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年華未待不染塵 第21章 定兵家

夜幕漸籠,略帶威壓的兵閣之前,劉風坦然的前行著,當他快走到門口的時候,那扇緊閉的大門突然間打開了。

仍是那個青衣小童,見他對劉風彎身施了一禮後,小手做請道,「公子,我家主人命小童在此恭候。」劉風依舊上次一般謙謙合禮的還之於禮,「還請童子前面帶路」,說完便跟著小童走進了兵閣。

此刻兵閣底層之中,寂靜無聲,只有明亮的燈火在獨自燃著,但是劉風卻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裡掩藏這不少的高手。看來大人物走到哪都是暗帶著很多的保鏢,自古不變的道理。跟著小童上了二樓,卻見小童依舊往上領,劉風不禁琢磨著,難道見面是在那傳說中的三樓?

到了三樓以的樓梯口,那裡站著兩個青衣少年,小童前去作禮,「兩位師兄,公子已經引來,還請兩位師兄給各位師傅領過去。」

「恩,知道了,辛苦了小卓兒,你去把另外的一位公子和小姐領到一樓去休息吧。」左邊的那位一邊說著一邊去接過張邈手中的沙盤,而另一位則是接過小月兒手中之物。

伸手指上面樓梯,對著劉風道,「公子請」,劉風還以一笑,淡然的往前走去。身後的張邈則雖然震驚兵閣還有第四樓,想前去一觀,但在小童的引領下只能和一臉擔心的小月兒往樓下走去。

到達四樓後,劉風有些驚訝的看著眼前的景象,平坦的地板上一間素雅的房間,房間的四腳與牆角在一條直線上,它們中間之處立著四根暗紫的木柱,木柱上雕刻這精美的畫,並在頂端綴著幾盞燈籠。

整個設計讓劉風覺得很獨具一格卻又很協調,不知是誰這麼的有才華,劉風很自然的想到設計兵閣買賣方式的那個人。房間里顯然是燈火明亮,一邊的少年低聲道了一句,「公子請稍後。」

然後輕輕敲門進去,片刻之後出來,「公子請,各位長老護法已經在恭候您了。」劉風道了句多謝,便往裡面走去。

踏進房門的一剎那,劉風覺得剛剛很平靜的心突然又開始起了波瀾,悄悄的深吸一口氣,劉風看到裡面竟然是一張圓桌,沒錯是後世的那種會議桌,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不過這個時候劉風不能發愣,趕緊收回思緒,迅速的看到桌子的四周左邊有九個位置,有兩個空著,而右邊有十二個位置,有四個是空著的,那上首的位置也是空著的,難道是人沒到全?

劉風有些疑惑,卻未表露在臉上,在右邊他看到坐在末尾第三的劉青沖他微微的點點頭。

在離那圓桌二十步之遠的時候,劉風躬身行禮,「晚輩劉風,見過各位前輩。」

略過了片刻,左邊第一個的鬚髮皆花白的老者緩緩應道,「公子,不必多禮,請坐。」語氣清淡,卻有一股氣勢。

劉風知道這是對自己的第一個試探,再次行禮謝過,做到一邊小童搬來的椅子上,並輕聲對那童子道了聲謝。

看到劉風如此表現,那大長老有些欣賞,其實在他進來之時,他就在關注這個少年了。見到這麼奇怪的桌子沒有失神,見到傳說中的兵家這麼多核心人物卻沒有絲毫膽怯,禮貌周到卻不失瀟洒,當真是一個少年俊傑。但能否勝任兵家傳承者,現在還言之過早,想到這,大長老頓了頓,「忠寅,你說這公子有麒麟佩?」

忠寅,是劉青的字,取其用意自然不用多說的。聽到大長老發話,劉青趕緊起身道,「回大長老,劉風公子確實有麒麟佩,而且與失蹤多年的傳承者劉寅有著密切的關係。」

劉風和劉寅的關係劉青沒有和他們彙報,要的就是這種現場的震驚,要是提前讓他們知曉,效果必然會大大折扣。

劉寅,一下子讓房間發生了一些騷亂,在場的這些人都知道劉寅是誰,也知道劉寅對他們來說的意義,要不然怎麼會十五年了還未放棄尋找?

半久,大長老咳嗽了幾聲示意安靜下來,看著一邊仍是淡定自如的劉風,有些顫抖的話語,「公子能否讓我們看一下麒麟佩?」

「這有何不可,這玉佩本來就是兵家之物,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若欲取之,必先給之,這個道理劉風還是懂的,這個玉佩若得不到兵家認可,就算強留著也沒什麼用處。

不用考慮劉風笑著從胸口拿出那還帶著自己體溫的玉佩,雙手捧出,自有一邊的童子取來送了過去。

真的是麒麟佩,房間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只有麒麟佩在桌子四周傳遞著,不過劉風可以看到每個結果玉佩的手都有些顫抖。

等玉佩再次回到大長老手裡後,老者的話語變得溫和多了,「讓公子見笑了,麒麟佩乃是兵家至寶,已經隨著它的傳承者劉寅失蹤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劉寅的下落,既然麒麟佩在公子手中,想必公子也是知道劉寅的下落,還請公子道來。」

劉風懷著悲痛的心情,又將過去的十五年來的經歷給眾人敘述了一遍,特別是他含著淚說道劉寅已經去世時候,在坐的只有兩個人沒有震驚。

一個是在哭著訴說的劉風,另一個則是早已泣不成聲的劉青。待在場的眾人將這件事消化後,大長老道,「公子既然是不是兵家的人,但公子將我兵家至寶麒麟佩帶回,還告知劉寅的下落,以後便是我兵家的客人,若有困難盡可開口。」

這是大長老思考片後給劉風的一個考驗,就是想看看他怎麼應對,如若並無正才學,那現在他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一遍的劉青臉色已經有些焦急了,劉風卻依然不緊不慢,只見他站起來,彎腰行禮。劉青以為他是在告辭,急的差點喊出了聲音,但下一刻劉風的話卻讓他舒了一口氣。

「各位前輩,想必大家也知道晚輩所來為何,那晚輩就開門見山了,也不和各位前輩禮來周去的繞著。」說道這劉風突然間語氣鄭重起來,「晚輩這次來正是為了完成我叔父劉寅的遺願,接掌兵家,完成他所沒完成的事情。」

雖然在場的人大都已經料到劉風有這個想法,但是想法有歸有,說出來的震驚可就不一樣了。

大長老似乎等到要等的話,對著身邊之人悄悄的點了點頭,語中略帶戲謔,「公子,雖然你帶回了兵家至寶,也是劉寅的侄兒,可是這做我們兵家傳承者不是你們叔侄倆說了算的。我們兵家也是個傳承了千古的大派了,想當初劉寅接掌兵家也是受到我們的認可的。」

「晚輩知道做兵家的傳承者不是一句話便能做的」,劉風感覺到對方話中的隱含的輕視之意,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沒有必要去注意那些了。

這個時候他必須掙一掙,機會是自己贏來的,頓了頓,「請前輩聽晚輩說幾句,再看一看晚輩精心準備的幾樣小東西,如果還不能說服各位前輩,晚輩願意就此返回,不在與兵家有任何瓜葛。」

好多年沒遇到這麼有城府的少年了,看著圓桌四周空缺的位置,大長老心中有些酸楚,如今學宗獨大,其他隱世多年的學派也蠢蠢躍動,特別是十五年前的叛變和傳承者的失蹤讓兵家的地位受到很大的打擊。如今兵家後輩之中雖有一些才俊,卻始終都不能讓自己滿意,想到這大長老和身邊人商議了片刻,點頭示意讓劉風繼續說。

得到應可,劉風行禮致謝後,便開始將自己事先準備的觀點慢慢說了出來,「各位前輩,世人皆道,『兵者,國之兇器也』,自古只要是與軍隊有關的都被認為是危險不可觸及的,因而在百姓的心目中我們兵家的形象和地位並不是很高,遠遠比不上奴役他們卻打著為民求福的學宗,甚至是只會忽悠人的道家。」

「其實歷來兵家是以『彌萬民之流離,開亂世之太平』為己任,是真正的為萬民,為天下蒼生,可是這是為什麼呢?」

劉風停頓了片刻,看到圓桌間沉思的眾人揭曉了答案,「因為我們兵家在百姓的眼中就是帝王的利器;他們所見的是戰事起,兵荒馬亂,百姓流離;他們所見的是烽火連天之中的血流成河,妻離子散的傷心欲絕。」

「而那些將士捨生忘死的保家衛國則自然被忽略了,那些馬革裹屍無怨無悔的情懷也被無視了,那些守護一方多年無悔的執著也被無視了。」

「說到底,就是兵家所做之事並未能和百姓直接的關心的事情相關。」劉風頓了頓,他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與歷來『大丈夫當為天下,不拘小節的』那種睥世情懷有所衝突,但是這何嘗不是另闢新徑,現在兵家少得是什麼?是在世俗的威望,那自己就投其所好。

看著在場的眾人微微的點頭,劉風知道自己這一步算是走對了,悄悄抹了抹掌心的汗水,仍是一副從容不定的樣子。

大長老此刻很是震驚,這位少年和他的叔父一般的離經叛道,卻又是有著很大的說服力。這麼多年來兵家一直在想怎麼樣恢複到以往的地位,可是總是抱著無戰事不成就的想法,在等著那一直期盼卻不曾到來的戰事。

心中對著少年的好感有很大的提升,但還是好奇他會有什麼辦法,「不知道公子對此事有何解?」在場的其他兵家之人也是一臉的關切,這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