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帝國朝陽 第1802章 誰的工坊

聚寶山衛回歸之後,朱芳那裡的煙火就沒停過。

方醒看著那個在不斷噴出濃煙的煙囪發獃。邊上一個高大的屋子裡不斷有人進出著。

朱芳在邊上搓著手,「伯爺,您看這地盤就那麼大,咱們弄了幾個爐子都沒地方擺了,最後沒辦法,就弄了這個大傢伙,加熱鼓風,試了好多次料,現在弄出來的鋼材不是小的吹噓,真的可以直接拿去澆注火炮了。」

方醒緩緩轉了一圈,看著那些軌道車在密布的鐵軌上被牛馬牽引著,輕鬆的進出於各個廠房,心中有些莫名的激奮。

「伯爺,地盤不夠,人手也不夠,加上管得嚴,那些工匠們出入受限,怨言也有一些。伯爺,小的想是不是在邊上再弄個聚寶山衛的那種眷村,讓那些工匠的家眷也住進去,邊上用軍士看守著,這樣應該……」

「還有就是鐵料,工部那邊最近有些吃緊了,說是北邊的鐵礦還在開挖中,要等著……」

方醒還在第一次見到這等工業場面的震撼之中,他擺擺手道:「這些都是小事,你專心做就是了。後面的我也不能再給你多少建議,但是材料,也就是鋼鐵才是王道,什麼樣的鋼鐵適合做什麼,這些你都要去考慮……」

方醒呼吸著有些嗆人的煤煙味,說道:「焦煤怎麼擴產,這個你和工部去協商,記住了,鐵軌和槍炮是首要,回頭我讓書院的學生們經常過來,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一輛料車被一頭牛拉了過來,方醒閃到一邊,看著礦石被拉進了一個大廠房裡,就滿足的道:「這就是工業!」

工業必然會伴隨著無數弊端,可方醒卻在享受著污染的弊端。

「伯爺,能多派幾個學生過來嗎?」

朱芳嘿嘿地笑道:「那些學生計算可是一把好手,還聰明,小的擔保,只要在這裡干兩年,肯定能挑大樑。」

「我會考慮。」

……

「緬甸的路要打通,不過朕不限定時日,儘力就好。」

李二毛的建議朱瞻基非常認可,所以今日就召集了群臣議事。

「陛下,緬甸一下,雲南就穩固了,那麼雲南那邊是否可以抽調兵力到緬甸去?畢竟沒了緬人的威脅,放著大軍駐在那裡……靡費了些。」

兵部尚書張本剛接手兵部,目前還被籠罩在金忠的巨大陰影下,所以他有些急於證明自己,這話說的就有些激進了。

這話里就有些對準沐家的意思,順便還給朱瞻基提供了一個解決雲南「軍閥」的理由,可謂是計算精準。

不過這等手段在群臣看來也只是平常,只是心思難得。

於是乎文臣們都紛紛看向武勛那邊,想看看誰會出來反擊。

朱瞻基登基後,大家都知道他深受朱棣和方醒的影響,對軍隊抓的比較緊,萬萬不肯偏向文官。所以張本這無意中的一炮,卻讓朱瞻基要站隊了。

陛下,軍閥啊!

想想前唐、前宋,那些軍閥最後如何?

沐晟的出身可了不得,他老爹沐英乃是朱元璋的養子,他自己從大哥沐春的手中接過了西平侯的爵位,然後就開始在雲南展示自己的軍事能力。

其後他征伐緬人,接著又和張輔平定交趾,受封黔國公。朱高熾登基後更是對他青睞有加,還鑄了一方鎮南將軍的大印給他,可見信重。

這樣的一位武勛,張本堪稱是虎口拔牙啊!

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文官們都在旁觀著,等著看好戲。

朱瞻基面色如常,可放在扶手上的手卻猛地一緊,然後用審視的目光看了一眼張本。

張本心中大悔,他發誓自己當時沒想過肢解沐家,只是想建議皇帝把沐家再往前挪挪,放到緬甸去。

武勛那邊卻是在冷笑著,就在張輔準備出班時,外面有人進來稟告道:「陛下,興和伯求見。」

聽到是這個煞星來了,張本連腸子都悔青了。

群臣也不淡定了,這位當年在交趾可是和沐晟並肩作戰過。沐晟回到雲南後對方醒讚不絕口,雙方的關係眼瞅著就是直線上升,就差聯姻了。

張本給沐晟下了眼藥,這不人家的盟友來了,你咋應對?

方醒大步進來,躬身後說道:「陛下,臣方才去了工坊那邊,朱芳跟臣抱怨,說是地盤小了,人手也不夠,工部給的鐵料也差……呃!怎麼都這眼神?」

方醒看到大家都古怪的看著自己,就納悶的問道。

朱瞻基卻岔開話說道:「那邊確實是不方便,離城太近,周圍弄的烏煙瘴氣,有時候颳風朕都能聞到味道……諸卿看看此事如何處置?」

皇帝岔開了話頭,群臣大多遺憾,楊榮說道:「陛下,那個工坊臣知道,只是它歸屬於誰?」

朱瞻基一怔,工部尚書吳中糾結了一下,可別人都在為工部出頭,他再不出來,以後誰會為他說話?

「陛下,按理……那個工坊是要納入工部管轄……」

吳中的話進可攻,退可守,堪稱是官場老手的修鍊成果。

呂震今日難得在朝,他出班微笑道:「陛下,那個工坊臣記得以前是興和伯家的,那個朱芳好像也是興和伯的家人,後來就弄了火銃和火炮,還煉了不少鋼鐵……」

呂震這段時間忙的不行,人也瘦了不少,三縷鬍鬚微動,看著竟有些仙風道骨的出塵。

說完他歸班,還對著方醒微微一笑。

金幼孜出班道:「陛下,這等工坊堪稱是要害,臣請放到工部管轄。」

張本脫離苦海,隨口道:「陛下,這工坊如今越發的大了,軍中的火銃和火炮不少都出自他們那裡,還有那個軌道,如今各處礦山大多用了,沒有說不好的。」

他本是想彌補一下先前那話的負面影響,卻不小心給金幼孜提供了炮彈。

「陛下,火銃和火炮乃是軍國重器,豈可置於私人之手?」

「咳咳!」

吳中突然乾咳了兩聲,金幼孜一怔,就看了他一眼。

吳中尷尬的沖他拱拱手,然後垂眸。

金幼孜心中一凜,就趕緊回班。

朱瞻基目光淡漠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京郊以後必然會慢慢的被侵佔,到時候多有不便,那就在靠近西山那邊找個地方,再造一個工坊。」

方醒拱手道:「是,那邊地方多,隨便圈一塊地就成,只是人手卻要工部那邊調劑一二,還有就是那些工匠就在工坊中不得外出,終究有礙人倫,臣請在邊上修建眷村。」

君臣的話有些坦然,邊上的人心中漸漸的有些猜測。

那個工坊莫不是皇帝的?

想起書院的舊事,大家看向方醒的眼神就有些不對了。

這人莫不是從那時就開始謀划了這些?

書院教授科學子弟,與儒家爭鋒。

工坊打造利器,攻伐海外。

這是奔著文武雙全去的啊!

而且他莫不是……皇帝的總管?

有人惡毒的在腹誹著。

進宮當大太監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