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邊陲武童生 第五十六章 文科舉

「怎麼發生的?難道事情泄露被朝廷發現了嗎?」

方不同神情劇變。如果被朝廷發現,那就非同小可,恐怕接下來就是一場驚怖的大洗清。朝廷對於邪教從來都是零容忍。

八年前的圍剿,不知死了多少人,如今再來一次,恐怕死的不會差多少。

「不是!」

兩名天陰教的「使者」搖了搖頭:

「這件事情詭異的很,白骨使憑空消失,連屍體都找不到。現在,我們聖教已經派了人去調查這件事。」

「那就好。」

「方不同」點了點頭,只要不是被朝廷發現,一個「白骨使」於大局倒無關緊要:

「這件事情我們就不摻和。不過,我們上面那位也有一句話帶下來,這是我們之間的第一次合作。一旦計畫成功,抓到你們要的人之後,也希望你們信守諾言,把那件事物交出來。」

「嘿嘿,這個自然。」

兩名天陰教的「使者」笑道:

「我們教主說了,那件東西雖然關係重大。但我們聖教志不在此,自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欺瞞。另外,這件事情之後,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後面會由其他級別更高的使者來和你們接觸。」

「嗯。」

方不同點了點頭,並沒有多做逗留,很快就離開了客棧。

……

平川城外,林海莽莽,比之楊氏宗族周圍的山脈更加的雄壯、高大。

楊紀從客棧離開之後,直奔山林深處。

文科舉之後就是武科舉,兩者只相差一個月。很多準備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會在考試之前,進入平川城外的山林爭分奪秒的鍛煉,以期在「武科舉」中金榜題名。

「嘩啦啦!」

一陣陣喧赫的轟響聲傳四方,巨大的瀑流彷彿匹練一般從幾十丈高的地方奔騰而下,撞擊在下方的水潭裡,濺起一片片蒙蒙的水霧。

「這個地方不錯。」

楊紀站在懸崖上,打量四方暗暗道。

這個地方距離平川城很遠,很偏僻,一般「學子」都不會到這裡來。但是相對的,這裡也極安靜,不會受到其他人打擾,而且因為水潭的緣故,靈氣也比其他地方深厚一些。

「距離武科舉還有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以我現在的實力,應該在考試之前,還能再精進一步。」

楊紀心中暗暗啄磨道。

武道第一重需要煉到血氣充盈,紅光滿身的地步,才算是達到第一重的巔峰。楊紀現在還是堪堪踏入第一重,距離摔碑裂石、切金斷玉還有不少的差距,只有在武科舉之前刻苦鍛煉,儘力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有可能從中勝出。

轟轟轟!

楊紀屏氣練神,拳意合一,站在懸崖頂端,一拳又一拳劈打出去。他的眼神明亮,兩條手臂如同大鎚轟擊,發出的爆響聲和瀑布的轟鳴聲融合在一起。

片刻之後,一股強大的吸力從楊紀體內發出,四周的精氣凝如實質,彷彿水霧一樣,飄飄蕩蕩,如影隨形,不斷的鑽進楊紀體內。

「這次參加武科舉,不知道會不會遇到楊文楊武他們兩個……」

恍惚間,楊紀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念頭。

楊氏一族有百年歷史,在邊陲經營數十年,也有不少的弟子進入了朝廷裡面做事。楊文楊武就是其中的傑出子弟。

楊紀這一次兵出奇招,百里驅馳抵達平川城,大夫人那裡應該還沒有消息。不過時間久了,大夫人那邊肯定有所察覺,說不定就會支使楊文楊武在這裡調查。

大夫人陰謀算盡,想要在楊紀十六歲時將他驅逐出去,讓他一無所有。楊紀就要在十六歲時給她一個狠狠巴掌,狠狠的反擊。

在此之前,楊紀不想曝露過多的消息,讓她生出警覺。「雙髻嶺」韓賓詢問楊紀的姓名,楊紀隱而不答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雙髻嶺」的事情也給了他啟發,讓他產生了另外一個念頭。

「我不出名還好,一旦出了名,這種事情肯定瞞不下,遲早都會被楊文楊武他們發現的。必須得早做準備。」

楊紀心中暗道。想要在武科舉中奪魁,出人投地,是免不了吸引眾人注意的,除非是不想高中。

冥冥中,楊紀又想起跟蹤綠林悍匪,夜訪「百草行」的那次。楊紀接連二次都被人識破,不得不說是個很大的失敗。

雖然趙武和李三公子都不是普通人,但是足以說明楊紀的偽裝存在很大問題。

「一個人的身形是沒有辦法變化的,但是由內而發的氣質卻是可以變化的。有道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當』,一些外形上的改變,加上氣質上的變化,甚至能達到『判若兩人』的感覺……」

楊紀心念電轉,隱隱明白該怎麼做了。

時間還早,楊紀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準備,暫時倒並不著急,很快沉浸到了修練之中。懸崖畔轟隆的聲音中,「太合魔虎拳」引發的虎嘯聲響徹天地……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楊紀獨自一人在山林中修練,無人打擾,實力突飛猛進,每一天都有極大的進步。

十幾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噼啪!

楊紀隨意的活動一下手腳,只聽一身骨骼噼啪作響,全身的力量又增加了不少。

這段時間的修練,楊紀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血肉、筋脈變得更加的飽滿,骨骼越發的緻密、強硬,甚至連血氣奔騰的速度都增加了不少,明顯比之前的時侯提升了不少。

「不錯,要是按照這個速度。未必不能在武科舉之前達到第一重巔峰,血氣盈滿,摔碑裂石,撕虎裂豹的地步。」

楊紀心中暗道。

武道一重巔峰的實力並不見得就能在武科舉中的奪魁,但是很多時候,戰鬥並不完全是取決於雙方的力量和境界,還有更多的智慧和技巧!

「文科舉的日子快到了,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該走了!」

楊紀衣袍一盪,隨即快若奔馬般,縱躍而出。

「轟隆!」

兩側氣流急速後退,楊紀過處掀起浩浩狂風,甚至在身後拉出長長的空痕。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楊紀終於達到平川城。

「嗡!」

整個平川城人流如梭,密密麻麻,到處都是參加文科舉的人群。距離文科舉還在三天,終於顯出這朝廷大事的盛況。

楊紀穿過城門回到客棧,房間中空蕩蕩的,「方不同」人不在,也不知道去哪裡了。楊紀也無心多過,立即準備科考的事宜。

鐺!

三天之後,一陣清脆、宏亮的鐘磬聲響天徹地,三年一度的文科舉終於開始了。

平川城內的北部,守衛森嚴,一座佔地數百畝,上下三層的殿宇矗立在城池中。殿宇四面八達,面面通透,灰色城牆,灰色的屋瓦,處處顯露出一種古樸悠久的文化氣息。

整個「龐然大物」俯瞰大地,氣勢恢宏,正門上,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文殿」。

平川城雖然遠在邊陲,朝廷統治某些方面力有未逮,鞭長莫及,但是在舉國看重的「科舉考試」上卻是不遺餘力,面面俱到。

所有洲、郡、縣,「文殿」、「武殿」毗鄰而建,其形制幾乎一模一樣,規格也相差不大。

「八百年的文殿啊!」

楊紀望著眼前如山巒一般俯卧在地上的「龐然巨物」感概不已。傳聞中,大漢皇朝各地的「文殿」、「武殿」都是開國時,彷彿上個紀元「讀書成聖」的那個時代遺留下的圖紙建造的,距離已有八百年的歷史!

朝廷在這件事情上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文殿」、「武殿」雖然歷經八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但依然堅固如初,絲毫沒有破損。

「鐺!」

巨大的鐘磬聲中,一個文官出現「文殿」的鐘樓前,清朗的聲音響徹天地:

「洪元二十三年,第七場文試,行禮!」

下一刻,文殿外黑壓壓的人群跪了下去,對著文殿上代表大漢皇朝的巨大金色柱形「華表」跪了下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宏亮的聲音響徹天地。

「童子試」是大漢皇朝最低級的考試,也是所有「學子」禮敬皇室,對朝廷表達尊重和敬畏的開始。

這在大漢皇朝是必不可少的儀式。

楊紀只是猶豫了一下,也跟著跪了下去。在跪下去的那一刻,楊紀冥冥中有種奇怪的感覺,只覺精神力莫名的削弱了一些,彷彿隨著唱誦聲,湧入到了「文殿」上方的金色「華表」之中。

「這是……能夠吸收精神力嗎?」

楊紀暗暗道。精神力消失的不多,幾乎微不足道,對自己沒有什麼影響。

楊紀借著這件時間,偷偷的抬起頭來,隱隱看到文殿上方的「華表」發出淡淡的光芒,只是持續了片刻,就消失無蹤。

「好了,把木牌拿出來,準備進場!」

儀式結束,隨著護衛甲士的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