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村篇 第101章 過大年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青璃來到這裡已經半年了,從烈日炎炎的夏日到白雪皚皚的寒冬,今兒是大年三十,跨過今天,也就迎來又一年,她也要八歲了,回顧這半年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的,這也多虧了有這個空間。

一大早,青璃和自家的大哥莫子歸,三哥莫子松,二姐青薔,小弟子喜,李墨軒給爹娘磕頭拜年,都收到一個沉甸甸荷包,大哥在去祭祖之前還塞給她一個紅色綉著金線的小荷包,青璃尋個角落偷偷打開一看,是一個項鏈的吊墜,鏤空的金佛,上面的金佛還帶著慈祥的笑臉,悠閑的盤坐,青璃頓時就喜歡上了,看二姐神色正常,應該沒有被大哥特別的厚待。

除夕是一年裡最重要的日子,祭祖的菜品都是娘劉氏夜裡做的,不但有雞鴨魚肉,還得有各種糕餅點心,莫家曾經也是大族,非常重視祭祀祖先,也是盡孝道,告訴祖先族人們的生活不錯,請他們安心,保佑族人們。

早上一家人都沒吃飯,青璃空著肚子,娘劉氏帶著李墨軒和青璃,二姐青薔,先去了李伯母的墳頭,上香燒紙,還擺設不少的供品,嘮叨著家裡最近的事。

「李妹子,家裡蓋了新房,現在過的不錯,把軒子交給我們,你安心,這娃是個有出息的,人也孝順,我和他爹都喜歡的很,你在九泉之下也能閉上眼了,給你多燒點紙錢,買點自己喜歡吃的,可不要再苦哈哈的。」

娘拿著一捆紙錢燒了一會,讓青璃和二姐青薔,小弟子喜給李伯母磕了一個頭,然後幾個人遠遠的等著,把時間留給了李墨軒。

青璃看到李墨軒先是鄭重其事的磕了三個頭,然後站起身也開始燒紙錢,她耳力不錯,能聽到他說的話,無非也是讓娘放心,他沒有違背娘的遺願,還說自己一定好好報答自家,努力成為人上人。

燒完紙錢之後,青璃看到李墨軒的眼角有些紅,猶豫著是不是要安慰幾句,又覺得大年十三說這個有些不合時宜。

「小妹,你放心吧,我娘說她過的很好,不用我擔心。」

李墨軒拉著青璃的手,在她耳邊小聲的道,「今兒是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明年一切都會好。」

幾個人到了青璃家,崔奶奶已經在院子里殺雞,規定初一這天是禁止殺生的,家裡雖然有凍雞,但是都想吃新鮮的,青璃家的雞每天都下蛋,大伯娘捨不得殺,把她自家的雞殺了兩隻,留著燉蘑菇,這是除夕夜的大菜之一。

現在時辰還早,但是大堂嫂付彩雲已經在灶間忙活了很久,要炸面果子,炒花生糖,初一到十五,全靠這些吃食招待客人,娘劉氏和二姐也跟進去幫忙,只留下青璃一個人無所事事,在院子里晃悠。

「二伯娘,青黛堂姐過年好!」

青璃家剛來不久,二伯娘也帶著青黛堂姐進了院子,手裡還拎著一些點心,摸了摸青璃的頭,「這小嘴甜的,可紅包不能現在給你,這天冷,你趕緊進屋去吧,帶著你小弟玩一會兒。」

青璃最近都沒有陪小弟子喜,因為他有了東娃這個玩伴,兩個小娃都不寂寞,每天都有玩的項目,就跳門口的台階都能玩上一個時辰,有時候她感嘆,人越小越單純,快樂也很簡單。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青璃記得有這麼一首詩來描繪除夕,但是在鳳陽城小鳳縣的莫家村裡,雖然家家戶戶燃起爆竹,也掛了燈籠和春聯,卻感受不到春風送暖,前幾天下的雪沒有化,到處還是一片的白色,寒風瑟瑟,有的人家門口還掛了豬頭,多虧家家戶戶晚上都點紅燈籠,不然的話還真要被門口的豬頭嚇上一跳。

今夜是家裡團圓的時刻,要準備的吃食很多,索性人手也多,不用擔心忙不過來,不過大伯家的灶間小,幾個人在裡面忙活還需要錯開身子。

快到午時,莫家的男人才從祠堂回來,這一跪就是一個多時辰,家裡的人都有了經驗,用兔子皮加棉花做了護腿,不然祠堂那種青石板,可冰涼的很。

「老婆子,咱家的菜被搶沒了,都說咱家做的好,裡面肉放的多呢。」

爺爺莫福來眉開眼笑的,進了屋,先找奶奶說話,家裡祭祖準備的菜色基本快成了全村最好的,連族長都拿走了一盤紅燒魚,這個時候村裡的河都凍了厚冰,鎮上買上一條不大的魚還要一百文,而且魚是飯桌上必備的,象徵年年有餘。

往年家裡窮是吃不起魚的,大伯娘大劉氏手巧,就用玉米面和糯米摻在一起,捏成一條魚的形狀,蒸過之後淋汁,就是為了圖個好彩頭,今年家裡是真的能吃上魚。

「那是咱家日子過的紅火。」

奶也接了一句,今天是除夕,必須多多的說好聽的吉祥話,不能說關於「死,殺,鬼」等字眼,否則來年要倒霉上一年,古代的人格外的迷信,昨天晚上青璃都快睡著了還被娘劉氏喊起來一頓的教育,長輩夾菜的時候,就算吃的撐也不能說「不要」,要說「有了」。

還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大聲喧嘩,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現代城市裡的除夕已經沒了這麼多的說道,同樣過年的氣氛也淡化很多,只是在除夕夜的時候才能看到焰火划過天際,有時候還有消防車的轟鳴,不知道哪裡著火。

在莫家村,放鞭炮也是要看著的,村民們不會尋找乾枯的柴火垛子旁邊放鞭炮,這防火意識還是很強的。

「子喜,東娃,你倆只能放溜溜花,還要離柴火垛子遠一點,讓你們大哥帶你們去,知道嗎?」

奶李氏還不放心小娃,反覆的叮囑,看到大哥莫子歸也跟了出去,青璃根本不擔心,只是想到年後他要離開,心情還是暗了下。

「看看,我這雙新鞋,是彩雲做的,這手藝真不錯,腳底穿著軟和,納了很多層,可是力氣活。」

奶和眾人炫耀她的新鞋,新衣裳是青璃家買的布料和棉花,大伯娘給做的,暗紅色的綢緞襖子,上面還帶著壽字紋,爺爺是新襖子也是同款,卻是藍色的。

兩個老人都和小孩子一樣,炫耀著新衣新鞋,二伯娘回來的晚,也在年前趕製了幾雙厚厚的棉襪,讓爺奶心裡熨帖的很。

家裡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往年就算是粗布也是沒有銀錢置辦新衣裳的,今年年景好,家裡人不只都添了一套,也都喜滋滋的。

大伯二伯和自家爹聚在堂屋裡,說著年後開飯鋪的事,過年之後就要去整理一下,原本的鋪子不用做太大的改動,但是需要清掃一下,置辦上一些新桌椅,在旁邊的屋子開上一個窗口,賣上一些可以帶走的吃食。

張大娘的醬香肘花做的不錯,自家考慮加上一道熟食,天暖和可以賣些打包帶走的燒烤,同時也賣自家腌漬的辣白菜和臘腸。

「那臘腸是怎麼做的,裡頭放糖了吧?我覺得甜口的比辣口的好吃。」

甜口是廣式臘腸,肥瘦比是瘦肉七,肥肉三,蒸上一根切片吃,裡面還帶著油花,乾乾的,就算是夏天也能放一兩個月,價格不算多貴,也可以切片炒菜,炒土豆片,炒豆角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還是辣口的香,這冷天吃點辣的,胃裡頭熱乎。」

大伯和二伯口味不同,二伯不太喜歡甜食,更喜辣,對著臘腸也是讚不絕口。

「我和你們娘早上就喜歡吃點辣白菜和糖蒜,配粥,熱乎乎的喝上一大碗,切半個鹹鴨蛋吃就好,別的菜都可以沒有。」

爺奶上了年紀,最近在鎮上基本天天有肉,已經不饞肉了,偏愛清淡一些的。

「咱家也要做出幾個特色菜,二嫂在大戶人家當灶上娘子,應該有點拿手的吧?」

爹莫如湖覺得自家的鋪子地點不錯,只要東西價格合理就成,最重要的是有點自己的特色菜能站住腳跟,大酒樓有大酒樓的好處,雖然可以賣的貴,但是要請不少夥計,來的也都是大戶人家,得罪不起,也操心,小飯鋪有小飯鋪的優勢,干好了一樣賺錢。

「別的我不敢說,你二嫂做油餅絕對有一手,以前我就想,等我們積攢點銀子就回到鎮上擺攤賣油餅,她做的一層一層的薄的很,還勁道,我們主家最喜歡她這手藝!」

二伯提起吃食來,紅光滿面,滿臉的自豪,孩子娘做的油餅在鳳陽城大戶人家都有名氣,還有不少丫鬟婆子過來討好,也想學這一門手藝,但是就是學不出來,主要揉面的力道上控制不好。

「我們家璃丫頭最喜歡用油餅卷醬肉吃。」

爹莫如湖聽到後,也笑了下,還看了一眼穩當坐著聽聲的青璃,「這丫頭能吃的很,上次自己吃了一大張餅,我和她娘嚇了一跳,就怕她積食。」

青璃聽到爹爹說自己,也尷尬的笑了一下,雖然本質上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