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用六之卷——宰制天下 第171章 暗潮(6)

難得一日清閑,暫時放下手上公事的韓岡,終於有空陪一陪家人。

有周南,有素心,有雲娘,還有已經跟了韓岡慪了幾個月閑氣的王旖。

就在後院假山上的小亭中擺開了小小的宴席。

王旖雖然神情還是淡淡的,但終究是肯賞臉出來了。

韓岡今天晚上,笑容都多了幾分,只要關係緩和了,那自然就會往更好的情況發展。

二十年的夫妻感情,又怎麼可能說斷就斷。

周南三女也在旁陪著說笑,王旖臉上的笑容一開始還很僵硬,但隨著幾杯酒水下肚,神情也放鬆了,也有了些真正的笑容。

一時間,韓岡恍惚的回到了十幾年前,那時他還沒有現在這麼忙,兒子都還小,他總有時間陪著王旖她們,因而家裡總能維持著和睦。

兒子大了,他能陪家人的時候少了,自然而然的就多了衝突,少了忍讓。

王旖跟他鬧了幾個月,一直都沒有和解,這是在過去從來沒有過的。這裡面有韓岡和王旖對培養兒子理念不同的因素,也有王安石去世,母親、兄長遠離這個原因,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夫妻之間相處時間越來越短的緣故。

韓岡自然不希望夫妻就此反目,兒子還好端端的,要鬧也得等出了事再說才對——丁夫人跟曹操鬧離婚,歸根究底還是曹昂死了,使得丁夫人再也無法忍受與曹操相處。如果曹昂還活著,怎麼想丁夫人都不會跟曹阿瞞鬧得夫妻分離的地步。

現在河北的戰事暫且告一段落,都堂招了一批在之前的戰事中立有功勛的將士回來進修,為之後的擴軍儲備軍官。這樣的情況下,順勢召回同樣立了功勞的韓鍾,並不顯得扎眼。

有了兒子在,王旖再怎麼跟韓岡慪氣,也不會在兒子面前做得太難看,而且幾個月過去了,當初的脾氣也消了,過去幾十年的感情又佔了上風。

與周南行酒令敗了陣,轉頭看見韓岡專註的眼神,王旖的臉上就泛起了紅暈。她狠狠的向韓岡丟了一個白眼,哼的別過了頭,一瞬間的風情,宛如一下回到了二十歲。

韓岡心情更好了幾分,這些天來,他雖然正常的處置公事,主持朝政,但他的心情受到了家裡情況的影響,使得他的周圍,低氣壓徘徊了許多時日,讓每一個在他身邊當值的官吏,都如履薄冰。

可只要家裡和睦了,韓岡在外面的心情,自然也開始擁有更多的陽光。

只是突然間韓岡眉頭就皺了起來,眉心深深的川字紋,是他心情變壞的徵兆。

雖然是在談笑嬉鬧,但王旖她們的注意力,有四五成放在韓岡的身上。順著韓岡的視線投注到亭台下方,只見一名婦人正急匆匆的向假山這邊走了過來。那是守後花園大門的僕婦。

韓岡走到亭台邊,守在假山下的婢女就上來了,代那婦人傳話,「相公,林媽媽說,四郎就在園門外,說是有河北軍中功臣的緊急事要見相公。」

「讓他自己進來。」韓岡沉著臉說。

韓岡很不高興被人打擾到夫妻間的小宴,但兒子守著後花園外,不敢進來,如此生分這讓韓岡更不高興。

婢女忙解釋道:「相公,四郎身邊帶著人,說是不方便進來。」

韓鉉雖然跳脫,但還算知道輕重,如果不是什麼大事,應該不會在這時候大餃子機,韓岡皺了一下眉頭,吩咐婢女傳話帶他們去書房,就走了回來。

周南看著韓岡的臉色,小心的問,「官人,怎麼了?」

「四哥在外面說有急事。」

雲娘道:「那就讓四哥進來啊。」

「四哥還帶著外人。」韓岡說,他對王旖四人道:「我去書房一趟,很快就回來,在這裡等我。」

韓岡順著階梯走下了假山,很快的走遠,王旖靜靜的看著沒了男主人的空座位,忽然一陣心灰意冷,站起身,「就散了吧。」

「這可不行!」周南一把拉住了王旖,「官人氣著了姐姐,那是官人的錯,姐姐正應該開開心心的,氣壞了自己的身子,那多划不來。」

……

韓鉉就站在書房的門口。

站在韓鉉身邊的是一個相貌粗豪、體格高壯的大漢。

看見韓岡過來,那大漢十分激動,老遠就在大聲喊,「相公,哥哥冤枉啊!」

聲音大得彷彿打雷一般,韓鉉都被驚了一跳,直瞪了大漢好幾眼。

韓岡面沉如水,「出了什麼事?」

「是這樣的。」

韓鉉攔住了大漢,這一位父母沒有起大名,只按排行稱呼,投軍後軍籍上的大名就是胡三的大漢,方才跟他為楊弘方喊冤的時候,說話顛三倒四,比跟韓錟說話都累。

看得出來韓岡心情不善,不敢讓他跟韓岡夾纏不清,韓鉉主動將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點。

「確認過了嗎?」韓岡聽了,又問韓鉉。

韓鉉點頭,「兒子讓人去查問過了,準備進武學參加進修班的河北軍校裡面,的確有一個楊弘方,而御史台的人,也的確是將楊弘方在車站裡抓走了。」

韓鉉知道韓岡對有關河北禁軍的大小事情都很關心,看見韓鐘的薦書,聽到胡三的敘述,就立刻來找韓岡了。

「而且他還與二哥交好,二哥特地給他寫了薦書。」韓鉉又強調說。

韓鍾給了薦書,基本上就可以說是韓鍾為自己建立的班底。從這一角度來說,楊弘方就是韓家派系的一份子,更不能讓御史台的人隨意就抓了去。

「天波楊家都已經敗落了,楊文廣身後就沒有一個成氣候的,還是被抓了進去。現在又把天波楊家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族親給抓了起來,御史台到底要做什麼嘛!」

「這一個人,跟天波楊府能有什麼瓜葛?早出五服了。而且還是河北的功臣,率領一百兵卒奉命潛入遼境,夜中突襲神火軍營地,砍殺無數,逼得一萬夫長狼狽逃竄,有萬夫不當之勇,前些天,在京師的報紙上連篇累牘報導的,都說楊無敵有後了。誰成想,一到京師,就被抓去了御史台。樞密院還要著重培養他,御史台卻頂著來,」韓鉉十分憤怒,「胡亂抓人,是要搪塞都堂,還是想幫都堂惹起民怨?」

「我知道了。」韓岡平靜的說,這種事他不會聽了兒子的一面之詞,就立刻行動,肯定是要先調查清楚了再說,「你先帶著胡都頭去休息,這件事,我會派人去處置的。」

韓鉉拖著胡三離開,胡三始終沒弄清楚情況,先是小聲的問,「這就完了?」又是回頭一聲喊,「相公,哥哥是冤枉的!」

韓鉉都被這渾人氣到了,要不是他有著兄長的薦書,要不是韓鉉喜歡結交,才不會出面招呼如此一個夯貨。

這等腦袋裡一根筋的人,罵也沒用,只能安撫,只聽韓鉉一路勸,「相公已經知道了,只要你哥哥真是冤枉,肯定會把他救出來的。」

韓岡匆匆回到後院,看見酒席未散,王旖四女還在亭中,心情一下轉好。

王旖給周蘭、素心連灌了幾杯酒,酒意有些上頭,聽見韓岡上來的動靜,就看過去,一肚子的話想要跟他發泄一番。可是當她看見韓岡臉上真心的笑容,滿腹的怨懟一時間都說不住口了。

一個時辰後,席終人散。幾人都有了些酒意,其中王旖醉得最是厲害,被扶著先回去休息了。

韓岡也有些上頭,喝著醒酒湯,手上已經拿到了楊弘方的詳細資料。

的確是跟天波楊府有些瓜葛親,不過已經很疏遠了,就像韓鉉說的,早出了五服。

楊弘方的曾祖父楊琪,是楊業的侄孫,做到供備庫副使,雖然是諸司使副靠下面的一階,卻也算是不錯了,至少能請動歐陽修來寫墓志銘。

可是等傳到楊弘方這一代,長房長子在三班院好不容易才謀得了一個官職,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使臣,嫡脈如此,其他旁支子嗣,就更沒有那個資格了。

楊弘方的祖父是家中老三,父親是次子,他本人更是外室所生,楊家人這個身份能給他的提攜,也就是一個都頭了。這還是他父親覺得對不住這個兒子,特意去天波府的那一房求來了。

但這一求,就讓楊弘方跟天波楊府又扯不清了。

這一回御史台在楊府中上下抓了七八人,都是有著官身,再往下,就沒有一個像樣的了。估計是御史台不滿意這個結果,在楊家翻箱倒櫃,又仔細拷問,最後得到了楊弘方這一新進的功臣。

以楊弘方為代表的一批河北功勛之士,在京師頗有了一番名聲,楊家估計對他也很是看重,但正是這個看重,使得楊弘方給抓了進去。

就只是這麼簡單嗎?

韓岡回想著呂嘉問的性格為人,暗暗搖頭,這不會是錯誤,呂望之有八成可能是故意的。

御史台的內部,在恣意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已經變得毫無顧忌,徹底狂熱起來了。

但一些緊要的人物被抓,那隻會是呂嘉問操縱著御史台,謹慎擴張、小心試探的結果。

議政的姻親,河北的功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