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臨最強大腦 第395章 全民改錯

吉森廣電中心,省《晚間新聞聯播》直播間,此時直播即將開始,兩位主播正在快速瀏覽稿子。

新聞聯播主播並不是一個好乾的工作,起碼,他們一年四季沒有假期,即便到了過年當天也得照常工作,甚至,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

不過,這幾年有些電視台出現了輪班制度,倒是給主播們空出了難得的休息時間。

就在兩位主持人熟悉今晚的播報稿子的時候,新聞編輯突然敲門探頭進來,急道:「娟姐、峰哥,稿子臨時口頭修改一下。」

陳娟、杜峰連忙抬頭:

「改什麼?」

「哪裡改了?」

新聞編輯:「關於李凡的稿子里,但凡涉及『我省』兩個字的,全都去掉。」

陳娟疑惑地問:「為什麼?」

「剛剛獲知,李凡改戶籍了。」

陳娟:「啊?」

杜峰:「天啊!」

兩位主播剛愣了一下神,導演便道:「準備,直播即將開始!」

……

10分鐘後。

「昨晚在我台播出的年度重磅綜藝《淘氣寶寶》,收視率創下00年後綜藝節目歷史新高。」

「這檔由我省著名學……學者,李凡領銜加盟的節目,成為上半年華國綜藝當之無愧的領航者……」

……

直播結束後,陳娟走出直播間,她擦了擦汗:「完嘍,口誤嘍。」

杜峰笑道:「400塊錢扣沒了吧?不是告訴過你把『我省』兩個字去了么?」

「這兩年讀習慣了,再說了,提詞器上面沒來得及改啊!」

讀習慣了……這兩年李凡的形象經常性地出現在吉森電視台新聞聯播里,無論是於觀眾還是於主播而言,都習慣了。

李凡獲得京城戶口這件事情,是率先由名為「晚安京城」的大V披露出來的。

李凡剛剛獲得戶口本十幾分鐘後,名為「晚安京城」的大V便在微博里配圖爆料:恭喜李凡通過特殊人才引進計畫,加入京城戶籍!恭喜!

微博下面還貼出了特殊人才引進計畫的詳細要求,以此鼓勵海內外傑出人士申請京城戶籍。

京城的特殊人才引進計畫的名額極其稀少,給予的都是在各領域有傑出貢獻,或者能填補某一領域技術空白的絕對大牛。

名額開放的對象基本都是海內外的科學家、發明家以及個別特別傑出的藝術家。

一旦申請成功的話,不僅僅能成為京城市民,而且社會福利會有所偏向。

比如說,上稅!

根據華國法律和京城政策,特殊引進人才的稅率很低,基本是折半的。

李凡之前真不了解特殊人才計畫的這項福利,他當然也沒想著如何避稅的問題。

李凡愛財,取之有道,坦坦蕩蕩賺錢,該是自己的誰也別打主意,不是自己應得的他還不收。

李凡談不上多正,但好在不歪。

不過當得知以後稅率減半的時候,李凡美的啊,彷彿天上在空投人民幣。

此微博一出,諸如《京城日報》、《京城時間》、《新華日報》等官微第一時間紛紛轉載。

更有無數京城網友熱切留言:

「京城歡迎你,親愛的李老師!」

「歡迎來到同一片霾下生活,你會愛上這裡的一切!」

……

春城的網友則悲催了:

「李凡怎麼跑了?」

「家鄉不美好么?空氣多麼清新,夏天多麼涼快,幹嘛去京城吸霧霾啊?」

「李老師,咱們春城這兩年發展挺快的啊,咱們現在好歹也成了房價過萬的省會城市了啊!」

……

李凡躺在床上看著微博,心道,這也就是調個戶口,所以還沒人罵自己,要是自己加入他國國籍的話,百分百賣國賊之類的言語全都得洶湧撲來。

王川在無聊地看電視,換台後,恰好換到了京城衛視晚間檔的《娛樂全播報》。

漂亮的主持人道:「昨日熱播的《淘氣寶寶》創下了近年來的收視紀錄,而今天,我們剛剛獲知重磅新聞,李凡剛剛成為了我市市民……」

王川驚嘆:「喲,新聞傳播得好快啊!」

馬強停下吉他,「新聞傳播得不快那還叫新聞么,那就是『舊聞』了。」

王川感慨:「昨晚《淘氣寶寶》給我看得熱淚盈眶的,你們知道獨生子女那種寂寞么?」

「廢話,誰不是獨生子女啊!咱們這一屋子除了李凡都是獨生子!」

丁龍道:「獨生子女這種寂寞啊,我小時候沒什麼感覺,不過越長大越孤單。

同學也好,同事也罷,不管關係多麼鐵,我們極大多數慢慢都會少了聯繫,而兄弟姐妹,即便遠隔重洋,也血脈相連時刻掛牽。」

馬強道:「左膀右臂啊,沒有個親兄弟姐妹就是斷了個臂膀,同學再好朋友再鐵,也無法彌補這個空缺。」

……

寢室的幾位可憐的獨生子陷入了羨慕和渴望之中,就是父母這年齡……

李凡道:「年齡不是問題,我們節目中的楊娜楊菡姐妹,相差30歲!那阿姨51歲生的二胎。」

「太牛啦!」

李凡道:「那大爺當時都62歲了!」

丁龍道:「是不是亂輩了?」

李凡:「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各位家裡的爸爸媽媽是有希望的,40出頭還很年輕嘛,加油!」

別說,王川還真給家裡打了個電話,他半認真半開玩笑地提出了自己熱切的想法。

結果他媽道:「生下來你養啊?二胎開放了,可現在這教育成本,誰家能承擔起兩個子女?」

王川拍著胸脯道:「我養就我養咯,不要小瞧我們京大的學生!」

王媽:「考上京大就了不起了?有種你不靠家裡在京城市中心買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啊?」

王川扎心了……

李凡笑笑後,便離開了寢室,直奔食堂打飯去了。

京大食堂的飯菜不錯,李凡決定打包拿家裡去。

李媽搬家了,她在京師大幼兒園附近租了個房子,這樣也有利於每天接送閨女上下學。

李爸依舊在春城處理一些瑣事,也會在近期來京,至於老兩口要做點兒什麼生意糊口呢,他們還沒有太成熟的想法,但基本會在京師大幼兒園附近紮根了,於是,李凡買下的顧亞婷小區的門市房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就權當投資了。

今天搬了新家,李媽估計正在家裡收拾房子,李凡於是便來到了食堂打飯。

「阿姨,地三鮮、香辣肉絲、肉炒木耳,對了,再給我來碗雞蛋柿子湯,打包!」

李凡提了提打包好的食品袋,驚訝地道:「這麼重?」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兒!」

李凡慚愧,「我還長什麼身體了,都快20的人了!」

阿姨尷尬地一笑:「小果凍得長啊!」

好吧,自作多情了。

李凡回家的路上,一些認出他的路人和他熱情地搭訕:

「李凡,妹妹真可愛!」

「小果凍呢,李老師?」

……

甚至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有司機搖下車窗道:「李老師,我奶奶和女兒都特愛看《淘氣寶寶》,咱們果凍太萌啦!」

李凡笑了笑,自己真失寵了。

京城太過擁擠,紅燈紅個不停,李凡趁機接了個電話,是著名導演張導打來的,說最近打算拍一部電影,問能不能讓果凍參演,李凡婉言謝絕。

關於果凍的未來,李凡的想法漸漸清晰起來,簡要地說就是不設定未來,走一步看一步。

等《淘氣寶寶》的熱度過去之後,要細心觀察節目對果凍產生的影響。

這個無疑會有雙重影響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會有消極的地方。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九年義務教育不也是如此么?

李凡決定權衡利弊後再做下一步培養計畫。

如果利大於弊,並且「弊」可以修正,那麼果凍以後做個小歌星小影星也沒問題。

如果因進入娛樂圈而產生了無法解決的不良苗頭,那就把果凍重新塞回教室,修正果凍的成長方向,之後是否再進娛樂圈則待定。

很簡單點兒事兒,畢竟李凡有這客觀條件,有太多選擇了。

誰也不能全然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斷定童星之路對孩子是否利大於弊。

畢竟,華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可童星才幾人?而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判定我們未曾經歷過的人生經歷,那是「自以為」。

童星的孩提時代是否幸福樣本極少,但廣大的青少年們無疑沒什麼自由快樂的童年,至於素質方面,不丁點兒的小屁孩經常滿嘴髒話,也未必比童星們單純。

所以說,嘗試性地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