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臨最強大腦 第411章 說不過他

錄製廳。

周芸滿頭問號,想她也是理工科高材生了,怎麼李凡說的東西自己完全沒概念?

她問道:「李老師,我還是沒聽懂,什麼叫做混沌現象?」

這可沒法詳細解釋了,不然這檔僅僅30分鐘的節目時長,根本不夠用。

這個時空沒有混沌理論,李凡詳細講述的話,可以直接開門課程了,於是簡而概括。

「混沌理論是一種兼具質性思考與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討動態系統中無法用單一的數據關係,而必須用整體,連續的數據關係才能加以解釋及預測之行為。」

錄製廳里,一片問號,全都沒聽懂。

「呃……」李凡略一猶豫,「我給大家講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之前我說的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呢?這是一種大膽的假設。

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幾下翅膀,我們可以大膽地認為,就有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觀眾不禁笑聲一片,怎麼可能?好鬼扯啊!

李凡並不介意,如果不是學過混沌理論,該理論在前世沒得到普世認同的話,那麼,任誰第一次聽說蝴蝶效應,都是哈哈一笑而已。

正常現象!

「蝴蝶扇翅膀而已,怎麼可能引起德克薩斯的龍捲風?」周芸本想追說一句「那我打個噴嚏,是不是埃納普蒂納火山就會大爆發?」,但她並沒有說。

李凡解釋:「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後,導致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這,就是蝴蝶效應,是混沌理論的極其重要的一種概念。」

台下笑臉一片,大家此時聽罷李凡的講話後,只有一種感覺——荒誕!

實在太荒誕了!

李凡繼續道:「西方有一首民謠: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而我國,有如下辭彙: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這些都與蝴蝶效應有關,當然,雖然誇張了些,但誇張的目的,是彰顯萬事萬物的內在聯繫。

……」

台下,專家顧問團中,科學院的崔明遠忍俊不禁,謝立偉不禁微微搖頭,沐子則疑惑地皺著眉頭,她心道:李老師不應該是這個水平啊?這也太誇張荒誕了吧?

周芸道:「李老師,好像大家並不太認可您的混沌理論和蝴蝶效應啊。」

「嗯,我理解,這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通的,」李凡淡然地笑了笑,「之後,有時間的話,我可能會為此出本書,詳細解釋一下。」

出書?

周芸非常意外,心道:這也能出書?!對了,怎麼就聊到蝴蝶扇翅膀這種「神話題材」了?哦,之前自己問李凡,對於真知讓李凡負全責,李凡怎麼看,然後李凡就說這應該符合蝴蝶效應。

周芸決定再次將話題拉回來,從「荒誕學」拉回到正常話題。她道:「那李老師,面對真知老師需要您為您的言論負全責的責難,您有什麼想說的么?」

「我沒什麼想說的!」李凡輕輕笑道。

「啊?」

「咱們進入科學話題階段,談談食物相剋吧!」

李凡的確沒什麼好說的!

一女人跑步時被石頭絆了一跤,腳踝受傷後被送進了醫院,在醫院裡碰到了自家丈夫在陪著個女孩打胎……最終導致了一場冤殺案。這罪責,不能怪在石頭身上。

電影影評人廣泛批判了小鮮肉摳圖現象……最終,某部電影票房崩塌。你不能賴影評人。

某旅遊城市經濟下滑了……你不能怪反腐!

即便一隻蝴蝶真的因為扇動翅膀,而導致了某地龍捲風,但你不能因為擔心出現龍捲風,而不許蝴蝶扇翅膀!

所以,李凡是無罪的,真知是過究的。

李凡之所以不談這件事,是因為李凡不能和他在這種事情上打嘴架,有些有損顏面,道理大家都懂,廣大網友對真知的痛批就是明證。

不過,食物相剋,倒是可以好好聊聊。

周芸略一遲疑,道:「好,下面進入我們今天的話題:食物相剋究竟存不存在。

現在很明顯了,李老師和王猛老師,認為食物相剋不存在,真知老師和任海老師,認為存在,現場觀眾們,大家是怎麼認為的?請大家摁動手裡的選擇器,紅燈是相信,綠燈是否定,開始。」

選擇器摁動,屏幕上的紅燈瞬間亮了一大片,綠燈寥寥可數!

「好,現場觀眾共193人,150人選擇了相信食物相剋,43人選擇並不相信。

首先,請李凡/王猛老師談一下,你們質疑食物相剋不成立的理由。」

李凡向王猛擺了個「請」的手勢,王猛頓時便更加緊張激動了,畢竟是第一次上電視,而且還是在這種很快便會劍拔弩張的狀態中。

王猛磕磕巴巴地道:「我不是……不是質疑,而是,我認為,我堅定地認為,食物相剋是並不存在的!」

「為什麼呢?」

「因為,那個,食物相剋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來支撐!」

周芸望著真知/任海:「您二位怎麼看?」

真知略略表現出了一絲輕傲:「王老師,這你就不了解了,有一些知識是經過長期的實踐而獲得的經驗,科學未必能解釋得了,但它卻行之有效。

食物相剋就是如此。」

李凡看了看王猛,希望他回擊,可王猛因為過於緊張,腦袋是空的,他「嗯、啊」兩聲後,便看向了李凡。

李凡:「真知老師剛剛提到了一個詞,『行之有效』,食物相剋如果行之有效的話,那必然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到困擾。

但是,古代,並沒有太多食物相剋具體案例出現,而現代,因犯了食物相剋而住院的,鮮有報道。

這就說明了,食物相剋,並不是『行之有效』的!」

任海笑道:「李老師,恕我直言,您別介意,咱們這是探討啊。

明明知道食物相剋,誰還去以身試法?大家自然避而不吃了,對不對?」

觀眾們點頭,是這個道理,誰會去作死啊?

李凡看了一眼身邊的王猛,這位額角流汗目中空蕩,李凡知道他是靠不住了。

私底下挺能叭叭的,怎麼上了電視節目就歇菜了呢?

李凡道:「任海老師的這一想法,催生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謠言的產生。

謠言是怎麼產生的?我舉個例子。

西紅柿大家一定都吃過,但在很久以前,西紅柿只是觀賞性植物。

它原本生長在南美洲,是秘魯國家森林裡的一種植物,原名為『狼桃』。

當地有一傳說,吃了狼桃就會長疙瘩起瘤子。所以,雖然它鮮紅欲滴美麗迷人,卻沒人敢食用。

16世紀,英國一位公爵到南美洲旅遊,將西紅柿帶回了國家,作為禮物送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來表達愛意,這個時候,西紅柿成為了『愛情果』,但依舊沒人敢食用,只是作為觀賞性植物而已。

17世紀,一位法國畫家多次描繪西紅柿,最後實在抵擋不了西紅柿的嬌艷,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品嘗了西紅柿。

於是,西紅柿能食用且美味可口的消息,傳遍了天下。

大家想想看,現在誰都知道西紅柿可以食用,但最初,西紅柿不可食用的謠言,只需要幾個人甚至某個人的一人之言,就可蒙蔽千年。

由此可見,謠言極易產生,且,成本『低廉』,並,作用久遠!

我說得對么?」

觀眾們紛紛道:

「對!」

「有道理!」

「很多低級謠言都是這麼產生的吧?」

……

李凡繼續:「西紅柿不能食用,它會讓人長疙瘩起瘤子,這個謠言在那位畫家沒有吃掉西紅柿之前,它也是民間實踐經驗,對吧?

剛剛任海老師說過了,明明知道食物相剋,誰還以身試法。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食物相剋民間經驗,只是個別人的經驗!

犯了食物相剋而發病的案例,少之又少。個案,是不足以代替整體的,真理,是需要一定的數據支撐的!

數據證明,食物相剋的民間經驗,只能是個別人士的民間經驗。

對此,大家還有疑問嗎?」

真知皺眉:「也有一些報道說吃了食物中毒的。」

李凡道:「的確有這類的新聞,但是,醫院一定能給出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