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命神器 第0443章 將星閃耀

次日,薛紹起了個黎明大早,前去上朝。

他的心情因為充滿期待而有一些難以平復的激動,這感覺,就如同當年參加完特種兵集訓營之後,聽候最終選拔結果的時刻。

仍是那一身花鈿綉服,薛紹引來許多人的注目。前日皇帝陛下在朝會之上當眾宣布,特許薛紹可以穿著廢止了的花鈿綉服前來上朝。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們普遍的心態。所以,雖然事情不大,但因為花鈿綉服成了獨屬於薛紹的「特權」而引來了一番議論與關注。

薛紹無心理會這些閑心碎語,他迫切的想知道今天的朝會,將會給自己、給大唐帶來一個什麼樣的轉變。從他接到「相親」的命令、剛剛踏足長安的那一天開始,薛紹就一直都在努力的想要改變命運。但是繞來繞去,自己好像始終都掙脫不了命運的束縛,始終都和歷史上的那個「花瓶駙馬」如出一輒。

所以薛紹無比渴望,今天的朝會是一個人生的轉機。如果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擁有實權的將軍,從此在軍界牢牢的站穩腳跟,以後才有可能真正的壯大與成長。像現在這樣永遠活在武則天的庇護與安排之中……薛紹實在想不出,自己憑什麼去改變命運!

朝會開始了,李治並沒有來,依舊是武則天來主持朝會。她離開了珠簾之後坐到龍椅之下的位置。

臨朝稱制,她距離那張龍椅僅一步之遙。

薛紹的散官本品是文官,因此位列文官班次之中。今日小朝會,來上朝的官員都有坐墊可坐,薛紹坐在了一堆兒中級文官的中間。若非這一身另類的花鈿綉服,他並不打眼。

說了一些朝政之事後,武則天說有重要的官職調整任命,然後司禮太監就開始宣讀了。

結果,宣讀的第一份任狀就讓滿朝文武都心中一凜——意外!

剛剛上任不久的「同守中書令」崔知溫被免去了官職,改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依舊知政事。

也就是說,崔知溫仍然是政事堂宰相班子的一員,只不過身份稍稍降低了一點,不再與中書令薛元超平級了。這也就意識著,薛元超恢複了他在中書省的絕對領導地位,變向的就是獲得了晉陞。

同時,薛元超還被任命為太子東宮右庶子,裴炎被任命為太子東宮左庶子。

「左右庶子」是太子東宮左右春坊的重要官員,相當於朝廷三省六部建制中的門下侍中與中書令這樣的官職。

這樣一來,薛元超與裴炎同時兼任上了輔佐太子的重要職能。

眾臣心中大多都是明白,雖然這一記任狀只是人事上的「微調」並沒有徹底的改變朝堂堂格局,但薛元超的地位真的是大大提高了。剛剛還在政斗中失敗的薛元超,現在又和門下侍中裴炎再一次的平起平座了。從中不難看出,皇帝陛下肯定是覺得裴炎現在真是太過膨脹了,必須要對他有所遏制。薛元超的提升,顯然就是陛下的意志的體現!

薛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大婚之日,武則天刻意要他去將「雙規」中的薛元超請來。那個時候,武則天就已經表達出了一些對裴炎的忌憚。所以不難推測出,今天的這一次針對宰相班底的人事微調,肯定是二聖的共同意見與合力促成。否則單憑李治獨自一人,將很難撬動天后與裴炎的聯盟。

由此可見,二聖之間雖然矛盾重重相互有爭,但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還是非常同心的能夠達成共識。這好像,正是他們夫婦倆這些年來的最為重要的相處之道!

至於將薛元超與裴炎分別任命為東宮的重要官員,倒是不奇怪。因為大唐向來就有宰相兼任東宮官職、輔佐與教導太子的慣例。但如果聯想到李治的身體狀況和現在的政治形勢,不難讓人想到,李治這是有一點「安排後事」的用意在裡面——他希望這兩位重要的宰相能夠輔佐太子順利的接班,然後成為新君的左膀右臂!

薛紹不由得想到了本朝最初的兩位顧命宰相,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難道李治還沒有吃夠顧命大臣的苦,想讓自己的兒子也嘗一嘗嗎?

很快薛紹反過來一想,除了託孤給這兩位宰相,李治又還能用誰呢?難不成,他還能全權委託給天后嗎?……換作我是李治,我也一定糾結得蛋疼無比!

這時,朝會的第二份重要的人事任命開始宣讀了,白髮蒼蒼的薛仁貴上前跪伏接旨。就如同前日朝會上李治許諾的那樣,薛仁貴正式恢複了郡公的爵位,官拜三品大將軍兼任檢校代州大都督。

大唐的戰神回歸了,軍隊的格局也因此而改變了。在京,有左右羽林衛大將軍程務挺與李謹行位列十六衛大將軍之首,拱衛皇城保護中宮;在外,針對局勢不穩戰事隨時可能爆發的北方,有了一名重要的邊帥薛仁貴主持北方的軍事,守護國門防範外敵。

細心的人已經品味出來了,薛仁貴與薛元超同是出身於河東薛氏,兩人一文一武都獲得了晉陞。這是否意味著,皇帝陛下要用薛族的力量來平衡一下裴炎與天后的聯合勢力呢?

薛紹心想,大唐實行的是門閥政治,帝王在世家之間進行力量調控實屬常見。平衡臣屬力量使之勢均力敵,帝王才好從中駕馭。還是應了那句話——帝王心術在作怪!

「薛紹接旨!」司禮宦官尖銳又通透的大嗓門突然響起。

薛紹恍然醒神,出班奏拜,「臣薛紹,接旨!」

「大唐皇帝令——」

隨著司禮宦官的腔調拉起,朝堂之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到了薛紹的身上。跪地接旨的薛紹則是心臟怦怦直跳,一個字一個字的仔細聽著聖旨中的內容。

「……授薛紹策勛上輕車都尉,免其本品文散官,改授正四品上階武散官忠武將軍,封河東開國伯爵,改任兵部員外郎為檢校兵部員外郎,另授羽林千騎中郎將,仍命,兼領兵部選院北曹講武院職事。欽此!」

「臣薛紹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薛紹喊得慷慨激昂,內心熱血沸騰!

滿朝文武則是發出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驚噓之聲——薛紹這下,真的是平步青雲了!

策勛上輕車都尉是正四品勛官,更多的只是一個榮譽本不足為奇。但是上次北伐歸來之後薛紹是沒有被封授勛官的,也就是說,他的戰功沒有得到朝廷的承認,任誰都會非常的憋屈。現在,朝廷總算是還給了薛紹一個公道!

至於爵位河東開國伯爵,這對薛紹來說並不算什麼。畢竟他本就是皇親國戚現在又娶了太平公主,再加上有一個做了國公的親哥哥,自己再加封一個伯爵最多不過是錦上添花。

這份任命當中,最重要的當屬把薛紹的文散官本品,改封為了正四品上武散官「忠武將軍」。這意味著薛紹從此就是真正的將軍了,而不是千牛備身那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偽將軍。以後,薛紹的各方面待遇與晉陞評定,都要按武將的標準來執行,憑軍功而不是靠政績——那意味著薛紹的根,已經扎在軍隊之中;他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軍國之事與戰爭當中來!

當然,很多人對於薛紹新拜「羽林千騎中郎將」更加矚目。這個四品中郎將的官不是特別大,比起十六衛大將軍來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它的職能,實在是太特殊了!

千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身上。當時李世民在北衙禁軍中當中挑選了一百名能騎善射、武藝出眾的軍士,主要的任務就是陪伴自己打獵、練箭,有時也兼顧一些貼身保鏢的職能。這一百騎精銳之士穿五花袍、騎六閑馬時常陪伴在皇帝左右,當時號稱「百騎」。

皇帝李治上台之後組建了左右羽林軍,讓它們獨立於朝廷的十二衛府兵之外,成為了自己的私兵,專門用來鎮守皇宮,號稱「御林軍」。隨後,李治效仿他的父親在羽林軍當中挑選精銳之士,賜以五花袍和六閑馬,並將百騎擴充為「千騎」。

從此,千騎就成了北衙禁軍的重要一員。雖然它在編製上是隸屬於羽林軍的,千騎的統帥也被稱為『羽林千騎中郎將』,但實際上千騎是比較獨立的,他們甚至不需要在財政和軍備上依靠羽林軍的撥給。現在,羽林衛的大將軍和將軍,已經很少直接插手千騎的內部家務事,因為千騎直接接受皇帝一個人的領導!

換句話說,薛紹現在成為了北衙禁軍的重要力量、皇帝的精銳私兵——「千騎」的最高統帥!

——兵權在手,侍帝之側!

除了在級別上略低於左右羽林衛大將軍,薛紹的實際職能,已經與程務挺、李謹行並駕齊驅了!

這不是平步青雲,是什麼?

薛紹的座席,當場就從文官班列,移到了武將班列之中。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像今天這樣激動了,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怎麼坐回去的。剛剛回過神來時,他發現身邊有兩個坐席空了,薛楚玉與郭元振也出班接旨了。

最後一封任狀,讓薛紹再度喜出望外。

皇帝這回是幫助薛紹挖了牆角,此前在左右羽林衛當中分別擔任五品郎將的薛楚玉與郭元振,也隨薛紹一同調任到了千騎,分任羽林千騎左右郎將,成了薛紹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