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詩詞大會 第196章 獲獎

京城。

京大寢室樓內,基本上所有的學生此時都規規矩矩地坐在桌子前,捧著一本本書籍刻苦鑽研著。

李凡推門而入,道:「喲,都這麼用功?」

見李凡風塵僕僕地回到寢室,眾人紛紛放下課本。

「那是,你以為誰都是你呢?我們天資不如你,再不努力一把,那還怎麼混?」

「我們可和你比不了,你就算不考試,《博雅杯》也不可能把你淘汰掉的。」

「我是太羨慕你了,一身多職,啥都能摻和摻和,幹啥啥成,還有時間和明星們嗨去,羨慕啊!」

……

眾人搖頭嘆氣,自知那樣的生活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然後又都捧起了書籍,繼續備戰幾天後的最後一次甄別考試。

楊碩道:「哦對了,李凡,你有一封信,是《詩刊》寄過來的。」

信?

李凡感覺自己回到了舊社會,這年頭還寄信?也許這是傳統雜誌《詩刊》的情懷吧。

李凡從抽屜里拿出這信封,拆開,裡面是一張邀請函和一封手寫的信件。

內容就是恭喜李凡的《詩詞論》獲得了《詩刊》「年度最佳刊文」以及「詩詞理論傑出貢獻」獎,而邀請函則是希望他出席頒獎禮。

李凡大惑不解,這才8月末而已,遠遠沒到年底,哪來的年度最佳?

李凡拿起電話,給《詩刊》的朱康朱總編掛了過去。

那邊的聲音比較消沉,大意就是,《詩刊》這周就停刊了,雜誌社裡放棄了傳統雜誌業務,現在全力開墾網路市場,所以,以後在報亭書店等地再也見不到《詩刊》雜誌了,以後全部轉化為網上訂閱。

李凡放下電話後,竟然覺得有那麼一絲絲悲涼。

現在傳統雜誌已經不只只是「不景氣」了,目前的這種狀況,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淘汰。

隨著發達的網路浸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曾經火爆的紙質書刊時代早已成了明日黃花了,日薄西山無力回天。

這個沒辦法,傳統詩刊雜誌報社業,要麼改變,要麼淘汰,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社會環境中,《詩刊》這種小眾中的小眾雜誌,估計很多文藝青年都不會掏腰包了,畢竟很多公眾號網站什麼的,很多內容應有盡有。

李凡又看了一下年度頒獎典禮的時間,原來下周一他就需要出席。

他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其實蠻擔憂國學的傳承問題的,在這個浮華的快餐年代裡,國學的地位非常尷尬,已經基本沒有幾個人在乎這份寶貴的民族精粹了。甚至有很多人不僅僅自己不喜歡,反之還嗤之以鼻。更甚至,國學在一些時候成為了貶義詞。

偶爾掀起一陣國學熱呢,還被某些沽名釣譽之人或者個別機構利用上了,國學成為了他們攫取財富的工具,這也招致了很多人的反感。

哎!現狀不容樂觀。

李凡自覺自己改變不了整個大環境,這個不太現實。但他希望行有餘力的時候,為喜愛國學的人們,貢獻出自己的一點點「內容」,能影響那麼一小批人,他就很滿足了。

想著想著,李凡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

……

轉眼間,周一這天到了。

李凡起了個大早,收拾妥當後,他對著鏡子反覆打量了片刻,才下樓打車,趕赴《詩刊》雜誌社。

《詩刊》雜誌社的頒獎典禮安排在了一間會議室內,規模並不大,不過雜誌社的社長等等主要領導全部出席了。

領導們坐在主席台上,倒沒因為停刊而苦惱憂愁什麼的,因為這份憂愁已經持續困擾他們七八年了,現在《詩刊》停刊,轉攻線上發行,這個對他們來說應該算是新的契機,他們巴不得把這份燙手的山芋甩出去。

李凡的座位安排在了前面第一排,他落座後,只見身邊兩位都是五十多歲的男人,他又往兩側以及後排看了看,今天來領獎的20餘人中,50歲開外大約五六人,其餘的基本上都是40歲左右的年紀。

看看,這年青一代基本上是把詩詞歌賦拋棄了,畢竟這晦澀的東西哪有看電影聽音樂玩兒遊戲更直接更吸引人啊。

李凡閑著無聊,他拿著手機和網友扯淡的時候,只見身前飄過了一個消瘦的身影,他抬頭一看,原來是林曉鳳,就是那位《博雅杯》歷史班的超級學霸。

「嘿,你好!」李凡向她揮了揮手。

林曉鳳微微露笑,「你好。」

「你發表什麼文章獲獎了?」

「一首詩而已,走了。」林曉鳳點了點頭後,明顯並不太喜歡交談,她轉身走向了自己的位置。

這個女孩子也是那種心高氣傲的女生,肚子里有內容,而且非常有才華有見地。她在這方面和顧亞婷很相似,有才華有自信,心氣很足。

也許這是女學霸的通病,或者說,是大部分學霸的通病,不分男女。很少有年輕的學霸還很謙虛的,因為這不符合這個未成年人年齡段的本質。

人不狂妄枉少年,這句話並不是貶義,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再沒有點兒朝氣蓬勃銳不可當,沒有點兒將世界踩在腳下的霸氣,那以後三十來歲備受生活摧殘的時候,拿什麼來緬懷青春?

男生也好,女孩兒也罷,都應該帶點兒「刺兒」,雖然這刺兒早晚會被磨平磨禿。

李凡望著林曉鳳的背影,很欣賞地笑了笑。

他是願意和林曉鳳這類女生接觸的,原因很簡單,有內容有想法,性格怪點兒無所謂,起碼不空洞,起碼有靈魂。

李凡正在那勾勒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呢,主席台上已經宣布頒獎禮開始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本年度《詩刊》的頒獎禮……」

一群領導發表完講話後,頒獎正式開始。

一位位中老年人上台領獎後,終於輪到了林曉鳳上台領獎,她因創作了一首古體詩而獲得了「青少年傑出詩歌獎」,接過證書後,她又和其他人一樣,講了幾句祝福《詩刊》越辦越好的言論,之後才轉身下台。

好吧,這些人估計都不知道以後再也見不到紙質的《詩刊》雜誌了。

作為最後一位頒獎者,李凡準備壓軸上台了。

工作人員道:「下面我們頒發的是,『年度最佳刊文獎』以及『詩詞理論傑出貢獻獎』,這兩項獎章的獲得者,是來自吉森省的高三學生,李凡同學,大家熱烈的掌聲,有請李凡同學上台領獎!」

下邊的一群大爺們兒見一個小屁孩兒上台把兩項最重要的獎項包圓了,瞬間全都不淡定了,主持人的話音剛落,大家一片嘩然:

「嘿,老哥,不能吧,《詩刊》最重要的兩項獎狀頒給了一個十七八的孩子?」

「這個……什麼情況?」

「我還以為是某位教授呢,每年基本上獲得重要獎項的,都是有頭有臉兒的人物啊!」

「他也有頭有臉,這位你們不認識么?李凡!」

……

李凡,這個人以及這個名字,在座的各位估計有一小半都認識,華國獨一無二的文化偶像嘛,著名的校園名人,很多人都有了解的。

但是,你不「僅僅」只是成語大會詩詞大會的雙料冠軍么?你不「僅僅」只是憑藉著超強的記憶力以及對國學的博覽而所向披靡么?難道,你還懂創作?你還能貢獻什麼重要的詩詞理論?

這個太新鮮了,在座各位叔叔阿姨大爺大媽一片吃驚。

大家本以為李凡不過是在綜藝節目中展露風采,原來人家還能穩穩噹噹地給你們來幾篇獲獎文章,而且還藉此獨攬了兩項最重量級的獎項!

在座的一位師範大學的副教授撇嘴道:「我覺得這其中有貓膩啊,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上期的《詩刊》,裡面那篇《詩詞論》竟然沒評上獎,他一個小孩兒能得獎?」

某市文聯的副主席悄聲道:「我估計啊,就是對文化偶像的包裝而已。不過想想也不至於啊,《詩刊》這麼大的雜誌,不能這麼沒底線吧?」

某作家冷笑道:「反正李凡得雙料重磅獎項我絕對接受不了,除非那篇《詩詞論》是他寫的!」

副教授繼續撇嘴:「寫《詩詞論》的『閑魚』必然是某位著名學者或者大師,就他?呵呵!!」

林曉鳳回頭,板著臉道:「就他怎麼樣?」

副教授豪邁地揮了揮手,「那我就去死!」

「死」字剛落,李凡已經登上了舞台,主持人道:「李凡的這篇《詩詞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穎的理論……」

現場「嗡」地一聲,徹底炸鍋了!

副教授的豪邁也瞬間凝固,持續瞠目結舌中。

《詩詞論》即便寫得再好,也不可能在當今這個社會上引起什麼波瀾,但是,在文學圈子裡可不一樣,在座的這20多位,那都是有深厚的國學基礎的,而且尤其擅長詩詞,大家都是行家啊,那太知道《詩詞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