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梵城 第六十四章 豬的背影

金山被震垮了一大片,此時又被那個劍尖的太陽融化了一大片。

易天行的眼睛都睜不開了,縱使閉著雙眼,仍然覺得自己劍尖那個太陽的光芒依然刺入自己的識海之中,令他頭顱里像被扎了幾萬根針一樣的痛。

大日不在天,在菩薩與童子身間。

易天行狂喝一聲,在這股從未見識過的強大威力下,體內一直被金色蓮邊包裹著的青菩提心,終於振作了起來,腹內一陣輕撼,青青菩薩漸漸生長,突破了金蓮的包裹,猛然綻放!

一個渾圓的,無一絲雜質的天火團,在他的體內升騰而出,沿腹中虛道直衝而上!

……

……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日輪的威力他是見識過的,或許要殺死自己很難,但要把自己打趴下很容易。

面對著一輪太陽,應該如何才能應對?——易天行的法子是:往這個太陽裡面再送一個太陽,讓這太陽炸了算俅!

這是很狂妄囂張的一個搞法,日輪若真的炸開,首當其衝的肯定不是妙神虛美的日光菩薩,而是自己這個始作俑者。但易天行對於自己的肉身實在是太有信心,所以忍受不住這個搏命的誘惑。

他體腹內那輪熾白的高溫天火團,終於被逼了出來,然後沿著誅仙凶劍,奇快無比地遁入日光菩薩赤蓮之上的日輪里。

雖然這團火運行的速度奇快,但作為橋樑的誅仙依然承擔不起這種高溫,吱吱呀呀,發出可憐的悲鳴,劍身也變白了,上面隱隱可見小小的裂縫。

似乎猜到易天行要做什麼,日光菩薩睜眼望向他,語帶悲憫道:「童子太過執著。」

易天行看了菩薩一眼,左手很堅定地握住了金棍。

沒有誰來得及回答什麼,一場恐怖的爆炸在二人身間數米的狹窄範圍內發生。

日輪被灌入那團天火後,終於達到了臨界的溫度,猛然擴大,從視覺上看,竟似超出了光的速度,純粹是一種空間的擴張。

如此恐怖的能量,在須臾之間融化了整座金山,只留下一叢黃煙滾滾。

……

……

衝擊波從金山上波散開去。先前已經被掃蕩過一次的須彌山內雲海再遭厄運,成絮成絲,被絞成無數形狀,滿天飛舞。

其餘六座金山也受這衝擊波震蕩,在空間里一陣劇搖,險些墮入虛空之中。

在須彌山上觀戰的諸天羅漢齊宣佛號,狼狽躲入高空之上,險險避過餘波。

※※※

不知過了多久,須彌山所在的幽靜空間終於安靜了下來,天上的雲絲緩緩向下落著,空間中到處飄浮著樹木殘渣,黃岩碎礫,看著十分凄涼。

繞著龐大的須彌山緩緩運轉的七座金山,如今只留下了六座。

被熔化成黃煙的那座金山,此時因為空間溫度的變低,而再次凝結。只是已經無法回覆一座大山模樣,而形成了像宇宙里的那種行星環,連綿上萬里,沿著須彌山輕輕渺渺的一圈,反耀著空間里自存的光芒,看上去流光溢彩,十分美麗。

數萬公里之外。

日光菩薩輕撫胸口,左手依然持著那朵蓮,蓮上依然是那輪日。

日輪經歷一次能量的破界之後,卻沒有留下什麼太明顯的裂痕,只是顏色要淡了許多,光度也不如先前那般亮了。

菩薩身上的紅玉光芒也黯淡了許多,寶身之上,遍是細小傷口,每個小傷口裡夾著一片亮閃閃的光屑。

若仔細看去,才能發現這些能夠傷到菩薩寶身的光屑,竟然是易天行手中的那把誅仙凶劍。

原來起初爆炸,真正炸開的不是菩薩手中的日輪,而是易天行手中的凶劍。

誅仙古劍雖然厲害,但對於光熱之力來講,卻遠遠不如日輪,所以搶先炸開的,便是劍身,也正是如此,化作無數萬片小碎屑的仙劍,才成功傷了菩薩,逼著菩薩也退出數萬公里去。

但誅仙本身的屬性,卻是專弒道仙,對於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來說,構不成根本性的傷害。

日光菩薩苦笑著搖搖頭,右手輕輕在自己的身前拂了一拂,一陣清風拂過,菩薩寶身上的傷口全數癒合,那些碎成比牛毛還要細微的碎劍片也全數被神通召了出來,密密麻麻地排在身前的幽靜空間之中。

菩薩嘆了一口氣,伸出秀氣的手掌,對著空中一攏,碎了的誅仙劍頓時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攏在了一處,緩緩凝聚成形。

一秒七十五剎那,一剎那等於零點零一三三三三秒……日光菩薩重臨須彌山頂,清妙雙瞳掃視四周廣闊空間。

易天行已然悄然離去,在這個空間里,再也找不到他的一絲氣息。

半晌之後,赤身裸體的悟能吭哧吭哧從須彌山頂那個幽深小洞里爬了出來,拍拍自己的屁股,看著四周殘敗的景象,嘿嘿笑出聲來:「這小子倒也很能鬧騰。」

羅漢歸位,齊聲喝道:「凈壇使者,在菩薩面前赤身裸體,成何體統?」

悟能將手一招,九齒釘耙現其手上,寒寒發光。他恥笑道:「你們這些假羅漢,在俺面前擺甚譜?」

日光菩薩輕輕抬手,止住眾羅漢聒噪,微笑道:「悟能,何須與他們計較?」

悟能嘿嘿一笑,道:「給菩薩面子。」

說完這句話,他便往那排草舍行去,那排草舍已經被易天行與菩薩一戰的衝擊波震得七零八落,露出裡面的鐵鍋大蒜並豉油。

日光菩薩無奈笑道:「悟能,總需告訴我,童子去了何處?」

「他去了何處,菩薩莫非不知?」悟能也不回頭,只是擺擺手,「你若不知他要去何處,也不會來這裡了。」

「悟能……你莫非就準備一直呆在此處山頂?」日光菩薩沉默少許後忽然說道:「即便不願去西方凈土,你也可隨我去東方琉璃凈土。藥師佛常念著你們一門。」

「算了吧,師傅他就是怕夾雜到這些事情里,所以躲了起來。」悟能苦笑著回應道:「我和那姓易的小子不一樣,我比較會尊重別人的選擇。」

「你應該很清楚。」日光菩薩左手上的赤蓮緩緩合攏,元氣受損後的日輪漸漸湮入血紅的蓮花里,開始休養生息。

菩薩沒有把這句話完全說完,反是淡淡目光在眾羅漢身上掃了一遍。

眾羅漢低聲默念:「南無阿彌陀佛。」隱於白雲之後,隨一陣清風流於別處去也。

……

……

「你應該很清楚。」直待眾羅漢退出須彌山頂,日光菩薩才微笑道:「先不論佛祖之事,只是東西方凈土有議,要維持當下的情況,這五百年來一直在人間引渡信徒直歸凈土,而不經幽冥,此乃大計,不容有失。」

菩薩又道:「童子今世上天,表面上是請旃檀功德佛重降人間,去放那猴兒出舍,但實際上卻牽扯到更複雜的問題。藥師佛向來不願攙入須彌山與西方凈土之爭,但若你大師兄真的脫困而出,只怕這天界再難安寧……且看那童子前世何等溫善,今世拜猴兒為師,便沾染了這多暴戾氣息,直殺得天界血流飄杵,樓倒玉人殞……若猴兒脫困而出,挾著前五百年,後五百年的怨氣重入天界,而佛祖如今又不知蹤影,誰來降他?只怕三界再難清靜。」

菩薩說的誠懇,悟能聽得乏味,冷笑譏嘲道:「佛祖一走,須彌山的羅漢菩薩們死的死,謫的謫,偌大的山頭,五百年來只剩我一個孤家寡豬天天做飯。莫非你覺得這種日子很公平?」

「公平啊?」菩薩喟嘆道:「……螻蟻石木,萬千蒼生,又向誰去問公平?」

「你們懼我大師兄出世,所以連你們這些向來持身中立的東方凈土,也要來攔易天行。」悟能笑了,細細的桃花眼裡偏閃著寒光,「可嘆你們似乎想錯了一件事情,我那師侄,這一世似乎火氣大出,比我大師兄的臭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

日光菩薩想著先前戰鬥中易天行的悍勇,也自心折,苦笑道:「攔得一人是一人。」

「不妨明白告訴菩薩。」悟能淡淡道:「易天行這便是去尋我師傅了。」

日光菩薩默然,半晌後道:「旃檀功德佛自囚之地,只有阿彌陀佛知道,連藥師佛都不知,童子如何去得?」

悟能微微一笑:「我在須彌山頂枯坐五百年,也不至於一點事由也參不通透。」

日光菩薩合什讚歎道:「師兄堅毅。」

悟能搖搖手:「我不是普賢那大傻子。」忽而頓住聲音,皺眉道:「不過細細想來,普賢也是著急他師傅,我也是著急我師傅,唉呀呀……」

他有些黯然:「想不到我和普賢大傻差不多。」

……

……

「普賢師兄大德。」日光菩薩合什禮讚道:「只是佛祖於普賢師兄意義太大,所以他一時拋扯不開。悟能,我來問你,那猴兒渾然生於天地間,除了佛祖,無人能制。試問佛祖離開須彌山頂之前,將猴兒鎮壓在下界江畔,這是何意?」

悟能擠弄著桃花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