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瓮中捉鱉

「總兵大人,城破了!」

還是張勇第一個反應過來,聲嘶力竭地喊道。

祖可法一個激靈,顫聲道:「現在該如何是好?」

張勇咬牙道:「趁明賊還沒殺進來先把缺口堵上,再修一堵內牆,多少能夠撐些時日。」

祖可法連連點頭:「好就照張副將說的做,那誰來領兵去堵住缺口?」

「末將請命!」

張勇抱拳道。

祖可法大喜,想不到在這等危急時刻還能有人主動請纓。

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啊!

他有些後悔之前對張勇的責罵,心道度過這關便好好拉攏張勇一番。

「好!張副將公忠體國,便提兵五千前去封堵缺口吧。其餘人等各守各位隨時待命!」

炸開的這個缺口雖然大,但好在只有一個,派出重兵封堵即可。

若是口子破了十個八個那祖可法怕是真的要以頭撞牆了。

張勇下了城頭當即調集自己的親兵和統領的營兵。

這些人大多是直接歸他統率的嫡系士兵,只聽他的號令。便是祖可法親自來調配都不好使。

張勇帶領五千兵馬前去缺口並不是要竭力禦敵,而是抱定主意投降明軍。

從城牆被炸開的那刻起張勇便知道衛輝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與其負隅頑抗跟著祖可法一起陪葬倒不如投了明軍。

反正這種事情他經常做,順軍來了降順,清軍來了降清。

現在輪到明軍來了,他降明又有什麼不可以?

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張勇率軍衝到缺口後立刻拔刀出鞘道:「給王師引路,誅祖賊,殺韃子啊!」

張勇的親兵反應夠快,在第一時間高聲喊起同樣的口號。

其餘士兵見狀也紛紛附和。

他們早就不想抵抗了,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如今副將大人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他們在張勇的指揮下主動讓開了缺口,退至兩旁等待明軍進城。

率領先鋒衝到缺口的李成棟見狀直是一愣。這是在搞什麼鬼?

怎麼這些綠營兵沒有一絲抵抗的意思?

「將軍不會有詐吧?」

李成棟的親兵提醒道。

「怕什麼,咱老子倒想看看誰能攔得住我的先鋒軍。」

張勇為了表達誠意,刻意丟掉佩刀跪倒在地。

李成棟靠近時他叩頭如搗蒜道:「小人苦韃子壓迫久矣,一直盼著王師早日北伐。蒼天有眼,小人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李成棟冷笑道:「你既然早就想要反正,為何還出城率軍襲擾我軍?」

張勇這才發現李成棟就是那個在土丘附近和他對決的明軍將領,心中暗暗尋思怎麼圓回來。

「將軍有所不知,小人是為了取得祖賊的信任好在關鍵時刻助王師奪城啊。」

他眼珠子轉了一轉想出這麼一個蹩腳的解釋。

李成棟卻並沒有再說什麼。

雖然這廝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想投降的,但只要肯投降總歸是好的。

這樣明軍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的拿下衛輝城,何樂而不為呢?

「也罷,若是你真心反正,過去的事便既往不咎了。但若是你首鼠兩端,本將一定親自斬下你的腦袋!」

「小人願為將軍效死命!」

張勇立刻拍著胸脯作保,就差賭咒了。

李成棟遂領兵入城,迅速控制了南城。

隨著越來越多的明軍入城,祖可法意識到了問題,肯定是張勇反水了,不然明軍即便奪城也不會這麼快!

這個殺千刀的雜碎!

逃是不可能逃的掉了,祖可法又不可能投降,只能硬著頭皮拚死一戰。

祖可法心中悲涼,想不到他一世英名竟然毀在了一個賣主求榮的卑鄙小人手裡。

「隨我殺明賊!」

祖可法抽刀出鞘,怒聲吼道。

「殺明賊,殺明賊!」

幾百親兵吼聲震天。

……

隨著高傑主力全部進城,戰鬥徹底失去了懸念。

不論是數量還是戰鬥力,明軍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祖可法一退再退,最終退到了城中城隍廟繼續負隅頑抗。

他身邊的士兵只剩下了兩千多人,其餘的不是被殺死就是跪地投降。

這兩千人中有五百人是他的親兵,都是當年的祖家軍出身,忠誠度不成問題。

其餘士兵也都是祖可法的嫡系,是以才會堅持到最後一刻死戰不降。

祖可法已經下定決心,和明軍魚死網破戰鬥到最後一刻。

因為他知道即便自己投降也難逃一死。

以他犯下的罪行一定會被高傑押送到南京獻俘闕下。一番折辱後他還是難逃一死。

與其如此,倒不如留個壯烈殉國的名聲。

攝政王會替他報仇的,大清會替他報仇的!

高傑並沒有急於攻打城隍廟。

在他看來祖可法已經是瓮中之鱉,他想要抓一個活的。

他先是命降將張勇勸降祖可法,無果後又打算用煙把祖可法熏出來。

這一招可謂狠辣,哪怕祖可法已經抱以死志,仍是難以忍受煙熏火燎之苦,最終決定衝殺出去。

這正中高傑下懷。

城隍廟已經里里外外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別說是兩千多大活人了,便是只蚊子也不可能飛出去。

不過讓高傑有些驚訝的是,這兩千多清軍士兵的戰鬥力很強,尤其是祖可法身邊的那五百人,更是十分悍勇。

明軍費了好大的氣力才把他們全都斬殺。

祖可法被擒獲時膝蓋、肩膀、小臂各中了一箭,小腿還受了刀傷。

為了防止祖可法自殺,高傑命人第一時間在祖可法嘴裡綁塞了木枚防止他咬舌自盡,又把他五花大綁看押起來。

祖可法的親兵一律處決,腦袋用石灰腌好準備送到南京報功。

至於投降的張勇,高傑準備留他一命。

這廝還算識相,幫助明軍兵不血刃的奪城。若是金玉和當初能夠主動投降而不是死戰,高傑也不願意用兒郎們的性命去奪城。

當然,降將就是降將,降兵就是降兵。高傑當然不會信任他們。反正還要去北直隸打一圈,便驅馳他們做先鋒奪城好了,這樣可以減少明軍自己的損失。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