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垂幕之年 第一百章 我來過渭城

同道二字中的道,不僅僅指魔道,或者修道。

皇后當年看過很多遍寧缺的卷宗,是為了對付他,因為他殺死了她唯一的兄長夏侯,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回蕩在彼此間的情緒很微妙。

回到賀蘭城內,那種微妙的情緒,依然在寧缺和皇后娘娘之間回蕩,直到他進入樓閣靜室,看到那具灰色的棺材。

那具棺材很大,用數十根天棄山崖里的松木製成。

松木上的樹皮都沒有來得及剝去,看上去顯得過於樸素簡陋,尤其是和躺在棺材裡那個人的身份地位比起來。

寧缺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走到松棺旁跪下,拜倒相見。

皇后娘娘平靜說道:「在宮裡見他的時候,你一向都不喜歡磕頭,現在他已經死了,你磕再多個頭,他也看不見。」

寧缺站起身來,伸手輕輕撫摩著松樹粗糙的樹皮,沒有說什麼。

皇后本來以為他會像以前那樣,笑著說死者為大的話,然後她便能順便提到死去的夏侯,再繼續深入到更嚴肅的那些話題。

寧缺在松棺旁站了片刻,然後望向黃楊大師和幾位將領,說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你們為什麼會留在賀蘭城中?」

「院長和陛下先後辭世,天降大雨,鎮北軍被迫滯留賀蘭城,其後音訊斷絕,我們也不知道南方究竟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不過可以猜到一些……」

黃楊大師緩聲說道,然後把這些日子的情況說了一遍。

「金帳王庭既然敢圍攻賀蘭城,那麼單于肯定已經帶著大軍南下。」

寧缺從松棺上折下一小截被長明燭烤得有些焦的樹皮,蹲到地上,畫了一幅極簡略的地圖,在地圖下方畫了道橫線,說道:「七城寨……」

他忽然沉默,畫線的手指也停住。

房間里一片安靜,人們知道寧缺出身渭城,渭城便是七城寨里的一處邊塞。

寧缺臉上的神情沒有什麼變化,繼續平靜說道:「七城寨肯定破了,金帳的騎兵甚至已經過了平陵關,直逼河北郡。」

他扔掉手上的樹皮,抬頭看著眾人說道:「鎮北軍三分之一的騎兵,都在賀蘭城裡,北大營有沒有足夠的軍力抵擋?長安城如果從固山郡甚至是土陽城調兵,東境怎麼辦?隆慶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他的推測與實際情況發生的順序稍有變化,但得出的結論,與事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和皇后娘娘的看法也完全一致。

「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皇后說道:「以最快的速度南撤。」

汗青說道:「路途遙遠,糧草怎麼辦?」

一名鎮北軍將領說道:「一路打柴,多搶幾個金帳部落便夠了。」

寧缺搖頭說道:「金帳王庭肯定早有安排,他們的精銳南下,荒原腹部空虛,肯定不會給我們可趁之機,那些部落只怕在雨停之後,便會向北方撤去,如果我們要追,路途會被拉得更長,無糧深入荒原,太過冒險。」

皇后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沒有什麼好辦法。」

寧缺站起身來,說道:「首先賀蘭城裡的所有糧食必須全部帶走,而且一定要做好計算,所有的糧草必須先供給戰馬,人可以餓,餓上幾天不會死,而且有馬馱著還能繼續前進,到最後如果還不行,那便殺馬。」

將領們沉默片刻,沉聲應下。

汗青皺眉說道:「把城裡所有糧食都帶走,守軍怎麼辦?」

寧缺說道:「城中的守軍跟著鎮北軍一道南下。」

汗青吃驚說道:「守軍跟著一道南撤,難道不要賀蘭城了?」

寧缺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皇后說道:「只要人還在,大唐還在,賀蘭城就算丟了,將來總有一天能奪回來。」

時間急迫,商議結束之後,將領們匆匆離去,安排大軍南撤的各項事宜,黃楊大師去靜修療傷,皇后去看望受了些驚嚇的六皇子。

此時的靜室內,除了那口灰色的松棺,便只有寧缺和汗青兩個人。

「你和冥王之女坐著黑色馬車過關的時候,我就在城頭看著你。」

汗青看著他說道。

寧缺說道:「現在沒有時間去感慨,將軍想說什麼請直接講。」

汗青看了一眼灰色的松棺,說道:「陛下當年對你寵愛有加,他的遺命你如今也已經知道,那麼你是怎麼想的?」

寧缺說道:「你繼續說。」

汗青繼續說道:「所有人都知道,你和公主殿下的關係親近,和皇后娘娘卻有舊怨,陛下傳位給六皇子……我其實並不在意你支持哪一方,但我希望你這時候就表明態度,南撤之途艱難,到時再出問題……」

門外傳來腳步聲。

汗青不再說話。

皇后娘娘牽著一個少年走了進來。

那少年穿著明黃色的皇子服飾,眼眸微轉,打量著寧缺,顯得有些好奇,又有些怯怯的,像是不習慣見到生人。

寧缺在松棺旁沉默了很長時間。

然後他看著皇子問道:「你想當大唐皇帝嗎?」

皇子有些惘然,抬頭看了眼母親。

皇后輕輕摸了摸他的頭頂,神情格外寵溺。

皇子看著寧缺,認真地想了很長時間,說道:「父皇讓我當,那我便當。」

寧缺說道:「很好,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皇后靜靜看著他,說道:「這算是書院的承諾?」

寧缺說道:「這是我的承諾,但一樣有效。」

皇后說道:「我並不懷疑這一點。」

寧缺問道:「為什麼?」

皇后說道:「因為你最終還是娶了桑桑。」

寧缺看著她溫婉美麗的容顏,記起先前在城下草原上,她轉身望向自己時,黑髮在臉上飛掠的畫面,那畫面很美麗,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

他發現,皇后娘娘很懂自己。

於是他忽然明白了,當年陛下為什麼一定要娶她為妻。

……

……

賀蘭城內存貯多年的糧草被搬運一空,城前戰場上倒斃的戰馬,被唐軍割斷四肢,堆在拖車裡,作為候補的糧食。

沒用多長時間,數萬唐軍便撤出了賀蘭城。一名鎮北軍將領請示要不要燒掉城內的守城弩與建築,以免落於王庭蠻人之手,皇后娘娘和寧缺同時做出了否定的意見,在他們看來,大唐將來總是要回來的,這些都是唐國的財富。

被暴雨和敵人圍困在荒原深處的唐軍,終於開始了南歸的旅程。只不過來時,他們的國家還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度,回歸之時,他們的國家已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就像汪洋中的一艘破船,隨時可能覆滅。

於是回歸的旅途,顯得有些沉默壓抑,還有些緊張。

寧缺臉上的神情看不出任何異樣,握著馬韁的手,卻時不時地毫無來由地握緊,緊得指節發白,暴露出他的心情比誰都緊張,比誰都壓抑。

經過艱難的跋涉,南歸的唐軍大部隊,終於抵達了岷山中麓地帶,視野之中的青色越來越濃,山上的秋樹則是越來越紅。

此地距離北大營還有很遠的距離,唐軍已經很飢餓疲憊,糧草也所剩無幾,但只要不發生大的問題,應該能夠順利南歸。

寧缺緊繃了多日的心情終於放鬆了些,一直深深藏在心底深處的恐懼和緊張,卻也同時爆發,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出自己要往西邊走一趟。

幾名唐軍將領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在金帳王庭南侵的背景下,他再如何強大,一旦落單被包圍,也只有死路一條。

大家都清楚寧缺為什麼要去西邊,只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就算這時候趕過去又能挽回些什麼?

最終還是皇后娘娘同意了寧缺的要求,還派出一支精銳騎兵小隊進行護送。

「七城寨根本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汗青看著向荒原西方奔去的數十騎,蹙眉說道:「他這時候去看一眼,除了讓自己徒增痛苦,沒有任何意義。」

皇后娘娘說道:「很多事情,總是要親眼看到,才能真正死心。寧缺他雖然不是普通人,但在這方面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

……

渭城就在眼前。

荒蕪的原野間,坐落著安靜的土城,當風吹過的時候,城牆上的灰便會落下來,落到肉攤的砧板上,落到忘了蓋布的酒瓮里。

渭城還是那座渭城,簡陋無比,城門像往年一樣有些歪斜,但如果從裡面關上,便是破城車都很難撞破。

今天的渭城顯得太安靜了些,那些積在土城牆下的舊灰,裡面隱隱可以看到黑色的痕迹,不知道是血凝之後的顏色,還是別的什麼。

寧缺揮手示意騎兵停下。

他跳下馬,走到城門處伸手一推,歪斜的城門應聲而倒,煙塵微作。他站在城門處沉默了很長時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