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北望匈奴無後憂 第171章 練兵(一)

跟在段淳于身後,劉風的心情也變得很是愉快,多日來壓在心頭事情得意解決,現在正是舉杯暢飲之時。

隨步走到靠近的一家酒肆,掌柜的見是劉風,剛要熱情的來招呼卻被他給打發走了,這是他與段淳于兩人之間的慶祝,有其他人在反而失了雅緻。

挑了一個面朝河水的雅間,點上幾盤小菜,段淳于便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的好酒倒上一杯,然後一口飲盡,閉著眼慢慢回味美酒入口的香醇。

等兩人回去的時候,桌上已經擺了七八個空酒壺,而劉風早已經是兩腿打晃,走路都有些不穩,與那段淳于兩人相互摟著肩膀,一路談笑高唱。

於是,鹿鳴百姓便有幸看到了心中敬仰的城主大人喝醉酒的樣子,胡言亂語,散發蓬衫,可是沒人來指著他的失禮之處,就連日後的《聖賢

劉風本傳》中也將劉風這為數不多在世人失態的事情記錄了下來,「先賢性洒脫,曾酒醉當歌於市,放浪不羈,為世所頌」。

等日後劉風得知此事之後,在張邈一副不服氣的模樣中,悠悠的抬起頭,四十五度的望向天空,暗自嘆息道,「看來人長得帥就是沒辦法!」

兩人跌跌撞撞的來到營地,早就守候的段逸等人趕忙衝出來扶住兩人,用了好大力氣才將他們分開。

不過被拉開之後,兩人還意猶未盡,段淳于打著酒嗝,喊著劉風,還要繼續喝兩杯。而劉風則是連連答應,用著打結的舌頭斷斷續續的說著,「段大哥,你,你,我兄弟今日要喝個痛快,來,不醉不休!」

一邊的段逸擔心段淳于的身體,這酒他也知道小月兒不讓大哥飲用,但是見到段淳于醉酒之後到底舒暢模樣,段逸也無心去責備什麼,忙要將他送到房間休息。

另一邊,張邈見到劉風與段淳于回來時的勾肩搭背的情形就猜測到事情成了,再從剛才兩人的言語之中,張邈更加確信自己所想,當下大喜的招呼身旁的韓傑與魯海將劉風扶到他的院中,交給小月兒照料。

又過了幾日,段淳于身體調養一番之後,劉風便將身邊的人給他引薦,當然,聽到張邈等人身世之後,段家兩兄弟難免要吃驚不小,段淳于不禁拍手嘆道,「這小小的鹿鳴城居然如此的藏龍卧虎,怪不得穆勒二十萬大軍都奈何不了你們,我段淳于能在此與各位為友也算是人生一件快事!」

但驚訝歸驚訝,用了兩天熟悉鹿鳴的施政方案之後,段淳于便正式接手了鹿鳴的大小事務。高手就是高手,許多事情之上的看法與手段都要比劉風這個借著前世記憶的人強,更不用說張邈他們了。

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做術業有專攻!

也許是找到了人生一個新的動力,段淳于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或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將鹿鳴看成他的夢想所在,在他的心中,已經一個衝動正在慢慢的醞釀著,有什麼比一手打造出一片讓世人敬仰的繁華更讓人有嚮往呢?

看著他身形日益的消瘦,劉風心中很是過意不去,段淳于是他請的人不錯,但現在給他的感覺卻是知己好友中帶著一些兄長的睿智,交往的時間越長,兩人的感情也逐漸的加深。

所以,在劉風的再三要求下,段淳于由每日必飲的兩壺酒減少到半壺,工作時間也控制在四個時辰以內,而小月兒則是定期給他開一些葯膳調理調理身體,讓段淳于的身體慢慢的恢複到健康狀態。

一個月後,羽飛派來人送回林若弦的信件,信中對他自己草草的幾句,表示現在很好,更多的卻是詢問鹿鳴城的情況,並又提出了幾點新的構思,讓劉風斟酌這些想法的可行性。

看完林若弦的信,劉風心中很是感動,但更多的是想開口大罵他一頓,讓他安心養病怎麼還心裡挂念著這些!

還好前來的士兵還帶來了羽飛的一封信,其中詳細的介紹了林若弦到達瀾陵後的經過,仙華公主見到劉風的書信,自然沒有推辭,如今正在城中的一座莊園中替他醫治。

在仙華公主翻閱醫家古籍之後,林若弦的病有治癒的希望,只是有些藥材不好尋找,而且對於醫治方法她還有不確定的方法,需要詢問醫家前輩,因而治病得需要一段時間。

看了羽飛的信,劉風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只要林若弦安康,他這個做兄弟什麼都願意,當下回信囑咐林若弦好好調養身體,有什麼難處儘管開口,送信的士兵休息了一晚之後,便又匆匆的往回傳信而去。

時間一晃過去了四個多月,經歷過暑夏難熬的熱浪之後,鹿鳴這座北方的小城恢複到金秋的成熟季節,在段淳于的籌划下,鹿鳴的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

婁底等五縣已經牢牢的掌握在劉風的手中,而蕭漱玉也開始日益顯示出蕭家後人的優勢,將一方的政績做的風生水起,婁底縣也逐漸成為繼鹿鳴之後,在其他幾個縣城中最強的一個。

有了段淳于這個高手,劉風便不用在政務上傷神費腦,至於軍事,他也只是提出想法,讓其他人去搞訓練,不過相比之前,劉風現在手頭上的兵力可是多了許多。

自從鹿鳴變為城池,劉風可以擁有擴兵的權力,東禹朝規定縣城正規軍不可超過三千,城池守兵不可超過三萬。

在亂世,有兵才有實力,有實力才有話語權,因而劉風絲毫不會浪費這種機會,趁機大大的擴招兵力,因為有抗擊匈奴的威名與愛護百姓的美名,在他振臂一呼之下,自然有眾多群眾前來參軍。

所以,現在劉風的兵力可以算的上是之前的十倍,這還要除去每個縣城的一千守兵,餘下的兩萬五千人依舊被劉風分成七份,不過換了名稱,將最高級別的隊換成了旅。

其中兩萬四千人分為六個旅,每旅四千人,旅長依舊是羽家兄弟,劉青,以及陸天豪等三位老兵,因為羽飛在保護林若弦,所以他的旅有劉風暫時代率領。剩下的一千人則被劉風劃為兩部分,五百人一個大隊,這將是劉風另一個秘密部隊——騎兵隊。

騎兵隊的大隊長是魯海和段逸,魯海帶的依舊是先前自己的大隊,而段逸這個性子有點豪爽的漢子聽到劉風有意願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騎兵隊伍,當下眼睛就發直了,等再看到那些從草原上搶回來的優秀戰馬時,這傢伙當場鐵下心要率領一支,任誰說都不願改變主意。

隊伍一下子變成了這麼多,起初張邈他們有些擔心劉風是不是擴展的太快,這樣或許會讓一直管理五百人的幾個大隊長有些力不從心。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了不同之處,劉風將以前的每個大隊五百老兵根據平時表現打散到現在的旅中擋起了幹部,原先的隊長,小隊長,士兵都往上提了一級,這樣,在比較快的時間迅速將隊伍的框架搭好。

而且,在這個時候,劉風以前做出的另一個決定也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每個老兵對會向新兵蛋、子講述胸徽的所代表的意思,一枚枚不同樣子的胸徽立馬使得軍隊士氣變得積極向上,這已經成為鹿鳴軍營一種特有精神。

經過四個月的時間,幾萬人的隊伍磨合的已經差不多了,在配合上有著很大的默契,但是劉風卻始終覺得不滿意,因為整個隊伍中新人太多,沒見過血根本就不能展現出軍人獨有的氣質。

在劉風心中,士兵一生要經歷過三個階段的變化,從愣生到嗜血再到鋒芒內斂,殺氣收放自如,只有做到最後這一步,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而這一切都是要在鮮血中歷練出來的!

讓劉風愁的就是現在根本沒地方給他練兵,周圍的盜匪早就被剿殺趕緊,就連巫王山那批匪眾都改良了,有的當起了鏢師,有的從了軍或者其他的正當做起了職業,讓劉風想找一個下手的對象都很難。

在幾個領兵的旅長都在著急的時候,苦思冥想的劉風終於有了對策,習慣性的將笑容浮現在臉上,讓周圍的人一陣冷寒,就連段逸都被感染出有了這種想法,這四個月,他可沒少吃劉風的苦頭!

罷了,在四周人無辜的眼神中,劉風徹底敗下陣來,只得將心中的計畫說來,待眾人聽完之後,都不禁紛紛拍手稱好,不過臉上卻多有冷笑之色,搞的劉風心虛的一陣擺手求饒。

原因別無其它,劉風再次耍起賴來,居然打著裕興帝封賜的三城軍事節度使做起了文章,借著軍務防備,領兵去臨風等三城剿匪練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