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詩詞大會 第201章 答辯

答辯室外。

有學長貼上了這次甄別考試的成績單,這次考試最大的意外誕生了,李凡的成績竟然是待定!

李凡啊,那可是李凡!

眾位圍觀的同學這一刻全茫然了,這到底什麼意思,連個分數也不給?

楊碩嘆了口氣,道:「我說什麼來著,你要完蛋了吧。」

其他同學也紛紛道:

「不應該啊,《博雅杯》向來主張兼容並包,打破舊規,提倡發散思維的啊。」

「對啊李凡,你究竟寫了什麼不該寫的內容啊?」

「沒事兒,李凡,你淡定點兒,我去看看是不是三個班級就你一個人處於待定狀態。」

結果證明,三個班就李凡自己一個人是待定狀態的。

李凡覺得情況不至於太慘,自己又沒寫什麼亂七八糟不合規矩的東西,就是正常的考據學而已,不至於被教授們一巴掌拍死。

他也沒掛在心上,於是閑庭信步,去哲學班答辯室外逛了逛。

李凡被待定的消息一瞬間所有學員都知道了,哲學班的學員們也是對他紛紛詢問,李凡一邊回話,一邊看著牆上的成績單,竟然還有點兒意外驚喜。顧亞婷終於把上次的第一名幹掉了,以98分的成績位列第一。

顧亞婷此時正倚在窗邊,憂慮地看著李凡,道:「誒,李凡,成績什麼情況?」

「我哪知道啊?」

「沒問問瀟瀟姐么?」

「沒,一會兒開始答辯的時候就知道了,急什麼?」李凡說罷就離開了,走向歷史班的方向。

哲學班的學生們見狀,紛紛道:

「這貨心可真大啊!」

「他那不叫心大,叫自信。」

「自信的男生最帥啦!」

……

李凡又逛到了走廊拐角處歷史班答辯室,他在成績單前略略駐足,這次筆試的第一名依舊是林曉鳳,成績為99分,實力強勁啊。

這位是以後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絕對不可小覷,李凡決定晚上有時間的時候,去辦公室看看她的答題冊複印件,領略一下她的作品。

《博雅杯》的答辯時間為早上8點整,李凡逛了一圈兒後也就差不多到點兒了。

組織了一下現場紀律後,李凡突然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一位40歲左右的教師模樣的人從眾人身邊路過,這時,班裡的張遠航突然對這個男人叫了一聲「爸」。

「叫老師!」中年男人嚴肅地道。

「老師好!」張遠航立即改口。

「嗯,同學好。」

噗!

眾學生聞言一片笑聲,就喜歡這種嚴肅認真的老師顯露出來的可愛樣。

「老師,你不是今天不上班么?」張遠航好奇地問道。

「我今天特意來看看你們文學班的水平。」張老師說罷,目光在人群中一掃,很快便落在了李凡身上,他細細打量了一下後,直接起身,走進了答辯室。

五分鐘後,四位教授齊齊現身,分別是:京大文學院院長崔勇年、古代文學泰斗盧世明、散文大家諸葛雲、語言學家楊拓,這幾位都是華國文化界響噹噹的大人物。

四人依次走進答辯室,經過李凡身邊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在他身上瞥那麼一眼。或許他們都在等著李凡詢問筆試成績待定的事情。可讓他們失望的是,李凡連問詢的衝動都沒表現出一絲一毫。

8點一到,答辯時間正式開始。按照序列號,同學們依次進入答辯室,每位同學基本上都獲得了大概10分鐘上下的答辯時間。

基本上,諸位同學們全都是戰戰兢兢地進去,然後再灰頭土臉地出來,慘被蹂躪了一頓。

畢竟,你一個小小的高中生,你有再多的才能也無法和一輩子浸淫在專業領域的教授相提並論,況且,那還遠遠不是一個教授,而是5位!

一聲聲嘆息每隔10來分鐘便響起一次。

「完蛋嘍,這下百分百慘遭淘汰了。」

……

「我又弱智了,在教授面前,我就是一低能兒!」

……

「上次答辯備受打擊,這次答辯直接摧毀我人生了!」

……

失魂落魄的同學從答辯室內走出來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半點兒笑模樣的,要是有,也必然是苦笑。

「15號,李凡,進來答辯!」有學姐走出答辯室,向李凡笑眯眯地揮了揮手。

那位學姐一向冷麵,也就到李凡這兒,才難得地露出了一張燦燦的笑臉。

眾同學開始囑咐李凡:

「凡哥,好運!」

「謹言慎行啊,畢竟你都待定了。」

「千萬別瞎胡說,這麼關鍵的時候,一定要求穩。」

……

答辯室內。

盧世明道:「這小子是真敢寫啊,《後出師表》《古文尚書》《竹書紀年》《晏子春秋》等等都是偽書,還羅列出來一條條的論據,還別說,我讀過之後,的確是有道理。」

諸葛雲道:「但這些論據吧,你要仔細推敲,又不太站得住腳,院長,你說對不對?」

崔院長點了點頭,道:「李凡文章中列出的所有論據,我這兩天都找到了根源,單論這論據,沒有任何問題,他記憶力太好了,沒有絲毫差池。但是呢,整篇文章卻很少有理性分析部分,全部觀點都是從論據生髮出來了,這種考證態度,我覺得太僵固。」

楊碩點了點頭:「我也同意,等一會兒好好收拾一下這小子。」

這時,諸葛雲道:「孫教授和王教授他們還等著咱們通知呢,說也要來會一會這個李凡,我這就催他們快點兒過來。」

諸葛雲剛掛完了一個電話,李凡便敲門走了進來。

「諸位教授好。」李凡說罷,微微向諸位鞠躬。

「李凡啊,這兩個月的京大生活,可好?」

李凡笑道:「非常好,京大校園非常古樸優雅,教師職工們也親切可愛,尤其是伙食,太棒啦。」

「瞧瞧你小子,標準的吃貨。家裡幾口人啊?」

咦,不是答辯么?

李凡冷不丁被問到家庭成員組成這個問題後,瞬間蒙了,怎麼點錯了頻道?是不是自己剛剛開門的方式不對?

接下來的問題全是生活理想方面的,什麼「家裡雙親身體可好?」「平常有什麼業餘愛好?」等等,甚至於還問出了「你的理想是什麼?」

李凡現在的理想就是,諸位叔叔大爺,可以聊點兒正題不?

10分鐘後,有三位教授走進了答辯室,落座後,其中一位教授道:「嗯,崔院長,可以開始了。」

「就等你們三位了,好,答辯開始。」崔勇年道。

李凡愣了一下,怎麼突然間多了三位教授?其他同學都是5人標配,怎麼到自己這兒突然變成了8人「群毆」?

八位教授坐成一排,後來的三位中,孫教授和王教授是歷史系的,孔教授是鑽研古代哲學的。好嘛,這8個人,直接把「文史哲」三大科目湊齊了。

室內的空氣瞬間變得嚴肅起來,幾位老師打開李凡答題冊的複印件,紛紛翻到了扉頁。

崔勇年率先道:「李凡,知道為什麼你的成績是待定么?」

李凡猜測了一下,道:「是不是我這成績不好估分,大家想通過這次答辯後,再統一給打分?」

「聰明!你這文章的確不好估分,我一直在99分和100分之間徘徊,今天你答辯的表現,直接決定了這是不是滿分作品!」

在室內的幾位學生助理聞言後頓時無語,嗯,99分和100分,是不好給分,這個「待定」給的,服了!

「李凡,那就先從《後出師表》開始吧,你認為《後出師表》是偽作,其中你又羅列了很多證據,那麼,先一條條來,你先闡述第一條吧。」

「好的老師,」李凡清了清嗓子後,道:「我的第一條論據是:陳壽修《三國志》,編《諸葛亮集》,在材料的取捨上是經過審慎斟酌的,但其均未將《後出師表》收錄此中,此論據一也。」

盧世明立即反駁道:「李凡,陳壽修史編集對史料的取捨,確實像你說的那樣,是經過審慎斟酌的。但是,《三國志》卻不是完備詳盡的。

為什麼說不完備呢,咱們把《諸葛亮傳》與《武帝紀》相較,前者顯然簡略的多。諸如伐吳、南征、八陣、渭南之戰等理應明確詳述的內容,他都一筆帶過,或未作記載。

而且陳壽編《亮集》,主要是依據司馬氏從成都接收運回洛陽的蜀漢政府檔案,這個檔案經公元264年鍾會兵變後就已經不完整了。

所以啊,關於你的這個論據,我認為一經推敲便有破綻,你怎麼看?」

李凡笑道:「我沒看法,咱們繼續。」

沒看法?

這個回答著實出乎了諸位教授的意料,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