了幾萬兩銀子,莫子華機靈,會算賬,每次採買之後,賬目明確,讓眾人信服。

北地士兵們,大半家裡就在鳳陽,有鎮上的,大多數還是周邊山村的,眼瞅著要過年,家家戶戶還愁著糧食,有些士兵家裡有妻兒,還要靠親朋幫襯,過的很辛苦。

無論平日里如何,必須過好年,莫子華最近和送溫暖小分隊一起忙活,這才送鎮上回來不久,一回來就聽到這個重磅消息,當時他因為媳婦兒有身孕沒去京都,今兒是第一次見淳于諳。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北地的將士們都知道青璃厲害著呢。」

方侍衛自覺地改了稱呼,為了防止自己說禿嚕嘴,改成青璃,萬一嘴沒把門的,「少夫人」三個字一出,少將軍一定會給他記賬。

「少將軍,這次來能在村裡過年嗎?」

莫子冬不是第一次見淳于諳,所以還好一些,沒有二弟那麼激動,他問的是淳于諳,實際上轉頭看方侍衛。

青璃舀著紅棗小米粥,抬起頭,和對面桌的淳于諳來了一個視線交匯,兩個人默默對視片刻,她繼續低頭,漫不經心地攪動著碗里的粥。從剛才吃飯開始到現在,淳于魔頭一句話沒說,就好比現代的大明星,那架勢足,耍大牌,而方侍衛就是圓滑的經紀人,帶著笑臉應答一切問題。

「臘月初八之後回去。」

出乎意料,方侍衛剛想回答,被淳于諳搶先,剛才青璃抬頭看他一眼,他以為是對他表現不滿意,破天荒地開口道。

「那正好,臘月初八那天,族裡要辦宴席呢。」

莫子華美滋滋的,那天族人會聚集在一起吃酒,慶祝過年,族裡也準備了材料,統一熬制臘八粥,是最熱鬧的一天,淳于諳到來,也讓村裡人看看,這將來是莫家的女婿。

一頓飯吃的歡暢,青璃從頭到尾只喝了一碗粥,劉氏擔憂莫如湖,堂姐莫青菊和兩位堂嫂被鄰桌的話題吸引,根本沒有主意到她吃了什麼,淳于魔頭出現,眾人立刻忽視了她。

晚膳後,大伯喝的有點多,語無倫次,絮絮叨叨說著種甜瓜的事,也不管大家是否能聽明白,大伯娘強行把人拖回去,讓家裡的車夫趕馬車送回,只留下老二莫子華在說送溫暖小分隊的事。

青璃讓鄉親們晚飯之後上門,實際是客套話,那些淳樸的鄉親們信以為真,每家派了一個代表,站在院門外把雙手插到袖兜里,躲著腳,耐心等待,眼裡帶著興奮之色,能見到北地的大人物,這種心情是難以形容的。

村裡人一年四季都在村裡,得閑時去鎮上賣點土特產,換幾個銅板,就是這樣,對淳于諳有所耳聞。在北地,你可以不知道當今皇上的名諱,那沒人笑話你,若是不知道淳于家的大軍,定會被赤裸裸的鄙視,會被以為某個山溝溝里出來與世隔絕的土包子。

冷風呼呼地吹著,外面嚴寒,村裡人卻越聚越多,青璃本想看熱鬧,見淳于諳臉色黑著臉,也於心不忍,但是她能理解村裡人的心情,這是第一次,以後淳于魔頭多來幾次,就不會產生這麼大轟動。

劉小花在院子里,把門打開一道縫隙,以前曾經遠距離看到過淳于諳,那時少將軍正在馬上狂奔,現在近距離一看,周身帶著冷峻的氣勢,長相很好,不過這樣的脾氣秉性青璃能受得了嗎?帶兵打仗的都是粗人,不會很野蠻吧。

「今日有些晚,不如少將軍明日去家裡坐坐?」

這次說話的人是老族長,仗著自己輩分高,才咬牙說了一句,他也算見過點世面,第一次見北地的王,說不緊張是假的,特別這位面無表情,總讓他產生錯覺,以為是族裡招待不周,為了顯示禮貌,他必須說場面話,心裡期待著,淳于少將軍千萬要拒絕啊,他家小院可容納不了這尊大佛。

「好。」

淳于諳很想拒絕,但是為了青璃,他雖然不喜歡和人接觸,也不能太過分,做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並不是因為身份地位,是他就是這樣的脾氣,他怕青璃為難,點頭應道。

「啊?」

老族長驚呼,恨不得扇自己一個小巴掌,多嘴多舌,非要說場面話,這回好了,大佛要降臨自家小院,今夜也甭想睡好,還得使勁琢磨怎麼招待人,盡地主之誼,不能給莫家村丟人。

北風肆虐,樹上,屋檐上的雪花被刮落,在外面站了一會兒,眾人都覺得身子有些僵硬。大家來是湊個熱鬧,也見識一下傳說中的人物,沒別的想法,這樣的人物他們高攀不起,族人想離開,又捨不得這個難得的機會。

家裡一共多了四個人,兩個車夫,方侍衛和淳于諳,地方不夠,最後決定,讓兩個車夫去青璃大伯的院子,有一進專門用做客房,屋子很多,方侍衛為了保護淳于諳,就歇在青璃家裡,分配好住處之後,劉氏打開庫房,取出新被褥,讓於嬤嬤和麥芽送過去。

天色完全黑下來,黑暗的天空掛著不算明亮的月牙,月黑風高,崔奶奶取了燈籠,掛在家裡門口的那顆大樹下,莫如湖還沒有歸來,村裡人見狀,三三兩兩地離開。

「你爹肯定是在鎮上吃過了,家裡就不留啥了。」

劉氏看了看天色,轉過身,對著青璃道,「少將軍是第一次來村裡,這大晚上的也沒啥好地方去,去你大伯家坐坐也成。」

「恩,娘,我知道。」

劉氏進門之後,給青璃取出披風,自家閨女是個省心的,她不擔心什麼,心裡盤算著莫子山的事怎麼解決,刨除兩家是親戚,關係不錯不說,她現在是族長族人,這件事關係到族裡聲譽,必須要管。

青璃和淳于諳出了門,二人一前一後,踩在雪地上,淳于諳四處看著,第一次用心打量這個小村落,寧靜的似乎與世隔絕,沒有江南水鄉的秀美,也沒有京都里的繁華,沒有喧鬧,只有家家戶戶透著高麗紙傳過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