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臨最強大腦 第355章 熱情的粉絲們

李凡在吉森出版社主編的陪同下來到了聯合書城。

此時,7樓整層已經封閉了,樓梯口處放著一塊「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牌子。

大家走上樓梯來到7樓,但見整個樓層絕大部分的位置已經被清空。

舞台已經搭建完畢,工作人員有的在搬椅子,有的在調試麥克,有的在張貼海報……整個樓層里的員工們忙中有序,大家見李凡現身了,紛紛道:

「李老師,預祝您新書大賣啊!」

「李老師,您太牛了,頭一次聽說新書還沒開賣,預售就達到80多萬本的!」

「就是啊,明天8點準時開賣,您直接就是本年度實體書Top10種的一員了!」

的確是這樣,經過長達兩個月的預售,全國各大書店、各家網上書店以及吉森出版社等各大渠道,《新考據學作品集》累計預售達到了89萬本。

89萬本是什麼概念?

在這個紙質書籍日漸式微甚至逐漸歷史邊緣化的今天,很多實體書作家如果單本書一年內累計銷量達到20萬本,那這書銷量就很現象級了,如果能達到30萬本,那就是很牛逼的存在了。

世界發展太快,往前追溯10多年,那時候實體書還很有市場,甚至連當時的網路小說都被盜印成冊,然後很多學生便捧著新華字典厚度一般的「大書」躲在教室角落裡偷偷翻看。

那還是一個以紙質書籍為載體的年代。

轉眼來到2018年,才10幾年的時間,世界完全改變了!

當年呼風喚雨的各種天才偶像作家,如今有去拍電影的,有搞投資的,就是沒人寫書了,連賣個情懷的心情都沒有了。

華國圖書市場上,《人民文學出版社》每年都會對實體書銷量進行一個終極統計,在官方網站上,目前只有四本書今年年銷量破百萬。

本年度賣得最好的一本書,叫做《落地成灰》,一部非常牛逼的科幻作品,外國總統都「催更」的神書,當然這不是網路作品,純粹是文學名著行列的作品。

這本書2017年末與公眾見面,2018年獲得國際大獎,美譽無數。

配得上這本書的銷量呢?國內188萬本。(英文版國際銷量115萬本。)

第二名是《我們一家人》,年銷量120萬本。

第三名:《虹》,外國爆款作品,年銷量110萬本,一經面世便刷爆無數好評。

第四名:《黃金時代》,年銷量103萬本。

第五名年銷量只有35萬本,第六名30萬本……

(註:教材等某類特殊書籍不列入統計。)

圖書銷量斷崖式的現象,說明了很多問題,盡顯出版業的凄涼。

李凡這本《新考據學作品集》,還沒開賣,已經提前預定了本年度圖書銷量Top10中的第五名,也也是沒誰了。

總編道:「現在基本上所有媒體都已經到咱春城了,明天咱們春城開售,一定會取得漂亮的開門紅!」

「咱們現在庫存有多少?」李凡問道。

女助理道:「咱們首印了150萬冊,除去預售還有60萬冊,請放心,全國貨源充足!」

了解了詳細的流程,談了一些細節後,李凡等來了一位大人物,華國著名主持人王翰。

王翰已經飛到春城了,落地後便給李凡打了個電話,說正在往市裡趕。

兩個人碰面的地點在聯合書城樓下。

李凡隔著窗戶,便見到一個戴著金絲復古眼鏡套著長款羽絨服的中年男子,他縮著脖子快步向聯合書城內走來。

「翰哥,快上樓。」

王翰哆嗦亂顫地道:「這東北也太冷了,乾巴巴地冷!」

「翰哥快上樓暖和一下,跟我來。」

王翰跟著李凡來到聯合書城7樓,他和吉森出版社以及聯合書城的領導們寒暄一番後,便打量了起整個樓層,讚歎道:「好大的規模啊!」

光媒體席就留有偌大的空間,牆壁四處張貼的海報上,則書寫著各種引人眼球的廣告語,諸如「累計預售89萬冊,還有誰?」「不會寫文章的偶像不叫真偶像」等等。

這廣告語有些跳脫,和書籍的內容很違和。李凡看到這些海報的時候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是很明白,這宣傳語究竟合不合適,但感覺怪怪的。

李凡道:「見笑啊,大家實在太抬舉我了。」

「不不!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規模再大幾倍也很正常。」

聊了片刻後,王翰便說要回酒店休息,他有些累了。

李凡哪能讓他去酒店?自己可是東道主啊,況且又是自己請來的!

「翰哥,你跟我回家吧,就是別嫌棄我家太小太寒酸就成。」

「家裡有容我落腳的地方?」

「有,咱們回家!」

有倒是有,三室一廳,擠一擠就有了,王翰一間房,小斐、果凍一間,爸媽一間,自己睡沙發,這不就妥了么!

兩個人回到家中的時候,才發現客廳里又來一波人。

這次不是領導了,都是李凡的同學。大家知道李凡回到家的消息後,便成群結隊地來給他提前助威了,但同學們見王翰登門,也不便打擾,所以和李凡聊了片刻後就都告辭了。

「李凡,新書大賣!」

「不賣到TOP1的話,你要給我們穿女裝,聽到沒?」

「加油啊,咱們整個十九中學的名譽就靠你支撐了!」

……

送走了同學,李凡帶上房門,他發現王翰出汗了。

「誒呦,你們這室內也太熱了。」

「那是翰哥你穿得多,你把棉褲脫了,穿單褲就成。對於宅男來說,春城的冬天比夏天都舒服,反正也不出門,就是沒有新鮮空氣而已!」

王翰脫下了厚厚的棉褲,重新走進客廳的時候,他疑惑地道:「你妹妹呢,我怎麼沒見到?」

李凡也問:「對啊,我妹妹去哪玩兒了?」

「去老師家了,你爸送去的。」

李凡無奈,「你們又逼她學習了。」

「是她自己要去的,主動要求的!」

李凡道:「你可別逗我了,老媽,你別逼果凍學這學那兒,不是她這個年紀該承受的。」

「別人家孩子都學,咱家孩子不學能行么?那不落後了么?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么?」

李凡搖頭:「起跑線?人生哪有什麼起跑線?又誰規定的起跑線,是媽媽肚子里啊,還是兩三歲七八歲?這都是教育機構炒作出來的。

咱們華國教育太畸形了,翰哥你說對不對?」

王翰道:「都知道教育畸形,但這就是國情,沒辦法。」

……

家裡在閑聊天,而很多地方此時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

新書預定89萬本,當各大網店這兩天收到貨的時候,便紛紛打包,準備郵遞。

而各家書店今晚剛到打烊的時候,便立即在最醒目的位置將書依次擺好,並將做好的廣告牌放在了門外,準備明早8點準時開賣。

尤其是春城市聯合書城,書城晚上剛關門,電子廣告牌上便不間斷地播放著明早新書籤售會的詳細信息和注意事項。

聯合書城位於市中心商業核心地帶,是吉森省規模最大的書店。

在商業區逛街的市民們路過此地都會駐足觀看,並且互相議論著。

說來也奇怪,吉森省基本沒有知名作家,近幾十年都沒有。別說實體書作家了,哪怕爛大街的網路作者,吉森省也不常見。

於是可以想像,春城市蹦出個光預售就排進銷量TOP10的作家,況且又是本土人,況且中的況且,這人還是李凡,這基本上會成為春城市民這幾天唯一談論的焦點新聞了。

「咱們春城市竟然能出大作家,真不敢想啊!」

「城市之光啊,絕對的城市之光!」

「聽說明天吉森衛視、都市頻道、春城1台、2台等都會來現場報道。」

……

「李凡碉堡了!你們誰預購了?」

「我沒預購,我又看不懂,我對象買了。」

「她能看懂?」

「屁!她要能看懂的話能選我當男朋友?純粹是支持李凡!」

……

「你明天買不買?」

「買啊,我不看,給我兒子買!書往那一放,告訴他這就是他的人生目標,再不學習就削他!」

……

夜,漸漸深了。

聯合書城門外,行人漸漸稀少起來,當各家店鋪關門後,華燈已落,春城晚安。

聯合書城門外,突然來了四個學生,都是15歲上下,三女一男。

「來早了!」

「我就說嘛,哪個傻叉會大半夜來排隊,就為了全國第一本?我說你們還不聽!」

「那咱們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