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黑夜遮蔽人眼,誰在點燈? 第1526章 以利誘之

「對,就是下西洋!」

方醒蘸了酒水在桌子上畫了個簡單的南洋地圖,指著爪哇說道:「這邊的金銀礦很多,而且物產豐富,而爪哇上次就被殿下給滅了,目前應該是混戰狀態,咱們只需去些軍隊,那裡就會變成大明的疆土,自古傳承下來的疆土。」

朱勇的眼睛一亮,追問道:「果真有金銀礦?」

「如假包換!」

方醒說道:「上次就看到當地的土人拿了金塊換東西,問了問,說是爪哇有,蘇門答臘那邊也有。」

「嘖!」

張輔牙痛的道:「蘇門答臘有土王啊!先帝還給了金印冊封。」

朱勇不滿的道:「文弼兄,怎地我聽聞那國主對大明不滿呢?」

孟瑛點頭道:「正是,他們的老王,就是那個漁翁被人殺了,而殺人者卻竊據王位,這不是亂臣賊子當道嗎?大明應當要主持公道。」

薛祿苦笑道:「薛某沒話說,能弄就弄吧。」

「能說動陛下嗎?」

薛祿覺得這事兒不大靠譜:「大明現在用的是寶鈔,金銀反而沒那麼重要了。」

朱勇皺眉道:「可寶鈔只是廢紙,金銀才是用了千年的寶貝!」

方醒不失時機的補充道:「那邊可是物產豐富,而且香料大明可缺不得。」

想起香料,張輔苦笑道:「前陣子陛下賞賜了不少胡椒,家裡都堆了不少。」

「可百姓用得起嗎?」

方醒挑撥了一句,頓時朱勇的眼睛就紅了。

「瑪德!若是能佔了那些地方,香料就是咱們的了,朝中拿大頭,咱們拿小頭總行吧!」

這就是利益,令方醒深惡痛絕的利益。

可只有利益才能驅動人去效力,若是沒有利益,朱勇估摸著也就是跟著說幾句,可事後依然會繼續頹廢下去。

而朱高熾也需要利益,那麼……

「夏元吉那裡倒是可以說說,畢竟金銀越多,寶鈔就越穩固。」

方醒剛說完就覺得自己是作繭自縛,果然,其他四人的目光馬上就盯住了他。

張輔笑眯眯的道:「德華,你和夏元吉相交甚好,你去說說吧。」

「對,咱們去陛下那裡旁敲側擊,你去找夏老摳開門見山,他若是出力,此事的把握大些。」

……

新皇登基,夏元吉的事情不少,再加上北征回來後,那些糧草需要重新核算歸庫,一時間戶部上下都被他罵的見面就跑。

「都不省心!」

夏元吉看著手中的表格在發愁,門外傳來了聲音。

「我說夏大人,你這是要考狀元呢?」

方醒指指掛在牆壁上的那些圖表笑道。

夏元吉本是心情不好,見到他還開玩笑,就準備開噴,卻看到了方醒手中提著一個油紙包。

「什麼東西?」

「烤雞。」

方醒把油紙包放在桌子上,卻壓住了一本冊子。

夏元吉把油紙包拎起來,看到那冊子上面有了油漬,就問道:「別說你是良心發現來送禮的,說吧,找本官何事?」

「戶部的金銀夠不夠?」

方醒挑眉問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說清楚!」

夏元吉警惕的問道,對於方醒他知之甚深,深知他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作風。

方醒坐下後,隨後拿起一張表格看了看,卻是寶鈔發行折舊的統計。

「夏大人,沒有金銀做底氣,這寶鈔穩不住吧?」

夏元吉嘆道:「是穩不住,人越多,出產越多,寶鈔需求就越多,可金銀少了,就缺少了鎮壓的利器。」

所謂鎮壓,指的是發生大規模擠兌,或是寶鈔貶值異常時,要用金銀來作為保證金,甚至是提高寶鈔的價值。

「那你想不想多弄些金銀?」

夏元吉算是年富力強,朱高熾登基後對他也是多有肯定,也就是說,大明管家這個職務他還得幹下去。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糧食大明不缺,戶部缺的就是金銀。

「說吧,哪裡有?」

上次方醒派人找到了交趾的大銅礦,後來又在朝鮮發現了銅礦,人品值得信任。

「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地都有,而且數量不少。」

嘖!夏元吉看著方醒,搖頭道:「本官就知道你來了沒好事,你這是想讓本官去遊說陛下,重開船隊,哎!你且去吧。」

方醒沒有著急,他笑眯眯地說道:「那邊的土人只要管飯就行,夏大人,到時候就地冶煉出來,大船一運,最後走運河送到北平,耗費不高吧?」

夏元吉面無表情的道:「且去且去,本官的事情還多呢。」

方醒起身道:「此事錯過了可沒有了啊!」

「為何沒有?」

「那些船員都被遣散了,再過幾年,估摸著都不會駕船了。」

方醒揮揮手,瀟洒而去,卻給夏元吉出了個大難題。

夏元吉再也沒有心思弄那些賬簿了,他坐立不安的模樣讓來稟告事情的下屬們都面面相覷。

「尚書大人這是遇到難事了吧?」

「八九不離十,而且興和伯剛走,多半是他這尊瘟神帶來的麻煩。」

沒多久,夏元吉就匆匆的離開了戶部。

……

朱高熾對重臣們很尊重,夏元吉求見,他把手頭的事情丟開,馬上就召了進來。

夏元吉是技術官員,朱高熾習慣了他的作風,直接就問了來意。

「陛下,寶船……」

夏元吉知道這事有些難度,可對於金銀的渴望讓他還是說出了來意。

「寶船一停,那個耗費也不小啊!」

朱高熾的笑容一收,問道:「為何問這個?」

夏元吉知道瞞不過朱高熾,就苦笑道:「興和伯說那邊有金銀,很多,臣對寶鈔總是有些不放心,若是金銀多些,想來更好。」

朱高熾漫不經心地問道:「有多少?」

夏元吉說道:「陛下,您想想交趾和朝鮮的銅礦。」

朱高熾倒吸一口涼氣,「那可是大礦啊!」

夏元吉心有戚戚焉地說道:「陛下,興和伯從不會在國事上虛言,臣以為應當是有。」

朱高熾馬上板著臉道:「可他回來後為何不說?還有瞻基。」

居然把戰火燒到了朱瞻基的頭上,夏元吉心中大悔,急忙補救道:「興和伯說了,當時只發現了金塊,後來大概是從蘇門答臘使者的口中問到的。」

大金礦,大銀礦!

朱高熾深知金銀的作用,所以犯難了。

沉思良久,朱高熾說道:「你且回去,此事容朕思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