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雨過天青雲破處 第566章 千里之外給胡廣一拳

金陵,朱棣最近的心情有些飄忽不定,時而暴怒,時而平靜。

此時他正拿著一份奏摺,看到後面就怒了。

「逆子!逆子!」

看到朱棣鬍子都翹起來了,胡廣趕緊勸解了幾句。

朱棣揮舞著奏摺道:「所謂的土司叛亂,只是一千多人而已,那逆子不過是兩天就剿滅了,可他居然把另一個土司也給滅了,沐晟都叫苦了,說是其它土司要大明給個交代。」

楊榮挑眉道:「陛下何須擔憂,那些土司也不過是欺軟怕硬罷了,有了漢王殿下的震懾,想必此後會更安生些。」

朱棣氣咻咻的道:「朕如何不知,只是這逆子從交趾再到雲南,這是不想回來了嗎?」

說到這個,幾位輔政大臣都不介面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漢王這是在金陵憋久了,所以得到出去的機會,就和被關了幾年的野馬般的,馬上就開始撒野了。

朱棣發泄完怒火後,又拿起下面一份奏摺看了起來。

看罷奏摺,朱棣沉吟道:「興和伯的奏摺,說是交趾全境平定,禮部的人走了多久了?」

呂震一直沒吭聲,此時聽到朱棣問話,他躬身道:「陛下,按照時日,他們差不多已經到了交州府。」

胡廣不著痕迹的瞟了呂震一眼,上次朱棣讓呂震派人去頒旨幾乎讓他當場失態,但他現在看著又恢複了往日的神色。

果然都是人精啊!知道只要抱緊了陛下的大腿,受點委屈也算不得什麼。

朱棣眯眼看著下面的人,突然說道:「興和伯在歸化直隸州找到了銅礦,戶部如何?」

啥米?

這個消息馬上就引爆了大家的情緒,胡廣都有些失態了,他躬身道:「陛下,敢問那銅礦能出銅幾何?」

朱棣玩味的看著群臣,淡淡的道:「興和伯請了老工匠去看了一圈,說是含量高,儲量大,幾千萬斤肯定是有的。」

幾千萬斤?

胡廣的呼吸有些急促,說道:「陛下,臣以為當馬上派軍鎖住那片地方,然後派人重新勘察,若是真,陛下,還得遷徙些百姓到交趾去。」

「對,陛下,臣想去一趟交趾看看。」

夏元吉已經激動的不行了,幾千萬斤啊!中原地區的銅礦分布廣,可品位低,開採成本高。

而他知道方醒不會在這等大事上面浮誇,那個銅礦除去運輸問題之外,一切都好說。

朱棣搖搖頭,並沒有答應夏元吉的請求。

「興和伯說開採銅礦對人危害大,所以就和黃福商議了一下,把那些戶籍不明的交趾男子都歸納一處,加上戰俘,十幾萬人還是能提供的。」

呃!

胡廣愕然,他感覺自己被遠在交趾的方醒隔空打了一拳,胸口發悶。

夏元吉卻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此事:「陛下,就算是交趾出銅,可如何運送到中原來?那人吃馬嚼的耗費可不低啊!」

銅料本身就重,若是用牛車馬車千里迢迢的拉回中原,那耗費真的讓人感動。

胡廣皺眉道:「若是這般……可令各地衛所沿途輸運。」

這個辦法不錯,至少能把耗費和困難減輕到最低,和已經開通的運河模式一個樣。

楊士奇點點頭道:「也只有此法了,不過還得小心沿途的賊子。」

這年頭銅就是錢,一路上要是沒有保護的話,肯定會有人眼紅下手。

朱棣眉間淡淡的道:「興和伯提議走海路,你等看如何?」

這又是一枚炸彈,炸的胡廣瞬間就提高了警惕。

文臣中相當的比例都認為應該停止鄭和的船隊再次出海,而方醒此舉會不會是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和文官抗衡?

自古文官就從不缺乏那種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舉動,所以推己及人,由不得他們不多想。

呂震平靜的道:「陛下,海運風險高,若是一朝傾覆,銅料的損失,海船和人手的損失,那和陸路的耗費比起來也不低啊!」

胡廣謹慎的道:「陛下,此時那銅礦是何情況都不知,此事還言之過早吧,要不等工部的人去勘測之後再議?」

夏元吉面帶急色的道:「陛下,不論海運還是陸運,戶部都急需大批的銅,有了這些銅,寶鈔的信譽才能一步步的提高啊!」

寶鈔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本金,也就是空手套白狼,一旦有點動靜,民間的百姓就急著把它用出去,直接導致價值崩潰。

朱棣不置可否的道:「此事再議,不過那些儒生入官後,交趾的教化必然停滯,呂震。」

「陛下。」

呂震只覺得嘴裡發苦,心中對方醒的恨意幾乎能淹沒整座皇城。

朱棣彷彿沒看到呂震臉上的糾結,吩咐道:「禮部再徵集些人去交趾,儘快起行。」

呂震還能說什麼,只能是躬身領命。

「擬旨。」

朱棣吩咐道:「令漢王所部回交趾鎮守,漢王立刻回京,不得有誤。至於方醒……令他回來吧。」

胡廣擬旨後給朱棣過目,然後蓋上大印。

「都散了吧。」朱棣有些疲倦的先走了。

等朱棣走後,胡廣和夏元吉走在一起問道:「戶部的缺口有多大?」

夏元吉苦著臉道:「糧食不缺,可缺銅錢。」

大明此時的軍屯還沒墮落,每年軍屯提供的糧食數量龐大,這才能支撐起多個大型工程,以及朱棣的頻繁用兵。

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不夠,這導致已經有不少人在偷偷摸摸的使用銀子,而那些官吏對此也是視而不見。

胡廣皺眉道:「交趾產銅,這對我大明是件好事,可鑄錢不可在交趾。」

這是在說自己的底線。

夏元吉點頭道:「本官知道,若是在交趾鑄錢,有尾大不掉之嫌。」

若是在交趾鑄錢,一旦有人造反,那就是現成的財源。

胡廣看著天邊的雲彩,定定的道:「山雨欲來啊!」

夏元吉知道這話的意思,所以他勸道:「胡大人,大家心平氣和的共商國事不好嗎?」

胡廣回首看著夏元吉,搖頭道:「道不同,本官先走了。」

道不同啊!又是道不同!

夏元吉看著胡廣那堅定的背影,覺得他和方醒都是一樣的人,都是為了自己心中的道統在堅持著。

誰都沒錯啊!

那錯的是什麼?

等消息傳到方家莊時,張淑慧和小白都喜氣洋洋的準備去天界寺上香,好報答佛祖保佑方醒平安的恩情。

而書院的師生們也對此翹首以盼。

缺少了方醒的書院,總是讓人覺得沒有底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